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川村簡介及相關歷史文化

2021-02-15 承德園林

灤平縣北近內蒙草原、南臨華北平原,自古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交融地帶,是中原通往北方及遼西地區的交通要道,歷史悠久,文化蘊藏豐厚。灤平縣西連北京東接承德,位於灤平縣西南的巴克什營鎮與北京市密雲區古北口接壤,號稱「古北口外第一鎮」。古城川村隸屬灤平縣巴克什營鎮,西距巴克什營鎮8公裡、距古北口14公裡,南距著名的「金山嶺長城」景區僅7公裡,東距承德市「避暑山莊」80公裡,北有灤平唯一的一段金代古長城,清代京承御道從古城川村北穿過。

古城川村(小編配圖)

根據我縣考古發掘資料,古城川村附近發現有漢代烽燧遺址、前窩鋪後大地有漢代遺址、村西有約10公裡金代長城遺址、孫家墳有遼金遺址、風北溝門東有遼金遺址、廟前有遼金遺址、桑樹溝門有元代遺址等,豐富的歷史遺存說明古城川村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清順治年間恆親王府在侯營子佔產立莊,古長川(古城川原稱)一帶屬恆親王府莊地。清康熙年間,費、申姓由山東逃荒到此落戶,靠租種莊地和開荒為生,相繼有牛、劉等姓遷此定居,形成村落。清初,屬古北口司馬臺汛兼轄地;清末光緒三十一年,屬西南路(三間房)區管轄。民國4年,屬三區(鞍匠屯)第一分所轄地;民國19年,建古城川,隸屬於四區(鞍匠屯);民國30年,日偽古城川部落隸屬於兩間房村公所。民國34年9月至35年7月,屬東灤平縣巴克什營區管轄。民國35年8月至解放,為國民黨兩間房(堅防鄉)鄉轄地,同時從民國36年4月始,也屬於灤平縣人民遊擊政權巴克什營區轄地。1949年轄屬於九區(巴克什營)。1956年,屬新建的古城川鄉;1958年,隸屬於長城公社(巴克什營);1961年,屬新建古城川公社;1983年合併到巴克什營鄉;1984年屬分置後的古城川鄉, 1991年再併入巴克什營鎮。

古城川村是央視熱播電視劇《最美的鄉村》重要取景地,是劇中紫塞鎮古城村原型。該村經過新農村美麗庭院建設,各種硬體設施符合進一步提升發展的要求。古城川村應該把握《最美的鄉村》熱播契機,借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依託金山嶺長城、鳳凰谷、燕山植物園等旅遊資源,發掘歷史文化優勢,穩定脫貧攻堅成果。

古城川村歷史文化資源發掘:

一、古老藝術羯鼓戲

康熙五十三年(1714),恆王府杜莊頭在古長川接駕時,曾命花會樂班表演過八人羯鼓戲。羯鼓是一種出自於西域的樂器,據說來源於羯族。羯鼓用山桑木圍成漆桶形狀兩面蒙山羊皮,腰部細,用兩隻狗骨或花椒木鼓槌敲擊,聲音急促、激烈、響亮,它發出的音主要是古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羯鼓「聲破長空,穿透遠方,特異於諸種樂器」,深得康熙皇帝讚賞,古長川花會因此名聲遠播。

羯鼓這一在宋代就已經失傳的古老技藝,不知什麼原因一直在古城川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傳承到了解放後。1951年,熱河省文聯王玫罡先生,在古城川村發現古老藝術羯鼓戲《出古城》,詳實記錄其四段詞曲為灤平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化財富。王先生記錄羯鼓詞曲如下:

(一)兒郎壯志雄,只錚,隆格令出徵,只錚,汪古系甲嘎丹行,確保塞北民安生,出古城。

(二)馬我真格隆,只錚,弓刀洗戰篷,只錚,汪古壯甲從北徵,灑淚作別古城川,出古城。

(三)沙篷緊系頸,只錚,母媽贈格餅,只錚,汪古歡顏別蘇裡,羯鼓狼煙為壯行,出古城。

 (四)馬過落雁嶺,只錚,伍甲疾如風,只錚,回道眺望古城山,尚聞羯鼓羌笛聲。出古城。


令人遺憾的是巴克什營鎮古城川村民間花會,在1991年後便無人組織,致使服裝、道具、樂器等損失大半,尤為可惜的是中幡和由羯鼓演變成的軋鼓二檔花會已沒有傳人。珍貴文化遺產羯鼓戲表演藝術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遺失了。

