男權韓國,女權窪地

2020-12-23 蔚來說

01

N號房事件大家都知道了吧。

一群韓國人渣,在社交平臺上篩選出發過不雅照的女生。再冒充警察,以控告她發布色情信息為由,威脅女生在偽造的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否則就把這些照片發給她們父母。

女生一旦提供了個人信息,就落入他們設下的圈套。

先是強迫女生拍攝露胸露下體的羞恥照,接著用刀片在身上刻「奴隸」、剪刀自殘胸部等重要器官,然後強迫她們從事性交易、吃屎,更變態的還將毛蟲、刀片等異物放入她們下體……

人渣們將這些視頻發布到在匿名社交平臺Telegram上創建的多個聊天房間裡,網民給錢就能進房間觀看。給得錢越多,就能看更變態更重口的視頻。這些房間通常以阿拉伯數字命名,所以叫N號房。

女生稍有不從,他們就使出各種手段威脅。

同時,他們還會以高薪招聘兼職模特為掩飾,要求女生拍攝生活照,然後逐漸提高價碼,引誘女生拍攝更加裸露的大尺度照片,最後一步步淪為他們賺錢和性剝削的工具。

目前,已知受害者76人,其中未成年人16人,最小的11歲,而觀看者高達26萬!

在這些施暴者眼裡,女生連人都不是,她們只配被叫做「來月經的東西」。

02

還記得張紫妍嗎?

2009年女星張紫妍自殺,長達200頁的遺書細數被公司老闆毆打、逼迫接待客人的過程和涉及人員名單,但案件最後卻不了了之。

就在張紫妍案重回公共視線之時,崔雪莉、具荷拉相繼自殺。

誰能想到,光鮮亮麗的韓國女星竟是一個高危職業?

臺上女星,臺下玩物。

在資本和權力的聯合絞殺下,女藝人淪落為權貴利益鏈條上的祭品。

要麼成為玩物,要麼掙扎求生。

而李勝利事件,朱鎮模張東健聊天醜聞,更表明韓國女性在他們眼裡不過是日拋型的玩物和談資。

這已經不能用娛樂圈潛規則來概括了。這不只是權利的遊戲,更是韓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男權文化的縮影。

03

說到韓國的男權文化,不得不提李滉(huàng),也就是5000韓元紙幣上的這位。

李滉,字退溪,16世紀朝鮮王朝哲學家,朱熹鐵粉,以宣揚朱熹的朱子學為己任。

可朱熹是誰?荼毒了中國女性近800年的「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從一而終」等思想,就是由他發揚光大的。

在迷弟李滉的宣傳下,朱子學在朝鮮王朝蓬勃發展。道德體系和生活方式全面儒家化,等級制度和尊卑觀念也融入大眾生活。

可以說,沒有李滉,也就沒有韓國的男權文化。

04

在對「傳統文化」的留戀和延續下,直到今天,韓國女性依然生活在男權的統治之下。

2018年全球性別差距排行榜,韓國位列G20國家中倒數第三。在亞洲地區,只比印度略高。

從小學時代起,韓國女性就要面對性別歧視。在韓國的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職場,所有的領導位置幾乎都是男性。

2005年韓國百大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女性錄取率只有29.6%;2014年,韓國女性的平均薪資只有男性的63%左右;直到2014年女性高管比例僅有18.37%,也就是10名女性中只有不到2名身居主管。

無數韓國女性被職場潛規則、職場性別歧視折磨得體無完膚,不得不回歸家庭。據不完全統計,韓國已婚女性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因為結婚、生子、育兒而辭去工作。

然而,即便回歸家庭後,韓國女性也要應付來自家庭的不公。她們不但要包辦所有家務,獨自撫養孩子,甚至還要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

韓國犯罪學研究所2017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受訪男性承認曾虐待過自己的伴侶。

在來自職場和家庭的雙重打擊下,韓國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現象:Sampo Generation,Sampo一代。這意味著,更多的年輕人傾向於選擇不婚不育的獨立生活。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2018年韓國喜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可是,韓國政府不但沒有正確引導,從根源上解決韓國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反而弄出個天怒人怨的事。

