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聲雜誌 國內著名科幻期刊《科幻世界》5月「出聲」

2021-01-08 金臺資訊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王軍)國內著名科幻期刊《科幻世界》將於今年5月首次推出「有聲科幻雜誌」業務——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期刊為基礎,通過專業的有聲演播和音效包裝,形成廣播劇、語音閱讀、多人播音等聲音產品,打造科幻文創新模式。

「相比視覺主導的文字、圖像、視頻類科幻作品,以聽覺主導的科幻作品優勢在於:首先,『單一、線性』的音頻,將信息流源源不斷輸出,為受眾提供了準確的關注點;其次,其具有陪伴性特點,不需要受眾視覺注意力鎖定,適合當前『多線程、碎片化』的數字文化消費場景。這二者結合,音頻消費者既不用過分集中注意力,又能適時地捕捉到信息流中的關鍵。」該項目製作方成都萬物聲學CEO王冠華透露,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將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近5年的期刊內容作為嘗試,授權成都萬物聲學為每一期雜誌進行有聲錄製,製成相應的「《科幻世界》有聲雜誌」。「這120期『有聲雜誌』目前已進入製作階段,計劃將於今年5月初在國內多個知名網際網路有聲產品平臺陸續發布,為科幻愛好者們帶來新奇的『閱讀』體驗。」CEO王冠華說。

據悉,首批將實現「聲音化」的科幻雜誌內容,包括《科幻世界》期刊的封面故事、銀河獎徵文、驚奇檔案、世界科幻等欄目的科幻文字作品,未來的作品包括單人、雙人、多人廣播劇等多種形式。「總體將呈現電影級的音效製作水平及專業配音能力。」萬物聲學首席內容官吳煒表示,目前團隊擁有32位經驗豐富的配音演員、18位資深音頻後期剪輯師、10餘間專業錄音棚及配套專業設備,相信將對上述科幻作品實現精彩演繹。

「未來,科幻有聲雜誌不僅是傳統書籍的有聲閱讀,也是對科幻作品的『二次創作』,有助於形成新的科幻品牌IP。」王冠華說。音頻產品的生產成本、工序、周期相比視頻媒體更加可控,這在生產對象的選擇、產品數量、產品質量上都留出了優化提高的空間,讓更多、更好的原文本創作能夠進入音頻形式的「二次創作」領域。

吳煒舉例,科幻有聲雜誌相較於其他題材題其製作過程更加複雜,一是創作中會先使用「聲床」來鋪墊整部作品的基調,之後再根據具體需求來製作特殊音效來營造整體質感,包括但不僅限於機械、有機物、宇宙音效等等。二是文字轉變為聲音作品前,需要將文字劇本轉換成聲音本,而科幻題材相比於其他題材的劇本來說,架構會更加多變,需要創作者開更大的『腦洞』去構建音頻作品裡的科幻世界。」

四川省科幻學會秘書長、《科幻世界》雜誌主編拉茲說:「有聲雜誌就是實現紙質雜誌的多維化,把文字裡以聲音的方式傳送出來,打造超脫於二維的『平行世界』,給讀者聽覺以至於通感的美,喚醒閱讀時多種感官的交叉、聯通,可以說是一種新的閱讀體驗。近幾年來,我國有聲書市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有聲閱讀這種可以適用於多場景和碎片化時間的閱讀方式,正在逐漸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