二、康熙皇帝駐蹕古長川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灤平縣誌》·雜記(1025頁)記載這一年康熙皇帝兩次北巡。

康熙六月二十日離京北巡。二十六日啟自遙亭駐兩間房至二十七日,古北口驛傳道員外郎、管驛同知防禦、都司等來朝。二十八日駐王家營。二十九日駐喀喇河屯。五月一日駐熱河。十月二十一日啟蹕青城駐鞍子嶺,二十二日駐兩間房。二十三日駐巴克什營,賜古北口提督馬進良衣帽等。二十四日駐遙亭。

 十一月十八日離京再行北巡。二十三日啟自遙亭駐古長川(古城川)二十四日駐鞍子嶺。二十五日駐樺榆溝。二十六日出縣境駐東莊瓦窯子,十二月十五日(公曆已進1715年)啟自熱河迴鑾駐喀喇河屯。十六日駐鞍子嶺。十七日駐邊橋(偏橋)試馬臺,十八日駐遙亭。

聖祖實錄-卷二六一(小編配圖)

第一次北巡是為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康熙皇帝雖然貴為一國至尊,但仍是一個孝子。第二次北巡是接受了孝恭仁皇后烏雅·德宛(1660年—1724年)的建議,出塞打獵,放鬆一下因太子廢立問題造成的紛亂心情。草民多有煩惱,帝王也有憂愁,正所謂:誰難受誰知道!

康熙皇帝由孝恭仁皇后、皇十子多羅敦郡王允䄉、皇十二子固山貝子允祹、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祿、皇十七子允禮隨駕。大學士馬齊以及編纂算學《數理精蘊》、曆法《曆象考成》、樂理《律呂正義》的何國宗、梅珏成、陳厚耀、魏廷珍、王蘭生、方苞人等一同隨行,康熙帝命所纂書札要每天進呈,由他親自修改訂正。最後這三書合為一部,皇帝賜名《律歷淵源》,該書是一部反映當時中國自然科學最高水平的帶有總結性的著作。康熙是位勤奮好學的學霸級皇帝,旅遊也不忘學習。

康熙五十三年(1714)農曆十一月廿三日,御駕從遙亭出發,日頭偏西過古北口關,古北口提督、司馬臺千總等武官出迎護駕,這時因為生母祭日而沒能陪侍左右的皇八子多羅貝勒允禩,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派人向康熙送來了兩隻海東青,以便於狩獵助興。沒想到兩隻名貴鷹隼到了康熙手裡,已經奄奄一息。康熙因此而大怒,怒到「父子之情絕已」的程度 。人際關係諳熟的八阿哥,這一次是馬屁拍到驢蹄子上了,因為「死鷹事件」,最具競爭優勢的八阿哥,徹底失去了榮登太子之位的機會。

眾隨從看見皇帝真的大怒,唯恐招惹是非,所有人一律不敢作聲。御駕過巴克什營行宮,康熙沒有命令停駕,也沒有人敢通稟。守宮官員跪在路邊,康熙皇帝像沒有看見一樣,任由御駕儀仗從巴克什營行宮石橋前面通過。大學士馬齊趕緊覲見車隊後部的孝恭仁皇后,商量對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61歲的康熙皇帝,不飲不食、連走一百多裡,去兩間房行宮駐蹕。聽了馬齊的諫言,孝恭仁皇后恩準,一切駐蹕事宜都按馬齊大學士的意見安排。

塞北的冬天晝短夜長,天很快就黑了,天籟寂靜。這麼大一隻車馬隊,也只有馬蹄踏在御路堅實的三混土分出清脆的聲音、混雜著馬鈴叮咚和車軸吱呀聲。忽然遠處村莊的燈火處,傳來音色通透空闊、聲音響亮急促的鼓樂聲,這雄渾的聲音與宮廷鼓樂迥異。遠空一鉤明月正懸掛在夜長城的剪影之上,塞北朔風掃過松林,仿佛萬馬奔騰。此情此景使這位能徵慣戰的馬上皇帝,仿佛又回到了鐵馬金戈、鼓角爭鳴的戰爭歲月,剛才的煩憂如過眼煙雲一掃而過,豪邁氣概從心底升騰,禁不住熱血沸騰。命御前侍衛傳大學士馬齊問話:前方因何鼓樂?早已守候在御駕旁的馬齊趕緊回話:恆王府杜莊頭用地方「羯鼓戲」接駕,迎請皇帝到古長川用膳駐蹕。

