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不是真正的內家拳,內家拳只有一個是...

2020-12-23 騰訊網

1、 歷史

拳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武)文化形式,伴隨著中國文化幾千年,伴隨著中國人格鬥、健身、養生幾千年。《易》是漢文化的根源,拳是「易上手」與「易上身」的實踐體驗。

內家拳源於宋時張三丰、武當張三丰,是指內家拳的另一大來源——道家理論、功法。大槍在戰場上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元末明初,著名的道人張三丰得陳摶老祖及火龍真人的教導,有感於自己所習道家丹道功夫,遂將之與武術相結合。於是輝煌燦爛數百年的內家拳誕生了。後張三丰苦心求道終有所成,傳說成仙。其著述主要為丹道。後明成祖大修武當。亦使得張三丰內家理論和丹道理論都得以傳之後世。明中期,張三丰所創內家理論經過不斷發展至張松溪時已然完善成型,影響愈來愈大。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發展。武學也大發展。職業武術家也越來越多。一些主要修習大槍術的武術家接受了內家拳理論。並加以發展創新,形成了一種完全不同於四明松溪原始武當內家拳風格的內家拳。至清末民初,由楊、李、董三人將此風格內家拳真正推廣開來、大行於世。再到孫祿堂天下第一,使此風格內家拳徹底走上巔峰,成為國人習武的主流。因此道、槍二者可謂是內家拳的兩大來源。再說少林、武當。其中少林是禪宗祖庭。少林拳要禪武合一,實際上佛教禪宗禪法自有傳承(主要在江南),並不在少林。許多外家拳也不是在少林所創,天下武功出少林也只是影視劇奠定的。武當是道教聖地。其全真和正一派都有。武當內家拳偏重於丹道、養生,但是許多武當道士只修丹道、不習武。

2 、現狀

內家拳現實來講是發展最好一個時期,人丁興旺,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現在已經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形式了,以中國的內家拳為主導,以太極、心(形)意、八卦為主。

內家拳基本可以分成兩大風格:以張三丰、張松溪、王徵南、甘鳳池等等為代表的武當內家拳,偏重於丹道、養生,講氣。習者多與道士有關,不甚追求武道。明清時,此派名師輩出影響頗大較為興盛,及至民國時影響已然不大,反而一直受到另一風格內家拳的影響。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這三大內家拳為代表的一類內家拳偏重於大槍術、實戰,講勁。其練習者多為職業武術家,交流廣泛、發展迅速。他們追求武道,有一股武者、練拳人的精神。清末民初,此派宗師輩出、群星璀璨、交流廣泛,更是帶動了其他武術拳種的發展。正是這種大發展成為了我中華武術古往今來的巔峰黃金時期。其影響之深遠,一直到今天還是國人習武的主流正宗。中國武術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由李小龍奠定的。少林武術在中國的地位是由電影《少林寺》奠定的。內家拳在中國的地位就是由一位位內家拳宗師奠定的。道、槍並非道即練法槍即打法。內家拳數百年了。道、槍、練法、打法四者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彼此之間相輔相成。註:黃百家在《內家拳法》中對內家拳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論述。其中有應敵打法、點穴法、所犯禁病、練手者三十五、練步者十八,而總攝於六路短打和十段錦等。

3 、類別

武當內家拳

武當內家拳,是武當山張三丰真人所創。相傳,張三丰,又名張君寶,元末出生於遼東,自幼樂道崇武,青年時,曾從師訪友,遊俠江湖。後歸棲寶雞金臺觀,得火龍真人傳道,隱居武當山,修成正果,在世三百於年,後不知所終。

在隱其間,三豐真人,觀雀蛇鬥智,集百家之長,融道家養身,始創內家拳於武當,一脈相傳,傳法有律。   據記載,三豐真人當時所創之內家拳,為太極拳法,後,歷代傳師祖傳人,從中分解演化發展出諸多流派,其風格特點,亦大同小異,而武當山一脈相傳,始終以太極、八卦等拳法為主,其如:形意、八仙、八極、玄功等各內家流派武功,均為後世門人相繼帶入武當,流傳至今。

武當內家拳,是一種集武術、養身為一體的精妙拳法,有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四兩拔千斤,後發先制的武術特點,亦有動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剛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術風格。更有發人潛能,開人智慧,充人精神,壯人體魄,去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獨特功效,實不愧為是中華武術之晶體,東方文化之瑰寶。

太極拳法,並非是指所見單純的太極拳套路,而是由兩儀、太極、無極,三種不同層次的拳術、功法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內,由動至靜,從初級到高級,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完整的修煉功法。

一、至於松溪內家拳,也是張三丰的分支派系而已,與現在太極、形意、八卦拳一樣

松溪內家拳傳說源於武當遇真宮三豐祖師脈系,明朝盛行於浙江寧波四明山一帶,時有技擊家張松溪為最著,故亦有以名立派,稱之為松溪內家拳者。又有南太極之稱。秘傳於寧波鄞縣、溫州一帶,有《寧波府志·張松溪傳》為證。 四明山內家拳法宗武當派「以靜制動、犯著即僕之旨,招招簡捷實用,打穴擊要,封閉纏拿。勢勢內氣奔瀉,鬆緊轉換,剛柔相濟。靜若秋月洞明;動若狂風掃葉;柔軟若無骨,隨物就形;剛如金石,刀斧難砍;輕若鴻毛,隨風飄蕩;重若泰山,萬物難傾。隨意而對敵,無意而觸放,隨意而無意乃四明山內家拳法之真意也。

