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創傷看似是急病,其實也是慢病

2020-12-11 騰訊網

今天給各位講一下顱腦創傷,講之前先看一個案例:王女士,因車禍撞傷頭部及全身多處,致意識喪失,及時被120急救送入醫院救治。當時患者昏迷、呼之不應、雙側瞳孔對光反應消失。檢查與救治同步進行,診斷為多發傷:特重型顱腦損傷並腦疝形成。

王女士經過救治後,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遺留了左下肢活動障礙。

顱腦損傷

顱腦創傷是神經外科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全球每年大約有超過1000萬人因創傷性腦損傷(TBI)住院或死亡。重型TBI的救治仍是世界性難題。2014年中國顱腦創傷資料庫的資料顯示,47家醫院11937名急性顱腦創傷住院患者中,重型TBI的病死率為27.13%,「死亡+植物生存+重殘」率為53.17%。

TBI的救治一般需要經歷四個階段:院前急救、急診室救治、專科救治(神經外科/NCU)和院後康復。院前急救是TBI救治的第一步,是後續救治的基礎。而關於重型TBI患者的轉運,目前傾向於及早送往專科救治中心。對於重型TBI病人,專科救治中心的預後顯著優於非專科醫院。

出院後的康復治療也是TBI救治體系重要環節。Gupta等對比研究了美國和印度的兩個一級創傷中心的數據,結果顯示,印度JPNATC和美國HMC的TBI患者的院內病死率分別為24.0%和26.5%,但出院12個月時的總病死率分別為35.5%和27.5%。

病死率的變化可能與出院後是否接受康復治療有關,因為印度JPNATC的TBI患者出院後只有4%接受康復治療,而美國HMC的TBI患者出院後有53%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

我國TBI患者出院後接受康復治療者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經濟因素、專業化的康復機構少、對康復治療不夠重視等。我們應傳播和樹立這樣的理念:TBI雖是緊急事件,也是一個慢病過程。

臨床表現

(1)意識障礙絕大多數病人傷後即出現意識喪失,時間長短不一。意識障礙由輕到重表現為嗜睡、矇矓、淺昏迷、昏迷和深昏迷。(2)頭痛、嘔吐是傷後常見症狀,如果不斷加劇應警惕顱內血腫。(3)瞳孔如果傷後一側瞳孔立即散大,光反應消失,病人意識清醒,一般為動眼神經直接原發損傷;若雙側瞳孔大小不等且多變,表示中腦受損;若雙側瞳孔極度縮小,光反應消失,一般為橋腦損傷;如果一側瞳孔先縮小,繼而散大,光反應差,病人意識障礙加重,為典型的小腦幕切跡疝表現;若雙側瞳孔散大固定,光反應消失,多為瀕危狀態。(4)生命體徵傷後出現呼吸、脈搏淺弱,節律紊亂,血壓下降,一般經數分鐘及十多分鐘後逐漸恢復正常。如果生命體徵紊亂時間延長,且無恢復跡象,表明腦幹損傷嚴重;如果傷後生命體徵已恢復正常,隨後逐漸出現血壓升高、呼吸和脈搏變慢,常暗示顱內有繼發血腫。

我們都知道顱腦損傷的危害很大它會引起許多其他疾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疾病中常見的有哪些呢?

顱腦損傷危害

1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顱底骨折或異物直接損傷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及其分支,動脈血由破口直接注入海綿竇內所致。典型症狀:搏動性突眼;顱內雜音,壓迫頸動脈雜音減弱或消失;眼球運動障礙;球結合膜水腫、充血。

2外傷性動脈性鼻出血:顱底骨折傷及頸內動脈、蝶顎動脈或篩動脈可引起難以制止的動脈性鼻出血。

3腦膿腫:是腦穿透傷常見併發症和後期死亡原因之一。清創不徹底者,膿腫的發生率約為10~15%,所以早期徹底清創是預防膿腫發生的關鍵措施。

4外傷性癲癇:多見於顱腦穿透傷後,任何時期均可發生,但以傷後3~6月發病率最高。早期發作與腦挫傷,腦水腫、血腫及凹陷骨折有關。晚期發作多因腦膿腫,腦疤痕和腦萎縮等引起。臨床以局限性發作為主,亦可呈大發作。

5顱骨缺損:開放性顱腦傷清創術或閉合性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後,可遺留顱骨缺損。直徑75px以上,臨床有頭暈、頭痛,有時還引起噁心、嘔吐與癲癇。且患者有怕碰傷等不安全感。位於額部影響面容等均須修補。

6顱腦傷後症候群:顱腦傷後,不少病人可留有某些神經方面或精神方面障礙的表現,統稱為顱腦損傷症候群。又稱之為腦外傷後遺症、腦震蕩後遺症、腦外傷神經官能症,病名不一,說明對此症尚缺乏統一認識和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絕大多數輕、中型及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多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顱內壓監護、亞低溫治療、脫水治療、營養支持療法、呼吸道處理、腦血管痙攣防治、常見併發症的治療、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處理、抗菌藥物治療、腦神經保護藥物等。

