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正式開學一周了,本該安靜溫暖的校園卻再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校園霸凌,一直困擾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校園內的打架鬥毆,多人圍毆一人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給被打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更是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了陰影。校園暴力屢禁不止,誰之過?
2020年9月5日,保定市曲陽縣職教中心內發生慘劇,一名16歲的新生在操場突然被同班同宿舍的同學用水果刀刺傷,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依然沒有留住他年輕的生命。
9月5日下午4點左右,職教中心內的入校新生正在操場上進行軍訓時,突然,16歲的張姓男學生突然被同為一年級新生的15歲男生王某使用水果刀刺傷。這一幕驚呆了現場的所有人,張姓學生被迅速送往學校醫護室,由於傷情過重無法處置,校方立即聯繫了120,然而經全力搶救,卻還是沒能挽留住張姓學生的生命。
9月2日被害人張某和行兇者王某作為新生同時進入曲陽縣職教中心,在入校前兩人並不認識,並且在入校後兩人住在一個宿舍。
9月5日下午4時許,在軍訓期間發生血案,王某用水果刀將張某殺害。
張某從認識王某到被王某用刀刺死僅僅只過去了3天時間,在這3天的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
事後,據在場的人稱,事發時雙方並沒有發生肢體衝突,甚至都沒有任何的言語衝突。
據行兇者小王的家人稱,孩子的反應能力與正常人相比起來要遲鈍一點,在軍訓期間當教官下達命令左轉或者右轉的命令後,小王的動作總是會比別人慢一拍。而在小王出現這一情況後,小張的嘴角就會出現一絲嘲諷的笑容,並且在軍訓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被害人小張曾用言語諷刺過他,這也就直接致使小王拿起水果刀狠狠地刺向了小張。
目前,事發原因當地警方還在進一步的調查中。
從校園學生間的拳腳相向演變成了如今的拿起兇器進行行兇,是什麼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悲劇已然發生,一把水果刀不僅毀了兩名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學生,更是毀了兩個家庭。僅僅認識3天的兩名學生,因為對方的言語諷刺和嘲諷的笑容就拔刀相向,如今的孩子變得都這麼血氣方剛了嗎?
之所以發生如此悲劇,一方面是孩子的自尊心太強。另一方面行兇者本身存有缺陷,正是因為這種缺陷致使孩子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當某一個人一旦觸及到他內心的敏感處時,往往會激怒他們,致使他做出一些常人理解不了的過激行為。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當孩子出現異於同齡孩子的行為時,作為孩子的家長應當第一時間去予以重視並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不要讓孩子為此在心裡產生自卑。
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忽視,對孩子平時的家庭教育,這才導致行兇者敢在15歲的年紀就敢拿起水果刀進行行兇。
悲劇的發生,孩子固然有錯,但是孩子家長的錯要遠遠大於孩子本身,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