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聖地全攻略

2021-02-20 帶你走進神秘南亞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整個印度聚集了許許多多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佛教寺院,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佛教教徒雲集在這裡。

 

藍毗尼

佛陀出生的地方,因此被稱為"佛祖的故鄉"。釋迦牟尼出生在著名的釋迦牟尼庭園裡,現在這裡有紀念佛祖誕生的寺廟,其中供奉著一塊石雕的釋迦降生圖,廟北聳立著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著"佛祖誕生之處"的銘文。藍毗尼現如今在尼泊爾境內,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舉行釋迦牟尼誕生紀念活動。

 

南丹格爾

釋迦牟尼佛剃度出家的地方,位於印度北方邦,在佛教徒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南丹格爾,有最大的佛塔群,每一個都莊嚴肅穆,其中的佛教舍利塔每年都吸引大批佛教徒來此朝拜。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是佛教的聖地,因相傳這裡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地,故這座小城遂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這裡有著苦行林、尼連禪河、菩提樹、金剛座、正覺塔等。是朝聖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鹿野苑

鹿野苑是佛祖釋迦牟尼開悟得道之後,第一個傳道的地方。這裡常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前來朝拜。修行的信眾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希望在佛祖傳道的聖地能得到開悟。

考古博物館裡還存有阿育王時代的石柱,各種石像雕刻等等,是一個值得慢慢欣賞的地方。

 

那爛陀

那爛陀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學術中心。5世紀興建的那爛陀大學,培養了大量的佛學家,印度的大多數大學者都出於此寺,例如:龍樹、無著、世親、陳那、法稱和蓮花生等。來到此寺求學的不僅是印度本國的,而且還有緬甸、中國、朝鮮等國的人。十三世紀伊斯蘭教的穆罕穆德加久得王出兵印度,佔領並一炬焚燒了那爛陀,倖存的僧人逃到了尼泊爾。從此以後,那爛陀成為廢墟。

 

王舍城

王舍城,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國都,使王舍城聞名於世的竹林精舍是佛祖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四周是巖山圍繞的堅固盆地。城壁像中國的萬裡長城,外壁厚約5米,總長40千米,是印度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

 

舍衛城

舍衛城,位於恆河北岸交通要道,然而這個城市之所以會在歷史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卻不是因為強盛富有,而是由於世間的導師——佛陀。佛陀在此投注了非常多的教化心力,佛陀於舍衛城前後居止二十五年,較住於其他諸國長久。

 

吠舍離

吠舍離,這裡不僅是佛陀最後開示法義,並告知弟子們自己即將入滅之地,還有許多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再此發生。就在吠舍離,佛陀做了一個足以在僧團和當代社會激起驚濤駭浪的重大決定。那就是女眾終於得以受戒進入僧團學法修行了!第一位提請出家要求的女性是撫養世尊成長的姨母——摩訶波閣波提夫人。

 

拘屍那羅

佛陀涅槃處,也是佛陀最後度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後金剛力士放金剛杆處以及佛陀最後說法處,此處有著很多佛陀遺蹟,如佛陀涅槃塔、佛陀舍利塔等。

印度作為佛教的起源地,保存著諸多佛陀遺蹟,除了著名的四大聖地之外,還有很多的佛教紀念地,比如說下面這幾個地方:

靈鷲山

著名的佛陀說法之地,其山名之由來,一說以山頂形狀類於鷲鳥,另說因山頂棲有眾多鷲鳥,故稱之。佛陀曾經在此山在居住近五十年,在這裡講過著名的《法華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般若經》等經典,是修行、講法和集結弟子的地方。

 

桑伽施

釋迦牟尼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後臨降處。佛陀出生後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去世,佛陀便上忉利天為母特別宣說佛門第一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當時三道寶階就是在桑伽施降下,這裡留有一個巨大地佛腳印。

 

玄奘紀念館

玄奘到印度取經的故事廣為人知,在印度至今仍保存有非常多的玄奘紀念地,在菩提伽耶的玄奘紀念館就是其中一個。紀念堂以大雁塔玄奘大殿為原型,進大門如在一個幽靜的禪院,裡面是一個小池塘。走進高大敞亮的大堂,便是另外感受,大堂四壁用圖片介紹玄奘一生。

