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大到星系,小到宇宙中的塵埃,它們都在變幻運動著,每個星體似乎都有自己的軌道,這一切就好像被人提前設定好了一樣。此外,宇宙所有的天體運動都具有極其規律性,比如地球,它每天都是在自轉運動,一周自轉周期是24消失,每一個回歸年大約是365天,周而復始的不停運轉著。
恆星日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上學的時候,在地理課上老師就已經給我們講述了,地球是圍繞地軸進行運動的,這種運動被稱為「自轉」,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那麼什麼是地球自轉的周期呢?地球自轉的周期指的就是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地球自轉周期為一日,即24小時,地球自轉周期的類型主要分為太陽日和恆星日,這兩者有何區別呢?
所謂的太陽日指的就是以太陽作為參照物,地球自轉一周需要的時間就被稱為太陽日,也就是24小時,如果以宇宙中的某一顆恆星作為參照物,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就稱為恆星日,與太陽日的區別是恆星日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它比太陽日慢,由此可見,恆星日才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而23小時56分4秒也是地球自轉的真正時間。
地球自轉的真實時間為何要慢近四分鐘?
有網友不禁會問道:「為何太陽日比恆星日的時間多一些呢?」主要是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以太陽作為參照物的話,在自轉一周時地球還在進行公轉,而且從實際中看到的太陽為之地球自轉角度大於360度,自轉的速度不光有角速度還有線速度,一周360度,太陽日的時間就是24小時。為何地球真實時間要慢近四分鐘左右的?據了解,地球公轉是一個橢圓形軌道,並不是每次都需求3秒56的補償,只是均勻上去是這麼多。有的時分最多相差會多達16分鐘。但這不影響你看到太陽在頭頂的時分,指針指向12點。那麼如果說23小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時間,它是永恆不變的嗎?答案並不是,雖然這個時間很精確,但它並不是固定的,因為地球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
比如科學家在發現地球上曾經出現恐龍時代時,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自轉周期只有23.5個小時,那時候的一年卻是372天。所以總體來講,在受到大氣壓力、風向、地殼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球自轉的時間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改變。我們打個比方,高鐵行駛速度是每小時350公裡以上,這個速度並不是永恆不變的,比如遇到下雨、颳風等惡劣天氣影響時,高鐵的速度就會出現減慢的變化,同理地球自轉時間出現變化也是如此。
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但2020年突然加速變快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根本無法切身感受到地球自轉周期的變化,只知道每天太陽是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白天與黑夜在不斷交替變換著。自地球剛誕生的那一刻,它沿著軌道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這種快達到什麼程度呢?
一圈的自轉速度只需要20分鐘,隨著太陽系逐漸穩定下來,小行星撞擊的次數減少,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很多。當月球出現後,它與地球之間產生了了引力潮汐作用,在月球引力影響下,地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自轉真正周期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
在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影響下,地球的自轉速度還在每天變慢中,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進入2020年以來,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劇,平均自轉一圈的時間根本不到24小時,尤其是在2020年7月19日,科學家們發現這一天地球自轉的周期比24小時足足短了1.4602毫秒。為何地球自轉速度會突然加快了呢?
