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佛】原來佛也有「性事」?(附李敖的《歡喜佛》)

2021-02-23 奇聞異境X音樂科技A原創幽默文學

若起淫念,看螞蟻也會邪淫,

不起淫念,縱是性交也不犯戒。

如果你看見雙身佛像就起淫慾,那就不要看下去了。


敦煌第465窟壁畫中的雙身佛像,
可能是中國所見最早的雙身佛像(西夏)。

佛教在世人眼中是非常正統和保守的宗教,其實佛教也有很多宗派,其中的一支竟然搞起了「性解放」!

佛教密宗在性方面較為開放,在表現密宗的繪畫和雕刻中,可以見到大量性內容,最為突出的就是「歡喜佛」,也稱「歡喜天」。


唐卡 《歡喜佛》


鎏金銅雙身金剛持坐像(歡喜佛),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歡喜佛的造像,大多表現的是男女裸身相抱交媾的情景。佛教本身戒淫,但是佛教密宗認為,為了達到成佛的目的,可以把女性作為修法的伴侶。男尊稱「明王」,女尊稱「明妃」,明即「智慧」。

佛教密宗源於7世紀的印度,與佛教其他派別所主張的"非存在"不同,密宗相信現實世界是存在的。在肯定萬物的基礎上,認為陰陽兩性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因原,也是宗教最後的解脫。歡喜佛正是這種理論觀念的圖解。

北京雍和宮也供奉著神秘的「歡喜佛」。說神秘,是因為見者很少,有幸到過雍和宮的,也未必得見其真面目。


一般人看到的,都是遮蓋著黃布的「歡喜佛」。要得見其真面目,得有機緣。


上圖為1925年,一位日本記者拍攝的雍和宮大威德金剛像(歡喜佛)。



有人說,這些佛像亦在告示人們獨身是不對的,「交媾本佛所有事」,修成的佛都有性事,人就更不能例外了。

當初這些佛像還是宮廷用來對小皇子進行性教育的模型,當小皇子即將成年時,由貼身太監帶著,去觀看這些「歡喜佛」,讓其懂得男女之間的性事。在紫禁城,「歡喜佛」居然成了「性」教具!

嘎瑪仁波切說,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

在整個密法裡,男相佛的形象,代表慈悲;女相佛的形象,代表智慧。雙修、雙運,指的是悲智雙運——慈悲和智慧相結合


大昭寺裡的歡喜佛坐像

有人說,出家人要戒掉男女之事,是因為它會佔用過多的思緒,導致無法專心修行,所以佛陀才宣講了「性事」對出家修行人的負面影響。但是,如果到了真正開悟之時,這樣的戒律也可破除掉。

為什麼佛教密宗做薈供的時候,會讓每人嘗一口酒?對一般修行人來說,酒是必戒的,因為酒會亂性——但亂性的根源真的是酒嗎?

                                  附

 歡喜佛「歡喜」一個詞,最早見於《戰國策》。《戰國策》秦策記載武安君的話,說:「長平之事,秦軍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翻譯佛經的人,把這個本國語借來用做佛語,例如《法華經》譬喻中,就有「歡喜踴躍」的話;並且,還把釋迎的弟子阿難陽尊為歡喜。此外有「歡喜海」、「歡喜賢」、「歡喜九」、「歡喜日』等種種詞彙,歡喜兩個字,佛味很濃。「歡喜佛」是性交的佛像,性交姿式以立姿為主。為什麼有歡喜佛呢?歡喜佛的意義在哪兒呢?」歡喜佛出自梵語「歡喜天」(Mandkesvara),就是「難提計溼婆羅」,也叫「大聖歡喜天」、「大聖天」。歡喜佛是亂倫的佛,指(大聖歡喜供養法》,性交的當事人竟是「兄弟夫婦」!、大聖自在天,烏摩女為婦。所生有三千予:其左千五百,毗那夜邊王為第一,行諸惡事;右千五百,扇那夜迎持善天為第一,修一切善利。此扇那夜迎王,則觀音之化身也。為調和彼毗那夜迎惡行,同生一類,成兄弟夫婦,示現相抱同體之形,其本因緣,俱在大明咒賊經。為了調和一千五百個做惡事的,才以一千五百個做善事的來配成「兄弟夫婦」,這一千五百個調和派,又是「觀音之化身」,由觀音出面,以性交的方法來軟化惡行。這種設計真絕透了。 

