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斯幼兒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2020-12-18 KRK北京凱斯幼兒園

隨著經濟水平和國民意識的發展,幼兒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好的幼兒教育」更是教育界和家長們都在努力追尋的一個目標。

作為一個「因興趣而轉入教育行業」的學霸,小馬老師有著對幼兒教育事業最純粹的熱愛和最強烈的責任感,他從不停止思考。

關於「什麼是好的幼兒教育」,他也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凱斯幼兒園斯國際教研總監

美國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

曾任職美國最大企業幼兒園Bright Horizons

常青藤爸爸公眾號「小馬君聊育兒」專欄作者

以下為小馬君分享:

我自己最近在反思,到底什麼才是好的幼兒教育?突然有一種頓悟,我認為「真正好的幼兒教育是讓孩子自然感知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為他們編制虛假的美好」。

關於KRK教育到底有什麼特色的問題一直在爭論,之前市場和家長給過我們很多的標籤:「最貴的幼兒園」「全天外教」「美式幼兒園」,這些認知說實話是外界送給我們的,但是我很慚愧地認為,這個離我們教研團隊想要達到的詩和遠方還有很長的距離。

美國留學的7年時間裡,是興趣讓我從一個金融專業的本科生轉身投身到學前教育專業,從一線助教老師到美國最大企業園Bright Horizons幼兒園管理層,再到回國負責全國近20家KRK園所的教學2年半的時間,這段經歷真的讓我有很深刻的感觸。

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和美國在學前教育階段認知有著底層的差別,也更切身體會到在中國做教育的複雜性。但是我依然覺得,作為KRK中國團隊,有責任也應該有魄力去探索那個更「真實」以及「有深度」的幼兒教育。

那什麼才是我們教研團隊理解的

好的教育態度呢?

用一句總結就是:

「把孩子當成完整獨立的人去對待」

如果我問你,孩子是不是一張白紙?

你會有什麼答案?

我和教研團隊的答案很明確,孩子永遠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是彩紙。

承認孩子生而不同的本色是認識他們的第一步。

有很多人問我,凱斯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我現在還很難給出答案,但是我希望通過所有人一同的努力,10年後,從KRK畢業的孩子能具有一種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敢於深度思考」。

我認為,中美學前教育的區別在兩個方面有比較明顯的體現:一個是教育的深度,一個是教育內容的真實度。

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和孩子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成員的內容你會怎麼分享?

大部分人都會強調傳統的家庭類型,講一講爸爸媽媽,貼幾張照片等等。但,這個世界上真的只有這樣的家庭嗎?你願不願意把真實的情況完整的告訴孩子呢?

我想分享一下,11月的中文教案,我們是這樣呈現類似內容的:

教案在系統上傳沒幾天,就有不止一位老師來問我,這個內容真的合適對3歲的孩子分享嗎?真的要和孩子說這麼多嗎?是否要諮詢一下家長?單親家庭的媽媽會不會受不了?

我的回答是,這是你的選擇,我也充分尊重你的選擇。

也許剛回國那會兒,我會毫無顧忌的堅持我的觀點,甚至逼迫老師必須上。但是今天,我更願意把決定權交還給了老師,因為千萬不要低估在中國做教育的複雜性,而且我也相信老師是最了解自己班級孩子和家長特點的人。

在一個真實的教育環境中,老師和孩子同樣重要。只有老師自己覺得這個內容是她願意呈現的,是自己她覺得安全和舒適的,內容傳遞的過程中才會是精彩的,才會是動情的。

最終那些老師有沒有呈現這個內容,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這一份教案足以激起她內心的思考,思考到底教育的深度要做到多深,到底教育要做到多真實。

有此足矣。

作為一支有理想的凱斯幼兒園總部教研團隊,我們會堅持這一份「真實」。馬爸爸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而我的境界可能還沒他有那麼高,我只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如此篤定地帶著團隊堅持,是因為我看見過。

我真的看見過當我們坦誠地和孩子們分享這個世界上有流浪漢的時候,他們在自己繪畫未來社區圖紙時,會特意保留一個供流浪漢休息的紅色雨棚;當我們告訴孩子拒絕分享是自己正常的權利時候,他們開始考慮如何禮貌地拒絕,並且學會了溝通;

當所有人還沒有看到結果,但是你已經看見過的時候,這也許就是該堅持也是值得付出努力的方向。

文章的最後,我想用我很喜歡的故事結束,希望你在讀完後,能夠多一份思考,甚至重新審視你面對的孩子,從心底裡把他/她當成一個完整獨立的人去對待。

《The Family Book》 翻譯版

(原作者:Todd Parr)

有的家庭很大,有的家庭很小。

有的家庭成員有一樣的膚色,有的家庭成員膚色各不相同。

但是,所有的家庭裡,大家都喜歡抱抱。

有的家庭互相住得很近,有的家庭互相住得很遠。

有的家庭成員都長得很像,有的家庭成員長得很像他們的寵物。

但是,任何一個家庭,如果失去了他們愛的人,都會非常的悲傷。

有的家庭有一個繼父或者繼母,還有他們的孩子;有的家庭領養孩子。

有的家庭有兩個媽媽或者兩個爸爸;有的家庭只有一個家長。

但是,所有的家庭都喜歡一起慶祝特別的日子!

