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有座雞足山 極致風光裡有虔誠信仰

2021-02-08 雲南新聞網

雲南大理,被稱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南方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在此相交,東西方文化在此相會。五大宗教一應俱全,千百年來,向世人展示出一幅色彩絢爛的歷史宗教文化畫卷。

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雞足山,便雄踞於雲貴高原大理州賓川縣境內。據佛經記載,雞足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的道場,由此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享譽南亞、東南亞。

圖源:大理廣播電視臺

雞足山歷代高僧輩出,唐代的明智、宋代的慈濟、明代的見月、清末民初的虛雲……鼎盛時期,雞足山曾發展到36寺72庵,常駐僧尼達數千人。千百年歷史積澱了無窮的文化內涵,吳道子、徐悲鴻、袁嘉穀等在此留下大量詩文畫卷。雞足山的雄、險、奇、秀、幽,亦被徐霞客勝贊「器觀盡收今古勝」「實首海內矣!」

至今日,遠離塵囂、偏僻幽靜的雞足山仍是眾多佛家弟子追尋的理想修學之地,世界各地的僧尼奔迦葉道場而來。

2000年,果清法師從福建閩南佛學院前往雲南,常駐於雞足山九蓮寺修行。

九蓮寺是進入雞足山的第一座寺院,因四圍山丘狀如蓮花,寺院正居蓮臺之上,故名「九蓮」。據當地僧眾口傳,在雞足山現有的上山大道未修好之前,該寺一度成為來往信眾、遊人的主要禮佛、休憩之所。

「大理生態環境良好、氣候宜人,又是佛教文化興盛之地。」果清法師表示,結緣雞足山,一方面是大理生態環境的吸引力和佛教文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更是一種「佛學精神的庚續與指引。」

果清法師告訴記者,自己於1988年在雲居山雲居禪寺皈依佛門,13年後輾轉至雞足山。「這兩個地方都與高僧虛雲老和尚密切相關。」她說,雞足山佛教在清朝後期曾一度衰落,寺廟僅餘十餘座。1906年,虛雲老和尚爭取到一些支持,重建「護國祝聖禪寺」,從此,雞足山以祝聖寺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寺廟群,佛教在此再度興盛。上世紀五十年代,虛雲老和尚又駐錫雲居山廣施法雨。可以說虛雲老和尚弘法利生、建寺安僧的生涯是以雞足山為起點、以雲居山為終點的。作為佛門弟子,自己深受影響,也致力於推動漢傳佛教的發展。

「佛教在中國經歷多個階段,九蓮寺也歷經更迭。」果清法師介紹,歷史曾記,九蓮寺始建於大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由大德無為和尚創建。1683年,擔當和尚到雞足山朝拜,在九蓮寺留下了「數椽不願居山頂,六月還須坐火邊」的千古佳句。其後朝代更迭,歲月更替,寺院建築年久失修,漸趨荒蕪。直至1997年,原雲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九蓮寺住持常應法師主持,開始重建九蓮寺。

在常應法師的帶領下,果清法師與其一同致力於重建九蓮寺。「資金不足、人力不夠,重建的難度超過我們的預期。」但是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九蓮寺終于于2015年重建完成。

但遺憾的是,常應法師因過度操勞於2014年圓寂。果清法師克承其師遺願,承擔起帶領九蓮寺繼承和發揚佛教文化的責任,擔任雲南佛學院副院長、雞足山九蓮寺住持。

雲南佛教歷史沉澱深厚,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並存,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罕見。

「與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相比,雲南佛教僧伽教育起步卻較為遲緩,特別是對漢語系佛教尼眾的教育。」果清法師說,雲南少數民族多,出家尼眾也多,但大部分文化素質較低,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出家後又沒有系統學習過佛法知識,缺乏正統的佛法培訓,遠遠不能滿足信教群眾的需要。

多年來,果清法師與雲南佛教界代表人士一道致力於推動解決雲南佛教後備人才嚴重匱乏的困境。「老一輩僧人以復興佛教為己任,如今,我們應該扛起人才培養的責任,為弘揚新時代佛教貢獻力量。」

九蓮寺作為尼眾道場,數十年來精進辦道。2003年,經雲南省宗教局、雲南省佛教協會批准在九蓮寺內成立雲南佛學院尼眾部,成為雲南佛學院唯一一所尼眾部。

自2004年招收首屆全日制大專班學僧至今,尼眾部始終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堅持「學修並重,行解相應」的教學方針,培養了近百名教內僧才。今年11月,來自江蘇、貴州、四川等地的30名2020屆學僧在國歌聲中開啟她們在尼眾部為期3年的佛法修學。