相關焦點

  • 《科幻世界》將發有聲雜誌,5月初上線
    對於國內科幻迷而言,誕生於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是圈內的「寶藏」,它不僅用文字虛構出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文字故事還被搬上大熒幕。現在,《科幻世界》的「第三種可能」即將開啟,它的有聲雜誌將於5月初上線,用聲音營造一個《科幻世界》。
  • 打造科幻文創新模式 《科幻世界》有聲雜誌將於5月初陸續發布
    近期,國內知名科幻期刊《科幻世界》與成都萬物聲學數字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推出「有聲科幻雜誌」業務,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期刊為基礎,通過專業的有聲演播和音效包裝,形成廣播劇、語音閱讀、多人播音等聲音產品,打造科幻文創新模式。
  • 有聲雜誌多維化,真正實現置身科幻世界!
    自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播出後,我國科幻產業正式崛起,呈爆發式增長。而2020年,從電影到傳統出版、動漫、遊戲等主導的科幻文創產品,迎來了新的突破點,即以聽覺為主導的科幻音頻。實際是對作品的二次創作國內首批實現"聲音化"的科幻雜誌內容,包括《科幻世界》期刊的封面故事、驚奇檔案、世界科幻等欄目的科幻文字作品,包括單人、雙人、多人廣播劇等多種形式。目前其團隊擁有32位經驗豐富的配音演員、18位資深音頻後期剪輯師、10餘間專業錄音棚及配套專業設備,總體將達到電影級別的高音效水平和配音能力。
  • 有聲雜誌,融合發展新風口
    據媒體近日報導,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將以《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近5年的期刊內容作為嘗試,授權成都萬物聲學數字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有聲錄製,製成《科幻世界》有聲雜誌。《科幻世界》的這種有聲雜誌,不是單純的對雜誌內容的照搬和複製,而是由合作方的32位經驗豐富的配音演員和18位資深音頻後期剪輯師,在10餘間專業錄音棚及配套專業設備上的重新演繹,是這些創作者開更大的「腦洞」構建的音頻作品裡的科幻世界。  這種把傳統紙質雜誌進行重新製作包裝,進行二次創作,跳出單純以文字、圖像為主的閱讀空間的做法,無疑是一種對原雜誌精彩內容的延伸和升華。
  • 戴上耳機,看一場太空電影: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上線
    「科幻」與「聲音」的碰撞,會迸發出怎樣的可能?隨著近兩年我國科幻產業爆發式的增長,科幻文創產品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除了以傳統出版、電影、動漫等為主導的科幻文創產品外,以「聽覺」為主導的音頻產業也成為了傳統出版轉型的一個新風口。
  • 世界科幻名家南希•克雷斯帶你解讀科幻暢銷書密碼
    南希·克雷斯就是美國科幻寫作培訓體系中最優秀的導師之一,她在科幻寫作之餘,整理總結出一套系統的科幻寫作學習課程,不僅成功引導眾多科幻愛好者走進科幻寫作的殿堂,同時也挖掘了一批優秀的科幻作品,成為了當今美國的科幻暢銷書。  如果說南希·克雷斯是美國科幻界的伯樂,那麼吳巖和姚海軍則是中國科幻圈中最具盛名,也是最當之無愧的導師。
  • 《科幻世界》姚海軍:一百年前的科幻小說竟然寫了這些
    我來自《科幻世界》,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一份科幻雜誌,今天特別高興能來上海,到這兒和大家一起來聊科幻。「黃金時代」一般是指79年到83年的這一段,這一段是中國科幻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79年,我們大家都知道,郭沫若先生發表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講話,叫《科學的春天》,當然科幻的春天也就來到了,那個時候創刊了很多的科普雜誌,像《科學時代》:包括我們《科幻世界》的前身《科學文藝》啊,很多省都創辦了這些雜誌,這些雜誌都登科幻小說,然後還有很多主流文學雜誌,什麼《當代》、《十月》、《人民文學》,都登這個。
  • 科幻世界雜誌社與閱文集團強強聯合 打造科幻IP綜合運營生態圈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郝勇)今年的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銀河獎頒獎典禮將於9月8日在北京舉行。記者獲悉,科幻世界雜誌社日前與騰訊旗下閱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及「銀河獎」冠名協議,閱文集團將從今年起連續三屆冠名「銀河獎」,雙方將在科幻IP開發、電子出版物銷售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科幻IP綜合運營生態圈。
  • 這些經典兒童雜誌,你都了解麼?(國內篇)
    可以說報刊雜誌更具有時代特徵,能及時地給孩子傳遞這個急速發展變化的新世界。誰說孩子不關心這個世界上發生著什麼事呢?今天小鳥就帶大家來一起聊聊國內最經典的兒童雜誌,而且這些雜誌小鳥都已經在博鳥繪本平臺上架了哦!
  • 《科幻世界·譯文版》與她帶來的作品、作者與譯者