有的家庭吃的東西不一樣,有的家庭吃一樣的東西。

有的家庭喜歡安安靜靜,有的家庭喜歡熱熱鬧鬧。

有的家庭喜歡乾乾淨淨,有的家庭喜歡亂鬨鬨,髒兮兮。

有的家庭獨自住在一棟房子裡,有的家庭和別的家庭分享一棟房子。

但是,所有的家庭,大家都互相幫助,一起變得更強大!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家庭,但是無論你的家庭是哪一種,它都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焦點

  • 凱斯幼兒園一所真正以孩子為中心的美式國際幼兒園
    原標題:凱斯幼兒園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孩子成長規律義大利教育家馬拉古奇說,「我們為幼兒所做、所想的一切只能從幼兒身上找到答案」,「我們必須以此作為我們的信念與指導方針」。
  • 北京凱斯幼兒園分享: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乍一看這個話題,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如何教孩子們禮貌地說謝謝。但是,一個兩歲的孩子真的應該被強迫向送他禮物的祖父說謝謝麼?一個四歲的孩子應該為他的生日禮物寫一封感謝信麼?一個六歲的孩子應該對在他或她的感恩節盤子中的菠菜和小紅莓果醬表示感激之情麼?
  • 8100㎡幼兒園落戶濟南,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來仁愛玖悅國際幼兒園
    「能讓孩子吃飽就行」「別虐待孩子就行」「幫我看好孩子就行」很多家長對幼兒園的認知還停留在「託兒所」的觀念裡,認為孩子去幼兒園不過就是吃飽玩好,老師有耐心,把孩子照顧好就足夠了,並不認為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本領。
  • 凱斯幼兒園:2020年,你曾因何感動?
    2020年8月9日晚,北京市教委發布了中小學及幼兒園秋季開學方案,其中幼兒園開學時間定為9月8日及9月11日。至此,凱斯幼兒園全國所有園所均成功地「熬」過了這個漫長的假期,順利回歸正軌。隨著最後這隻「靴子」落地,凱斯幼兒園全國範圍內的抗「疫」工作告一段落。在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凱斯幼兒園總部市場部聯合各部門,誠摯推出「感動KRK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記錄和紀念這一年,每一個看似平凡的K家人身上最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 蒙特梭利是什麼|要不要給孩子選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
    那麼給孩子選一個怎麼樣的幼兒園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呢?筆者的孩子是從2歲半開始上的蒙特梭利幼兒園,現在馬上3歲半了。因此身邊有很多朋友問我,蒙特梭利是什麼,蒙特梭利理念的幼兒園怎麼樣,值得上嗎?蒙特梭利幼兒園值得上嗎?
  • 對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份反思給出了答案!
    他心愛的書,一個周都看不完。我不禁想。這樣的教育到底是對是錯?到底為了什麼?很多父母並不希望孩子有太過獨立的想法,那樣不好擺布,達不到想要教育的目的。相反,他們希望孩子聽話,好管教。他們說,我們是一家子,哪分你我,大人總是對的,孩子照做就是了。甚至有些父母嗔怒打罵無常。其實,人和人應該保持彼此的尊重,孩子不是物件,他當有自己的思想,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養育孩子也並不是天大的功勞,要把孩子做木偶擺布。
  •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看到宋丹丹的育兒方法,我就明白了
    是的,家長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所能給予的最好教育並不是過多約束的愛意,而是恰當好處的「放養」模式。案例分析:趙婷,一個普通的中國女孩,在第七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躍成為受萬人矚目的明星導演。在此次電影節上,她成為了第一個斬獲最佳影片金獅獎的中國女導演。
  •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觸最好最棒的教育,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長大後出人頭地,可是你們知道吧,即便是在最好最棒的教育下也不可能保證你的孩子在以後能夠出人頭地,畢竟孩子們在優秀教育下受到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 幼兒園孩子該學什麼,家長和幼兒園說的都不一定對?
    前幾天接到了一個諮詢入園的孩子家長的電話。這位媽媽很有禮貌地問:「老師,你們幼兒園有什麼特長班?」我回答:「我們幼兒園沒有特長班。」「那你們幼兒園都教什麼知識?」家長又接著問道。我疑惑地說:「您指的是哪樣的知識呢?」「就是幼兒園教不教英語、算數、認字什麼的知識?」我恍然大悟,回答說:「這樣不符合幼兒發展的知識我們不教!」
  • 家長吐槽老師的時候,都應該重新定義:對於孩子的教育初心是什麼
    有一次,她怒氣衝衝的給我打電話說:「一年級的老師教育方式真的不如幼兒園。」我感到詫異連忙詢問清楚原因。她說,因為迪迪一直都比較好動,而就因為迪迪在課上多動了一下,老師就讓迪迪一個人單獨負責一個禮拜的教室衛生,這未免也太苛刻了吧!孩子好動這不是孩子的天性嗎?
  • 公立幼兒園一個月八九百,私立幼兒園一個月2000多,區別是什麼
