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冰與火之歌:多地花式調控中,北京揮別限價

2021-01-19 房天下

進入七月以來,當各個城市間此起彼伏的調控政策出臺,北京卻進入不限價時代。

冰與火之歌在樓市唱響。

在東莞,由於房價漲幅表現突出,一月內發出奪命「三連擊」:分別在7月2日、7月15日和7月25日發布調控政策,加大力度打擊捂盤惜售行為,實名買房限制炒房控制,把二手房納入調控範圍,全方位地圍剿炒房客。

創下多次「萬人搖」「佳績」的杭州也在7月2日對人才優先購房規定5年限售期,同時提高「無房家庭」認定門檻、規定一個家庭一次只能參加一個項目的搖號。

而作為外向型經濟樓市在疫情期間火爆樣本的寧波,也在7月6日對炒房客出劍,擴大了限購區域,對於金融機構要加強對購房人在市五區行政區域內家庭住房套數、住房貸款等情況的審核認定,則禁止違規資金進入到房地產領域,從資金源頭堵死炒房現象。

至於以經營貸和「天價喝茶費」走紅的深圳樓市,則在7月15日迎來了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出臺,房價應聲而降,顯示了其抑制房價的威力。

7月24日,國務院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特意邀約了10個在上半年樓市中的「佼佼者」參會,高層重點強調要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穩定房價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全面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發現問題要快速反應和處置,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然而,在各地開啟花式調控,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也釋放出堅持「三穩」目標,落實長效機制的信號之際,同樣參加了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的北京,卻在7月29日,掛牌2宗不限價地塊,將於9月2日公開競拍。

而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北京今年已經成交了28塊不限價的住宅或者商住用地。加上有待成交的,不限價地塊達到35塊。

不限價地塊的集中出現,對於北京樓市,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從政策層面而言,不限價地塊的集中出現代表著北京的調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直以來,北京的調控政策之嚴,在全國樓市中都可圈可點,高不可攀的落戶門檻把很多人擋在了樓市之外。而為了從供應端平抑房價,從2016年下半年,北京推出了「限房價、競地價」的土地出讓模式,對地塊房屋均價進行事前限定,且購買後5年不得出售。

強硬調控措施所取得的成效立竿見影,近幾年北京樓市基本上處於陰跌、橫盤之中。根據公眾號《大偉看樓市》測算,與2017年北京房價最高點相比較,三年來北京二手房價格平均跌幅已經超過20%,部分房源跌幅已經超過30%。這與同為一線城市的深圳樓市的高歌猛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次,不限價地塊的集中推出,預示著未來北京樓市供應的結構性變化和未來產品品質的提高。

之前,由於限競房在土地出讓時就提前鎖定了房價,在利潤攤薄的趨勢下,大多房企的限競房採用的都是自身品牌中最高周轉的剛需產品線。成本和利潤之間有限的騰挪空間,使得大多限競房成為流水線產品,難言質量,而「7090」政策的鉗制則造就了面貌相似的戶型,各家拼的是以速度佔領市場。譬如,中海雲熙於2018年8月才拿的地,12月就大張旗鼓地開盤了。

這些限競房大多位於偏遠地區,先天的交通和配套缺陷在後天難以彌補,譬如,房山區的首批限競房項目旭輝舒朗苑不但在2018年「開盤就降價」,而且在今年6月又開啟了一輪降價。

旭輝舒朗苑不過是限競房去化難的一個縮影。

北京今年推出的不限價地塊位於城六區的為數不少,具有不錯的區位條件。一些地塊成交樓面價高企的地塊,更是自帶豪宅基因,可謂天生貴胄。不限價地塊的增加,將給予開發商在產品上更大的自主性。而高品質、高端、改善型住宅也將完善多元化的產品供應體系,從而滿足個性化的市場需求。

最後,從開發商層面來看,對於不限價地塊的態度變遷則反應了其對於市場信心的恢復。

猶記去年5月,孫河不限價地塊的拍賣雖然吸引了中海、首創+招商、華潤+中糧、保利、首開、碧桂園、龍湖、恒基兆業等參與企,可謂國企、民企、港企和險資齊聚一堂,但大部分企業都表現消極,最終恒基兆業以30.2億元的總價摘得孫河地塊,溢價率不過23.3%。

不過一年時間,房企對於不限價地塊的態度便產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譬如,分鐘寺三塊地塊的拍賣中,合生創展每次都經過了幾十輪的較量,才得以包圓了分鐘寺。此後,資金鍊承壓的合生創展很快便引入世茂入夥。這齣蛇吞象的大戲,足以證明不限價地塊對於房企的誘惑,以及他們對於北京後市的信心。

