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破局、樓市回暖,北京新建住宅銷售額破3000億

2020-12-23 新浪樂居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12月,今年樓市整體走勢跌宕。北京樓市自4月開始升溫,熱度一直延續到了年尾。

  市場告別低迷

  2020年1月至今,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活躍。其中,北京新建住宅(普通住宅+別墅+共有產權房)共成交5.35萬套,成交金額3010 億元,或超越去年北京新建住宅市場成交記錄。

  今年1-11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14.9萬套,預計2020年全年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將突破16萬套大關,創2017年317新政以來的新高。

  成交量明顯上漲,而且從成交結構看,不限價的純商品住宅佔比提升,2021年市場價格穩步上漲已成趨勢。

  雖然市場正逐漸走出低迷,但從大周期看,北京房地產市場並不火熱。2017年、2018年北京新建住宅的成交量在2-3萬套,2019年、2020年超過5萬套,而2010-2016年的平均水平是7.6萬套。

  在可建設用地日益減少的形勢下,新建住宅市場成交量級下降是必然趨勢。

  從更能代表市場真實情況的二手房來看,2017-2019年,二手住宅年成交量在13-15萬套徘徊,過去三年市場偏涼。

  再回顧2016年,當年雖有930新政,但市場整體依舊火熱,二手住宅年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27萬套。

  北京房地產市場在宏觀政策的指向下,已經開啟新裡程。從市場需求看行業仍有發展空間與機會,改善需求包括品質提升、面積增加等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一切政策皆圍繞穩定展開,需求端限購、限貸、限交易等政策執行依舊嚴格,供應端的土地市場今年率先破局。

  土地市場率先破局

  土地市場作為樓市的領先指標,一直是調控的重點。2015年,當市場開始有10萬+的項目入市,開啟了北京的豪宅元年。但伴隨著2016年的「930新政」,「限房價、競地價」地塊的陸續推出,在隨後三年多的時間裡,樓市的主力都是限競房。

  由於售價既定,也因此鎖定了利潤空間,房企拿地積極性降低,在融資監管升級的當下,北京土地市場略顯沉寂。新一輪緊縮調控以來,北京土地市場相繼流拍了30宗土地,縱使在樓市火熱的今年,也有5宗地塊流拍。

  為了扭轉地市頹勢,北京在土地交易環節的管控有所放開,不限價地塊增多,2018年只有1宗,2019年有15宗。2020年截止目前,北京涉宅用地共成交46宗,其中不限價地塊36宗,限競房地塊7宗,共產房地塊3宗,純商品住宅供地已經重回主流。

  2017年以來,北京加大了住宅用地的供應,近年宅地供應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2020年1-11月北京涉宅用地累計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約580萬㎡,預計全年宅地市場成交量將與去年大致持平。

  目前北京在供給端對土地規定最高售價,超出限價,競自持住宅;共有產權房作為半保障房半市場化的供應品類,將按需供應;土拍「限房價」作為階段性有效措施,可隨著市場變化隨時啟用,住宅預售價格管控,也是樓盤入市前的最後一道防線;拓寬土地供應渠道成為趨勢,集體建設用地上市取得進展。

  房企提前布局

  北京的地產市場有著最透明的遊戲規則,最嚴苛的調控政策,以及最大的資金和資源需求,非大房企而不可入。但北京也是房企衝刺規模和利潤的重心,高單價高總價下單盤貨值動輒百億,過去幾年,房企雖偶有戰略誤判,但整體表現依舊樂觀。

  2020年1-11月首開、中海權益銷售額雙雙突破200億,緊隨其後的金茂、萬科、城建銷售額也突破百億,不管是基於業績導向,還是對現金流的貢獻,北京都是房企規模化布局的戰略重地。

  縱觀北京土拍這幾年,2015年地王潮,2016年競自持,2017年開始深度調整,價格既定,利潤有限的情況下,房企練就了一身高周轉、控面積的本領。在土拍新輪迴的2020年,土地管控的寬鬆印證著北京房地產調控的有限鬆綁,踏準時間節點的房企已搶先布局。

  2020年1月至今,首開聯合各路房企拿下9宗住宅用地,聯合企業最廣,拿地宗數最多,最大化自己的本土優勢。

  這兩年在北京如日中天的中海再接再厲,2020年在限競房逐漸淡出的背景下,依舊保持了領先優勢,今年以來拿地金額近250億,超越銷售額的地價款表達出對北京市場的信心。

