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總不好?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2021-01-08 不省心的娃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讓我們看看ta是怎麼想的:每個人都必須首先了解嬰兒這些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1.寶寶咬人有兩個原因,生理和心理。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心理原因:

因為好奇而模仿,有時候,咬寶寶是一種社會模仿行為。寶寶很好奇。當他們看到其他孩子咬人時,他們會覺得很有趣,所以他們會學會咬自己。1-2歲的寶寶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咬人的事情經常發生。

2.是一種情緒發洩

2歲左右的嬰兒往往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當他們不滿意的時候,就會通過咬人來發洩情緒。

3.語言表達能力差造成的

寶寶詞彙量小,不懂得與人交流。因此,他經常使用拉、推、咬等非常規的方法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從而表達自己的需求,實現交流。

4.長牙瘙癢所致

寶寶正處於生理髮育的高峰期,身體的快速發育有時會讓他感到不適。比如有的寶寶長牙齒會癢,有強烈的咬東西的欲望,滿足不了就張嘴咬。

5.打人

當初寶寶打人是無意識的行為。嬰兒年齡小,認知能力差,所以他們用毆打作為與其他孩子交流的方式。當嬰兒長大後,他們打人的原因有很多寶寶在幼兒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打人,很好玩,就模仿學打人;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打架,寶寶也因為這個影響學會了打人;有些父母擔心他們的孩子在幼兒園會被欺負。他們教寶寶說「誰打你就不要吃虧」,導致寶寶學會了打人。

6.寶寶咬人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大多數嬰兒都會經歷撕咬和毆打階段,這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正常階段。但是如果你的寶寶養成了攻擊別人的壞習慣,就需要爸爸媽媽及時糾正。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這樣處理:

①引導孩子發洩情緒

②寶寶生氣的時候,大家要及時引導,讓他用正確的方法發洩情緒。

③不要讓他接觸暴力畫面,現在電視和網上有很多暴力畫面,不要讓寶寶看到。

④父母通常以身作則,大家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有毆打孩子等攻擊性行為。

⑤敢於批評別人的孩子,既然寶寶被別的孩子欺負了,大家要及時介入,勇敢批評別的孩子,不要讓自己的寶寶沒有安全感,以為只有打別人才能保護自己。

⑥不要搞雙重標準,每個人對待嬰兒都要像打人一樣,絕不要採取雙重標準。如果你的寶寶被打了,會很吵;寶寶打了人,他也不在乎,甚至鼓勵炫耀。這種態度會給寶寶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利於他以後的成長。

⑦培養寶寶的技能,每個人都應該注意培養寶寶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⑧做好寶寶的文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經常教育我們的孩子要文明禮貌。寶寶在和其他孩子玩耍時要保持友好的氣氛,不要讓他罵人、打人。一旦打了其他孩子,一定要讓他們及時道歉。

7.其他注意事項

不管是什麼原因,大家都要注意。你不能採取縱容的態度,認為寶寶還小沒關係,不能只是打罵,以免寶寶跟風。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①學會同情,理解原因

只有了解嬰兒不良行為的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有些寶寶打人不是因為主觀原因,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個時候寶寶打人是被動的。每個人在教育寶寶之前一定要學會同情,從寶寶的角度去思考。

②注意問題,及時制止

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教育寶寶咬人打人是不對的,馬上改正。如果寶寶不聽話,就要立場堅定,絕不妥協,讓他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以免形成行為模式,以後更難改正。