    一、作品內容2019年8月16日,成都正式申辦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對於許多科幻迷而言,成都是國內當之無愧的科幻聖地,因為《科幻世界》雜誌就在成都。今年是《科幻世界》創刊40周年,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幻世界》雜誌甚至可以與中國的科幻文學劃上等號,如今,作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在中國幻想類期刊市場上,《科幻世界》有著9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可以說,科幻世界雜誌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科幻世界》不僅僅是讀者認識中國科幻作者的平臺,更是世界幻想文學中文譯介的領頭羊。
  • 從伊春林區走出來的「科幻迷」把《三體》推向世界
    很多人看過《三體》,但翻開前言,非科幻迷也許會漏掉一個重要的名字——姚海軍。今年54歲的姚海軍是科幻世界雜誌社的副總編,除了《科幻世界》雜誌,還編輯出版了中國科幻基石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去年12月,姚海軍榮獲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貢獻獎。
  • 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藍星球科幻生態谷將開建
    記者獲悉,我市將從「藍星球」起步,以牛首山為基地搭建國際化科幻影視科技產業平臺「科幻谷」,把南京打造成科幻電影之都、科幻影視科技生態之城。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中國首個科幻電影主題活動平臺,去年11月,首屆「藍星球」在牛首山舉行,吸引了大量科技科幻影視文化愛好者前來交流學習。
  • 劉慈欣:科幻的原力
    編者按:詹姆斯岡恩堪稱科幻研究泰鬥,他在《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中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中文版日前由世紀文景出版,本文為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為中文版所作的序。
  • 薦書|科幻與科學交相輝映——《交錯的世界》
    2020年8月出版。19世紀末廉價雜誌開始刊載科幻小說,一部分最出色的科幻作家逐漸可以以此謀生;而雨果·根斯巴克1926年創辦第一份專門的科幻雜誌《驚奇故事》,加上競爭雜誌在內,則培養了整整一代科幻作家。《新奇科幻》編輯約翰·坎貝爾也是科幻出版史上的神奇人物,他全力投入了與作者的溝通,不少作者最後按坎貝爾的想法重寫了故事,甚至有作者回信「哀求」坎貝爾少寫信來,因為頻繁回信幹擾了他們的寫作。
  • 阿西莫夫、劉慈欣「跨時空」推薦 科幻泰鬥帶你穿梭《交錯的世界》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近日,科幻研究泰鬥詹姆斯岡恩的經典著作《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由世紀文景出版,從最早充滿想像力的口述故事開始,將不同時代的科學技術創新與人類對宇宙的想像聯繫在一起,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並且梳理出了現實和科幻這兩個相互交錯
  • 科幻大會上有一群「科幻粉絲」,職業不同,卻有一個共同希望
    科幻大會帶來科幻熱,讓大家關注到了「科幻粉絲」這一群體,他們可能是程式設計師,可能是高校學生,可能是熱愛文藝的寫作者……職業雖各不相同,但都被奧妙的科幻世界深深吸引,熱愛影視文學,關注前沿科技,擁有屬於自己的科幻人生。
  • 中國為世界科幻貢獻獨特價值
    新華社成都12月3日電(記者楊迪、王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雨果獎獲獎作品《三體》今年7月發行了日文版,迄今已銷售超過13萬冊。負責編輯此書的日本早川書房編輯梅田麻莉繪近日在參加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時向記者介紹,《三體》成為日本今年最暢銷的科幻小說。
  • 科幻電影《複製人》,基努裡維斯與世界對立,科幻引發未來危機
    Hello,大家好,又到了放映小弟推薦電影環節,11月23日,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基努·裡維斯主演的科幻巨製電影《複製人》全國上映,可以說基努·裡維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電影熒幕當中了,因為家庭的變故,導致對很多事情的看淡,這一次《複製人》主要講述的是複製人引發一系列重重危機 ,基努·裡維斯為愛對抗全世界的故事
  • 劉慈欣:美國是世界科幻中心 中國科幻市場還沒啟動
    今年2月,美國科幻奇幻協會在其官網上正式公布了2014年「星雲獎」入圍名單,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英文版《三體》入圍長篇小說決選。這是新時期以來首部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科幻長篇入圍「星雲獎」,劉慈欣再次創造歷史。
  • 科幻史話07 詩意科幻:雷.布雷德伯裡
    他同樣是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布雷德伯裡的詩意科幻有著超越時代的魅力,歷久不衰。布雷德伯裡在1942年創作《湖》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在接下來的那幾年裡,他放棄了出售報紙的活兒,開始全職寫作。從1945年開始,布雷德伯裡開始在《紳士》、《女士》以及《礦工》等非科幻雜誌上以科幻作家的身份發表作品,並因此在以後的1947年和1948年兩次榮獲歐.亨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