  前些年低調的房企也在今年再度重倉北京,合生180億包攬分鐘寺3地王,頂豪市場再添力作。

  綠城5天144億拿下3宗宅地,從限競房、不限價到自持用地,發揮空間足夠大,向來以產品自傲的綠城需要在北京證明自己。

  北京作為首都的示範效應,是全國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一直以來,帝都吸引著各路豪門來此開疆拓土,以期建立豐功偉業。只因在北京打響名號的紅盤,足以成為全國借勢的榜樣,進而打造可複製的產品系。

  融創的壹號院系、金茂的府系等,這些響譽全國的產品系均出自北京。也因此北京的地產江湖足夠精彩,在限競房的時代北京神戶型層出不窮,房企戴著腳鐐跳舞也要舞出精彩。而在寸土寸金的地段上開發純商品住宅,房企也需要拿出足夠匹配這個城市的封面級豪宅產品。

相關焦點

  • 2020年北京房企權益榜出爐 中海、首開雙雙突破200億
    全口徑銷售榜中,首開以493.81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一,共9家房企銷售額超過200億,24家房企銷售額超過100億。  2020年北京土地市場率先破局,交易環節的管控有所放開,不限價地塊增多。2021年隨著限競房進入掃尾期,熱點板塊的房價上漲趨勢已經形成,改善豪宅市場的競爭將會加劇。
  • 北京4月住宅成交量房價微揚 或現回暖跡象
    北京4月住宅成交量房價微揚 或現回暖跡象 華夏時報   2018-04-30 10:07 [摘要]
  • 需求回暖、信貸政策寬鬆 北京樓市成交量創「317新政」後新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橫盤與回溫:北京樓市成交量創「317新政」後新高一波年末「翹尾」行情後,2020年的北京樓市終於迎來近幾年難得的「豐收」。來自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新房住宅實現網籤4.9萬套,二手房成交16.9萬套,分別創最近5年和4年的新高。這一成績是在價格維持穩定的情況下實現的。
  • 樓市周報|濟南住宅網籤成交1987套 1382套房源入市
    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樓市將逐步回暖?100%股權底價約20.7億 正在開發19個項目山東鋼鐵集團剝離房地產繼續推進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稅務局共同印發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辦證」工作方案》,明確不動產登記應當加強與住建、稅務、金融等部門間的協同合作,深化信息共享集成,改造優化業務流程,為提出需求和申請的開發企業及購房群眾提供「交房即辦證」服務,切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和幸福感。
  • 入市一周年銷售額破10億,泰禾·中州院子為何如此「硬核」?
    轉眼間我們已經步入2020年,回看過去的一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政策環境整體偏緊,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漲幅進一步收窄,土地市場處低溫狀態。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泰禾北京區域卻實現了全年網籤超200億的喜人業績。
  • 深圳一二手房銷售同步回暖,這波樓市小陽春...
    全國多地的住宅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回暖,關於樓市回暖說法又多了起來。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樓市小陽春的成色到底如何?在羅湖區寶安南路從事中介的陳經理告訴記者,「但現在放盤量也逐漸多了起來,很多二手房客戶還是擔心房子不好賣,這跟過去的樓市小陽春有點不一樣。」陳經理的感覺也體現在統計數據之上。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3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088套,環比增加141.44%。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54005元,環比下降0.42%,同比下降0.33%。
  • 60秒吸金12億7分鐘搶光288套房 樓市又火了?
    樓市難道又要重啟一波上漲行情了麼?  蘇州新盤60秒賣了12億  線上千套房源遭瘋搶  前兩天,蘇州人的朋友圈都被新盤開售排隊搶房的照片刷屏了。  3月20日晚,蘇州三大樓盤項目伴山瀾灣、龍湖、湖西星辰相繼開盤、加推,一口氣入市猛推787套房源。兩天後,蘇州太湖度假區附近樓盤項目龍湖天境大成加推309套房源。
  • 樓市又火了?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以深圳為例,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數據顯示,6月深圳新建商品房成交為49.47萬平方米(4932套),同比增長0.77%。二手房成交破萬套,接近2015年水平。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深圳樓市投資屬性一直很強,在沒有好的投資通道情況下,人們還是偏向於買房來保障資金的安全。與此同時,房價也開始上行。