清朝北京的雍和宮,本來是雍正沒當皇帝以前的住所,當時他是雍親王。他做皇帝後,把這地方賜給活佛章嘉呼土克圖,作為西藏喇嘛的廟。歡喜佛像就這樣有了租界地。在雍和宮的溫度孫殿的樓上,赫然在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歡喜佛。佛像鑄得——照《故都文物略》說法——「窮極醜怪」。我小學時候,親眼看過,只記得要另外給喇嘛錢,他才帶給你看。上樓走的是陰暗的木梯,佛像不大。據我一《京華遊覽記》的描寫: 

殿有歡喜佛十餘,玻璃為龕,垂以綢幕,揭視之,秘戲雜陳,殆所謂事事無礙者軟!有婦人裸臥,與一巨牛交,更數人伏於牛身者;有男女裸抱,而項間腰際,懸人頭累累者。壁間懸圖,幕以黃綢,去幕審視,亦復士。是;且多人與獸合,不知何說?遊客欲觀此,必更納資,又必先局戶而後出以相示,寺僧殆奇貨居之也。「窮極醜怪」的佛像、「項間腰際,懸人頭累累」,正是「其左千五百,毗那迎王為第一,行諸惡事」的象徵,不了解「大聖歡喜供養法」這些佛經,自然就有「不知何說」的疑問了。 

這是歡喜佛的第一層意義——軟化惡行。由調和派出面,大家歡天喜地,敦倫出善事。,。這是佛書上的說法。 

根據佛書以外的說法,歡喜佛的意義,還有別的。《清稗類鈔)宗教類「歡喜佛」一條,明指歡喜佛的意義在鼓勵生育: 

歡喜佛,作人獸交猜狀,種類甚多。有男與雌獸交。者,有女與雄獸交者。相傳出自蒙古。某喇嘛因佛教盛行,人多持獨身主義,而不欲結婚。於是人種日衰,一部落僅有數人,見而大悲,恐人類之滅絕也,遂幻其說,謂交姑本佛所有事,制為各種雌雄交借狀,名之日「歡喜佛」,獨身之俗漸消。後盛行於滿洲,而流弊所及,遂至淫風大小甚,男女無別。大內交泰殿,即供奉歡喜佛之所也。 

這是歡喜佛的第二層意義——鼓勵生育。告訴人:獨身是不對的,「交清本佛所有事」,連佛都性交,你人還清高什麼?這是一種很動聽的解說。惠(清稗類鈔)說歡喜佛「相傳出自蒙古」,是不清楚來龍去脈的話。歡喜佛實在是印度貨,是印度傳到西藏的佛像。它的動物模特兒是象、是牛,都是印度傳統中有神性的動物。《西藏新志》載:四月十五日,龍王塘大會,廟在水中,周匝水環,須以舟渡,而正殿旁特塑一大秘戲像,即俗所謂「歡喜佛」。喇嘛云:「是佛公佛母」。 

印度思想中,動物在地位上,並不低於人類,甚至有高的一面。這種觀點,不但印度有,從埃及古人到加拿大色裡利(Salish)印地安人,很多地方都有。所以,一旦發生了「獸交」(bestial-ty),並不認為是可恥和犯罪(對「獸交」的嚴刑峻法,是中古以後的事)。甚至印度還把它擬神化,這就是歡喜佛。據《大聖歡喜形象品儀軌》: 

夫婦二天,令相抱立,二天俱象頭人身,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二手互抱腰上。正寫出「觀音之化身」是表現在「象頭人身」的造形上。前面引的文獻中。所謂「與一巨牛交」、所謂「數人伏於牛身」、所謂「多人與獸合」、所謂「作人獸交媾狀」、所謂「有男與雌獸交者」、所謂「有女與雄獸交者」,都是對「獸交」的一種擬神化。 

這是歡喜佛的第三層意義——對「獸交」的擬神化。 

值得注意的是,神很多,為什麼要選中觀音菩薩出場,化身成人獸同體甚至雌雄同體的怪相?照上引《大聖歡喜供養法》的描寫,觀音該是女性或雌方。但觀音的性別,一般稍通佛理的人、卻和一般善男信女看法不同。一般善男信女,都以為觀音是女的,但一般稍通佛理的人,卻說觀音不是女的,只不過看起來像女入而已,觀音實際「男人女身」,根本是男的。 

