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2021-02-28 閱讀行動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它沉沉穩穩地駐在那塊土地上,像一方紙鎮。美麗凝重且深情地壓住這張紙,使我們可以在這張紙上寫屬於我們的歷史。

有時是在市聲沸天、市塵彌地的臺北街頭,有時是在擁擠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車站,我總會想起那座山和山上的神木。那一座山叫拉拉山。

11月,天氣晴朗,薄涼。天氣太好的時候我總是不安,看好風好日這樣日復一日地好下去,我決心要到山裡去一趟,一個人。一個活得很興頭的女人,既不逃避什麼,也不為了出來「散心」——恐怕反而是出來「收心」,收她散在四方的心。

一個人,帶一塊麵包,幾隻黃橙,去朝山謁水。

車行一路都是山,滿山是寬大的野芋葉,綠得叫人喘不過氣來。山色越來越矜持,秋色越來越透明。

車往上升,太陽往下掉,金碧的夕暉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顧卻,不知該留下來依屬山,還是追上去殉落日。和黃昏一起,我到了復興,在日本時代的老屋過夜。

第二天我去即山,搭第一班車去。當班車像一隻無槳無楫的舟一路蕩過綠波綠濤,我一方面感到作為一個人一個動物的喜悅,可以去攀絕峰,但一方面也驚駭地發現,山,也來即我了。我去即山,越過的是空間,平的空間,以及直的空間。但山來即我,越過的是時間,從太初,它緩慢地走來,一場十萬年或百萬年的約會。

當我去即山,山早已來即我,我們終於相遇。

路上,無邊的煙繚霧繞。太陽藹然地升起來。峰迴路轉,時而是左眼讀水,右眼閱山,時而是左眼披覽一頁頁的山,時而是右眼圈點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觀之不盡。

不管車往哪裡走,奇怪的是梯田的階層總能跟上來。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他們硬是把峰壑當平地來耕作。我想送梯田一個名字——「層層香」。

巴陵是公路局車站的終點。像一切的大巴士的山線終站,那其間有著說不出來的小小繁華和小小的寂寞——一間客棧,一家兼賣肉絲麵和豬頭肉的票亭,車來時,揚起一陣沙塵,然後沉寂。

訂了一輛計程車,我坐在前座,便於看山看水。司機是泰雅人。「拉拉是泰雅話嗎?」我問,「是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他說,「哦,大概是因為這裡也是山,那裡也是山,山跟山都拉起手來了,所以就叫拉拉山啦!」他怎麼會想起用國語的字來解釋泰雅的發音的?但我不得不喜歡這種詩人式的解釋,一點也不假,他話剛說完,我抬頭一望,只見活鮮鮮的青色一刷刷地刷到人眼裡來,山頭跟山頭正手拉著手,圍成一個美麗的圈子。

車雖是我一人包的,但一路上他老是停下載人,一會是從小路上衝來的小孩——那是他家老五,一會又搭乘一位做活的女工,有時他又熱心地大叫:「喂,我來幫你帶菜!」看他連問都不問我一聲就理直氣壯地載人載貨,我覺得很高興。

「這是我家!」他說著,跳下車,大聲跟他太太說話。他告訴我山坡上那一片是水蜜桃,那一片是蘋果「要是你三月末,蘋果花開,哼!」這人說話老是讓我想起現代詩。

車子在凹凹凸凸的路上往前蹦著。我不討厭這種路——因為太討厭被平直光滑的大道把你一路輸送到風景站的無聊。

「到這裡為止,車子開不過去了,」約一個小時後,司機說,「下午我來接你。」

我終於獨自一人了。獨自來面領山水的對諭。一片大地能昂起幾座山?一座山能湧出多少樹?一棵樹裡能秘藏多少鳥?鳥聲真是種奇怪的音樂——鳥越叫,山越深幽深寂靜。

流雲匆匆從樹隙穿過。「喂!」我坐在樹下,叫住雲,學當年孔子,叫趨庭而過的鯉,並且愉快地問它:「你學了詩沒有?」山中轟轟然全是水聲,插手寒泉,只覺自己也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而人世在哪裡?當我一插手之際,紅塵中幾人生了?幾人死了?幾人灰情滅欲大徹大悟了?記得小時老師點名,我們一舉手說:「在!」當我來到拉拉山,山在。

