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2日,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簡稱東野)南下解放錦州,遼瀋戰役正式開始。戰役開始後,蔣介石調部隊組成了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廖耀湘兵團),意圖東西夾擊圍攻錦州的東野主力。
但由於各種原因,廖耀湘並不想直接救援錦州。於是廖耀湘想出了一個看起來很高明的方法:佔領彰武、新立屯一線,切斷東野攻城部隊的後勤補給線,試圖以此迫使東野放棄解放錦州,撤圍而去。
然而切斷東野後勤補給線的廖耀湘卻沒能阻止東野解放錦州,錦州還是按照既定計劃獲得解放。廖耀湘兵團反而陷入險地,最終全軍覆沒。那麼切斷補給線的廖耀湘為什麼沒能阻止東野解放錦州呢?
首先,因為廖耀湘兵團行動過於猶豫和東野阻擊部隊的奮戰,所以東野攻城主力在後勤補給線被切斷之前已經獲得了足夠使用十幾天的彈藥和物資。而錦州在廖耀湘佔領彰武之後兩天就獲得了解放。
正因如此,廖耀湘兵團切斷東野後勤補給線的行動雖然對東野解放錦州造成很大隱患,但沒有真正威脅到對錦州的總攻。如果廖耀湘兵團把切斷東野後勤補給線的時間提前幾天,情況也許就不同了。
其次,在廖耀湘兵團切斷東野後勤補給線之後,東北局和東野迅速組織力量在兩天之內開啟了兩條新補給線。雖然新補給線的運力效率不如之前,但對已經完成總攻準備的東野攻城部隊來說足夠了。
最後,遼瀋戰役開始前,東野高級指揮層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在解放錦州時被東西夾擊,這也是林彪與毛主席爭論了半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彰武在錦州以北,廖耀湘佔領彰武意味著兵團在遠離錦州。
毛主席在給東野司令部的電報中就明確寫道:「只要不怕切斷補給線,讓敵進佔彰武並非不利。目前數日你們可以不受瀋陽援敵威脅,待錦州打得激烈時,彰武方面之敵回頭援錦,他已失去時間」。
正因如此,廖耀湘兵團切斷東野後勤補給線的行動反而堅定了東野解放錦州的決心,因為最大的威脅已經徹底消失了。錦州解放後,廖耀湘則為自己的「自作聰明」付出了全軍覆沒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