2016年,韓國行政自治部推出一個「大韓民國生育地圖」的網頁,把全國各市20~44歲可受孕女性按數量做了個排序,網友戲稱「生育機器排行榜」。

次年,韓國社會保健院發布一份報告稱,韓國結婚率低是因為年輕人太過於熱衷提升自我價值,其中以高學歷、高收入女性為首。

這份傻逼報告甚至建議企業對這些「不必要的自我投資」給出更加不利的僱傭條件:比如招聘高學歷女性時給她們更低的薪水,迫使她們早點結婚生子。

而且,這份報告還要求整個社會要引導高學歷高收入女性做「向下選擇」,讓「高配置女性」和「低配置男性」結合成為一種嘗試。

很難相信,這種數百年前的思維還會在韓國死而復生。簡直是歷史的倒退。

05

韓國女性這麼慘,她們就沒想過反抗嗎?當然有過,但困難重重。

在韓國,女權主義被視為挑戰男性權威,是反傳統文化的存在。甚至連韓國法律也傾向於男尊女卑。

在2004年以前,韓國女性是不能當戶主的,必須依附於男性。如果男戶主不幸離世,家中的任何女性,包括他的母親、妻女都不能繼任戶主,只有他的兒子才是戶主的合法繼承人。

很難相信吧。這就是韓國。

2017年,韓國女作家趙南柱根據自身經歷和真實事件,出版了一本表現現代韓國女性生活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小說獲得了包括韓國總統文在寅、 BTS 隊長金南俊在內的多人推薦。

然而,這部小說一上市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很多韓國男人稱其為"一本挑起性別對立和擾亂社會秩序的惡魔之書」。

雖然這部小說平淡無奇,但文中描寫金智英遭受的委屈、不公、困惑和挫折,綜合起來就是韓國社會最隱秘的痛點 —— 女權。

除了無邊謾罵,一切和這本小說有關的人和事都成為韓國男人攻擊的對象。

女團 Red Velvet 成員Irene 因在網絡上曬書被男粉辱罵;少女時代成員崔秀英因在真人秀上表達過對這本書的喜愛,被男粉選擇用焚燒照片的方式洩憤。

而當網友們得知這部小說要被改編成電影,居然向青瓦臺請願,阻止電影拍攝。幸好沒成。

2019年1月,電影開拍,同年10月上映。

男女主角是主演過《熔爐》和《釜山行》的一線演員鄭裕美孔侑

當這部觸碰韓國男權逆鱗的電影上映後,網暴隨之而來。

鄭裕美的社交平臺上遍布謾罵和討伐之聲;孔侑則被貼上「助紂為虐」的標籤,甚至有粉絲留言:身為男性,怎麼能去拍女權電影?

電影口碑更是兩級分化。

連一本小說、一部電影都無法容忍,這就是韓國的男權文化。

可悲的是,不僅僅是韓國,即便是高舉著「婦女能頂半邊天」旗幟的中國,仍然有不少女性也生活在男權的陰影之下。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安家》裡的房似錦;網絡上隨處可見的扶弟魔、喪偶式育兒,她們都成為了男權主義的犧牲品。

06

當韓國媒體公布N號房事件信息後,網絡上出現了不少這樣的說法:

「如果她們一開始不上傳這樣的視頻,就不會有26萬受害者了」

「我覺得女生的錯更大!」

我忽然想到印度黑公交案一個強姦犯的辯詞:一個巴掌拍不響,對於強姦來說,女人比男人的責任更大。

何其相似!

受害者有罪論、受害者汙名化,這簡直就是男權社會強加給女性的枷鎖!