這個觀音是男是女的糊塗帳,所以發生,是由於一般人不看書的緣故。觀音是男是女,早在《琅繯記》裡有了精巧的解釋: 

一人問應元回:「觀音大士女子平?」答曰:「女子也。」又一人曰:「經雲觀音菩薩,男猛丈夫,何也?」答曰:「男子也。」又一人曰:「觀音一人,而子一男之一女之者,非矛盾乎?」答曰:「非也。觀世音無形,故普門品述現眾身為人說法,既能現眾身,則飛走之物以至蠛蠓、醯雞,皆可耳,豈直男女乎?由此可見,高明的解釋是觀音不男不女,亦男亦女,可男可女。不但可男可女,並且可以「現眾身」,上自飛禽,下至走獸,無一不可。因為觀世音本身是「無形」的,佛門弟子卻妄費心機為觀音造像、畫像,當然是可笑的。 

說不定發明歡喜佛的人,是一個佛法高深的頑童,他故意用惡形惡相的歡喜佛來移俗、來諷世。這個頑童也許不是別人,就是觀音自己。我大膽地認為,這是歡喜佛的第四層意義。在《元史》卜魯罕皇后傳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京師創建萬寧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醜怪,後以手帕蒙覆其面,尋傳旨毀之。 

這顯然指的是歡喜佛。這表示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歡喜佛已經流傳到中國的新廟裡,雖然皇族對它還不習慣。到明朝,情形就不同了,明朝時候,歡喜佛已經直奔皇宮。世宗嘉峪十五年(一五三六),有大臣要求除去皇宮中的歡喜佛像,《通俗編》記錄如下: 

留青日札:禁中自來有佛堂釋殿,嘉靖時議除去。大學士李時、禮部尚書夏言人看「大喜殿」,內有金銀鑄男女淫褻狀者,名曰「歡喜佛」,傳聞,欲以教太子,慮其長於深宮,不知人事也。十五年五月,夏言題請毀滅。明世宗信道教入迷,所以「佛堂釋殿」吃不開了,歡喜佛淪為教太子房事的模型,最後還被「題請毀滅」。這樣看來,清朝的歡喜佛像,大概是一批新貴,不是早來的那一批。 

這段紀錄告訴我們,歡喜佛出現的第五層意義,是教長在深宮的皇太子知道「人事」。到7清朝以後,照《清穢類鈔》說法,已達到「淫風大甚」的效果。這麼一來,歡喜佛的哲學意義、宗教意義、歷史意義、民俗意義、諷世意義等等,都給「垂以綢幕」了——歡喜佛弗歡喜了。 