當我訪水,水在。

還有,萬物皆在,還有,歲月也在。

轉過一個彎,神木便在那裡,跟我對望著。

心情又激動又平靜,激動,因為它超乎想像的巨大莊嚴,平靜,是因為覺得它理該如此,它理該如此妥帖地拔地擎天。它理該如此是一座倒生的翡翠礦,需要用仰角去挖掘。

往前走,仍有神木,再走,還有。這裡是神木家族的聚居之處。

11點了,秋山在此刻竟也是陽光炙人的。我躺在樹下,臥看大樹在風中梳著那滿頭青絲。

再走到那胸腔最寬大的一棵,直立在空無憑依的小山坡上,它被火燒過,有些地方劈剖開來,老乾枯乾蒼古,分叉部分卻活著。怎麼會有一棵樹同時包括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悅?那樹多像中國!中國?我是到山裡來看神木,還是來看中國的?坐在樹根上,驚看枕月衾雲的眾枝柯。我們要一個形象來把我們自己畫給自己看,我們需要一則神話來把我們自己說給自己聽:千年不移的真摯深情,閱盡風霜的泰然壯矜,接受一個傷痕便另拓一片蒼翠的無限生機。

在山中,每一種生物都有尊嚴地活著,巨大悠久如神木,神奇尊貴如靈芝,微小如陰暗巖石上恰似芝麻點大的菌子,美如鳳尾蝶,醜如小蜥蜴。甚至連沒有生命的,也和諧地存在著,石有石的尊嚴,倒地而死無人憑弔的樹屍也縱容菌子、蕨草、蘚苔和木耳爬得它一身,你不由覺得那樹屍竟也是另一種大地,它因容納異己而在那些小東西身上又青青翠翠地再活了起來。

忽然,我聽到人聲。司機來接我了。

山風野水跟我聊了一天,我累了。

回到復興,第二天清晨我走向渡頭,我要等一條船沿水路帶我到石門。一個農婦在田間澆豌豆。打穀機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我坐在石頭上等船。

烏鴉在山巖上直嘎嘎地叫著,羽翅純黑碩大,華貴耀眼。它們好像要說的太多,愴惶到極點反而只剩一聲長噫:「嘎——」船來了,但乘客只我一人,船夫定定地坐在船頭等人。

我坐在船尾,負責邀和風,邀麗日,邀偶過的一片雲影,以及夾岸的綠煙。

沒有別人來,那船夫仍坐著。兩個小時過去了,我付足了大伙兒的船資,促他開船。

山從四面疊過來,一重一重地,簡直是綠色的花瓣——不是單瓣的那一種,而是重瓣的那一種——人行水中,忽然就有了花蕊的感覺,那種柔和的、生長著的花蕊,你感到自己的尊嚴和芬芳,你竟覺得自己就是張橫渠所說的可以「為天地立心」的那個人。不是天地需要我們去為之立心,而是由於天地的仁慈,他俯身將我們抱起,而且剛剛好放在心坎的那個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們遂挺然成花蕊。

回首群山,好一塊沉實的紙鎮。我們會珍惜的,我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屬於我們的歷史。

我們所有的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老是夢想著天邊一座奇妙的珠瑰園,卻偏偏不去欣賞今天就開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相關焦點

