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足山,享譽東南亞的佛教聖地

2021-02-08 禪藝會

趺跏山巔,寂靜覺悟;遍灑佛光,人間仙境。中國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稱,實有以訛傳訛之虞,真正的歷史事實恐怕是「天下名山僧創多」。一字之差,道出了從貪求到開拓、從獨佔到共享的內涵變化,僧人的貢獻不可抹滅。——純道題記

了解更多中國佛教名山信息,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下列代碼之一:「16A」「16B」「16M」「18A」「18M」「18T」查詢。

雞足山是東南亞著名佛教聖地,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源地,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遊勝地」、「天開佛國」、「華夏第一佛山」等美譽,並與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和四川峨嵋山並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像一位進入永恆寂靜的覺悟者,雞足山趺跏坐在賓川境內西北,西與大理、洱源毗鄰,北與鶴慶相連,因其山勢頂聳西北,尾迤東南,前列三支,後伸一嶺,形似雞足而得名,以「四觀八景」的奇風異彩名冠於世,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四十四個風景名勝區之一。

雞足山頂海拔3320米,賓川壩子海拔1440米,相對高差約1900米,氣候立體多樣,植被多為亞熱帶、溫帶常綠針、闊葉林和灌叢林。春夏季登山旅遊,植物生長茂盛,繁花似錦。每當一場山雨過後,空氣格外清新。

雞足山氣勢磅礴,方圓百裡,最高峰為天柱峰,海拔3240米,登臨其山,可東觀日出,南瞰浮雲,西望蒼山、洱海,北眺玉龍雪山,人稱「絕頂四觀」。山上松林茂密,修竹叢生,蜀漢時始建小庵,唐代擴建,興盛於明清。

全山有奇山40,險峰13,巖壁34,幽洞45,溪泉100餘;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餘種;有莽莽原始森林、名木古樹、奇花異草;有珍禽異獸數十種。古人用一鳥、二茶、三龍、四觀、五杉、六珍、七獸、八景來概括雞足山的自然美景。

前人描繪雞足山:「山勢壯高,高插雲漢;古木參天,綠蔭生寒;幽谷陰沉、深不見底;壁峭懸崖,望之股慄;瀑布飛濺,白聯懸空;萬壑松濤,狂風突起。登天柱峰睹佛光,使人入虹雲仙境;站華首門聽晴雷,震聲只隔半溪雲」。

據考,蜀漢時佛教已傳入這裡,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旨主持正法,結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厭世無常,將入寂滅,乃往雞足山。」迦葉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最後入滅於雞足山。

又相傳,迦葉至雞足山後,進入禪定,奉持如來附囑之金衤闌衣,以待彌勒出世而授之。顯然迦葉入定的雞足山是在印度境內的摩揭陀國,中國之雞足山由僧人附會而來,同時作為迦葉道場載入中國釋史。

至明代,山上僧尼雲集,佛事最為鼎盛。「琳宮紺宇不知數,浮圖寶剎凌蒼蒼。」據統計,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規天矩地,制度虛敞」、「院宇壯麗」。另外還有許多「靜室精舍」。至清代,這裡還有寺36所,庵72所,盛時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

許多僧人遠道而來在此結茅修行,於是在這些高僧大德修行處,一座座寺廟建立起來。雞足山是僧人嚮往的一塊淨地,明代僧人靜聞的事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據馮志《仙釋傳》,靜聞原為江蘇迎福寺蓮舟法師的法嗣,他禪誦達二十年,剌血寫成《法華經》,發願將此經供於雞足山。

崇禎九年(1636),他同徐霞客結伴西遊至湘江,不幸遇盜墮水,但將寫經舉在頭頂,獨不遺失。後創病死於途中。臨終前囑徐霞客將其骨灰帶至雞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願。徐霞客帶著靜聞的骨灰和血寫的經書,展轉數千裡來到雞足山,將其經供之於悉檀寺,並在山上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詩《哭靜聞禪侶》六首以悼念。

雞足山歷代高僧輩出,唐代的明智、護月,宋代的慈濟,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徹庸、釋禪、擔當、大錯、中鋒,清末民初的虛雲等都是聲聞九州的大德高僧。雞足山千百年的歷史積澱了無窮的文化內涵,明神宗頒藏經到山,賜紫衣圓頂。

雞足山佛教在清朝後期曾一度衰落,寺廟僅餘十餘座,且已破敗。雞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復興,當首推虛雲法師之功。虛雲法師對雞足山情有獨鍾,數登是山。1903年,他再上雞足山時,決定重興迎祥寺。1904年,將在泰國募得的佛教文物及捐款帶回雞足山。

1906年,虛雲法師爭取到清政府的支持,慈禧太后當時撥巨款在迎祥寺舊址上重建新寺,光緒皇帝賜新寺名為「護國祝聖禪寺」,封虛云為「佛慈洪法大師」稱號,並賜以紫衣、玉印、金缽等物,頒賜《龍藏》一部。從此,雞足山以祝聖寺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寺廟群,佛教在此再度興盛。保存至今的寺院主要有祝聖寺、金頂寺、華嚴寺、慧燈寺等。