 

瓦拉納西

印度最古老的城市,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同時也是印度重要的宗教城市。瓦拉納西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等等枚不勝數。恆河日出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因為要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

 

印度國家博物館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印度今昔,全方位體驗印度古今宗教、文化等各領域,那就必須去印度國家博物館,館內藏各種珍貴歷史文物,包括古代印度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品。印度國家博物館也可以說是印度佛教雕塑的殿堂,裡面有著非常多的佛教雕塑,同時該館二樓有一個佛教文物室,裡面存放著佛釋迦牟尼佛的22粒舍利子。

—— end ——

點擊劃線文字,查看往期熱文:

推薦幾條不丹旅行線路

「萬塔之城」風中靜賞丨蒲甘

你不應該錯過的12件事丨斯裡蘭卡

尼泊爾日出日落觀賞地丨推薦

果阿一個不太「印度」的地方

長按+識別+關注微信公眾號

圖片為我社實拍,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走進印度菩提伽耶看佛教聖地 (一)
    原來我們此行正巧趕上佛教的誕生地,每十年一度的慶典盛大晚會。刻不容緩趕緊拿著相機就走,通過層層安檢到達主會場。可是,會場內部由警察和軍人重兵把守,戒備森嚴。咋辦?別無選擇,只有一闖試試!就在我眼前不遠的地方看到,印度副總理、菩提伽耶市市長,以及重要官員入座出席晚會。菩提伽耶(Bodhgaya),佛教的誕生地到處洋溢著節日氣氛。次日,我們來到摩訶菩提寺採風。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與佛陀生前生活緊密聯繫的四個聖地之一,是佛陀成佛得道得地方。摩訶菩提寺最早是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建造的,現存的寺歷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紀道6世紀。
  • 實拍佛教四大聖地中最有來頭的一個:印度國徽竟出自這裡的文物!
    攝於印度南方克拉拉邦在印度北方邦,有一個印度教的聖城:瓦拉納西,就在這座聖城的西北1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被譽為佛教徒一生必來一次的四大佛教聖地:鹿野苑,這裡出土的阿育王石柱柱頭還被政府當作原型做成了印度的國徽
  • 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宗薩欽哲仁波切
    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What to Do at India's Buddhist Holy Sites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 八大佛教聖地
    在印度佛教遺蹟中,素有「八大聖地」之說,佛陀一生行化、慈悲度眾,所在八大處所,後人建立八大靈塔,此八處記載於《八大靈塔名號經》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
  • 實拍隱藏在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網紅」氣質廟,網友:確定是寺廟?
    攝於印度南方克拉拉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鹿野苑,位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城西10公裡處,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園:鹿野苑遺址園,以及一個收藏著印度國徽原型的阿育王石柱頭的考古博物館寺廟內的佛教故事,同時它的位置就在鹿野苑佛教遺址園不遠,走路10分種即可,是來鹿野苑不能錯過的景點!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佛教聖地 禪宗祖庭
    佛教聖地司空山位於今安徽省嶽西縣西南(二祖洞·二祖禪剎·雲中石屋)紹雲老和尚行持精嚴,德高望重,行渡法師慈悲圓融,文武雙全;二祖寺道風純正,正信正行,如法如律,道場清淨莊嚴,是當今佛教的一泓清泉,成為安徽佛教、乃至中國佛教的一面旗幟。
  •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佛門弟子建議打卡
    說到中國佛教名山,我們幾乎熟悉的有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其中五臺山尤為尊貴。它位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佛學般若的中樞。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和拘屍那迦一起被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佛教在印度為什麼影響力越來越小?原來唐玄奘已有暗示!
