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昨天,原創音樂劇《國之當歌》在《義勇軍進行曲》首唱地黃浦劇場獻演,上海歌劇院的演員們再現了當年田漢、聶耳共創《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這部音樂劇同時啟動全國巡演,在五省十市巡演17場,雄壯的國歌將跨越萬裡,迴蕩在遼闊大地。
圖說:音樂劇《國之當歌》開啟全國巡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84年後再次出發
84年前的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首映於上海金城大戲院也就是如今的黃浦劇場,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隨之唱響,並迅速傳播至全國各地,吹響激勵四萬萬同胞前赴後繼、奮勇抗戰的嘹亮號角。1957年,周恩來總理為金城大戲院題名「黃浦劇場」。
84年後,也是5月24日,還是在黃浦劇場,由上海歌劇院出品的原創音樂劇《國之當歌》讓國歌的故事再次從故鄉出發,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傳頌到祖國各地。
圖說:周恩來總理親筆提名「黃浦劇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對於主創團隊上海歌劇院來說,84年前的1935年也是不能忘卻的年份。這一年,江蘇淮安的新安小學一批「小好漢」自發組成了「新安旅行團」,面對國破家亡的苦難現實,毅然邁出校門走向社會,開啟了歷時十四年、行程五萬裡的驚世之旅,他們「一路宣傳、一路學習、一路成長」,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烈焰烽火,穿行於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最終集結在陳毅司令麾下,跟隨解放軍解放大上海。昨天,「新旅」老藝術家王樹元也來到現場,回憶著當年他和戰友們打著歡慶的腰鼓走在了慶祝解放大遊行的最前列……1956年,正是由「新旅」為主幹融合多家革命文藝團體組建了上海歌劇院。
圖說:《國之當歌》將獻演於延安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一路高唱一路成長
音樂劇《國之當歌》自2011年試演以來,贏得了市場和口碑,在昨天黃浦劇場紀念演出前,該劇還舉行了全國巡演的授旗儀式。劇中飾演聶耳的李新宇代表劇組接旗,他激動地說:「今天,我們接過旗幟,便是接過了前輩的期望與寄託。」在完成黃浦劇場紀念演出之後,《國之當歌》28日晚將獻演於革命聖地——延安。
五六月間,劇組將輾轉萬裡,在五省十市巡演17場。此前,音樂劇《國之當歌》隨「上海文化全國行」「魅力中國紅全國行」「文化部70部優秀作品巡演」「跨越太平洋中國藝術節·美國巡演」及各地藝術節、戲劇節等邀請,走過國內外二十多座城市,而這次巡演則是《國之當歌》建組以來,歷時最久、距離最長的一次巡演。
圖說:這次巡演是《國之當歌》歷時最久、距離最長的一次巡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此輪巡演的目標是革命根據地及沿途的幹部學院,其中有井岡山、延安、浦東幹部學院,有打響建軍第一槍的「八一起義」地南昌、「平江起義」地嶽陽、鄂西戰役地宜昌、國歌詞作者田漢的故鄉湖南長沙、中國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作為國慶70華誕的重要巡演,《國之當歌》將在首都北京連演5場,之後去往抗日義勇軍誕生地東北的牡丹江、哈爾濱。
一路上,劇組還將舉行《青春激揚·國歌嘹亮》的導賞講座,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國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人物故事與音樂鑑賞。為了繼承弘揚「一路宣傳、一路學習、一路成長」的「新旅」精神,劇組還將組織演職員參觀革命聖地,致敬老區人民,慰問新時代建設模範。(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