③用正確的方法來指導

讓寶寶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很多,咬人打人都是不正確的溝通方式。寶寶明白錯誤後,可以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用正確的方式和其他朋友相處。父母不僅要教育孩子打人是不對的,還要引導他做出正確的行為。只要你是好榜樣,寶寶就會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咬人「打人」,有暴力傾向?李玫瑾: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因為認人是最早的情感依戀,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李玫瑾曾說:一個脾氣暴躁、容易激動的人,其早年的撫養一定是虧欠的;一個平和大度的人,其早年的撫養一定是到位的。孩子通常會在1-3歲時頻繁的出現咬人現象,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就會逐漸減少,到了五歲基本就不會出現了。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孩子打人,家長到底該不該動手打?
    孩子打人,家長到底該不該動手打?對方說自己神經衰弱睡眠不好,警察甚至勸其買頂樓的房子。通常是警察在時對方一切都說好,過後又恢復原樣。 鄰裡矛盾的起因就是孩子弄出的聲音。沒辦法,只能不讓孩子跑、跳,把下層所有的地面都鋪上軟墊,但無濟於事,最後只好讓孩子在上層活動,不讓她在下層玩了。醫生問:這麼大的事情,孩子是什麼反應?
  • 孩子愛打人,家長不要急著教訓,了解孩子的「領地意識」是關鍵
    文\路卡編輯\阿梅育兒觀有些家長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對他們放任自流,隨意打人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覺得孩子還不懂事,心智還不成熟就原諒他了。殊不知,這反而不是一件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行為。但還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打人,不分青紅皂白就覺得是自己孩子的錯,沒有弄清孩子打人的緣由就打罵教訓孩子。這兩類父母的做法都是典型的錯誤案例。父母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不要急於訓斥,要先了解一個概念"領地意識"。"領地意識"指的是孩子對於自己的所屬物和歸屬地的佔有欲。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的寶寶脾氣不好,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表示,幾歲大的孩子真的太讓人不省心了!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因為不滿足孩子而哭鬧,發脾氣,在家的時候也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摔東西的情況經常出現。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可是要知道,什麼樣的家長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脾氣暴躁的家長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溫柔耐心的孩子的。在脾氣暴躁,喜歡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家庭中,孩子可能是什麼樣的呢?自卑敏感遇見過一個性格很內向的孩子,起初只是以為這個孩子只是性格內向,到後來才發現,他是非常自卑敏感的,每次班級有自主類的活動他都不想參加,原因是覺得自己做不好,會被同學看不起;不敢一個人嘗試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因為從一開始就否定自己。
  • 雙胞胎兄弟,一個打人比另一個更厲害!保護小的還是訓斥大的?
    導語:有一對21個月大的雙胞胎兄弟,兩個孩子愛打人,媽媽愁得不得了,該怎麼辦呢?有個媽媽說她有一對21個月大的雙胞胎兒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會打人咬人,但是雙胞胎大點的哥哥會比小點的弟弟更愛打人和有人。如果哥哥在打媽媽的時候,媽媽離開房間他就會打弟弟,媽媽說如果給行為規矩的孩子大量關注,不搭理打人的孩子,這樣可行嗎?
  • 貓咪愛咬人怎麼辦?簡單幾招就能解決
    貓咪咬人是鏟屎官們最不想遇到的情況原以為養貓是溫暖的一件事誰知主子不僅傲嬌冷漠不讓抱竟然還喜歡抓人咬人?一些脾氣不好的鏟屎官被貓咪咬到後氣得要麼打罵甚至直接把貓送走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簡單幾招就能讓貓咪改掉咬人的行為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自主意識的增強家長要明白
    媽媽趕緊上前抱起樂樂,可是怎麼也哄不好,嘴裡一直叫著:媽媽,媽媽,媽媽也很無奈,這孩子怎麼這麼大脾氣,不就是走路摔了一跤嗎?孩子進入學步期,會出現哪些奇怪的現象?2.四肢迅速發育每當家長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可能會想,我的孩子怎麼會變得這麼暴力了。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有時候是無意的。因為孩子的四肢迅速發展,他的肌肉也在迅速成長,這就導致孩子還不能良好的控制好自己的力度。