2.手術治療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原則救治病人生命,恢復神經系統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手術治療主要針對開放性顱腦損傷、閉合性顱腦損傷伴顱內血腫或因顱腦外傷所引起的合併症或後遺症。主要手術方式有大骨瓣減壓術、開顱血腫清除術、清創術、凹陷性骨折整復術和顱骨缺損修補術。

3.隆德概念隆德概念強調以調節腦容量為目標,增加經毛細血管的水吸收,改善損傷腦組織微循環,進而達到控制顱內高壓的治療方法。是治療創傷性腦損傷後腦水腫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能顯著降低病死率。

隆德概念是由瑞典隆德大學醫院神經外科的Nordstrom CH.和麻醉ICU的Grande PO.兩位醫生組成的跨學科團隊於1990提出的,針對於顱腦創傷提出了一種基於生理學為導向的全新的治療概念,和傳統的控制顱內高壓為靶目標性治療(ICP-targeted)不同,其主要的使用原則是1.降低機體應激反應及腦能量代謝2.降低腦毛細血管間流體靜力壓3.維持膠體滲透壓及控制液體平衡

隆德概念的「捆綁」式治療

(1)芬太尼2-5μg/kg/h

(2)小劑量硫噴妥鈉0.5-3mg/kg/h

(3)咪達銼倫 5-20mg/h

(4)β1受體阻滯劑(急性期可以選擇靜脈製劑)

(5)α2受體激動劑0.4-0.8 μg/kg/h x 4-6iv.

許加軍教授作為山東省神經腫瘤專業的骨幹專家,每年完成神經腫瘤手術數百例,歡迎患者及家屬前來諮詢和就診,為您解除病痛和提供正規的治療!!

