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慶餘年》有感:珍惜生命、活出自我!

2020-12-16 小生閒談

不管身處那個世界,錢、權永遠是主題。

範閒,終於在另一個世界實現了他前世所有的願望。安之,實至名歸。有時在想為啥孟婆這麼多事,給每個人喝碗湯,如果不喝,世界會怎樣?

一個英俊瀟灑、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武功卓絕、處處留情、人見人愛……的私生子,現實中不可能存在,只有在那個世界才有可能

其實對範閒,我喜歡他的一部分,做自己喜歡的,自以為正確的,生為自己,珍惜生命,一言九鼎。

對於他的感情生活,讓人有點唏噓。從小就吃丫環豆腐,那怕求抱一下;12歲親丫環,13騙丫環,14得丫環。感覺就是個下半身動物。也許是作者的故意設計吧。

對長輩們的感情,可圈可點。一個沒有父母的私生子,對長輩們也許天生的渴望父母情節。對養父範尚書,情真意切的尊重孝順;對林若甫,如父般敬重;對陳萍萍,情深意重;對慶帝,又愛又恨;對費介,感激感恩。對五竹,依戀、愛惜、利用。感覺對所有的長輩,都有點類父情結。

對母親,愛、怨、恨、憐…

書中人物,各具特色,意猶未盡,需慢慢品

被迷和迷上的女人:範若若、四歲時被調戲的十幾歲的丫環、冬兒、思思、林婉兒、司理理、葉靈兒、柔嘉、海棠朵朵、北齊皇帝、孫顰兒、王曈兒、……這麼多的女人,自如周旋,不服不行

三皇子、範思轍:一個8歲的皇子,一個14左右的生意人,大膽開京城第一流的妓院。貓膩的腦洞夠大

宜貴嬪、淑貴妃、醒兒、寧才人、皇后、太后、太子、二皇子、大皇子、靖王世子李弘成等皇親國戚,在不好色的皇帝陛下眼中,大都是可有可無的人,可憐可悲

長公主,天生的才貌雙全,只可惜用情太深,用計太狠,終把自己毀了

沈重,北齊的重臣,然在必要的時候被犧牲了

王啟年:看似不著邊際無釐頭,實則胸有成竹絕活多,難得一見的人才。

範閒四子:楊萬裡、成佳林、侯季常、史闡立,四人各具特色,卻都有遺憾。然此遺憾,從一些側面成就了範閒。

郭悠之、辛少卿、任少卿、言若海、言冰雲、陳萍萍、吳伯安,郭寶坤、賀宗偉…這些與官場有關聯的人,全部淪為時代的犧牲品

明家母子、明七少,一方大戶,各種小手段,人情世故、人心冷暖,處處可見

四顧劍、葉流雲、雲之瀾、苦荷大師、燕小乙、洪公公、洪竹、戴公公、沐鐵、沐風兒、何道人、上杉虎、王十三郎…這些武者,在範閒的世界裡都曾經留下濃墨重彩,然而風光過後,沉默居多

肖恩、莊墨韓,一對冤家兄弟,一文一武,各有成就,因血脈相連,臨死也要互相惦念。人性的親情,可見、可嘆

這麼多人,我最喜歡範閒的二位師傅。

一是五竹,永遠年輕英俊的外表,永遠信守諾言的性情,永遠不負眾望,可惜的是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初衷。

二是,費介。放蕩不羈的外表下一顆玲瓏心,看清一切後回歸本心,活出自我。

慶帝,也是悲哀,一代宗師,一位權王,一切謀劃的失敗,原於對私生子多了一點愛

陳萍萍,佩服他一輩子的計謀,很想知道他和寧才人真的有過交集嗎?

我看來最重情的是靖王爺,表面無所事事養花種草,內心裡無比煎熬。對各種兄弟情,瞭然於胸,卻閉口不談。

全書有個點一直在閃光:珍惜生命、活出自我!