    印度佛教聖地佛陀伽倻但也是在這一時期,古婆羅門教經過改良之後,形成了比較接近現代印度教的新宗教,在南亞次大陸也逐漸興起,在笈多王朝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官方支持,佛教在印度的流行趨勢受到很大遏制。伊斯蘭徵服給印度佛教送終而在佛教已經衰落的情況下,最終給印度佛教判了死刑的是後來伊斯蘭教對印度的徵服。從公元986年開始,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開始從阿富汗向印度西北部發起進攻,在公元11世紀又進入了印度北部。而伊斯蘭教是屬於中東一神宗教,其教義嚴禁崇拜偶像,因此在被伊斯蘭教徵服的區域,佛寺基本立即會被完全摧毀,許多佛教僧侶也會遭到屠殺。
  • 文殊菩薩的道場——佛教聖地五臺山
    根據法王傳記及俄果上師等整理五臺山金剛座在許多經論中記載,南瞻部洲有五大聖地,即中土(2)的金剛座,東方的五臺山,南方的普陀山,西方的烏金剎土,北方的香巴拉國。五臺本地宗教的教徒認為系本宗仙人的橫空出世,稱為「東方大支那教主寶殿自在童子」,毛王建造了經堂。漢朝,明帝於即位七年神變月的一天夢見金色神人,有三尋(尋、弓,兩臂張開的距離)高,此系大支那眾生善根因緣的成熟。明帝派宰相王適找尋神人,迎來了印度的羅漢摩騰與班智達竺法蘭。
  • 印度佛教
    大乘佛法主要有唯識和中觀兩派。這佛法第三期約在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在龍樹、無著、世親和其他佛法大師應世時,大乘佛法有突破性的發展。金剛乘時期在公元七世紀後,金剛乘開始在西藏發展。金剛乘在印度時期並未普傳給弟子。因為時機尚未成熟,這些法教均被高度隱藏和保密。在薩惹哈(Saraha)、龍 樹菩薩和其他大成就者的時代,金剛乘密續的修習才獲進一步推廣。
  • 主播為您讀報|雲岡石窟:東方佛教的第一聖地
    雲岡石窟:東方佛教的第一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雲岡石窟與我國諸多石窟相比較,最具西來樣式,既有印度、中西亞藝術元素,也有希臘、羅馬建築造型、裝飾紋樣、像貌特徵等,體現了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的融會貫通,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匯的結晶。
  • 雞足山,享譽東南亞的佛教聖地
    中國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稱,實有以訛傳訛之虞,真正的歷史事實恐怕是「天下名山僧創多」。一字之差,道出了從貪求到開拓、從獨佔到共享的內涵變化,僧人的貢獻不可抹滅。——純道題記了解更多中國佛教名山信息,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下列代碼之一:「16A」「16B」「16M」「18A」「18M」「18T」查詢。
  • 印度通史:印度佛教與漢地佛教發生了一次碰撞
    他清除了「禁佛」者,並且一面去長安求取經書並邀漢僧入藏,一面去印度先後迎請寂護和蓮花生上師來藏傳教。寂護是印度大乘佛教顯宗的著名大師,蓮花生上師是印度佛教的密宗大師。結果前者建樹不多,而後者「實施念兕、幻術、調伏了惡魔並多行奇蹟」,更受到具有苯教文化傳統的藏民的歡迎。此後,西藏相繼迎來大批印度佛僧,真言密教在西藏逐漸盛行。
  • 【佛教聖地】帕烏佛教石窟:寮國千佛洞
    >
  • 佛教雖然最初來自印度,不過,佛教也是屬於中國的佛教
    要討論佛教與印度教的關係,就必須首先承認,印度教比佛教古老,佛教是從印度教中分化出來的「異端」(在這裡的意思非貶義)。因為都認同《吠陀經》,咱們大家才叫做印度與佛教一樣,印度教也分流派。不過,大家的共同基礎都是《吠陀經》。凡是承認《吠陀經》的,都屬於印度教。
  • 【佛教聖地】供俸佛牙舍利: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
  • 湖北佛教聖地當陽玉泉禪寺
    當陽玉泉禪寺是中國佛教聖地,天下叢林四絕之一,座落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裡的玉泉山東麓,距今有一千八百年歷史。
  • 佛教文化之佛教在印度的興盛和衰亡
    上章講了佛教外傳到中國,印度本土的佛教各個部派,在公元前後開始由印度向北方和東方經過陸地和南洋傳入中國,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是同期傳入中國。小乘佛經對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但不久小乘佛教在中國衰落,而大乘佛教在中國卻獲得了輝煌的發展。佛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是大乘佛教時期,大約是公元1世紀到7世紀,相當於中國的東漢到唐初。
  • 【佛教聖地】因供奉佛牙舍利而取名: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