皇帝面南背北端坐在杜莊頭府西屋八仙桌上首,巴克什營行宮早送來了御膳食盒,莊頭府廚房把珍饈美味加熱後重新上桌。特請大學士馬齊、律呂纂修梅珏成、恆王府杜莊頭作陪,其他達官貴胄也在堂屋和東屋入席。東西廂房、門房、帳篷裡擠滿了趕了一天路匆忙用餐的隨從衛士。

酒席上,君臣談論起了康熙皇帝第一次欣賞到的「羯鼓戲」。大學士馬齊說:唐朝南卓的《羯鼓錄》中記述了羯鼓的形狀、來源和部分用羯鼓演奏的曲目。羯鼓樂器來自於羯族,風靡於西域胡人,鼓形兩頭粗腰部細,兩面蒙皮,因鼓皮用公羊皮所以叫羯鼓。古時,龜茲、高昌、疏勒、月氏、天竺等北方民族都使用羯鼓。羯鼓深得玄宗喜愛,常和宮廷樂師李龜年探討羯鼓敲擊技法,西域粟特人安祿山因為善擊羯鼓、善跳胡旋舞,而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寵愛。羯鼓興盛於唐朝,安史之亂後逐漸衰落。而這塞北一隅古長川卻有羯鼓戲流傳至今,奴才以為這一定和當年安祿山統領幽州、範陽奚兵有關。

律呂纂修梅珏成接過話題:大學士博聞強記,所言極是。宋朝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中言:官府樂班中所存的羯鼓曲,只不過徒有其名,羯鼓古音曲,唐代之後已經失傳斷絕。所謂「聲破長空,穿透遠方」,已全無剩餘的痕跡。這羯鼓也確實和安祿山有關,羯鼓又稱「軋鼓」,安祿山胡名叫軋犖山,軋犖山突厥語義為「鬥戰」,羯鼓本是突厥人的戰鼓。安祿山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人的薩滿巫師,以薩滿佔卜為業,從小安祿山就在母親那學會了羯鼓和胡旋舞。我仔細甄別了羯鼓戲鼓詞,很可能是奚族戰士隨安祿山出徵的辭鄉曲。羯鼓發出的音主要是古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這羯鼓的槌杖一般是用黃檀、狗骨、花椒等木材製做而成,木料必須乾燥,杜絕潮溼之氣,使其柔韌而滑膩。只有木料乾燥,敲出的鼓聲才最清脆響亮,而滑膩能使羯鼓奏出如同戰馬奔跑的蹄聲。圈鼓身漆桶時要用剛硬的鐵,鐵要經過精煉,圈卷時一定要均勻。鐵如果不剛硬,則鼓邊上下不齊,鬆緊不一,圈卷時不均勻,則鼓皮有緊有松。敲擊時受力不勻衡,就像弦樂器的琴弦系得不好而使琴聲散逸不準一樣。這樣的鼓,敲出的聲音也會不符合音律。羯鼓尤其適用於演奏急快節奏的曲目,可以在戰場上用於戰鼓為戰士搏擊助威,也可在高樓上玩賞風景時演奏,時值明月清風,鼓聲凌空可以傳的很遠,特性與其他樂器差異很大。

性格耿直的杜莊頭不太懂談話的「套路」,直截了當的說:我聽花會樂班子說,羯鼓戲來自於前朝修築長城的胡人恩軍「寧夏營」,是寧夏營的胡人把羯鼓戲帶到塞外的。

康熙皇帝也不能判斷他們對羯鼓的談論孰是孰非,本想讓律呂纂修梅珏成用工尺譜記錄下這雄渾的羯鼓戲,把它當做宮廷樂曲。但轉念一想:宮廷演奏羯鼓相當於自尋其辱,無異於向外宣傳自己北胡女真的身份,不如就此作罷,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第二天早膳前,西配房下榻的孝恭仁皇后詔見大學士馬齊和精通天文歷算的陳厚耀。原來夜裡皇后娘娘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被皇帝打入冷宮,在寒徹肌膚中醒來,皇后詔見是讓二人解夢的。