二、至於其他所說的黃宗羲四明內家拳,八成也是水貨,原因在此?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餘姚人,字太衝,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推崇王陽明的陰陽學說。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其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黃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黃宗羲生前曾自己整理編定《南雷文案》,又刪訂為《南雷文定》《文約》。

這個黃宗羲被定的方面那麼多,唯一沒有給自己留下關於他的內家拳著作,大概後世的不知道那一代人想自立為王了,就另外搬出來立為祖師爺了,這跟陳氏太極、楊氏太極、武式太極等等太極拳,或者形意拳,董海川的八卦掌都是一個道理,說的簡單一點兒,就是都是自立為王的,某些學說理念貼上了陰陽理論,就把自己歸進了內家拳,因為這些拳不屬於外家拳,自然會歸類到內家拳,楊、李、董不愧為實戰形的武術家,終於以獨特的風格,將自己的內家拳發揚光大,傳承於世,至於張三丰的正宗內家拳術,應該屬於絕種的了,現在的各門各派各種內家拳,都是分支而已,也就是開枝散葉的了。

你們非要說自己有多正宗的內家拳,那只能說:你們是內家拳的一部分而已,並不代表整體的內家拳,都不用再去祖師爺那裡貼金了,其實很多故事都是後人給的,祖師爺可沒話可說了。