各個城市調控政策此起彼伏與北京樓市告別限價同步並行,一方面證明高層對於房價過熱城市的管控不會放鬆,並將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由於不同城市間的分化加劇,樓市出現了明顯的板塊輪動效應。

相關焦點

  • 深圳樓市有多火爆?一出「冰與火之歌」,局部瘋狂
    「最近寶中片區的樓市,只能用『瘋狂』一詞來形容。」長期從事房產諮詢服務的黃先生於4月20日向南方+記者稱,粗略估計,過去半年,深圳寶中片區的樓市成交均價已破10萬,漲幅則達40%。
  • 東莞調控後七大樓市猜想!
    2020年7月2日,針對房價漲幅較大的問題,東莞出臺了史上最強的預售新政:禁止捂盤+恢復限價+規範精裝+禁止更名。調控後的東莞樓市會走向何方?一點樓市以親歷者、參與者、記錄者的身份,給東莞樓市做了七大猜想,試圖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視角。
  • 地市破局、樓市回暖,北京新建住宅銷售額破3000億
    北京房地產市場在宏觀政策的指向下,已經開啟新裡程。從市場需求看行業仍有發展空間與機會,改善需求包括品質提升、面積增加等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一切政策皆圍繞穩定展開,需求端限購、限貸、限交易等政策執行依舊嚴格,供應端的土地市場今年率先破局。  土地市場率先破局  土地市場作為樓市的領先指標,一直是調控的重點。
  • 樓市、股市雙牛 調控的號角再次響起
    從短期來看,股市向好,影響了一定流入樓市的資金,但從過往10年來看,股市中的「牛市」持續性有限,同時對時間點的把握要求高,對廣大的非專業投資者來說風險較大。從長期來看,股市慢牛對樓市也將有積極影響。由於股市的短期效應會比較明顯,而樓市的中長期效應會比較強,因此在某個階段公眾的關注點更聚焦股市。
  • 明年,上海樓市會不會調控?
    楚門魔都財觀最近我聽到很多很多的言論:上海樓市太熱了,年底或明年初一定會吃到調控。為什麼這麼多人關心政策走向?道理也很簡單。這是現在調控言論的關鍵,想上車還沒上和已經上車的,都繃緊了市場熱可能會面臨調控的那根弦。但事實上,短周期看上海樓市的調控沒戲。因為上海樓市,還很健康。
  • 樓市唱響「冰與火」之歌,買房人兩件不願意面對的事都來了
    對於沒有買房的人來說,房價出現了上漲(注意不是所有城市),意味著現在買房比兩個月前又多付出近半年的收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價數據,4個一線城市新房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2.9%。二手房住宅價格環比上漲1.1%,同比上漲4.1%。31個二線城市新房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
  • 奶塊冰與火之歌攻略 冰之歌成就怎麼打
    導 讀 奶塊冰與火之歌怎麼打?奶塊冰之歌怎麼過?奶塊冰與火之歌成就分為冰之歌和火之歌,下面瓜瓜給大家帶來的是奶塊冰之歌成就的攻略,快來和瓜瓜一起看看吧。
  •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今天是大年初一,小盜龍給大家拜年啦,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圖註:《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頭像,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是狗年,大年初一發的科普文即便不寫狗,也要寫與狗相關的旺旺吧。
  • 多地樓市熱度回升,鄭州樓市為何巋然不動?
    年初疫情突至,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1-2月份房地產市場幾乎停滯;隨後,3月份復產復工,4-6月房地產市場逐漸復甦,全國多地樓市熱潮四起,「萬人搖」現象頻出;進入7月份後,調控政策緊隨而至,打補丁、堵漏洞,及時遏制樓市上漲的勢頭。
  • 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
    而正是因為限價,一二手倒掛的價差被拉大,西部網紅盤頻頻爆出千人搖號、萬人搖號。而華潤城潤璽更是以一盤之力撬動了上萬個深圳千萬級購買力。只要有限價存在,每年供應1萬多套限價房,足以支撐深圳樓市橫跨周期。於是,很多人開始反思是限價造成了今天深圳樓市的變相扭曲。
  • 樓市方向逐漸清晰,三座城市樓市突然轉向,火上澆水與加油並存!
    戶籍所在地屬於本市非限購範圍內的購房家庭,除需符合原有要求外,還需滿足「自購房之日前一年起已在本市限購範圍內連續繳納城鎮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12個月」的要求。這其實是對本市購買力的一個限制。東莞是怎麼升級調控的呢?一是針對新房的限價,再有就是解決新房的捂盤惜售!注意,這裡對人才購房並沒有像杭州一樣限售!寧波的調控升級寧波的調控,與杭州和東莞有些不一樣。