孝恭仁皇后描述了夢境,馬齊知道解夢這活不好幹,解釋得好未見得有好處,解釋得不好可能會丟腦袋。連忙說:易卜推算五行八卦誰也比不過厚耀老弟,當年恆王莊府選址就有勞厚耀老弟望風、採氣、觀天、察地審視風水。給娘娘解夢這重任非老弟莫屬。

陳厚耀清楚馬齊在甩鍋,但陳厚耀對自己五行八卦天文歷算還是有十分把握的。陳厚耀微微一笑說:娘娘所做之夢確實和這古長川風水有關。古長川風水妙不可言,前有蛇山籠罩,後有龜山依靠,中川之水在此和南北二川匯聚成潭,這中川之水從兩間房行宮流過沾染了真龍之氣。鬥轉星移滄海桑田,這龜蛇二山正在緩慢向水潭移動,欲吸潭水之真龍精華,龜蛇交媾幻化玄武。玄武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玄武七宿高懸於北方。這古長川村東是一條蜿蜒十數裡的青灰色古城垣狀若青龍,青龍於八卦為震、巽,於五行主木,象徵四象中的少陽,四季中的春節,青龍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東方之神。古城和龜蛇二山共同構成了青龍窺玄武地相。

陳厚耀如此解說地相,所對應的卦象已經非常明了。同樣精通周易八卦的大學士馬齊一直緘默,陳厚耀仔細一看馬齊大冬天的從鬢角淌汗。精明陳厚耀忽然明白如果自己直接說出娘娘夢境的預兆:「太子要結緣一位塞北娘娘,太子繼位之時先皇和太后都得靠邊站。」在九龍爭嫡的大背景下,康熙皇帝健在,臣下公開妄測太子廢立之事,無異於謀反作亂,自己有殺頭之罪。

陳厚耀趕緊剎住話題,做掐指沉思狀,思考對策。馬齊這才接過話題打圓場說:厚耀老弟怕直說娘娘怪罪,奴才侍奉娘娘多年,知道娘娘開明,還是讓我替他解釋這青龍窺玄武之意吧。這古長川風水走勢有帝後之象,就是說古長川要出娘娘,可能對娘娘您不利。厚耀老弟你說娘娘夢兆是這個意思嗎?

陳厚耀趕緊點頭稱是,馬齊關鍵時刻發聲,相當於為陳厚耀解夢救場。馬齊在朝中圓滑處世,深得帝後寵愛,只有馬齊說出這話來,孝恭仁皇后才不會責怪並深信不疑。

馬齊接著說:厚耀老弟,你趕快替娘娘推算出一個破解的好辦法。

馬齊替人解圍,又不搶別人之功,看破不說破的處世之道,令陳厚耀十分感激,連忙說:正如大學士所言,破解此地脈需在龜山之上建一座老爺廟,靈龜畏懼關老爺青龍偃月刀,必然不敢再向前伸頭,靈蛇失去誘惑,也必然不向北出,玄武之勢不成,此局必破,娘娘無憂。大學士您看如此破局可好?

馬齊稱是,並答應替娘娘請恆親王操辦修廟事宜。孝恭仁皇后對二人的解夢和破夢非常滿意。當場賞賜二人每人三枚金瓜籽。

早餐過後,駐蹕古長川的康熙皇帝御駕沿著御道,浩浩蕩蕩向避暑山莊方向進發。

三、古城川金代古長城考

古城川村西有一段古長城遺址。北起火鬥山黑龍潭向南沿炮石溝方向延伸,長約十公裡。在炮石溝南山上有方形臺、障牆遺址,古城川中川河以北段落,保留少量殘垣。現存底寬4米,高2米左右,牆體為毛石砌邊,中間夯以沙、土。

古城川長城何時何人所修一直存有爭議。大致有兩種觀點:其一可能為東漢所築。東漢時期北方鮮卑族強大起來,漢的疆域逐漸縮小。從東漢的版圖觀察,灤平古城川一帶正好是東漢王朝和鮮卑族的交界線,其南側屬於漁陽郡,北側為鮮卑所佔據。恰好在此處築城,以防鮮卑族南侵。其二可能為南北朝時北齊所築。按有關史料記載:「齊受魏降之後,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冬十月,仍起長城,北至社平戍,四百餘裡,置三十六戍」。後來又於「天統元年(565)羌以虜屢犯邊塞,自庫推戍東距於海,二千餘裡,其間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斷谷起障,不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但兩種說法都缺少出土文物佐證。