  • 張曉風《畫晴》閱讀練習及答案
    畫晴張曉風落了許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覺得似乎撿回了一批失落的財寶,天的藍寶石和山的綠翡翠在一夜之間又重現在晨窗中了。陽光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如果我們肯早日離開陰深黑暗的墊居,回到熱熱亮亮的光中,那該多美呢!頭頂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樹,葉子不多,卻都很青翠,太陽的影像從樹葉的微隙中篩了下來。暖風過處,滿地圓圓的日影都欣然起舞。唉,這樣溫柔的陽光,對於庸碌的人而言,一生之中又能幾遇呢?坐在這樣的樹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對人品的觀察。
  • 名家談閱讀特輯——張曉風
    張曉風 中國臺灣著名散文家。 代表作有《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你還沒有愛過》等。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一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為標誌,她以一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 《那座山》:它不僅僅是座茶山,它是父愛,是家,是我們的根吶!
    今天你微笑了嗎 別說天氣不好精神欠佳 你可知道 一個微笑就燦爛了老爸老媽你家我家 老爸老媽推開家門那 輕輕的呼喚天底下的幸福 濃縮成一句話你家我家 心愛的她不管是咫尺 還是天涯帶上你的微笑 心安即是家不管是貧困 還是榮華帶上一個微笑 有愛就是家伴隨著這首《你家我家》的主題曲,我看完了張銳執導的《那座山》這部電影,心裡真不是滋味。
  • 記敘文:翻過那座山
    人總是會通過別人的目光來對自己有一個所謂的「認知」,在這種「認知」下的我們明顯感受到來自他人成見的目光是我們難以躲避的,就如同臺詞中那不可搬動的大山。即使如此,我們又何必執著於做那個愚公?何不做一個攀登者,翻過那座大山。隨著回憶中刺眼的燈光照亮整個舞臺以及舞臺上孑然一身的我,透過燈光,我就更為真切地感到舞臺下那一雙雙滿是驚異的目光。
  • 家鄉那座山
    離開家鄉後,我爬過各種各樣的名山大川,也看過各種各樣的奇峰異景,但是,真正令我難忘還是家鄉那座山。
  • 翻過心裡那座山
    翻不過心裡那座山,就難以到達人生的「詩和遠方」。「決心要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最難邁過的坎,是心裡那道坎;最難翻過的山,是心裡那座山。其實,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對於「心勝」者,挫折會變為成長的「存摺」,失敗會變成向上的階梯。反之,勝不了自己,走不出自我,不論是「矛盾窩」還是「功勞簿」,都可能成為前進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 世界讀書日丨臺灣作家張曉風來了,約嗎?
    25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獲中山文藝散文獎,為至今得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另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等,並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會」之委員,2012年獲舉為第八屆中華民國不分區立法委員。2013年辭去立委,轉任「親民黨」「文化及環境」關懷召集人。
  • 「新華悅聽」張曉風:「椄」這個字
    要在生活上使用電燈、電冰箱,只要插上插頭就行了——但要弄懂物理學上的電力傳導,那可要十年以上的功力。好在,這個世界上懵懵懂懂不了解電的人,也都能大剌剌地享受電的好處。唉!快八十歲了,對農事中的嫁接術,我仍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免有幾分慚愧,但我對此事一向是十分嘆服的。我甚至曾經對一個「椄」字大感興趣,且為之神魂顛倒。
  • 飛過了那座山,卻越不過這條河!
    1 表姐離婚,姨媽來找我媽訴苦。 表姐,名牌大學研究生,拿著百萬年薪,住著氣派的高檔小區。屬於要錢有錢,要才有才,老天青睞的那一類天之驕女。 表姐夫和她是同學,讀研結婚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 走詩集 | 當如飛馬 躍過那座座山
    小學運動會上總是那個聚精會神吃零食的,連喊加油都覺得費力氣;高中為了加強畢業生的身體素質,學校安排課間跑步,而我總是那個跑了半圈就會圍著操場慢慢走的人;大學體測,800米的項目硬是補考了一次才通過……大概誰也想不到,在快30歲的時候,我會成為一個喜歡爬山熱愛徒步還會參加越野賽的人。今天,就聊聊越野和那些曾徵服的山。
  • 「晶都風韻」那山,那水
    楊運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我的心靈深處,難以忘懷的就是家鄉的那山、那水,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那些瑣碎的記憶是我生活的源頭,是我心靈永駐的驛站。那山,雄偉秀麗,三山連綿,是我童年、少年的樂園;那水,清澈見底,流水潺潺,帶走我的童年、少年。