由於佛學本身的複雜性和學僧本身的知識起點問題,要學好佛法並非易事。尼眾部教務長妙寶法師告訴記者,比起在尼眾道場的修行,尼眾部的修學任務要繁重許多。學校實施「生活叢林化、學修一體化」,每天按時修學、依教奉行、晨鐘暮鼓、早晚課誦。以學指導修,以修輔助學,二者不可偏廢。日常,還要負責寺內內務清潔、客堂接引等雜務。

記者從尼眾部上半學期的課表中看到,《佛教基礎》《百法明門論》《愛國主義教程》等5門為主要課程,還有書畫、梵唄等實踐課。每天從凌晨5點30早課至晚9點鐘鼓休息,周一至周六,學僧的學習、禪修均安排得十分緊湊。

為適應信息化需求,學僧教室也頗為現代化。講桌上是最新的教學設備,每3排座位上方放置一臺教學電視,每堂課內容可錄製成視頻反覆觀看學習。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佛教教育事業也面臨許多困難和新要求。」妙寶法師坦言,目前,教育觀念陳舊、生源參差不齊、高級師資缺乏等問題都給教學開展帶來難度。同時,專科教學吸引力不夠且留不住人才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針對這些問題,尼眾部通過課程設置、人才引進、佛法交流等形式和手段不斷創新佛法教育,爭設本科辦學,致力於培養高素質、現代化的佛教尼眾人才。

何為現代化的佛教尼眾人才?果清法師認為,要滿足「愛國愛教、學修並重、解行相應、德才兼備」四條基本標準。

「愛國愛教,是佛子修學佛法,弘法利生,繼承佛教事業的重要保證,是放在首位的要求。」果清法師說,愛國愛教一直是佛教固有的優良傳統。佛教歷來講要「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報國土恩」,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與現實聯繫起來,就是要把佛教的前途命運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把佛教事業融入到祖國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之中。

作為一寺住持及教職人員,果清法師以身作則,帶領信眾及學僧將愛國愛教體現在履行社會責任中。在大眾服務和曾才培養中,進一步彰顯佛教化導世俗、服務社會的精神特質。

2020年疫情期間,九蓮寺落實當地疫情防控措施,及時關閉寺院,暫停接待信眾、香客、遊客,不開展集中祈福、禱告、講經、禮拜、聚餐、法事等活動。「有信眾不理解,我們便在微信上積極與他們溝通,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果清法師說,疫情初期,九蓮寺還積極開展捐資捐物活動,向疫情防控一線捐贈口罩,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每年,九蓮寺都定期舉辦禪修營、佛學班、結夏安居等活動,積極開展各項弘法利生事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積極傳導佛教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核心,通過佛法凝聚社會力量,促進社會和諧。

今年入學的學僧班長釋親心告訴記者,自己出家前對佛教的理解是「封閉、狹窄、消極與逃避的」,出家後,特別是系統學習佛法和參與實踐後才明白,佛教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成員,雖有自己的獨特性,但並不是脫離社會的。相反,還要在社會發展中承擔重要作用。

釋親心說,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佛教一直在與時俱進,以嶄新的姿態面向大眾。「做一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僧人,就要不斷精進修學,成為真正能夠融入社會、隨順眾生、如法作為的佛家弟子,擔當起傳播正信佛法和真善美優秀品德的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成就了雲南佛教系列最為完整和豐富的特點。「同時,雲南佛教具有獨一無二的民族性和國際性,將會在今後發展中凸顯出更為積極和重要的作用。」果清法師說。

在雲南的佛教信徒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少數民族。佛教自傳入之初便與當地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多種民族、多種文化相融合,對這些民族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有著深刻影響,有許多民族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感情互相交織,融為一體。同時,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蓮寺牆上,掛有一塊2016年當地政府頒發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牌匾。果清法師告訴記者,九蓮寺的信眾學僧,亦有不少是當地少數民族。

多年來,九蓮寺也在這樣多元的民族文化中,廣結善緣,以佛教獨有的文化傳承,將民族團結融入於日常大眾服務和僧才教育中。不同少數民族在研習佛法過程中,增進溝通了解,淨化心靈、奉公守法,忘我利他,有效加強民族團結、融洽民族關係、加深各民族間親密感情,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除少數民族外,九蓮寺的信眾不乏海外佛教徒。這主要得益於雲南特殊的地緣優勢。