萬幸的是,已經有人意識到這個社會的缺憾,也已經有人在嘗試影響別人。

據說孔侑看完劇本後曾大哭一場,立刻打電話給媽媽並感謝她的養育之恩。

拍攝之餘,他還提過自己的願景:「雖然世界上沒有一定想要看的電影,希望這部電影可以成為大家想要看的電影。」

願這樣的作品多一些,願這樣的人也多一些。

也許他們現在就像那星星之火一般渺小、無力,但終有一天星星之火也可以呈燎原之勢,燒盡這醜陋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男權女權發展與歷史的關係
    男權與女權,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男人與女人的權利。從古至今,除了人類社會早期,母系社會時代女權高於男權外,大部分人類的歷史中,男權都高於女權。現代社會思想解放以來,提倡人人平等,女性也開始渴望擁有與男性相同平等的權力。
  • 當今社會「男權」贏了還是「女權」奪冠了?
    「(但是)太極端的人反而會消解那些和平的追求權益的人所做的努力,把女權飯圈化的話就沒有人聽了。」 其實,從古至今男女就一直不是平等的。在一個家庭中為什麼有的人就認為女人就必須捨棄自己的事業在家相夫教子呢?而如果是男人在家做一個家庭煮夫也會被大家議論,為什麼賺錢就必須是男人的事情呢,或者說男人就必須比女人賺錢多嗎?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女權就是平權嗎?女權主義是什麼?
    導語: 洪晃認為,女權就是平權。節目從相親、職場性別優勢、大男子主義等多個角度切入,解釋了什麼是女權主義,認為在一個比較男權的社會裡,中國男性過得是舒服的,但女性未必舒服。你認為什麼是女權主義?
  • 歷史上三次女權抗爭在爭什麼?如今「女王主義」是不是女權的勝利
    女權主義打哪來,如何發展的,現在「女王主義」是女權的勝利嗎?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話:「沒車沒房,你拿什麼給我未來?」近年來,有房有車是婚戀市場中男人的標配,沒「錢途」的男人,基本會被一秒pass掉。所以這就是「女權主義的成果」嗎?「到底什麼是女權主義?」難道這真的是女權主義的勝利?歷史上三次女權抗爭在爭什麼?如今「女王主義」是不是女權的勝利女權主義是從哪冒出來的?
  • 當下對女權和男女平等的錯誤認識
    個人以為,並不是女權矯枉過正,而是社會,尤其是女性對女權以及男女平等有錯誤的認識。個人以為,當下社會仍然是男權社會,真正的男女平等,需要女性和男性一起努力。真正的女權是男女平等之下屬於女性的平等權利。也就是說,真正的女權是指女人和男人擁有相同的各種社會權利,同時女性和男性擁有相同的各種社會義務與責任。一言蔽之,女權是女人和男人擁有共同的社會權利和共同的社會義務、責任。個人以為,社會,尤其是女性對女權和男女平等的錯誤認識大概有以下幾種表現。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在新一期節目中,馮叔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以下是節目的部分文字內容: 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洪晃:你覺得女權主義是什麼?
  •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女權主義統治下活了太久」
    在犯下殺人案之前,霍蘭德曾經寫道:「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女權主義的統治下生活得太久。敵人太多,沒辦法一個個解決她們……」總之,在霍蘭德的思想裡,男人是脆弱的,時刻會受到來自社會的侵害,他要勇敢地站出來,為所有「侵犯男權」的事情發聲。
  • 當代女權,註定了只是躲在角落裡的一場自嗨:男人一聲「呵呵」
    男權當道,女權們的奮鬥顯得多麼可笑。女權是一個新興的很具有時代感的名詞。許多人提起這個詞的時候,會忍不住「呵呵,女權!」在男權當道的社會形式中,這種態度代表了大多數的男人,還有一部分女人,他們在提到女權的時候,從心裡不贊同,並且意願上更傾向於將踩到腳底下,於此同時,踩下去的還有那些為女權奮鬥的女人。可是他們忽略掉的是,所謂的女權,它的出現,就已經代表了制度的不完善,社會的不平衡。
  • 韓國「N號房間」背後,所謂的女權去哪了
    韓國最近爆出的「N號房間」案件可謂駭人聽聞,在這起數碼性犯罪的事件中,參與者多達26萬人,被性侵的受害者目前已知的有74人,其中16個還未成年,什麼概念?韓國總人口大概也就是5000萬,26萬已經相當於一個小縣城的人口,一個小縣城的人集體犯罪,而被害人卻只是幾十名女性,其中甚至還有未成年少女?試問,我們提倡的女權去哪了?
  • Papi醬因為生孩子隨父姓被罵了,你怎麼看女權主義?