  • 央媒點名也壓不住的火,這裡的樓市還能爆?
    一頓整治過後,不少人會好奇,接下來的深圳到底會不會繼續出臺更嚴格的調控?毫無疑問,面對樓市降不下來的熱度,接下來深圳還會繼續出調控。而對於調控討論度最大的調控方向主要是三個:1.放開限價2. 增加住宅供應3. 增加學位這三個方向中,呼聲最高的是放開限價。
  • 2021年,樓市分化和調控分化將會是常態
    2021年樓市將繼續維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的前提下,結合一線城市年底「翹尾」行情看,對熱點城市既有的調控政策(限購、限售、限價等)會繼續強化,但也會靈活調整。部分城市因城施策可能會轉向政策鬆綁和託底。
  • 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當下要做的是,對於深圳樓市的本質、問題、對策,需要重新審視。首先,深圳樓市的本質,不是供應問題,而是槓桿炒作問題。說實在的,不控制違規炒作、違規加槓桿,不控制包括銀行、私募、小貸、擔保等各路資金逐鹿深圳,深圳新房市場供應端多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新樓盤,根本無法達到釜底抽薪的降溫效應,反而因新房限價,人為創設「套利效應」,在各路資金加持下,只會讓樓市更加火爆、上漲預期更強。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我想很多人喜歡上《冰與火之歌》,應該是源自根據它改編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不可否認,《權力的遊戲》製作精良,堪稱匠心之作,特別是前七季。然而,在萬眾期待中,它爛尾了,令人痛心疾首痛徹心扉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令眾多冰火迷怎能不更加期待馬丁老爺子的豹尾結局!
  • 喆安政策解讀月報|前8月樓市調控368次,下半年「松少緊多」現收緊...
    7月以來,已經有深圳、杭州、鄭州、東莞、南京、寧波、長春、海口等10多個城市出臺樓市收緊政策。部分城市出現局部過熱的情況,「因城施策」下多地政府及時出臺調控措施為樓市降溫,及時避免觸及調控紅線的擦邊球風險。
  • 需求回暖、信貸政策寬鬆 北京樓市成交量創「317新政」後新高
    貝殼研究院指出,2020年北京新房成交均價為4814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二手房成交均價60485元/平方米,同比微跌0.5%。價穩量升,被認為是北京樓市調控的預期效果。業界通常將2017年的「317新政」視為新一輪北京樓市調控的起點。自「317新政」出臺至今,北京樓市調控層層加碼,並不斷「查缺補漏」。市場經歷了三年多的橫盤期,並繼續企穩。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破紀錄回歸,那些中國版《冰與火之歌》還好嗎?
    龐大格局的世界觀,變幻莫測的人物命運,充滿奇幻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充滿質感的製作水平,都是《冰與火之歌》備受追捧的原因。《冰與火之歌》也成為了高質量魔幻劇的代名詞,在國內許多玄幻劇中也言必稱「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用以標榜自己劇集的質量。只不過就在本尊再掀狂潮之時,這些模仿者已不知身在何處。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在那之後大約半個世紀,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提筆創作《冰與火之歌》,這部著作誕生於1996年,目前仍在創作中,最新的第五卷,則剛剛於去年年底面世,可以說讀者是與這套書和書中人物一同成長的,這部傳奇作品本身,也已成了他們心中的傳奇。  《百年孤獨》裡的布恩蒂亞初次見到冰塊,驚嘆「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而對《冰與火之歌》的讀者來說,馬丁筆下充滿冰與火的維斯特洛大陸,同樣配得上這樣的讚嘆。
  • 俄羅斯的冰與火之歌在哪裡?
    美劇「權利的遊戲」(又名「冰與火之歌」)早已開始第八季的更新,對於權迷來說,真是滿足到不能再滿足。全劇中鏡頭不斷切換,從絕境長城外冰雪皚皚、天寒地凍的野人聚居地到溫暖洋溢、熱情如火的多恩領地,再到風雨飄搖、凜冬將至的臨冬城,從讓人烈火焚身的噴火巨龍到極寒永冬之地的不死軍團,整個劇渲染了冰與火的強烈對比,讓人仿佛一瞬間從炎炎夏日跌落到風雪呼號的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