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二戰德國搶先研究出了原子彈,世界會怎樣?答案令人窒息!

2020-12-23 天哥談歷史

假如二戰德國搶先研究出了原子彈,世界會怎樣?答案令人窒息!

眾所周知,二戰德國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面,都達到了世界頂峰。除了美國,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國家能與之抗衡。甚至,就連原子彈,也是德國最先開始研究的!那麼,德國為何沒有搶先研究出原子彈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德國是最先開始研究原子彈的一個國家。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德國的一些科學家就開始研究關於原子力學的一項秘密研究行動了,這便是原子彈研究的最開始。

不過,在製造原子彈的途中,希特勒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製造人種滅絕計劃,屠殺了600多萬猶太人。而在這些猶太人中,有不少都是歐洲的權貴、科學家,例如愛因斯坦、奧本海默,這些人都是原子彈研究的核心關鍵人物。因為希特勒的大肆屠殺,讓這些科學家心灰意冷,於是他們帶著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跑去美國找羅斯福了。結果,在多次致信羅斯福,陳述原子彈威力之後,美國終於接納了他們,並開始了著名的曼哈頓計劃!

要知道,當年德國是最先開始研究原子彈的,那麼,假如德國搶先研究出來了原子彈,那麼世界會怎樣?答案令人窒息!

首先,假如德國研究出了原子彈,第一個受到攻擊的國家,肯定是英國無疑了!有人會說是蘇聯。其實不然,原子彈雖然威力巨大,但最多一顆毀掉一座城市。而在進攻蘇聯之前,德國在歐洲的大敵一直是英國,他們和英國進行了多輪的空軍對抗,最後是實在拿英國這個島國沒辦法,才去向東尋求發展的。如果有了原子彈,德國一定會對英國搶先使用!

那樣英國定然抵抗不住,就像後期的日本一樣,繳械投降。英國投降之後,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蘇聯了。而此時,德國估計又會向盟友日本提供原子彈製造技術,讓日本稱霸亞洲,打敗美國。這樣一來,歐洲、非洲都是德國的,亞洲、美洲都是日本的,義大利也跟著分羹,這便將實現當年軸心國規劃世界的目標。

不過,這也只是德日夢想中YY而已。筆者相信,即使德國研製出了原子彈,他們也不能統治世界,因為這個世界還是有正義的,邪惡的力量不會永遠存在。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雖然種種巧合,讓我們獲得了二戰的勝利,但是,即使歷史重來,這種結局也是必然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些妄圖毀滅世界的法西斯分子,是永遠無法得逞的!

