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課綱大砍「中國史」,網絡民調:66%臺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學歷史課本中國史內容被大砍,其中不僅三國史消失,連武則天也沒有被編入。臺灣「中時新聞網」8日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中時新聞網」稱,網絡媒體雅虎近日以「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歷史,你認不認同?」為主題進行網絡投票,投票時間為9月8日至13日,截至8日下午6時50分發稿,共有1.07萬名網友投票,回答「非常認同佔16.6%」、「還算認同佔13.8%」、「不太認同佔13.1%」、「非常不認同佔53.0%」、「不知道/沒意見佔3.5%」。

另外,民調也針對「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做調查,網友回答「非常重要佔38.8%」、「還算重要佔29.6%」、「不太重要13.1%」、「非常不重要15.2%」、「不知道/沒意見3.3%」。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開學後最新面市的「108課綱」歷史課本被大砍,「三國消失,武后不見」,且第1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刪到只剩短短4頁,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幾乎只提到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匆匆帶過,《史記》、《漢書》、三國、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民進黨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8日出席活動回應辯稱,「108歷史課綱」並沒有「去中國化」,「新課綱」特別強調分域之間的關聯性,反而是要引導學子對所屬未來世界當中,由認識臺灣,進而對中國與世界歷史產生了解,並從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而針對「108課綱」,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曾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相關焦點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臺灣孩子們將不識趙雲、武則天
    東南網9月9日訊 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近日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只能說『破碎』是蔡當局中國史教育的最大特色」。新聞遭臺媒曝光後,引起島內民眾熱議。尤其是中年網友「群起而攻之」:「亂七八糟,難怪一代不如一代,素質越來越低,可悲!」數典忘祖,不尊重歷史者,終將遭反噬。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臺灣孩子們將不識趙雲、武則天
    東南網9月9日訊 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近日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只能說『破碎』是蔡當局中國史教育的最大特色」。新聞遭臺媒曝光後,引起島內民眾熱議。尤其是中年網友「群起而攻之」:「亂七八糟,難怪一代不如一代,素質越來越低,可悲!」數典忘祖,不尊重歷史者,終將遭反噬。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共有1.07萬名網友進行投票,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 島內痛批台歷史課綱抹殺中國史:斬斷兩岸共同歷史脈絡
    [新聞頁-臺海網]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持續在歷史課綱上動手腳。開學後,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出爐,中國古代史內容被大砍,包括唐朝之前的2400年以1600字講完,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政權轉折和重要史實一概沒有編入,引發議論。對此,臺媒批評,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
  • 蔡英文政府灌輸「臺獨史」犯眾怒 臺教育界奮力搶救中國歷史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5月上臺以來大搞「文化臺獨」,在教育領域「去中國化」,灌輸「臺獨史」,最近更大幅刪減初二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的內容。臺灣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呼籲各界共同搶救中國史。有臺灣老師表示會再篩選書目,提供學生參考。也有學者倡議大陸方面編寫網版教科書供臺灣學子學習。 「這次課綱修改表面上是簡化內容,大幅刪減中國史,但其實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字裡行間的意識形態。」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6年的臺北市內湖區中學老師曹若梅,多年來每次課綱改革,都用標記記錄其中的變化。
  • 「不懂中國史,怎麼到大陸工作!」
    爭議話題不亞於語文課綱的歷史課綱或進行調整,成為焦點。臺媒報導,今年審議的新課綱草案提出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有關中國史地部分大幅減少,並有提案建議延長臺灣史的學習時數。臺灣高中校長、教師指出,上述做法都是為了「去中國化」,這種做法顯然不對。這是「文化臺獨」的重大勝利,未來兩岸關係會因兩岸年輕人認同斷裂更加緊張。
  • 「不懂中國史,怎麼到大陸工作?」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臺灣「十二年國教」課綱自實施起便爭議不斷,去年的「文白之爭」在臺灣掀起大討論。如今,年度例行課審會悄然而至。爭議話題不亞於語文課綱的歷史課綱或進行調整,成為焦點。 臺媒報導,今年審議的新課綱草案提出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有關中國史地部分大幅減少,並有提案建議延長臺灣史的學習時數。