近年來,文物部門多次對此段長城進行了實地調查。在此段長城附近出土三角釘、白瓷片、鐵甲葉等遺物。遺物多屬金代遺物,少量遼代遺物。據此推測,修築年代當在金滅遼戰爭的後期。修建長城也有兩種可能。一是金修的,1163年前後,為了防止遼起義軍自北向南進攻幽州,金修築了這第一道防線;二是遼修的,遼末1120年前後,為了阻止金軍進攻幽州而修築的這第一道防線。灤平文物專家沈軍山先生認為,第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發現的遺物大都是金代的(如是遼所修築遺物當以遼遺物為主)。「陷泉之戰」時,大定二年(1162)六月十四日,金世宗為確保首都安全,詔令調重兵守衛古北口等關口,同時,修築了一些簡易的長城。也可能是金與遼起義軍在「奚中」(灤平一帶)轉戰時期修築的,這種推測相對較為合理。

基於以上推論古城川長城應為金代古長城。

古城川長城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挺北第一支隊古城川俘敵及古城川革命英烈

挺北第一支隊古城川俘敵 據《灤平縣黨史大事記》載:民國34年(1945)6月,冀熱遼區黨委組織3個挺北支隊,在同一時間內,向長城以北出擊,解放熱西各縣、創建解放區。挺北第一支隊為其中的西路支隊,由冀熱遼軍區第十四軍分區所屬十三團的兩個主力連和兩支地方武裝工作隊組成,共400人,十三團團長師軍任支隊長,十四地委組織部長李越之任北進支隊工委書記兼支隊政委,十三團政委王文任支隊副政委,其任務是取路灤平、豐寧、隆化挺進圍場,創建熱西解放區。

6月26日,挺進第一支隊在古北口東南密雲縣桃樹峪村集結是日下午3時,在敵人的槍炮聲中,從灤平縣小關門突破長城關隘、進入灤平縣境。突破長城後,支隊巧遇毫無戒備的偽警察,一槍未放,俘敵70人,繳獲大槍40支,手槍20支。

27日,支隊乘勝前進,進至古城川時,偽巴克什營警察署警察、部落警趕來堵擊,支隊設下伏擊,生俘偽軍先頭部隊30人,後續偽軍未敢前進原路退回。是日晚,第一支隊繼續北進,行至承古公路東側拉海溝附近的南石門宿營。28日,駐灤平縣城及古北口日偽軍1000人,從南北兩路撲來,第一支隊迅速佔領一個馬蹄形高地分散隱蔽,從南、東、北三面構成防線。天近正午,雙方激戰。日偽軍以密集炮火轟擊山頭,繼而接連發起衝鋒。第一支隊英勇反擊連續打退敵人6次衝鋒,殺傷四、五十敵人。二連長趙雙合腿部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鬥,敵人又一次衝上來,一顆子彈擊中趙雙合頭部,這位年僅二十幾歲的連長壯烈犧牲。戰士們義憤填膺,勇猛拼殺,終於打退敵人衝鋒,結束戰鬥。此戰持續半天時間,斃傷日偽軍一部,第一支隊傷亡30人。

29日,第一支隊急行軍繼續北進,經過縣城鞍匠屯,進駐王家溝。當晚,日偽軍增加兵力又從東、北向王家溝包圍過來,第一支隊一同迎戰,一面突圍轉移,但是終因日偽軍炮火猛烈寡不敵眾,一部被打散。戰鬥結束後,第一支隊利用日偽軍夜間不敢外出的弱點,在一個較高的山頂,點火呼喊,集合部隊。同時,派出偵察員進行聯絡,次日中午,隊伍集合完畢北進入豐寧縣境。