相關焦點

  • 假如,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假如,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世界會是什麼樣?這個假如我們不敢想像,我們不敢想像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但是美劇《高堡奇人》卻從一個腦洞大開的角度為我們描述了德國和日本戰勝了的場面。
  • 假如德國先製造出了原子彈,二戰結局會改變嗎
    網上有些人認為二戰時德國科技非常發達,有著不少核物理學家,如果不是走了彎路,先製造出了原子彈,那麼肯定可以扭轉戰局。但是他們忽略了兩個重要問題。首先來說,即使德國不走彎路,要想完成原子彈也不是那麼容易。
  • 二戰時期德國軍事力量一流,為何沒有研製出原子彈,真相不簡單
    二戰初期,德國在歐洲大陸可以稱得上是無敵的存在。在德國軍隊閃電戰的迅速突襲下,法國作為一戰中的佼佼者最先淪陷。隨著戰線的慢慢延伸,德國要想實現之前的作戰效率不太現實。在這樣的局勢下,德國只能將希望寄託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不管是V1、V2飛彈都沒能拯救德國的命運。
  • 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
    導語: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德國挑起二戰的時候,第一個襲擊的目標是波蘭,緊接著是比利時、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家,前半段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壓力,跟英國對上的時候遇到不小的阻礙,打了很久都沒有成功取勝。最終經過斟酌,希特勒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朝著蘇聯前進,這個決定將德國葬送。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1945年7月26日,美國通過「波茨坦公告」勸說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時美國軍方已經通過了原子彈使用計劃。而日本方面對此保持懷疑,因為原子彈德國研究過,日本也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要造原子彈比登天還難,所以美國方面有意無意透露自己已經擁有了原子彈,日本內心是表示懷疑的。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原因其實很簡單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直接讓日本無條件投降,震驚了世界。美國是第一個發明出原子彈並將其投入使用的國家,但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止美國一個國家在研究原子彈,納粹德國對於原子彈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中。要知道,當時的德國可謂人才濟濟,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不在少數,還誕生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
  • 二戰日本核爆死傷無數,咋還說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女性給出答案
    01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苦難,超過50個國家、20億人口陷入戰火中,諸國化為火海,英雄悲壯犧牲。直到今天,世界上依然處處遺留著二戰留下的創傷,很多老人依然忘不掉那段地獄般的歲月。對於中國人而言,二戰時抵抗的對象是日軍的侵略。
  • 若原子彈在身邊爆炸,該怎樣做才保命,一個日本人的經歷給出答案
    這是後人來描述原子彈威力的語句。從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原子彈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對於處在核爆中的人來說,就是太陽也不及它的光輝。原子彈是二戰後期研製成功的武器,從此地球進入了核時代,它造成的破壞不可為不大,那麼,假如真的哪天再次爆發大戰,我們身處在核戰中,遇到原子彈爆炸還有方法拯救自己嗎?
  • 發動二戰的軸心國集團,為什麼不研發原子彈,反而是美國呢?
    原子彈是核武器之一,其威力絕不是一般的常規武器可比,這一點或許日本人深有體會。這是因為在二戰末期,原子彈率先研發成功的美國,把兩顆投放在了日本。
  • 假如二戰時期,將德國調到亞洲戰場,日本調去歐洲戰場會怎樣?
    導語:假如二戰時期,將德國調到亞洲戰場,日本調去歐洲戰場會怎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戰場上相對比較殘酷一些,因為各國的工業先進程度較高,可以打造各種比較大型的武器裝備。我們可以看到,二戰中後期基本都是飛機、坦克、大炮主導,造成的殺傷力使得無數士兵犧牲,看看史達林格勒戰役以及諾曼第登入就懂了,犧牲的人數都是百萬起步,十分的誇張。而在亞洲戰場上,雖然也十分的慘烈,但在水準上來說跟歐洲戰場差遠了,那麼假如角色互換,將日本調到歐洲戰場,德國調到亞洲戰場的話,結果會發生改變嗎?
  • 假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你是躲進山洞,還是去參軍打仗呢
    機槍的全面運用,主要是法國大量使用,坦克的登場,主要是英國投入使用,潛艇的運用,主要是德國使用。投放毒氣的使用,協約國和同盟國都使用過,飛艇也少量使用過。 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運用的武器主要有:航空母艦的使用,戰列艦的使用,也是戰列艦退出戰爭舞臺的時期。巡洋艦等艦船也在二戰中出現過。槍械主要有步槍、半自動步槍、機槍、霰彈槍、火焰噴射器等等。
  • 若二戰時中國沒頂住壓力,世界會怎樣?羅斯福:世界史將會被改寫
    每當談及二戰,不少人率先想到的是諾曼第登陸的重要性,是原子彈徹底粉碎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是蘇聯俘虜60萬日本關東軍以及中國長達13年的抗日戰爭。但在國際社會,二戰的主角似乎主要集中在美、蘇、英三國身上,卻常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在二戰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6種武器,陸戰之王跌出前3,航母僅排第2!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6種武器,陸戰之王跌出前3,航母僅排第2! 二戰中威力最大的6種武器,陸戰之王跌出前3,航母僅排第2!
  • 改變二戰和世界格局的原子彈,竟然是奧本海默的一個小故事誕生的
    今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當然也是原子彈問世75周年,咱們這麼講吧,雖然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造成了數10萬人的死亡,而且世界開啟了原子時代。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也得認可,原子彈雖然殺了很多人,但是它恐怕挽救了更多的人,今天有很多史料解密,如果沒有原子彈,日本真有可能搞這個1億玉碎,拼死抵抗。
  • 納粹德國為何沒能力研發原子彈,只因這位科學家「算錯」一個數?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正是因為他們在二戰的末期朝著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提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的減少了盟軍的傷亡。 大家雖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卻很少知道其實在美國之前,也有一個國家差點研製出原子彈。那就是納粹德國。是什麼原因導致納粹德國當時沒能夠造出原子彈?
  • 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
    導語: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眾所周知,二戰前期美國是沒有參與戰鬥的,他參戰的契機在於「日本突襲珍珠港」。那麼如果日本沒有招惹美國,他也找不到藉口參戰的話,單單靠蘇聯還有英國能夠擋住的德國嗎?看看邱吉爾在做什麼就懂了。1941年6月,德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大部分停止和英國的交鋒,轉身朝著蘇聯方向駛去。因為《互不侵犯》條約的存在,史達林斷定德國不敢打自己,所以沒有進行布置。
  • 二戰中如果德國首先製造出原子彈,首先會投向美國還是蘇聯?
    如果德國率先研發出原子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它會同時轟炸蘇聯、英國和美國,根本不會分什麼主次。美國是同盟國的大工廠、英國和蘇聯是盟軍反攻的前進基地,為了確保德國的安全它們都是被核襲轟炸的目標。(歐洲戰線變化)原子彈不是航彈或者子彈,不可能肆無忌憚的使用。
  • 義大利原子彈之謎:理論曾領先美國,墨索裡尼計劃1943年炸掉紐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義大利人在二戰期間也曾研發過原子彈,而且進度和成果相當令人震驚。這裡提示一下,在美國核計劃中扮演關鍵發明人的核物理學家費米,其實就是一名逃亡的義大利人。
  • 所謂「人性」只是遮羞布:納粹想造出原子彈,其實根本沒戲
    今天咱們來討論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二戰德國到底有沒有可能造出原子彈;如果有可能,那麼納粹離原子彈究竟有多遠?如今,人們對二戰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大概有如下幾種解釋:其一,德國科學家有良知,故意錯誤地引導原子彈的研究方向;其二,德國高層並不怎麼重視原子彈,相對原子彈而言,高層更迷信巨炮和遠程飛彈;其三,德國根本就沒有製造原子彈的條件,所謂「二戰德國無限接近原子彈」這個命題,根本就是後人腦補出來的。除了這三大傳聞外,各種版本更是層出不窮。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時至今日,一段重要的歷史真相卻為人所遺忘:日本在二戰的核野心之所以遭遇失敗,只是因為缺少金屬鈾和鈽。  兩項計劃並列展開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和弗裡茨發現核裂變後,發達國家的物理學家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發現的軍事用途,日本也如此。日本科學家仁科芳雄早在1939年就提出了將這一新發現進行軍事應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