在前面我們跟大家提到過地球自轉的真正時間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在月球引力的影響下,地球自轉的速度會變慢,如今在2020年地球自轉速度會突然加快,有網友猜測地球自轉加快或許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次有關。
比如2020年12月23日青海玉樹出現了火流星現象,2020年3月28日奈及利亞西南部遭遇隕石撞擊,2020年7月2日日本千葉縣習志野市出現隕石墜落,而且在2020年中日本關東地區在2個月內遭遇的2次火流星事件……受到小行星撞擊外力的影響,地球自轉速度出現了加快。
此前在恐龍時代中,地球自轉的速度也是加快的,它的自轉周期只有23個小時,在未來數十年中,受到地殼運動的改變、海洋和大氣的影響, 地球自轉速度還是會出現波動變化的。我們打個比方,滑冰運動員總是習慣性的選擇張開雙臂旋轉,旋轉後再收起雙臂,這種轉速會隨著半徑出現的改變而增加。地球的自轉速度在受到外力影響下,離地心越近,它旋轉的速度就越快。
地球自轉速度突然加快,對我們人類容易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1、毀滅性的災難——失去了「安全帶」,全球加速,走向滅亡
地球自轉速度不斷加快的話,對我們人類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試想一下,我們生活在蔚藍色的地球中,就好比我們坐在一輛汽車中,當汽車從正常速度變為突然加速後,我們會習慣性地出現不安和緊張,而且受到慣性的影響,汽車無法承受極限高速後,就會出現車毀人亡的不堪後果。
同理當地球出現自轉速度加快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物品,都會受到慣性的影響出現相互撞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有可能會走向滅亡。除非人類找到一個極其安全的空地,並且用「安全帶」綁著,能保持相對的平穩性,但是這種平穩性也是暫時的,一旦「安全帶」出現斷裂,在所有物品從空中高速運轉後,最終也很有可能與之一起發生碰撞走向滅亡。
2、晝夜變換加快,人類新陳代謝也隨之加快
如果地球自轉速度一直是持續加快的狀態,那麼就意味著晝夜交替也會隨之加快,比如我們人類的生物鐘作息時間是八小時,隨之晝夜交替速度加快後,人類的生物鐘作息時間會簡單,或許從之前的八個小時變為五個小時,一旦人類沒有充足的作息時間,體內的新陳代謝就會加快。
生物體內的合成和分解的一個有序變化,新舊之間的交替過程,就形成了我們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加快的話,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一直處於不消化的狀態,如果新陳代謝是個發動機的話,那麼肝臟運轉就是一個加工廠,發動機的動力越大,速度越快,肝臟加工的速度就會越快,甚至還會出現超負荷工作,肝癌的形成就是由於新陳代謝加快造成的,腫瘤細胞過度消化,就會出現大規模擴散,死亡的速度就會加快。此外,身體內的甲狀腺也會隨之新陳代謝的加快過度分泌激素,這對人類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3、自轉速度加快,離心力越大,部分人類失去家園
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離心力就越大,產生的能量也越來越多,而赤道附近的海水會不斷增加,甚至會直接淹沒赤道附近所有的陸地,比如位於赤道附近的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加彭、剛果共和國(剛果布)等等,都會被海水淹沒,南北半球會徹底分離,地球氣候也會出現巨大改變,火災、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不斷頻繁,尤其是美國黃石山火山它的地底下隱藏的熔巖庫,成為當今人類文明世界最大的威脅,一旦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發爆炸後,產生的後果可能是波及全球,而不只是作用於美國。當然美國受到的影響肯定最大,巨大的巖漿和煙雲會洶湧而出,整個美國大多數地區將籠罩在暗無天日的世界中,火山灰會布滿每一個角落,這對於地球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災難,到那個時候地球不再是四季分明的星球,人類會陷入了生存危機,大量的植物動物死亡,地球就會變成不適宜居住的星球。
但總體來講,地球自轉的逐漸減慢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自從我們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地球就處於一個逐漸減慢的過程當中。在這個逐漸減慢的過程裡,因為一些細微的變化而導致其突然輕微加速,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比如在2005年7月19日的時候就也曾出現過此類現象,所以這並沒有以上說的那麼嚴重,除非日後有一天地球突然失去控制,開始急速轉動,但那一天似乎非常遙遠。
如何能夠讓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平穩呢?也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會研製出一種特別的引力裝置放在地球軌道中,平衡地球和月球的引力,讓它保持平穩的狀態,此外還會研究出一種保護膜,阻止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只有這樣,不受外力的幹擾,地球的自轉才會保持穩定,生態也會隨之穩定,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不會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