古城川革命英烈 據《灤平縣黨史大事記》載:褚永貴(1910——1947),灤平縣巴克什營鎮古城川行政村四達溝自然村人。民國33年(1944)春,他參加豐(寧)灤(平)密(雲)聯合縣抗日遊擊隊,並在戰鬥火線上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4年(1945)8月,受黨組織派遣回鄉任灤平縣支隊副政委。民國35年(1946)8月,國民黨軍隊進攻灤平,縣支隊隨縣委西撤轉移。此時,褚永貴正請假在家結婚、養病,經組織批准讓褚永貴就此在家隱蔽,觀察敵情,待機回隊。同年8月31日,國民黨十三軍佔領灤平縣城後,逃跑地主紛紛還鄉。一面監視敵人活動,一面向群眾宣傳「國民黨站不長,八路軍還會回來的」,鼓舞群眾與還鄉地主堅持鬥爭。民國36年(1947)年1月23日,偽公安局長李寬如和長山峪偽副鄉長郭連科接到地主王長庚的告密後,到四達溝村逮捕褚永貴。因褚永貴不在家,李、郭就對褚永貴母親嚴刑拷打,讓其說出褚永貴的下落,並叫喊:不交出褚永貴,就「斬草除根」。而後李、郭逼著褚的族兄褚永福帶路,到新房村褚的表叔李德才家,把褚永貴抓住。李、郭逼褚說出縣委書記劉文科、縣長武振範在什麼地方,並威脅說:不說出來,就將你家老少全殺掉,斬草除根。褚一口咬定不知道,並回擊說:為革命不怕斬草除根。李郭把褚押送到兩間房鄉土城村時,群眾出保,沒能保下。而後又將褚送到縣城,關在監獄裡民國36年(1947)2月,敵人在灤平街盆窯溝將褚永貴殺害,時年37歲。褚永貴母親褚李氏(村婦聯主任)民國37年(1948),被敵人殺害於古北口,時年60歲。與褚永貴同村並一起參加革命的李永山任村民兵中隊長,民國37年(1948)被敵人殺害於炮石溝,時年26歲。