「雲南有長達4000多公裡的國境線,與之接壤的緬甸、寮國、越南均為佛教國家。」果清法師說,從歷史和現實來看,佛教一直是連接雲南與南亞、東南亞諸國民間交流和經濟文化的重要橋梁與紐帶。

近年來,九蓮寺依託優勢,積極開展佛教國際交流,助力中國佛教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千年以前,佛教在古絲綢之路上實現東西方融合、交流及對話。借古通今,放眼現在的『一帶一路』建設,佛教文化交流也必將對增進沿線國家民眾友誼發揮十分積極的影響。」果清法師說。

(來源:《中國新聞》報)

相關焦點

  • 【冬季遊大理全攻略】賞蒼洱風光,了解歷史文化,體會少數民族風情!
    遊船在洱海中航行兩個多小時,兩個多小時的遊覽時間裡,你既可以欣賞大理的山水風光,還可以觀看大理白族表演。 南詔風情島緊鄰大理最出名的漁村——雙廊,地處大理蒼洱風光的核心區域,同時它還有「皇家避暑勝地」之稱。
  • 冬季遊大理全攻略:賞蒼洱風光,了解歷史文化,體會少數民族風情
    遊船在洱海中航行兩個多小時,兩個多小時的遊覽時間裡,你既可以欣賞大理的山水風光,還可以觀看大理白族表演。整個過程中遊船停靠一次南詔風情島,遊船上的遊客可以自行登島遊覽。南詔風情島緊鄰大理最出名的漁村——雙廊,地處大理蒼洱風光的核心區域,同時它還有「皇家避暑勝地」之稱。
  • 雞足山·一生人必登一次
    雞足山中,迦葉持衣待彌勒    我們從古城大理驅車來到了賓川縣城西北隅30公裡的煉洞鄉境內的雞足山。    這裡是國家AAAA級景區,有40座奇嶺,13座險峰,34座崖壁,45個幽洞,泉潭百餘,崗嶺谷壑無數。
  • 此雞足山非彼雞足山?
    還是因為佛教興起而出現了雞足山名?抑或信眾附會而成? 同理「此靈鷲山非彼靈鷲山」也成了爭論的焦點。   此雞足山與彼雞足山   儘管在《護國司南抄》等大理寫經中有「雞足山」一詞出現,但這個佛教經典中習見的名詞,指的是印度的雞足山。雲南雞足山明代以前並不叫雞足山。
  • 雞足山上「靈異」多 雀會念佛蛇有慈心
    「洗手燒香,洗手燒香」是雞足山精靈的呼喚,讓人們洗去手上的汙濁,蕩滌心靈的不淨,增添幾分高尚。    佛雲靈霧    走進神秘的雞足山,常常看到雲霧飄逸、無窮幻變的美景,那是祥瑞的象徵。雞足山的雲因有了佛意而經常顯示出它傳達佛意的職能,有時候像龍,有時候像風,有時候又化成佛菩薩羅漢的模樣,不斷地在山間、在天空展示出梵天勝景的影像。
  • 【新線首發】8月1-2日 徒步雞足山木香坪,探秘朝聖古道
    向前面崇山峻岭看去,又見一座山峰高聳在雲端裡,金雞用盡全身力氣再蹬,就踩不下去了,這山的主峰依舊是那樣高。金雞醒悟了,這是如來要它留下的記號,以後迦葉來此建寺就有了依據了。金雞選了地址,留了記號,飛回西方回了如來法旨,如來順口取名這山叫雞足山。萬佛之光,迦葉為世尊第一上首,五嶽以外,雞足乃天下有數名山。
  • 苦行聖地雞足山,虛雲老和尚曾到訪過3次,但有2次以失望離去
    他一生都住阿蘭若,也就是茅棚裡或是樹下冢間。即使入定峭壁石縫中,都是身披糞掃衣,以苦行住持正法。雲南雞足山相比中國其它4大佛教聖山,它的佛法弘揚和佛教傳統文化的建設,都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特點。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大迦葉尊者,一生倡導並身先力行的頭陀十二行的法脈家風。合乎中道,而不走極端的苦行,這也是佛祖讚賞的,而迦葉尊者也是以「行」這種苦行而聞名。
  • 首次徒步木香坪古道,穿越雞足山金頂到祝聖寺,才返回又想朝聖路!
    2019年10月10日,曾經從祝聖寺徒步旅行2天,拜訪雞足山金頂寺,詳情參考《大理雞足山景區,2日徒步之旅最全乾貨攻略》。2、雞足山位於賓川縣境內西北一角,距離大理古城約86公裡。因其山勢頂聳西北,尾迤東南,前列三支,後伸一嶺,形似雞足而得名。3、雞足山景區由36寺72庵共108座寺院的宏大建築規模組成。
  • 去大理旅遊該怎麼玩,絕對值得你收藏!
    這是一座很美很有韻味的古城,她的風光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風花雪月」。大理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城牆,沿著城牆一步步的走,用手輕輕地撫著那些磚石,讓自己那顆柔軟的心融入古城中的浪漫。大理是昆大麗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很多朋友到大理旅遊可以算得上是走馬觀花。洱海環湖、洱海泛舟、夜宿雙廊是很多人到大理的必備行程,要告訴大家的是,大理的玩法可不止這些!想知道去大理旅遊怎麼玩的朋友可以來詳細了解下!
  • 走,去大理
    本文由 華僑城大理王宮文旅綜合體特約製作在中國人心中大理並不陌生偏愛風光的人們渴望一睹「風花雪月」的勝景然而眾多光環的加持下大理最初的面孔卻變得日益模糊每年慕名而來的4700多萬人裡在走馬觀花中敗興而歸的屢見不鮮真正讀懂大理的卻少之又少
  • 【遊在賓川】雞足山空心樹