  • 孩子打人、發脾氣、摔東西?如何對孩子情緒管理,有哪些好方法?
    最近一個寶媽反應,她家男寶寶3歲了,一直都是老人照看為主,父母照看為輔的育兒方式,孩子脾氣很大,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大人拒絕他,發脾氣打人,有時候犯錯誤,說他幾句,他直接把玩具一摔,大哭大鬧,平時裡,他爸爸打過幾次,孩子總說「把爸爸扔外面,打爸爸」,作為父母知道孩子情緒這樣不好,有時候也好好和他講道理,根本不聽,有時候也打屁股,一打哭的更厲害,家裡老人心疼孩子
  • 孩子的打人敏感期,家長不要以暴制暴,教孩子放下拳頭:有章可循
    02孩子打人,這樣幫TA控制情緒第一,家長平常心,不要反應過度。有些孩子會用「打人」來吸引家長注意,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家長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孩子動手,別的孩子哭鬧、別人家長找來,你才會關注自己的孩子。其實這聽起來有點悲傷,但家長太忙或者太不理睬孩子時,他們真的有可能這樣博取關注。
  • 被家長大聲訓斥後,這種反應的孩子更讓人擔心,不是叛逆頂嘴的
    文|秘籍君在結婚生子後,任你是脾氣多麼溫和的小白兔,也會有忍不住咬人的時候,這就是婚姻帶給大家的改變。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見過太多溫和屬性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變身「噴火暴龍」,這種無奈恐怕只有做過父母的能體會:明明已經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了,還會忍不住大聲訓斥,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事後想要彌補的家長,就要觀察孩子面對訓斥的態度,並根據孩子的反應做出相關調整。
  • 孩子脾氣差,父母如何應對?從腦科學和心理學解讀兒童情緒
    這一切都讓朋友擔心小奕以後會變成一個脾氣暴躁、自私、沒愛心的人。朋友來向我訴苦,詢問我應該怎麼辦?情緒不能完全自控的孩子家長經常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的狀況。從孩子的天性來講,6歲前應該是最天真爛漫的時候,該哭就哭,該笑就笑,才是自然的。腦科學發現:孩子發脾氣時正是塑造大腦的關鍵時期,適當發脾氣有益於他們的心理健康。因為發脾氣,能夠讓孩子對各種情緒進行有效地調解,有利於孩子建立重要的大腦神經通路。
  • 三四歲的孩子愛動手打人怎麼辦?
    三四孩子愛打人,不一定都是帶有惡意上學期我們班(幼兒園小班)的浩浩,在入園前他媽媽就跟我們說浩浩有打人的習慣,讓我們注意一下,免得打擾別人家長找我們麻煩。家長既然這樣說了,我們自然對浩浩就會多幾分留意。經過觀察家長說的沒錯,浩浩的確是有打人的習慣。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是關鍵!為什麼孩子會有如此多變的情緒?首先,孩子年齡太小,對於情緒沒有最基本的認知;其次,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情緒。所以,面對孩子的多變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 小貓咪愛咬人怎麼辦?4招幫你改掉喵星人的壞習慣!
    那麼面對貓咪經常喜歡亂咬人的壞習慣怎麼辦!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貓咪為什麼喜歡咬人。相信大部分鏟屎官都看過《貓和老鼠》,追逐獵物、奔跑啃咬是貓咪的天性,我們沒辦法剝奪他們的天性,但是我們可以去引導他們。而幼貓時期,也是貓咪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間段。
  • 孩子脾氣暴躁、學習不好?或許是感統失調!家長要及時檢查和預防
    而感統訓練就是刺激手段中最有效果的那一種。 身體各部位在大腦的調動下,互相協調配合,孩子的感統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所以在6歲之前,孩子剛降生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感統訓練了。
  • 孩子總是耍脾氣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孩子分分鐘平和自身情緒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很多孩子動不動就耍脾氣,這種行為不僅對孩子本身是一種傷害,也讓看到孩子耍脾氣的大人覺得身心俱疲。其實,孩子動不動耍脾氣,很少一部分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家長。 1.學會理解孩子耍脾氣的行為
  • 孩子脾氣「倔」,家長巧用「暗示效應」來溝通,比硬碰硬更有效
    一旦孩子的脾氣上來了,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進行交流。那麼,面對過於固執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幾天前,我們全家人一起出省旅遊。有一天我帶表妹去遊樂園玩,那天去的時候,遊樂場還沒開放,我們通過門口貼著的通知單得知遊樂場還要過一個小時才會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