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成功人士,6歲前通常有三種表現,父母后天培養很加分

2020-12-22 騰訊網

高於130以上的則稱為高智商兒童;高於140的則被稱之為天才兒童

執筆:毛寧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成就,為人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娃能夠擁有傲人的智商,成為「人中龍鳳」,除了基因遺傳,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孩子的智商高低了。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高智商兒童是怎麼樣的?

1、兒童智商範圍

很多父母比較在意孩子智商高低,會時不時地就帶孩子去做個智商測試,但這種情況往往很難有直接如意的情況出現。

我們通常會用智商值來判斷兒童的智商高低,兒童智商的高低會以100作為標準線,智商在90-120之間是我們大部分人的智力,屬於正常水平;高於130以上的則稱為高智商兒童;高於140的則被稱之為天才兒童;而低於89的則是智力偏低兒童;在70以下的屬於智力低下。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的高智商兒童和智力低下兒童都屬於人群中極少的部分,不超過總數的10%。因此家長們所測試的結果一般只能起到參考作用,且這個過程會受到檢測人員素質、測試範圍程度和兒童狀態等多種方面的影響。

2、兒童智商是恆定的嗎?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表明,人體的大腦並非一直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因此人腦智力肯定也是隨之變化的。尤其是兒童,他的智力會根據所處的環境、知識程度和教育逐漸發生變化。

因此不能通過簡單的測驗結果就指出孩子是「神童」,以免造成「傷仲永」。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在6歲以前有這些表現,是成功人士的標籤

哈佛大學在2003年曾經做過調查,而這項針對30歲以上、20萬美金年薪、家庭幸福的1000名成功人士的調查發現,他們往往在6歲以前,就會出現這些特徵。

1、執行力強、效率高

執行力有多重要,想必在社會上打拼過幾年的父母家長們都清楚,這種代表著一個人行為處事能力的特徵,往往在孩童時期就會得到一定的體現。

比如孩子能夠很多地集中注意力,聽從媽媽讓他完成作業的指令,對自己的零花錢有儲蓄和花費能力,小小年紀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是兒童執行力強的表現,看看你家娃有沒有。

2、遇事比較冷靜

幸孕姐的表姐是全國最好的大學博士畢業,家族裡數一數二的成功人士,大家從小都知道她長大肯定很厲害,因為她不僅考試成績好,遇到任何事都很冷靜,完全不像個小孩,是屬於高考最好幾分鐘被人撕了答題卡都能不慌不忙再申請補填的類型。

這種良好的心態,就預示著他們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能沉澱下來再去做決定,不受情緒化控制。

3、有主見不盲從

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一群小孩子上課,老師讓做選擇,本來大家都站的正確答案,但是老師反覆表達質疑後,大家紛紛轉移,只剩下2個孩子堅持自己的答案。

這就是有主見,善於自己思考的孩子,中國教育的特徵就是很喜歡強迫孩子認同,也會磨滅其自我思考的能力。

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1、尊重其天性

「讓孩子像野花一樣生長」,主要強調的是尊重其天性和自我意識,孩子都是好動的不安分的,但並不代表就是不聽話,很多時候,這些都是他們探索的過程,而家長應該做的,是正確的引導,滿足其需求的過程中,將不合規的引回來。