歡喜佛在造形上,雖是外國貨,但在思路上,中外是心同此理的。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桓帝時候的武梁詞石刻(詞在山東嘉祥),刻的就是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交尾圖像。這種圖像表示了多種意義:血族相好、人獸同體、天人交感、「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何嘗不跟歡喜佛的意義相像?歡喜佛離開了印度,窩藏在中國,構成了文化交流中的一個怪例,使人好奇、使人責備、使人皆大歡喜。      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絡,版權皆屬原作者,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歡喜佛?
    歡喜佛,原來是古印度傳說中的神,即歡喜王,後佛教挪用作歡喜佛。歡喜佛梵名為「俄那缽底」,漢譯為「無礙」。
  • 佛教知識 | 什麼是歡喜佛?
    歡喜佛,原來是古印度傳說中的神,即歡喜王,後佛教挪用作歡喜佛。歡喜佛梵名為「俄那缽底」,漢譯為「無礙」。歡喜佛乃是藏傳佛教密宗供奉的一種佛,是眾多佛像中最令人驚詫的,其外表怪誕難曉,腳下踩著伏臥在地的少男少女,有的單身,有的雙抱交媾。在藏族、蒙古族以及漢族的一些地區寺廟裡,幾乎都有歡喜佛像。
  • 歡喜佛為什麼被供奉在皇帝後宮?他的女身可能是觀音化身
    佛教有一個「天魔嬈佛」的故事,傳說中有天魔想要壞佛祖的道行,於是就獻給了佛祖三個「玉女」,就是像玉一般的無暇的美女。想要讓佛祖產生慾念,從而破壞佛的意志。但佛卻說「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佛的意思是,這三個玉女除了外包裝不錯,內裡都是汙穢不可聞的東西。
  • 男女合抱一體的歡喜佛,真有傷風化嗎?觀音菩薩曾化身凡人度化他
    男女合抱一體的歡喜佛,真有傷風化嗎?觀音菩薩曾化身凡人度化他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唐僧被如來佛祖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受封鬥戰勝佛,豬八戒和沙僧分別加升淨壇使者、金身羅漢,就連小白龍也成為了八部天龍菩薩。
  • 佛教基礎:解密歡喜佛與雙修的真相
    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  文/嘎瑪仁波切  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謬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
  • 解密歡喜佛與雙修的真相
    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謬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我們從小出家修行,在藏傳佛教的環境裡長大,從來沒聽過修藏傳佛教,一定要男女雙修。
  • 「歡喜佛」和「雙修」的真相.
    嘎瑪仁波切說: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我們從小出家修行,在藏傳佛教的環境裡長大,從來沒聽過修藏傳佛教,一定要男女雙修。藏傳佛教的喇嘛,大多是出家人,但也有少數在家有妻子的修行人,包括我們的祖師爺蓮花生大師,也有太太,他並未出家,從他的形象就能看出來,披頭散髮,留著小鬍子。
  • 嘎瑪仁波切:歡喜佛與雙修的真相
    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我們從小出家修行,在藏傳佛教的環境裡長大,從來沒聽過修藏傳佛教,一定要男女雙修。藏傳佛教的喇嘛,大多是出家人,但也有少數在家有妻子的修行人,包括我們的祖師爺蓮花生大師,也有太太,他並未出家,從他的形象就能看出來,披頭散髮,留著小鬍子。(包括觀音菩薩在內的眾多菩薩也是如此)是大成就者瑜珈士的形象。
  • 佛教愛神「歡喜佛」了解下
    古代有一種密宗佛像,俗稱「歡喜佛」,「男女雙修」就是這佛法裡面的修煉方法。  藏密修持分為四大階段,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男女雙修」就是屬於這無上瑜伽部的。無上瑜伽部屬於密法的最高階段,一旦修成此法,便成為「佛」。
  • 沈衛榮談歡喜佛與雙修法:密教為何被誤解為「淫戲」數百年
    有點讓我意外的是,這個報告我到底還是越聽越明白了,聽到最後我竟然飄飄然覺得自己成了那位於公元八世紀從敦煌到吐蕃傳法的和尚摩訶衍的遠傳弟子了,剎那間頓悟:呵呵,原來世間男女這件事竟然如此的複雜,古往今來這麼多聰明人都沒能把它說個清楚,怪不得人們今天對世出的「密教性愛」(tantric sex)這東西還如此的好奇、如此的不能理解,更如此的不能容忍。
  • 揭秘密宗歡喜佛和雙修的真相
    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繆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
  • 眾生歡喜佛歡喜
    今天是七月十五日,佛的歡喜日。大家有善根福德因緣,會聚在老道場。讓我們虔誠地跪在佛前,讓我們一起來祈願!弟子們虔誠地跪在佛前,願代父母師長、家親眷屬,一切有情,至心懺悔。懺悔無始劫來身口意所造種種不善,於三寶前有意無意所造種種不恭敬之罪,於父母師長前有意無意所造種種不孝敬之罪,於一切眾生處有意無意所造種種傷害之罪。
  •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歡歡喜喜過大年!!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佛的法像特徵──現今世界上的彌勒佛像,以彌勒佛轉世為布袋和尚的法像最為普遍,他那笑容滿面、長長耳垂、圓圓大肚、袒胸露腹、手持布袋、憨厚蠢笨的容態,人人見了都歡喜,故一般人通稱彌勒佛為笑佛、歡喜佛;人們也將彌勒佛視為是幸運的象徵,所以又稱其為幸運佛。
  •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歡歡喜喜過大年!!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佛的法像特徵──現今世界上的彌勒佛像,以彌勒佛轉世為布袋和尚的法像最為普遍,他那笑容滿面、長長耳垂、圓圓大肚、袒胸露腹、手持布袋、憨厚蠢笨的容態,人人見了都歡喜,故一般人通稱彌勒佛為笑佛、歡喜佛;人們也將彌勒佛視為是幸運的象徵
  • 沈衛榮談歡喜佛與雙修法:密教是佛教的墮落?
    【編者按】       本文為沈衛榮教授談「歡喜佛與雙修法」文章下篇,上篇請點擊下方「繼續閱讀」。本文原載於《上海書評》2015年3月1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