吳道子的《瘦馬》、李霞的《十八羅漢過江圖》、徐霞客的《雞足山志》、屈爾泰的《墨龍》、徐悲鴻的《雞·竹·山》《奔馬》,楊升庵、李元陽、李贄、董齊昌、孫中山、梁啓超、袁嘉穀、趙藩、趙樸初等留下的大量有關雞足山的詩文畫卷,都是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禪藝會圖文歡迎其他微信平臺和網站轉載,轉載無需事先徵得同意,但請註明出處。本輯圖片均由禪藝會主編實景拍攝)

相關焦點

  • 雞足山·一生人必登一次
    雞足山是一處著名佛教聖地,相傳是釋迦牟尼座下大弟子迦葉的道場,十分靈驗,來此參拜的香客眾多。山上有很多珍貴古蹟、古老的廟宇,還可以欣賞到俏麗秀美的山色。而最是神仙住的地兒,又當然是這兒海拔3320米、「前列三峰,後拖一嶺,儼然雞足」的雞足山。    作為佛教禪宗的發源地,雞足山因為開山祖師迦葉尊者和近代中興祖師虛雲老和尚,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極享盛名。
  • 苦行聖地雞足山,虛雲老和尚曾到訪過3次,但有2次以失望離去
    中國佛教從藏傳、漢傳到南傳,在每一個歷史傳承當中,我們都會看到同樣走這條苦行道路的出家人,一代又一代不斷持續地湧現,他們每個人心裡都發願,想要振興佛教的原本精神。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位帶頭人,就是近代禪宗泰鬥虛雲大師。如今在上雞足山的路途當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五彩的經幡,經幡上藏語經文隨風被誦。
  • 迦葉尊者統一佛教經典 雞足山入定
    他還被稱為「頭陀第一」,「頭陀」是譯音,意為清心寡欲,掃除世間塵垢煩惱,是佛教的苦行之一。祖師本娶跋陀羅迦卑梨耶為妻,二人皆不好五欲,志行清淨,後皆皈依佛陀。大迦葉從佛出家後,受佛教化,發正智,八日即證入阿羅漢果。世尊示三乘解脫同一,分半座與迦葉。而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更為禪家膾炙人口之公案。對於佛法的流傳,有極大的功勞。
  • 首屆「雞足山迦葉宗風與山林佛教」學術研討會開幕
    首屆雞足山迦葉宗風與山林佛教學術研討會隆重開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編者按:雲南佛教名山雞足山,曾在今年上半年頻繁進入大眾視野——護持茅棚隱修區免遭強拆的「雞足山保衛戰」,以及雞足山佛協為抵制地方政府的過度商業化行為而發起的「全山閉門事件」,讓佛教內外見證了雲南護法僧團與居士們的智慧和剛骨。
  • 【無相頌】行腳朝聖雞足山,為什麼很殊勝?
    ,就決定走到雞足山。尊者攜金縷袈裟和佛陀舍利子,往雞足山守衣入定,目前已經禪定兩千多年。從此,雞足山便成為了萬千信眾心中的聖地——中國佛教第五大道場。他一生經歷傳奇,堪稱一部活的中國佛教近代史。如今依然有人用行腳的方式,徒步來到雞足山,朝拜迦葉尊者和新近落成的虛雲舍利塔。為了報答父母恩,虛雲法師曾從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直到山西五臺山,吉兇禍福拋腦外,中間兩次險些喪命,創下了古今行腳參學的奇蹟。
  • 大理有座雞足山 極致風光裡有虔誠信仰
    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雞足山,便雄踞於雲貴高原大理州賓川縣境內。據佛經記載,雞足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的道場,由此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享譽南亞、東南亞。2000年,果清法師從福建閩南佛學院前往雲南,常駐於雞足山九蓮寺修行。九蓮寺是進入雞足山的第一座寺院,因四圍山丘狀如蓮花,寺院正居蓮臺之上,故名「九蓮」。據當地僧眾口傳,在雞足山現有的上山大道未修好之前,該寺一度成為來往信眾、遊人的主要禮佛、休憩之所。「大理生態環境良好、氣候宜人,又是佛教文化興盛之地。」
  • 佛教:虛雲大師言傳身教,傳戒講經,重整雞足山律宗
    於是,身居破庵的虛雲一邊四處募化重修寺院,一邊想方設法重振律儀,改變雞足山佛教的不良風氣。他從禪僧的生活和修持入手,「開禪堂坐香,打七」,卻沒有人來參加,講經也沒有人來聽。後來,他想到可以用戒法引化。正好雞足山原有的僧侶竟然沒有傳戒受戒者,而且傳戒期限五十三天,有時間進行教導。
  • 此雞足山非彼雞足山?
    雞足山佛光  佛教典籍如《法顯傳》、《大唐西域記》等書中都有記載,雞足山在印度。雲南為什麼會出現雞足山?雲南雞足山之名從何而得?是因為該山「前紓三距,後伸一支,若雞足然」而被稱名為雞足山?還是因為佛教興起而出現了雞足山名?抑或信眾附會而成? 同理「此靈鷲山非彼靈鷲山」也成了爭論的焦點。   此雞足山與彼雞足山   儘管在《護國司南抄》等大理寫經中有「雞足山」一詞出現,但這個佛教經典中習見的名詞,指的是印度的雞足山。雲南雞足山明代以前並不叫雞足山。