相關焦點

  • 幹警隨筆|珍惜當下的時光—讀《目送》有感
    幹警隨筆|珍惜當下的時光—讀《目送》有感 2020-07-0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出生命的意義》:活著並不是要轟轟烈烈,而是超越自我
    記得初讀這本書是在小傑最低迷的那段時間,那段時間工作生活都非常糟心,甚至一度陷入自我懷疑和挫敗中,當時因為朋友推薦,試著讀了一下,這一讀就被裡面的故事和「意義療法」深深的吸引了,大家如果身邊有情緒不佳或者人生低谷的朋友可以推薦一下,確實值得一讀。
  • 超越自我 絕處再生 活出生命的意義
    6月20日,「敞開心扉 聊幸福」之活出生命的意義準時與讀者朋友們線上見面,幸福教練(GOH)系統講師、家庭治療師微玉老師通過對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苦難經歷和意義療法的分析,帶領大家開啟了一場意義尋覓之旅。歷經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難,弗蘭克爾是如何超越自我,找出絕處再生的意義呢?
  • 《母親的英雄之旅》: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潛能無限的英雄之旅,用心理學家弗蘭克爾的話,那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我們有時候會想,生活不如意,為什麼而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我們想要的太多,做得太少」,試想一下,我們在疫情的這段時間,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刷劇呢?還是在閱讀,在學習,在提升自己呢?
  • 雪潮: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高溫是生命的警戒線
    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雪潮一定要回歸自我,秉持自我,彰顯自我。把個性努力鮮明著,把才華竭誠發揮著,也把潛能不斷激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詩意的棲息著,就是最好的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中,浪漫的翱翔著,就是壯麗著自我。
  •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向跋涉的生命致敬——讀《這個世界無須仰視》有感
    讀書|向跋涉的生命致敬——讀《這個世界無須仰視》有感 2020-07-20 2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到中年,活出自我的人有這四個特徵,讓生命更有意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不珍惜就會發現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人生的進度條已經快要拉滿。但正是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才要竭盡全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朵浪花。雖然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但不同的人過法也不同。有的人抓緊時間,有的人悠閒自在;有的人為自己而活,有的人為別人而活。
  • 炮仗花開慶餘年
    孩子們喜歡把它摘下,用繩子綁在竹竿上,滿大街的跑,口中叫喚著:噼裡啪啦 劈啪啪 啪啪啪……這一株經歷災難的炮仗花,誰都不知道它是怎樣活過來的。它在高牆上盛開,像一串串喜慶的鞭炮,熱辣的桔紅色燃燒了這寒冷的冬天!它好像在唱:留餘慶,慶餘年……最近在看《慶餘年》,喜歡這個名字。
  • 《斯通納》之活出自我便是最大的贏家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將一起共讀《斯通納》,共讀這本曾被退稿7次,蒙塵50年,但一經出版便銷售超20萬冊的奇書。他曾想像過智慧,在漫長歲月的盡頭,他卻找到了無知……」能在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時,發現自己了無期望,這或許就是一個將死之人最大的幸福吧。凱薩琳走了之後,斯通納再次陷入了混沌的生活狀態。當身心無處寄託時,人就像沒有了靈魂。沒有靈魂的斯通納到處遊走,世界都是一片灰暗。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發布時間: 2020-06-03 17:29:2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宇寰
  • 【原創】陳瑛:讀《去年的樹》有感
    原創作者:陳 瑛 圖文編輯:阿拉善未來文化藝術傳媒 讀《去年的樹》有感 閒來無事,隨手拿起四年級的語文書,翻到了《去年的樹》這篇課文,再次讀起來。
  • 《慶餘年》登陸香港TVB 海外地區陸續播出
    《慶餘年》是2007年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小說,是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的早期作品,也是其成名作。電視劇《慶餘年》由王倦任編劇,孫皓執導,故事講述了某大學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熟讀古典名著,為了讓葉教授認可其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史的論文命題,通過寫小說的方式,進一步闡述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
  • 請珍惜時光,活出精彩的今天
    這首《明日歌》七次提到「明日」,反覆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歲月。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能盡力爭取和失而復得,只有時間難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永不回頭。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明天的太陽永遠不是今天的太陽。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男頻「爽劇」《慶餘年》是如何以現代青年精神燭照古代的?
    從「爽文」到「爽劇」,《慶餘年》不僅解鎖了男頻IP的新姿勢,也讓年輕觀眾感受到情懷的感召——這裡,有「不畏強權,敢於抗爭」的精神內核,有「自我哲學」的人格自我實現,還有「掄圓了活」的人生態度與意義……爽劇背後的理想主義光輝,正是《慶餘年》的獨特魅力。
  • 《人間告白》,最好的深情,是珍惜一切,活出兩個人的精彩
    深愛的丈夫生命所剩無多,金魚醬做為妻子,一邊照顧丈夫和孩子,一邊更加珍惜相伴的時光,讓彼此留下最燦爛的回憶……小忽先去了人生終點,金魚醬也沒有停止記錄,而是將自己對愛人的思念寫下來,寫成一封封寄給小忽的信,用這樣的方式留下摯愛。金魚醬的這些記錄,被整理成《人間告白》。當我翻開《人間告白》時,又淚眼朦朧,簡單的文字載著深深的情,又再次輕易戳中早已被盔甲包裹的內心。
  • 楊京:強化自我修煉 在多重歷練中成長| 學習有感
    楊京:強化自我修煉 在多重歷練中成長| 學習有感 2020-09-20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生,願你擁有支配人生的勇氣,活出自我價值
    後來,她形容自己這段婚姻經歷為「面目模糊的賢內助」,有人評論這句話應該讀解為「我是一個在婚姻裡沒有自我,為別人而活,在別人眼裡卻沒有任何價值的人」。2013年,劉敏濤選擇結束了這段心酸又卑微的婚姻,獨自帶著女兒開始了自己的中年叛逆生活。
  • 第貳拾期||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讀《皮囊》有感
    第貳拾期||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讀《皮囊》有感 2020-03-12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餘年》1月30日登陸浙江衛視 全景式群像再現「東方新傳奇」
    《慶餘年》是2007年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小說,是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的早期作品,也是其成名作。電視劇《慶餘年》由王倦任編劇,孫皓執導,故事講述了某大學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熟讀古典名著,為了讓葉教授認可其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史的論文命題,通過寫小說的方式,進一步闡述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