  • 楊永珍:那山 那羊 那群人
    橫臥在張掖東面的龍首山,抬頭就能看見。尤其到了冬天,皚皚的雪染白了山頭時,它就像一位久經風霜的老人,靜靜地觀望著腳下的這片土地。這座被當地人稱作「東大山」的山脈。當你走近它時,才發現它是貧瘠的,光禿禿的。只有遊蕩的雲投下的陰影,讓它有了些許的嫵媚,擠出一點點的生氣。進入農曆七月時,一簇簇耐旱的野草,泛出綠色,蜥蜴在荒灘閒逛時。
  • 「座山雕」歷史原型:從軍長變成匪首
    【導言】提起謝文東這個名字,人們一定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要提出「座山雕」恐怕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據考證《林海雪原》裡的土匪頭子「座山雕」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謝文東。如果說「座山雕」謝文東,曾經加入過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出任第八軍軍長,而且還是中共黨員,您能相信嗎?
  • 中國五嶽到底指的是那幾座山呢?
    在學地理的時候肯定學過中國五嶽,那麼到現在你還記得這五嶽到底指的是那五座山嗎?它們分別位於哪裡?它們又為什麼被稱之為五嶽呢?中國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東西南北中是根據它們所處的位置來進行命名的,這五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這五座上也是古代文化的一個縮影,並且這五座山風景優美,也是現在人們常去旅遊的勝地,從古至今流傳的一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
  • 閬中天宮院:那山、那水、那一片人間仙境
    那山、那水、那一片人間仙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心中的桃花源。而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處: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家家有花、人人有愛、可以讓我心停留的地方。你心中的桃花源是否和我一樣呢?我一口氣爬到山門。站在這裡,環顧四周,它四圍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兩旁吉水相抱。它坐落在山水之間,山、水、古建築群融為一體,自然天成,既藏風又聚氣,觀星象、習術數、擇福地,好一塊山水寶地。這裡山勢延綿起伏、雲蒸霧繞,好似天帝、神仙居住的宮殿...
  • 那座山,那群人,那條狗
    也不知道那條金毛犬過得怎麼樣了,還在不在山上。四年後2021年1月24日,群主提議重走九郎山,四年前參加過活動的我和段公子、金花姑娘報了名,而黃總和小吳是新加入的夥伴。回頭段公子意猶未盡地和我們說:我以前從來不信這些東西,但自從我遇到一些事開始,我就開始有點信了。我說四年前我們在寺廟門口偶遇的金毛犬,可惜四年後我們和那條狗不再有故事了。到了水庫邊,有事遲來的金花下了計程車,四年前那個一身粉紅色運動裝,帶著粉色棒球帽的金花變得不一樣了,穿著樸素的白色棉衣,臉上多了幾分成熟穩重,和我們打招呼。
  • 直面困難作文:翻過那座山
    天下第一險的俊峰上有一座蹦極臺,我遠遠地望去,雲霧繚繞,白霧瀰漫,空谷傳響,頗有相近之感,我在心底暗自鼓了鼓勁,你朝它走去。我緩緩地渡著步子,一步一頓地挪到裝備處,我的眼前仿佛有群星閃耀,隨手拿了一件似乎並不太合身的衣服就往身上套。溼潤的手掌在鐵皮扣上留下淡淡的水漬。「小姑娘到你了。」
  • 「壽比南山」中「南山」是哪座山:成語中十座山,無一不出乎想像
    泰山壓頂、華山論劍、逼上梁山,這些是人人皆知的名山,無須我們去探究,但還有一些成語中涉及到的山,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已經很難知道它是哪座山。比如下面十個成語中的山,可能都出乎了你的想像,已經不是你認為的那座山。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想起那件事我就開心》
    想起那件事我就開心在我的記憶深處,有很多難忘的事情,它們就像一顆顆小星星,常常在我的大腦裡閃爍。有難過的,有後悔的,有失望的……但是最亮的那一顆,是令我最開心的。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遊樂園,這裡的遊樂設施令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不知道玩哪一個好。投保齡球?不行。抓娃娃?沒意思。呀!我終於看到了一個我最喜歡的東西——自行車!我興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騎自行車!」媽媽面露難色:「寶貝,騎自行車太危險了,咱們換一個別的吧!」
  • 五月麥浪:想起過往,我就心生溫柔
    金黃的麥浪翻滾著越過山間我踩著田埂上綠油油的青草我聽著山腳下人家的狗叫聲想起爸媽用麵粉趕製麵條的歲月他們湊錢買了一臺壓面機五月就成了他們最忙的時節村民收了麥子就去我們家做麵條那是艱苦歲月裡最好的調料爸媽常忙到忘記吃飯更顧不上我們的三餐我們只好天天吃麵條媽說,我哥吃厭了,再餓也不吃就在大太陽下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