                                                                     袁舒森20200710稿

袁舒森稿承德園林配圖

相關焦點

  • 麗江古城簡介,大研古城簡介導遊詞,大研鎮簡介解說詞
    關於麗江古城簡介的導遊詞,網上一搜一大把,說法不一,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麗江古城的導遊詞,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及概括了麗江古城的建鎮歷史,又包括了麗江古城的四大看點。特別適合沒有去過古城的導遊,看完這篇文章,只要記住,直接拿來用即可。
  • 「歷史文化+幸福河湖」讓古城煥發新生機
    商丘古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景區內旅遊景點達2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豐富的古城旅遊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為提高古城水利風景區綜合效益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人文歷史景觀與自然生態勝景兼具,物種豐富多樣,規模龐大,景區內外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一方面,景區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化積澱深厚。
  • 平遙古城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創新
    張路曦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市,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明洪武年間擴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平遙古城保存了大量原始而鮮活的金融史料和無數的文物遺珍,是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變化、人類居住形式變遷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和中國近代金融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 逛大理古城感受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大理古城上圖中這座雄偉的城樓便是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建築——南城門,它也是古城的正門。南城門是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物,也是影視中上鏡最多的「大理古城標準像」。大理古城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裡。在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大理古城位列其中。
  • ...在這裡|安陽|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高閣寺|古城|倉巷街
    這裡青磚石瓦,古樸典雅2018年7月河南省政府公布了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名單其中有安陽三處街區包括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城隍廟-高閣寺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家都知道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工作已經完成且成為網紅打卡地那麼2019年7月啟動的安陽市另外兩處歷史文化街區修繕情況如何呢?
  • 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南頭古城,深圳千年歷史的見證者!
    這座南部沿海城市雖然看似是一座短短40年歷史的新興移民城市,但其實,深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東晉時期。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邊,有一個被稱為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的古城鎮——南頭古城。這座古城絲毫不落的見證了深圳歷史發展的每時每刻。
  • 何曉軍:打造歷史文化新地標 煥發潮府古城新魅力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何曉軍部署推進古城建設提升工作強調 打造歷史文化新地標
  • 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位於廣東惠州市惠東縣平海鎮,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建於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在是惠東縣一個建制鎮,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平海鎮被評為"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楹聯之鄉"、"舞龍之鄉",平海漁歌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太平古城——世界壯鄉文化第一古城
    巨資打造的太平古城歷史文化旅遊景區、文旅綜合體,融合太平古城明文化、壯文化、糖文化、水文化四大文化,以廣西民居為特徵,重現太平古城風貌為宗旨,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閒娛樂、慢生活度假於一體的廣西文化旅遊度假目的地。太平古城,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大影響力,將成為繼桂林陽朔之後的下一個城市旅遊必達地,擎動經濟與旅遊發展,引領崇左走出廣西,矚目全國。
  • 印象麗江一座擁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高原古城
    麗江古城的輝煌是馬蹄踏出來的輝煌。有著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在四周蒼翠青山的緊緊環抱中。麗江是中國歷史名城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和城門的古城。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古城區,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 鳳凰古城,平魯文化旅遊勝地!
    平魯古城又名鳳凰城,我們稱為「老平魯」,是平魯區北部山區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省21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之一。
  • 文獻名邦:雲南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古稱臨安,坐落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臨安鎮。它始建於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建水古城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和建築發展,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大量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中國西南的「古建築博物館」和「古民居博物館」。亦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
  • 忻州古城與貂蟬文化
    忻州古稱「秀容」,位於山西省北中部,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有極為悠久的歷史沿革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享有「雅出秀容」、「晉北鎖鑰」等譽稱。今年9月22日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在這一趨勢下,忻州市政府成立了古城保護改造領導組,通過政府主導,社會民間資本投入的形式,於2017年4月啟動實施古城保護改造活化項目,2019年11月正式向大眾開放。
  • 河北一個鮮有人知的古城,有「地上博物館」美譽,是歷史文化名城
    現在的古城還不太有名,即使是一些有價值的巨大古城,在實際名字中,知名度還是很低,所以,我來看看河北省有名的古城,事實上,在這個古老城市的歷史發展中,據說是在其價值和文化中產生的,暗溝也很大,只是很多遊客看漏了。
  • 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進展順利
    8月4日,記者來到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房屋修繕改造、遊客服務中心建設等工作。據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部消息,整體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其中部分地塊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山水視角下的古城贛州地名文化
    古城贛州地名的自然性特點是非常顯著的,這種以山體或相關地理環境命名的地名經過長期發展已經逐步融進了古城贛州的本土文化之中,而且透射出贛州古城百姓一致的文化心理和認同,進而造就了古城贛州城市文化中突出的山區特色。同時,也將古城贛州崗巒綿延、丘陵起伏、城廓錯落的地貌描繪得淋漓盡致。據現有的1988年《江西省贛州市地名志》中的統計。
  • 崇川古城旅遊策劃案——中國第一福文化古城!
    (一)寺街—西南營歷史街區是南通市區現存最古老、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地區之一,也是以居住為主的街區,周邊是繁華的商業街區,故可以將其打造為地處商業中心區的古城。(二)名叫「寺街—西南營」不恰當,叫「寺街」容易與街道名稱混為一談,「寺街」在主城區崇川,只有依託地名,叫「崇川古城」才最合適。
  • 貴州風景如畫,全省唯一歷史文化名村,風景絕勝麗江古城
    如今許多人旅遊,都會選擇古城或古鎮。但是卻忘了古村落其實也是個很好的地方,而且許多古村並沒有得到充分開發。而與古鎮和古城不同的是,古村落大多難以商品化,這保證了古村落內部的建築仍保持原有的色彩。今日所說的雲山屯村是貴州省唯一的歷史文化名村。
  • 我國北方唯一是中國四大古城的歷史古城,距今2700多年,卻被忽略
    ,除了古代的一些文化戰績記錄外,可以說是歷史上留下的古城建築,這是最好的證明,也是從實際文化發展中帶來的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建築,在一個城市的古代文化建築中,它們應該更加積極和保護。  這就是平壤古城,很多遊客都知道這座古城,對它有一定的了解,因為這是屬於中國的具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古城,同時也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展現的具有歷史氣息的建築,這正是因為有很多令人吃驚的古代建築和保存,很好,所以進一步提高了當地的文化水平
  • 三江交匯處品三國文化,遊昭化古城追憶四千年歷史
    新京報訊 在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承載著4000餘年文明史的昭化古城,迎來春日最美的光景。圖/攝影 趙輝昭化古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境內。此外,昭化古城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攝影 鄭慶祥嘉陵江水在此洄瀾,水系宛成,太極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的美譽。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古遺址、遺蹟眾多,民居古巷、茶舍戲樓、書院考棚、亭閣廟宇、祠堂縣署、漢磚碑刻等風格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