    在雞足山的古樹名木中,最令人驚嘆的要數悉檀寺遺址附近的靜禪古樹,即著名的空心樹。當你流連於賓川雞足山文化厚重的名勝古蹟,領略於美妙奇麗的自然風光時,你可曾注意到山上那具有神話傳奇色彩的古木、森林,你可曾看到毒龍潭西南邊,祝聖寺附近那一棵有趣的空心樹? 雞足山的古木,是雞足山的奇觀之一,也是雞足山自然寶庫中珍貴的歷史遺產。而空心樹在雞足山又頗為出名。
  • 都市篇-雲南省大理
    理崇聖寺三塔,距離下關14千米,位於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聖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
  • 大理最全旅遊景點
    蒼山蒼山,又名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
  • 雲貴高原璀璨的明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
    大理歷史悠久,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根據文獻記載,遠在四千多年以前,少數民族白族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這裡的民風淳樸,待人真誠熱情。與他們相處你會感到溫暖與快樂。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顯現了民居的特色。尤其是能代表建築的特色。照壁是裝飾性的建築,象徵了吉祥、福祿與安康。
  • 這座古寺,承載著裡水人虔誠的信仰|大話裡水⑤
    夢裡水鄉,有住寫唔完的歷史,名人軼事、歷史典故、鄉野趣聞、威水過往,都值得我們一一細數。「大話裡水」是夢裡水鄉公眾號的全新欄目,裡水君邀你一起用文字、圖片和聲音記錄鄉愁。逢年過節,相信不少裡水街坊,就會有到西華寺祈福的習慣,其實這座低調的千年古剎,有著「先有西華,後有南華」的傳說,歷史可上溯至五代南漢,更是宋、元時期「羊城八景」之一,還和東晉清官吳隱之有關係。
  • 【大理景點】體驗大理的秀美,感受世界的靜謐
    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南詔國建立至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濕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常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境內以蝴蝶泉、洱海、崇聖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大理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有「風花雪月」的美稱,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 《賞石之路》欄目大理辦事處古城接待站~吉姆藏式民宿——
    該島四面壞水,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佔據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故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 ,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南詔風情島被列為雲南省25個旅遊精品項目之一,並是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定點接待單位。
  • 雞足山,享譽東南亞的佛教聖地
    雞足山是東南亞著名佛教聖地,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源地,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遊勝地」、「天開佛國」、「華夏第一佛山」等美譽,並與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和四川峨嵋山並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 大理洱海旅遊攻略必去景點,到大理旅遊最佳住宿在哪裡,大理十大...
    不如去大理吧...也許故事正在洱海邊...大理是很多公路電影裡的最佳取景地,風花雪月,火樹銀花,今天雲途阿詩瑪整理了大理秋冬旅遊10個不可錯過的寶藏打卡地!送你一份超值的旅行攻略
  • 什麼是大理?也許你真的不理解
    在中國人心中大理並不陌生偏愛風光的人們渴望一睹「風花雪月」的勝景(洱海小普陀,攝影師@楊繼培)>(大理洱源縣西湖村,攝影師@張慧雲)然而眾多光環的加持下大理最初的面孔卻變得日益模糊每年慕名而來的4700多萬人裡在走馬觀花中敗興而歸的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