  • 【新線首發】8月1-2日 徒步雞足山木香坪,探秘朝聖古道
    雞足山是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遊勝地"、"華夏第一佛山"之美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獨特風景。傳說雞足山許願很靈,若是有機會,一定要登一次雞足山,看一看雄壯的日出,嘗一嘗佛教聖地的素食,到迦葉道場尋找心靈的感悟。
  • 雲南雞足山九蓮寺第五屆「清涼地」夏令營活動通啟
    攝影:妙雯為進一步發揚佛教文化,貫徹「覺悟人生,奉獻社會」的人間佛教精神,更好地滿足社會各界尤其是青年學子認識佛教、學習傳統文化的願望,引導大眾以法喜消煩惱,以禪悅臻清涼,淨化人心、和諧社會,雞足山九蓮寺於2013
  • 踏尋虛雲老和尚的足跡 雞足山第一大叢林祝聖寺
    祝聖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山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鐘樓(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廊房(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雞足山作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佛陀贊為頭陀第一、上行第一,也是禪宗第一代祖師摩訶迦葉尊者的守衣入定地,今日被天下佛教徒廣為推崇,虛雲禪師功不可沒。
  • 佛教聖地 禪宗祖庭
    佛教聖地司空山位於今安徽省嶽西縣西南(二祖洞·二祖禪剎·雲中石屋)紹雲老和尚行持精嚴,德高望重,行渡法師慈悲圓融,文武雙全;二祖寺道風純正,正信正行,如法如律,道場清淨莊嚴,是當今佛教的一泓清泉,成為安徽佛教、乃至中國佛教的一面旗幟。
  • 見寬禪師:雞足山的隱修僧
    後來與雲居山緣分盡了,06年到雞足山,行持頭陀苦行,先住在銅佛殿,後來到木香坪開闢茅蓬,先起名叫「普覺茅蓬」,後來因為一誠老和尚的題詞因緣,遂改成「雞足山木香坪釋子茅棚區」。 見寬禪師行跡怪異,破衣爛衫,竹杖芒鞋,出沒在雞足山密林中,或宴坐,或飛奔,或長嘯,或狂舞,被很多人當成瘋子。
  • 雞足山老和尚點化八大盜 使其從善去惡皈依正途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雞足山是坐落在雲南賓川境內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名山,在上雞足山的第一座關隘前,架設有小橋一座,橋名便是「洗心」。據說,雞足山的金華長老曾在此橋前以一顆寬容的佛心,點化八個大盜,使其徹底洗心革面,從善去惡,皈依我佛。 世傳金華長老曾有偈語:「大慈大悲度眾生,洗心橋上洗邪心。是非恩怨從此了,淨水一滴悟道真。」八個大盜的邪心分別是:黑心如墨,殘忍狠毒;黃心如橙,陰險狡詐;白心似冰,六親不認;五花之心,暮楚朝秦;桃花之心,嗜色好淫;紫心貪婪,慾壑難填;綠心狹隘,嫉賢妒能;褐色之心,薄德鮮能。
  • 首次徒步木香坪古道,穿越雞足山金頂到祝聖寺,才返回又想朝聖路!
    大理雞足山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中國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印光迦葉僧,抱金襤袈裟、攜舍利佛牙入定雞足山華首門,是迦葉菩薩的道場。說起雞足山古老的朝聖之路,木香坪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 重量級佛教論壇廣西開幕,影響超級大!
    2020年11月25日,以「廣西佛教中國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首屆東協廣西佛教論壇在廣西桂平西山龍華古寺開幕。這是繼大理崇聖論壇、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之後,中國佛教在東南亞地區的又一重量級佛教論壇。、北京大學南亞學系教授湛如法師,廣西佛教協會會長、梧州四恩寺住持成清大和尚,廣西佛教協會副會長、貴港市佛教協會會長湛空法師,湖南省佛協副會長、常德市德山乾明寺方丈明禪法師,湖南長沙洗心禪寺方丈悟聖法師,廣西佛教協會副會長、柳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明輝法師,河北省大佛光寺住持真廣法師,江蘇江陰彩虹愛心基金會會長、江陰市悟空寺住持能照法師,雲南大理州賓川縣雞足山金頂寺方丈惟聖法師,湖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嶽衡山上封寺方丈懷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