  • 「激情賣地」之後,哪裡樓市壓力最大?
    普通地級市裡,佛山表現突出,賣地收入11個月超過了1100億元,排在蘇州、成都、重慶、天津、深圳等大城市之前。賣地收入出現下降的,有:天津、武漢、青島、濟南、鄭州、紹興、太原、合肥、石家莊、大連等城市。賣地收入下降的城市裡,只有合肥市場明顯回暖,其他都是比較冷的。
  • 北京新房市場爆火!一個周末賣掉100億
    長安九裡旁邊的中海長安雲尚,也是當周熱銷盤,88平和115平的戶型全部賣光,銷售金額達到18.5億。整體來看,6月首個周末,北京新開項目有4個,集中入市住宅4139套,供應量超過4月整月,創下自2014年8月以來,近303周的供應新高。成交結果也刷新了紀錄,意向銷售金額破百億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總結說,這是過去幾年第一個新盤成交「百億周末」。
  • 長沙新房成交穩步回暖 3千餘套住宅集中入市
    4月24日,位於梅溪湖二期規劃內的【2020】長沙市20號地,經12輪競價後,最終由長沙中海融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5.8151億拍下, 此次出讓的梅溪湖住宅限價達到13000元/平,望城區也出現首個住宅限價破萬的地塊,芙蓉區湖南農大旁也有9200限價地入市。
  • 「深度」北京新房市場爆火,一個周末賣掉100億
    整體來看,6月首個周末,北京新開項目有4個,集中入市住宅4139套,供應量超過4月整月,創下自2014年8月以來,近303周的供應新高。成交結果也刷新了紀錄,意向銷售金額破百億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總結說,這是過去幾年第一個新盤成交「百億周末」。
  • 喆安樓市觀察月報|1-10月百強房企銷售同比增10.0%,土地供需持續下滑
    1.210月百強房企單月銷售同比增24.4%,恆大單月銷售破千億「銀十」樓市銷售旺季,房企10月繼續「搶收」。在「十一」黃金周大力促銷下,多數房企銷售額達到年內峰值水平。房企單月銷售業績暴增,其中恆大單月銷售額突破千億至1008億元,創下房企單月銷售新高。
  • 蘇州租房可落戶 2020樓市年度備忘錄
    2020年新房(住宅)成交均價為歷年最高,26339元/㎡,相比2015年增長了約116%。  蘇州新房成交均價上漲明顯主要與低價盤逐漸退場,改善盤接踵入市有關。據粗略統計,2020年蘇州市區僅千萬級豪宅就賣了近500套,其中世茂銅雀臺雅苑109套成交總價15.80億,燕回平門裡50套成交總價6.28億。
  • 全國瘋狂賣地,明年的樓市走向能看出來了!
    普通地級市裡,佛山表現突出,賣地收入11個月超過了1100億元,排在蘇州、成都、重慶、天津、深圳等大城市之前。 賣地收入出現下降的,有:天津、武漢、青島、濟南、鄭州、紹興、太原、合肥、石家莊、大連等城市。 賣地收入下降的城市裡,只有合肥市場明顯回暖,其他都是比較冷的。
  • 「房貸新政」半月數據考:成交回暖,價格難漲?
    「房價下跌是有合理空間的,去年房價上漲的部分跌回去一半差不多就是合理價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政給市場帶來的是一個銷售窗口期,並不能說市場就此反轉;長期來看,房地產業新常態已確立,樓市供求關係逆轉,整體供大於求,房企去庫存是首位,樓市正在進入存量房時代。
  • 中房智庫特聘專家張斌:下半年青島樓市繼續回暖是大概率事件
    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均略有擴大,二手住宅漲幅與上月微擴。一線城市二手房漲幅已經開始超過一手房,出現明顯的反彈,這也是最先調整觸底的原因。而作為全國二手房下滑最厲害的青島,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成交量已經連續上漲。
  • 20分鐘賣出814套房 疫情下的北京樓市回暖了?
    與此同時,深圳、成都、蘇州等城市都有新盤項目開盤就售罄的現象出現,在疫情有所緩解的情況下,樓市真的要報復性反彈了嗎?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確實有個別樓盤銷售火熱,但多數是因為項目本身的性價比、品質較好,這並不能代表整體市場的表現。北京房地產市場雖然在逐漸恢復,但也談不上回暖。
  • 「先抑後揚」的V型樓市,多城成交量跑贏上年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房地產的復工復產也在逐步推進,樓市日漸走出疫情的負面影響。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包括深圳、杭州、北京等地的新房或二手房成交市場火熱,市場上頻現「月光碟」。與此同時,臨近年末多家房企也相繼傳出業績喜報,表示2020年的業績目標已經提前完成。
  • 樓市又火了!60秒吸金12億,10分鐘搶光311套房,更有100萬「喝茶費...
    蘇州、深圳等地出現搶房潮蘇州新盤60秒賣了12億線上千套房源遭瘋搶前幾天,蘇州人的朋友圈都被新盤開售排隊搶房的照片刷屏了。隨後,蘇州2號公告科技城、尹山湖地塊雙雙登頂現房前一手,12秒加價超6億。新盤7分鐘288套房搶空深圳市場小陽春明顯而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深圳樓市的回暖速度同樣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