    3 女權主義和田園女權常常聽到女權,女權到底是指什麼?在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只包括男人的權利,不包含女人。女權運動在這種背景下出現,《女權宣言》發表,女性主義運動拉開序幕。1960年代以後還有第二波女性主義,以及後來的第三波女性主義。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這是因為女權意識的覺醒,她說。原本我覺得這舉動過分像一個姿勢了,她的生活似乎過分被主義指引。但看著留言的魔幻評論,男人女人在集體嘲笑她的憤怒:老公都那麼優秀了還挑事,你把姓這事看得太重了。▲ Comme des Garons, 1980s-1990s.
  • 女拳和女權的差別究竟在哪?看看虎撲JRS怎麼說
    女權追求的是男女平等,同時承認男女有不同。女拳追求的是女性特權。還是片面了,你說的這些部分女拳會自覺良好的,真女權應該是能勇敢的向統治階級和資本家索要平等權利,而不是只盯著底層男性那點血汗大放厥詞。如果你優秀到脫離男女概念或者落魄到不分男女,就不存在女權問題。在一般階層剩D男剩A女,這個是社會性的問題。不是你想就能怎麼樣。當然個人想法我們尊重,但是女拳最大的問題是一人代表大眾,就比如你說的,無法承擔一樣的義務是女權想解決的。但我並不覺得大多數女的想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真有這覺悟也不會那麼多A女找不到人嫁了前面的都同意,但最後一句話「找不到人嫁」就是典型的男權話術。
  • 歐洲女權運動黑歷史:自殺破壞縱火,就算得不到也不給別人痛快
    咱們今天來談談西方歷史上女權運動那些有趣卻也摻雜著殘酷的歷史。女權,當下最火的話題之一,因諸多所謂的「田園式女權」支持者們的誇張表演而變得令人不忍直視。筆者倒是覺得恐怕沒有人會像田園女權那麼弱智,這些人之所以厚著臉皮迎風而上,恐怕支持女權是假,想要出名才是真。閒話少說,嚴格地講,歐洲歷史上真正的、值得被提倡的女權運動其實應該叫「平權運動」,至今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 《美國夫人》:凱特大魔王持續營業,這次是呼籲女權!
    凱特扮演的,反對當時所有激進觀點的保守派人物——菲莉絲·施拉夫利,以她為主要敘述角度,講述了當時事態裡兩個相互交織的辯證方向——一個是關於女權主義者為得到E.R.A.(《婦女平權憲法修訂案》)的批准而付出的努力,另一個是反女權主義者試圖阻止它通過的故事。
  • 網絡語言打拳是什麼意思 女權者被戲謔為女拳師
    網絡用語「打拳」,指的是女權發言。這個詞最早好像興起於微博,微博是女權最多的地方。微博上很多關於男性犯罪或者是負面的新聞,下面都會有一些女生發表評論:「國男素質一向如此」、「每日恐男」、「男人真噁心」之類的話。
  • 本質就是仇視男性:歐洲女權運動最初的樣子,你或許不敢相信
    問題在於,彼時歐洲女權運動發展已日趨成熟,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逐漸被認可,女權運動的發展也有了相對肥沃的土壤。即便如此,波伏娃仍被她所處的時代排擠。事實上,在男性佔據社會絕對的領導地位的歷史時代,女權運動曾十分坎坷猙獰,諸如「蓋達組織」、「刺客聯盟」的戲碼隔幾天都要上演一回,咱今天就來談談這段往事。
  • 《我是餘歡水》為何觸怒的女權?答案就在這四個角色的人設裡
    可是沒有辦法,世間事都有陰晴圓缺,更何況是眾口難調的影視作品,缺憾是一定要有的,就比如說《我是餘歡水》大結局的時候突然被罵用臺詞諷刺了女權,讓一些女觀眾反過味了,這部劇是不一直在貶低女性呀。可能有些朋友都看到了這兩句臺詞,就是面對死險,高葉演的梁安妮突然說了句要放就先放我,我是女的啊,弱勢群體。
  • 《烏合之眾》與中國特色女權主義的思辨
    當前世界主流女權主義的要旨是實現社會性的男女平權,批判男權社會的男性絕對話語權,消除男性主導的性別歧視,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平等。那麼真正的女權主義有怎樣的表現呢?筆者在與一位瑞典的交換生朋友同行時,曾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聊起了這個話題。那時她在中國街頭購買了一些本地特產,她付錢後,我下意識地接過包裹繼續前行。
  • 《傳聞中的陳芊芊》爆了,但「女尊文」真的是對男權的顛覆嗎?
    但遺憾的是,「女尊男卑」的設定與「性別平等」的女性主義題中之義相去甚遠;並且「女尊劇」的創作並沒有逃脫男權制的邏輯框架,在男權社會裡,男性依靠身份的特權獲得權力和資本,在女尊世界裡,女性同樣視身份為特權——有錢有勢的漂亮姐姐當眾調戲男人,這樣的劇情沒有呈現出任何超越陳腐性別觀念的先鋒性。《傳聞中的陳芊芊》截圖那麼,真正的女性主義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