相關焦點

  • 2017年北京地區顱腦創傷沙龍暨首屆京津冀神經創傷論壇
    2017年北京地區顱腦創傷沙龍暨首屆京津冀神經創傷論壇歡迎您!  隨著醫學發展,神經系統創傷疾病的基礎理論研究及診療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關於顱腦創傷的病理生理及治療理念都發生了許多革命性的變化。為了使從事顱腦創傷診療工作的神經外科同仁能夠準確把握新的知識、新理論、新理念,尤其是規範化的診斷和治療程序,提高京津冀地區神經創傷救治水平,我們特邀請到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的多名神經外科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國內外顱腦創傷領域的最新進展及臨床治療經驗。第三屆北京地區顱腦創傷沙龍暨首屆京津冀神經創傷論壇定於2017年04月15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舉辦。
  • ...顱腦,刀片,仁濟,伴隨著,顱底,切割,創傷,骨性,額骨,頭顱,-上海...
    原標題:切割刀片飛入顱腦 仁濟醫院成功救治  神經外科顱腦創傷組馮軍峰醫生首先趕到搶救大廳,初步查看病人:神志是清楚的,但刀口、鼻孔出血並有明顯的腦脊液流出。在做好基本的額部刀口消毒和保護之後,快速行頭顱CT檢查。
  • 體溫升高對顱腦創傷後腦組織氧分壓的影響
    體溫升高對顱腦創傷後腦組織氧分壓的影響 2021-01-08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創傷救治未來可期:《中國創傷年度報告》啟動編寫,百度創傷地圖上線
    10月16—18日,為期三天的「首屆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學術年會暨第四屆國際急危重症論壇」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牽頭,國際創傷救治聯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眾博創傷醫學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是2019年12月7日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正式揭牌10個月後的首次盛會。
  • 一代球王突發心臟病離世,他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是什麼病?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馬拉度納心臟驟停離世,但可以肯定的是,60歲的球王一個月內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手術給身體帶來的創傷也不小。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病到底為何如此兇險?今年10月30日,馬拉度納度過了自己60歲生日,全世界球迷都送來了祝福。
  •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去世,他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是什麼病?
    他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是什麼病?2日,馬拉度納因為健康問題入院。3日,檢測結果顯示,馬拉度納患有硬膜下血腫,起因有可能是頭部受到了不明原因的撞擊,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個月內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手術給身體帶來的創傷也不小。這個病到底為何如此兇險?什麼是硬膜下血腫?人體的腦組織表面覆蓋著三層膜,從外到內依次是硬膜、蛛網膜和軟膜。
  • 他遭遇的這個病為何愛對老年人...
    他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是什麼病?11月2日,馬拉度納因為健康問題入院。3日,檢測結果顯示,馬拉度納患有硬膜下血腫,起因有可能是頭部受到了不明原因的撞擊,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個月內遭遇的硬膜下血腫手術給身體帶來的創傷也不小。這個病到底為何如此兇險?什麼是硬膜下血腫?人體的腦組織表面覆蓋著三層膜,從外到內依次是硬膜、蛛網膜和軟膜。當硬膜和腦組織之間的血管發生破裂後,就是我們常說的顱內出血,形成了血腫,這個部位的血腫就稱為硬膜下血腫。
  • 顱腦 CT 鈣化模式對疾病鑑別診斷意義
    概述 顱腦平掃 CT 是發現鈣化最簡便的檢查手段,通常鈣化的 CT ≥ 100 HU。顱內鈣化可見於生理性,同時也可以見於病理性,對鑑別診斷有一定意義。認識顱內鈣化的生理定位、分布,以及發生的病理條件,有助於防止誤診,並提供適當的初步診斷。
  • 開放性顱腦損傷
    開放性顱腦損傷是指鈍器、銳器或火器造成頭皮、顱骨、硬腦膜破損,致使腦組織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的顱腦損傷。所以其特點是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如果不能有效搶救,易對患者預後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死亡。 主要致傷因素包括運動中的銳器(釘子、刀具等 )和鈍器(刀石塊、木棍等 ),可分為火器傷和非火器損傷。無論在平時還是戰時,槍傷和爆炸引起的彈片傷已成為引起開放性顱腦損傷的重要原因 。
  • 一文讀懂,顱腦 CT 鈣化模式對疾病鑑別診斷意義
    概述 顱腦平掃 CT 是發現鈣化最簡便的檢查手段,通常鈣化的 CT ≥ 100 HU。顱內鈣化可見於生理性,同時也可以見於病理性,對鑑別診斷有一定意義。認識顱內鈣化的生理定位、分布,以及發生的病理條件,有助於防止誤診,並提供適當的初步診斷。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ct檢查什麼病的其實身體的很多部位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比如說心血管問題、胸部問題、盆腔問題、關節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用ct檢查直接看出的,那就來看看具體是檢查什麼病的吧。1、神經系統病變顱腦外傷、腦梗塞、腦腫瘤、炎症、變性病、先天畸形等,為應用最早的人體系統,尤其是創傷性顱腦急症診斷中屬於常規和首選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腦挫裂傷、急性腦內血腫、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腫、顱面骨骨折、顱內金屬異物等;而且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敏感。
  • 真正的心理創傷,其實只有兩種
    其實心理創傷只有兩種。一種是吞沒創傷,一種是遺棄創傷。男人大多是前者。女人大多是後者。每當戀情再進一步時,男人很容易有一種被吞沒感,從而產生逃離的念頭。而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他在童年時,遭受過嚴重的「吞沒創傷」。
  • 掌握體重管理,慢病肥胖患者如何飲食減脂
    是不是很意外,沒想到肥胖的人居然這麼多了,但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身邊,你會發現確實越來越都的人已經屬於超重肥胖了!肥胖不僅僅是讓我們的身材走樣,變得不那麼好看,更重要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肥胖是一種疾病。 超重和肥胖的定義:可損害健康的異常或過量脂肪累積。
  • 顱腦損傷分類及分級
    顱腦損傷分類及損傷機制 顱腦損傷是最常見的機械性損傷,在暴力性死亡中佔首要位置。 此外,直接作用於頭部的暴力(直接暴力)可引起顱腦損傷,作用於身體其他部位再傳導到頭部的間接暴力,亦可引起顱腦損傷。根據損傷是否破壞頭皮、顱骨和硬腦膜的完整性,顱腦損傷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發生腦損傷時損傷常常並不局限於某一局部,而是多部位的腦損傷。
  • 小佑健康 慢病了解第一篇
    《小佑健康》健康科普室出品 小佑健康+網絡綜合 01 提起慢病慢病,又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或「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被廣泛定義為持續一年或一年以上且需要持續的醫療護理或限制日常生活活動或兩者兼而有之的疾病。 過去我們總以為慢病應該是中老年人專屬,但是隨著人類生存狀況的改變,慢病患者越來越年輕,很多小孩子也是慢病一員。另外,很多人談之色變的腫瘤,也屬於慢病。
  • 醫保打通,網際網路+慢病市場崛起
    而在政策利好之下,真正深入打造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生態閉環的企業,打開的是另一個千億級  網際網路醫療迎來爆發性增長,同質化也日益嚴重。下沉細分市場差異化發展,成為這一行業新的方向。而在政策利好之下,真正深入打造網際網路+慢病管理生態閉環的企業,打開的是另一個千億級市場。  12月23日,《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報告發布。
  • 慢病患者藥品接力
    謝芳的情況不是個案,疫情發生以來,受就醫和交通限制的影響,湖北地區大量慢病群體面臨買藥難的問題,尤其是癲癇患者、糖尿病患者、術後康復患者、部分罕見病患者等,一旦斷藥,病情將受到不可逆的影響。而更多像謝芳一樣急需用藥的非肺炎患者還在等待各方的救援,參與了送藥的醫藥電商和藥店人士呼籲:開闢綠色通道,對藥品配送車輛給予通行權限;各地政府部門統一登記慢病患者的用藥需求,跟企業對接,統一採購、統一配送,比如由基層社區服務中心、村委會來收集用藥需求,購買後發放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