  • 蘇貞昌自詡施政2年「都做對的決定」 近7成臺網友並不這麼看
    蘇貞昌自詡施政2年「都做對的決定」 近7成臺網友並不這麼看。(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16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就職滿2周年,他自詡這2年來「都做出對的決定」,守住了非洲豬瘟、對抗新冠肺炎並發行三倍券振興經濟。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獨」心日熾島內媒體查證發現,這批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的新課本,中國歷史被刪減幅度之大令人乍舌。以初二新課本翰林版為例,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刪到只剩短短4頁,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只提到秦始皇、漢武帝等寥寥數人,都是一筆帶過。
  • 臺灣最新民調!「臺灣人認同」67%,偏好民進黨36.8%,創歷年新高
    島內最新民調宣稱:「臺灣人認同」為67% 創歷年新高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昨天發布民調顯示,臺灣人認同感是67%,政黨偏好民進黨36.8%,偏向「獨立」27.5%,都創下歷年新高。在「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方面,民調顯示,臺灣民眾的「臺灣人」認同感自1992年起持續上升,於2007年與「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出現交叉後,「臺灣人」的認同感繼續攀升,今年達到67%最高峰;兩種身份認同均有者是27.5%,歷年新低。
  • 台歷史新課綱大砍中國歷史篇幅,民進黨當局高官否認「去中國化」
    臺灣開學後,最新啟用的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包括唐朝之前的2400年以1600字講完,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政權轉折和重要史實一概沒有編入,引發議論。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昨日狡辯稱「新課綱要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並否認有「去中國化」的問題。
  • 台歷史課綱中國史大幅縮水 《史記》不提、三國史被刪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訊 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持續在歷史課綱上動手腳。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引發島內各界震驚與批評。
  • 臺學者:「獨化」教育模糊臺灣人國家認同
    》15日刊發了臺灣文史工作者施志勝的文章《獨化教育 模糊了國家認同》,他認為,所謂「太陽花反服貿學運」已經落幕,撇開事件的是非對錯,從兩岸關係的面向來看,主要籌謀的幾位學生代表坦承自己支持「臺獨」,並與「獨派」團體站在同一陣線,相互唱和,呈現「恐共」、「反中」、「臺獨」的成分。
  • 臺課綱文言文比例降低10% 「藍委」:「去中」魔咒不除 什麼都是徒勞
    課審大會【環球網綜合報導】臺課綱文白比例調整昨天翻盤,確定文言文比例調降35~45%。據臺「中時電子報」24日報導,國民黨「立委」柯志恩24日在臉書批評,「課審會」以「確認會議紀錄」為由,赤裸呈現一出「政治幹預教育」的戲碼,臺「教育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令人讚嘆不已。柯志恩直言,「只要『去中』的魔咒不除,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
  • 台歷史課綱竟刪三國歷史
    台歷史課綱大刪三國歷史,令人痛心,國民黨考紀會負責人、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臺退休教師:蔡當局課綱審查機關算盡,教育成祭品,孩子成受害者
    文章痛批蔡英文當局課綱審查機關算盡,一改再改,為了「臺獨」,把教育成了祭品,孩子成為受害者。她在文章最後表示,蔡當局所作所為,最終一定是「亡秦者,秦也」,毫無懸念。文章如下——臺灣政治凌駕一切,好像已成常態。執政黨無視民意擅改體制,大家也習以為常。當政黨輪替時,體制的破口就成了對手反噬的切入點。
  • 最新民調出爐,臺灣年輕人被「看破手腳」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研究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稱,有59.5%民眾認為兩岸不會發生戰爭,而其中「20至29歲」族群有66.3%認為不會發生戰爭,比例最高;兩岸開戰遭斷水、電、通訊與網絡等損傷,「20至29歲」高達6成表示可以承受,是所有族群中比例最高者;諷刺的是,為維護臺灣尊嚴不惜與大陸打一戰,「20至29歲」不認同比例高達75%,又是所有族群中比例最高者。
  • 「臺獨」新課綱擬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網友:數典忘祖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自上臺以來,先後做出「廢止微調課綱」、「去蔣」、「去孫」等一系列文化「臺獨」動作,目的就是為了「去中國化」。如今,她的「暗獨」步伐似乎又要再進一步。而中國史則將放在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世界史也將更著重臺灣與世界互動,期望以臺灣為主體去建構下一代的史觀」。 目前島內高中歷史分4冊,臺灣史1冊、中國史及世界史合佔3冊。據媒體披露,12年「國教」普通高中歷史領綱草案內容,將不再明確分為臺灣史、中國史及社會史,而是分出3個分域。
  • 臺獨分子諷臺軍都是垃圾 臺退將:蔡英文不表態就是認同
    蔣介石棺柩被如此羞辱、臺軍被這樣糟蹋,如果你們不公開表態,就是認同這種言論與行為。 吳斯懷表示,「fetn蠻番島嶼社」發言人郭潤庭等「獨派」人士,完全不接受「一個中國」。2015年9月,臺灣空軍學校AT-3教練機撞山失事,兩名飛行員殉職,她在臉書寫到,不能認同這種行為,因為臺軍就是捍衛「黨國系統」,「真的在捍衛臺灣的才叫英魂,否則就只是死了一條鷹犬,實屬大喜,硬該夕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