以上內容,你要是覺得不對,就當看武俠小說了。

相關焦點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之七
    形意拳的外形套路動作是為了配合內裡習練心意抽合的,不是為了技擊使用的,因為五行拳習練的是五種勁力----當然外形動作也可以應用到技擊上,但前提條件就是對手給你打五行拳的蓄髮時間--所以形意拳以及所有內家拳,只有習練到高層次階段才能夠實戰技擊,因為在這時就已經不需要依賴外形動作就可以隨時蓄髮能量了。
  • 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先生之女尚芝蓉72歲時演練的形意八式拳
    丹田功秘法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傳丹田功為本,適合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練習者參研。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
  • 內家拳和外家拳
    一般來說,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被稱為內家拳,而其他如跆拳、少林拳、詠春拳等,被稱為外家拳,但其實拳術本無內家、外家之分,任何武術練到高深處,都會含有整體性的功力,這時就無內外家之分了。在此我們會做這種分類,主要是區別二種拳法的練習方法及運用方法之不同,並無意去分別優劣。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三)
    形意拳的外形套路動作是為了配合內裡習練心意抽合的,不是為了技擊使用的,因為五行拳習練的是五種勁力----當然外形動作也可以應用到技擊上,但前提條件就是對手給你打五行拳的蓄髮時間--所以形意拳以及所有內家拳,只有習練到高層次階段才能夠實戰技擊,因為在這時就已經不需要依賴外形動作就可以隨時蓄髮能量了。
  • 【求真】簡化太極拳之父李天驥大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
    1955年調國家體委武術研究室,1957年編《簡化太極拳》、《六路彈腿》、《簡化太極劍》、《88式太極拳》、《太極推手》、《66式綜合太極拳》,並改編《老趟太極劍》等套路。堪稱簡化24式太極拳之父。「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
  • 傳統武術裡內家拳和外家拳之間的小秘密
    還有人說內家和外家以南拳和北拳區分,南方的拳種就是外家,以洪劉蔡李莫為首,北拳就是內家拳,以八極、太極、形意等等的為主,但是自從北拳南下之後,就已經沒有了南北之分,各門派的拳師也把自家的拳進行了融合和改良,現在基本上從每套拳中都能看到各家的影子,誰讓咱中國人學習能力就是強呢。所以內外家用南北拳區分這個理論也是不成立的。
  • 八卦掌宗師宮寶田乾卦八卦拳傳人黃志誠先生珍貴教學視頻
    幼時曾入私塾就讀,因家境貧寒,13歲經人介紹赴北京當學徒,同年拜在清廷大內總管、八卦遊身連環掌始祖董海川之大徒弟尹福(字壽鵬)門下習武學藝。因其勤學苦練,武功長進很快,被董海川相中,親授八卦秘宗,成為正宗八卦遊身連環掌的第二代傳人。
  • 民間武術聚會中老拳師表演的形意拳大槍,值得一看!
    學拳推薦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傳丹田功為本,適合太極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練習者參研。 課程介紹 丹田功是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的核心訓練功法。在過去一直都是秘而不傳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傳承。一些拳譜中也有「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的說法。所以導致了很多武術愛好者雖然聽說過丹田但並沒有正確的認知,或者沒有得到系統的傳承,甚至曲解了丹田。
  • 同樣是內家拳,為何太極比形意受歡迎?
    這句話中的「太極」不是指的太極拳,但不管怎麼說,太極拳是受用了。太極拳享譽很高,太極師父們往往背著手教徒弟!太極拳是知名度最高的內家拳,知名度高不一定就厲害,反正現在的太極高手就是不出山,無論對手怎麼在門口叫囂都置之不理,大不了派個散打徒弟出去應付應付。
  • 中國武術史上的百年公案 究竟何謂真正的內家拳?
    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黃宗羲《王徵南墓志銘》 相信任何研究中國武術的人,都必然知道這段說話。自黃宗羲後,內家拳就被附上了高深莫測的形象。各門各派爭相證明自己為內家拳法,但究竟甚麼才算內家拳?是否必然要以柔制剛、以靜制動?
  • 內家拳的秘密(三)伴你終生的力量
    你說,究竟什麼樣的力量才是內家拳的能量呢?有沒有第三種呢?」的確,一直以來,內家拳界就有兩個呼聲,兩種說法,即是內氣說法和肌肉收縮說法,非此即彼!前者,將人們引入了一種玄幻的世界之中去了,雲裡霧裡不知所終!而後者的最終結果就是完全否定內家拳,他們認為只有拳擊、散打、跆拳道這些現在搏擊才是最科學的!那麼究竟有沒有第三種能量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恰恰這種力量是伴隨你一生的力量!
  • 趙堡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柴學文先生演練趙堡大架太極拳和推手
    趙堡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原籍河南省溫縣北冷村。 柴師系柴家二十二代,自幼隨父柴臻學習武術。後來西安拜鄭錫爵門下習趙堡太極拳。常年苦練不輟,對趙堡太極拳有獨到的見解和實踐驗。在陝西、河南授徒甚眾。        其師鄭錫爵,字伯英(1905~1961),趙堡太極拳第十代傳人(由蔣發算起)。人品忠厚,技藝超群,器宇軒昂,體魄偉岸,手如簸箕,腳如撐船,渾圓神力,功至化境。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要知道形意拳是心意拳的增強版,而不是獨立出來的東西。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形意拳比太極拳厲害,門徒沒有太極拳多,不會收徒弟!
    這句話中的「太極」不是指的太極拳,但不管怎麼說,太極拳是受用了。太極拳享譽很高,太極師父們往往背著手教徒弟!太極拳是知名度最高的內家拳,知名度高不一定就厲害,反正現在的太極高手就是不出山,無論對手怎麼在門口叫囂都置之不理,大不了派個散打徒弟出去應付應付。「我是太極大師王佔海的徒弟,我接受你的挑戰!」
  • 性命雙修與內家拳
    內家拳當然是要性命雙修了,在這一點上,從張義善和胡海牙等對於太極拳的高度評價中就能夠看出。胡海牙先生的《仙學指南》有云:「內家拳注重鍛鍊腰腎,其實元氣(命)之所在;注意培養動靜,其實元神(性)之所在。故拳道之學,實即性命雙修之學。」由此可知,參禪修道之人不能對內家拳小覷。
  • 還原真實的內家拳
    該拳百年後流傳於陝西,後來又流傳於江南,具體經過墓志銘中有詳細記載,這篇墓志銘定義了什麼是內家拳:一是犯者即僕。現在在內家拳裡叫搭手即飛。就是我和你一接觸,你就要飛出去,沒有拖泥帶水。二是以小力勝大力。墓志銘中提到王徵南比武都是一開始對手瞧不起王,但是一交手就分出勝負。而且有一個對手臂力很強,」四五人不能掣其手」。但是」稍近徵南,則蹶然負痛。」
  • 貼吧第一貼《什麼是內家拳》
    什麼是內家拳    眾所周知,中國武術由內家拳和外家拳兩大門類組成,多年來,雖然有很多以「內家拳」或「外家拳」的文章見諸報刊雜誌,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客觀的劃分內家拳和外家拳的標準。
  • 緬懷形意拳大師李文彬先生往事
    學習會後的表演,各地武術家們紛紛臨場獻藝,施展絕技氣氛熱烈。       表演場上一位中矮身材武術家的表演吸引了所有與會者目光。練的是形意拳和形意連環劍,動作和勁路新奇與眾不同,迅猛剛實,又靈活舒展,剛中有柔。
  • 尚雲祥先生是怎樣教練形意拳的
    哪沾哪有,欲發則發","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用先生的話說:"只有追求這個者是形意拳術的真正精華"。   先生對形意拳的提練升華,有許多獨到和闡發之處有待我們後輩去認識和發揚。1986年的11月28日,是先生誕辰122周年,僅借本文,略志懷念!並為同好引些借鑑。
  • 王薌齋先生給我說拳的往事
    第二年我念書時,學校的校役劉玉美先生教我陳香出洞拳,1944年家父又請孫祿堂先生的弟子于振洲先生教我形意拳。上世紀50年代初,家師領我到師伯張董僧門下學形意拳和八卦掌(張董僧先生系趙展元先生親傳徒孫,八卦掌名家劉鳳春先生弟子)。因我要到北京讀書,二位恩師在我臨行前囑咐我,到北京一定要拜訪一下「神拳」王薌齋先生。  後來師弟韋佩緒到京旅遊,於是我們就常到中山公園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