    又到了開學季,很多家長不解,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除了學費不一樣,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這的公立幼兒園都是劃片招生,同等私立幼兒園,價格要高出一兩千,但是公立幼兒園受到名額限制,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根據國家規定,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3周歲至4周歲)25人,中班(4周歲至5周歲)30人,大班(5周歲至6周歲)35人,混合班30人。根據不同地區情況,幼兒園班級人數稍有調整。我們孩子上公立幼兒園時,班上滿滿30人,最少的一個班是28人。後來調到私立幼兒園,一個班也才22個人,也是3個老師。
  • 如何讓孩子成為孩子?前所未見的最好的幼兒園
    在日本東京的立川市,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幼兒園。它是一棟「無終端」,無牆壁,無阻隔的環形建築,孩子們可以自由地上房頂、下操場、室內、室外可隨意蹦跳奔跑,沒有「禁區」。它曾被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評選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育建築。
  •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遊戲篇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遊戲篇 愉快的放假前,總是逃不過期末考試和期末作業的折磨。
  • 幼兒園天價學費嚇退網友:不敢生了。你會讓孩子上貴族幼兒園嗎?
    對於重視孩子教育的父母來說,孩子所走的每一步都會深思熟慮,更是有很多家長奉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了給孩子擇校的意識。據我所知,大多數家長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送到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學校,幼兒園如此,小學如此,中學就更不用說了。
  • 凱斯幼兒園:擁抱同理心,讓溝通少一份隔閡,多一份真誠
    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個故事:去年幼兒園有一個小朋友,剛開始因為分離焦慮哭的厲害,媽媽把他送到教室門口告別後轉身下了樓,小朋友不願進教室,一直在門口哭泣。其他的小朋友們已經進了教室開始玩耍。是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一輩兒?還是保姆、司機?不同的溝通對象是什麼類型?什麼家庭背景、教育理念、性格和說話方式?擁有同理心,要求我們在跟家長溝通時不貼標籤。比如當家長一找來,我們就抱著 「XXX又開始……的心態」,就很難與其產生積極有效的溝通,這本身也是在激化矛盾。
  • 讓孩子自主觀察,敢於嘗試——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有感
    「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裡,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是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幼兒進行探究活動的環境,讓孩子自主觀察,去發現,敢於嘗試,有自己的想法。
  • 《三十而已》上海頂級富太都把孩子送到這些幼兒園 金仕教育
    《三十而已》發生在上海,三個女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與故事,其中顧佳有姣好的外貌、苗條的身材,看似幸福的家庭,以及一個3歲出頭的孩子,為了自己的丈夫,這個曾經在外企叱吒風雲的「女魔頭」選擇辭職回歸家庭,照顧創業的老公及襁褓中的孩子。用她自己的話說,有了孩子世界都不一樣了,然而,當你出了月子,你才會明白,顧佳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 郭晶晶孩子上天價幼兒園:狠抓教育關鍵期,未來學習才輕鬆
    沒有哪個父母不關心子女的教育問題,明星也不例外。一向低調簡樸的郭晶晶,在教育上卻異常高調,郭晶晶在接受採訪時說,兒子在被譽為「幼兒園中的哈佛」的香港寶山幼兒園,一年學費14萬。周杰倫為孩子選了以英語教育為主的國際幼兒園,這所以幼兒園一年的學費高達70萬臺幣。
  • 面對孩子的教育,隨遇而安才是最好的方式
    別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質問小編為什麼不花錢讓孩子上更好的私立幼兒園?質問小編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學雙語?質問小編為什麼不讓孩子上興趣班,學一點琴棋書畫,哪怕跆拳道也可以?質問小編雙休日為什麼不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拓展活動……小編竟然無以回答,因為我對孩子的教育尊崇的是無為而治!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究竟是為何?家長如何處理對孩子才最好?
    在給糖豆選幼兒園時,我就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一開始,我看中了離家稍遠,但學校硬體很酷、教育理念高大上、師資力量很強大的某實驗幼兒園,雖然學費貴得要死,但一想到幼兒園的教育條件,我還是決定咬咬牙割肉讓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