2、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國內外兒童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是最適合培養閱讀能力的時機。清華才女武亦姝就是因為童年時期一直和父親閱讀詩詞才形成了這麼強大的文化底蘊。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一個優秀的男孩的成長,父母要培養孩子三種關鍵能力
    很多父母認為只有一個有社交能力、能言會道的男孩子,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係,長大後才更容易獲得成功。心理學家安東尼·饒和米歇爾·西頓研究發現:就同齡的孩子來說,男孩在語言能力和詞彙量方面要落後於女孩,並且,男孩在社交能力方面的發展也比較晚。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作為成年人,我們在面對各種壓力時,各種繁瑣的事情時會表現的力不從心,不知所措。其實呢,這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正中情商低的下懷。情商對於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表現在人與人的交際方面,處理家庭棘手的問題上面,為人處事的行為途中。
  • 孩子6歲前有這三種表現,可能不是讀書的料,容易輸在起跑線
    家長們與其責怪孩子學習不好沒出息,不如嘗試著找到孩子的擅長點,加以培養,這也可以成為孩子以後發展的另一條大路。孩子是不是適合學習?父母可以在孩子6歲時看看這些表現:1.孩子能否專注於一件事,也意味著孩子在之後的學習中是否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後是否能將一件事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天。畢竟很多事情,並非你做了就會有收穫,很多時候,努力後還需漫長的等待和不斷的付出堅持。能夠專注於一件事的孩子,學習往往很有毅力,不會輕易放棄一件事。
  • 哈佛研究: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家長們都希望教育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智商的發展有60%來自父母遺傳,剩下的40%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其實,孩子小時候出現奇怪的行為,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壞習慣,而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要相信任何人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要相信孩子會有進步。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和教育,就像使孩子成長的崎嶇山麓的扶梯,有了它的支持,孩子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像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交出什麼樣的畫作,與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 武大校長劉道玉:優秀的孩子多半具備這三種能力,家長要及時培養
    他曾經是武漢大學的校長,那年他才48歲,可以說是中國最年輕的校長了。雖然如今已經是87 歲高齡了,還是在疫情期間呼籲大家一起學習,可見,在他眼裡,學習是一件不能耽擱的事情。 根據教育經驗十分豐富的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坦言:優秀的孩子都會具備一些能力,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就不是很難發現。
  • 成功人士的童年有相似之處,如何培養孩子,哈佛大學告訴你
    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才,哈佛大學研究發現長大以後成功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有這5個特徵,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方法,孩子成功的機率更大。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成才的機會更多,因為更有自己的主見,更明白自己該過什麼樣的人生。 專注力強 專注力是決定一個人學習能力強不強的重要因素,很多的成功人士都提到過專注力的事情。尤其是對於科學研究的科學家而言,沒有什麼比專注力更重要的事情了。
  • 6歲前父母必須給孩子養成這些規則,受益終生
    現在有很多育兒媒體會過分強調讓孩子擁有無條件的愛,擁有充分的自由,其實會讓很多新手父母陷入迷茫。父母們會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在什麼事情上該給孩子自由;而什麼時候,什麼事情上該給孩子規則?分清自由與規則的界限在哪裡,才是父母最該有的意識,才是父母最該有的教育格局。規則對0-6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在0-6歲能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那麼在孩子6歲以後,他將擁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時間管理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會讓一個人受益終身。
  • 哈佛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大多具備這6個特徵,小時候就能看出來
    父母希望可以複製那些耳熟能詳的成功,那麼有哪些培養方向呢?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關於探討成功人士童年特徵的研究。研究的主題是:「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 研究選取了1000名25歲到45歲的成功人士,對這些成功人士的父母進行走訪,從中了解孩子的成長軌跡和特徵。在走訪中,研究人員了解到這些成功人士中有80%以上的人在童年表現出了相同的特性。
  • 新生兒這5種優異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好,父母要用心培養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成才」,出人頭地,因此,在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後,父母會給他們力所能及的最好生活。不過,大部分的新手父母都缺乏一定的育兒經驗,面對新生兒經常會忙手忙腳的,而且,只要寶寶出現了一些異常的狀態,父母便會十分慌亂,不知所措。
  • 教授發現: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有個高智商的兒女,基本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高智商談何容易,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孩子的智商高低40%取決於父母的遺傳,60%是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可能很多父母會有疑問,可能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判斷孩子遺傳智商是高還是低?」
  • 聰慧的寶寶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4歲前就有顯示,父母要留心培養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聰慧,長大之後可以有一個好前程,可以出人頭地。很多孕媽在孕期就開始了各種胎教,只為腹中的小寶寶出生之後更為聰慧,還有很多父母在孩子一歲多點,就送入了各種早教機構,可以說在提高孩子智力方面,這些父母一直都做著各種努力。
  • 這三種特徵的孩子難長高,家長早知道早幹預,超過14歲就遲了!
    然而不只是姣好的面容,合適的身高也是判斷顏值高低的加分項之一。尤其是對於男生來說,身高更是尤為重要,畢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身材矮小的男生。本來是同齡人中的「大高個」,卻因這個原因導致難以長高亮亮今年已經12歲了,由於父母二人的身高都是比較高地,所以亮亮從小到大在同齡群裡身高都是佔據優勢的,其他孩子父母都稱亮亮為「大高個」。
  • 父母身高不達標,孩子6歲身高卻150cm,只因後天總吃「身高神器」
    「天註定」自然是指父母的遺傳基因了,孩子的身高有七成的因素受到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而剩下的三成,則是由後天的飲食營養、運動和睡眠共同決定的。有時候即使先天基因不足,但後天的努力,也可以讓孩子身高優於他人。
  • 領導才能是先天賦予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領導才能是先天賦予的還是後天培養的?領導才能是錯綜複雜的各種因素綜合形成的。我做管理者有20年了,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是我成功的方法。但有時候我也會為我的直覺感到驚奇。為什麼我當時會那麼說那麼做?而且事後復盤,往往那就是最優解。
  • 孩子出現這三種特徵,身高一定不會矮,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嗎
    事實上,影響兒童身高的原因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先天遺傳和後天培養。前段時間發布的《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查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超過5成的中國兒童難以達到父母的遺傳身高,超過8成的父母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
  •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三種方法,給學齡前兒童最適合的教育
    文|博士媽育兒說近期播放的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中參與嘉賓有郝景芳,想起之前看過她寫的一本書《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抓住0-7歲關鍵期培養一生的優勢》,和該紀錄片的主題很契合,因此拿出來再次翻閱,心裡有些感觸。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前所未有地重視,但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學習上,忽視了孩子本身的個性成長。更讓人擔心地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有心的父母會發現,那些名人,尤其是那些天賦異稟的人,後者總是會挖掘他們的童年故事,希望從他們的童年時代,找出他們成功的原因。希望可以複製他們的成功,找到其中的關鍵。但有趣的是,通常,這些名人,他們的童年卻有一些可笑的「怪癖」,甚至被稱為「低能」。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樣的表現,與遺傳無關
    經過幾年的研究,他發現:智商和遺傳的關係非常的小,關係更多的是家長的後天培養,因為這1500名實驗對象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家庭,父母並不都是高智商的人。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事情,在現代的教育,情商和智商是父母們都比較關注的,大部分的父母認為,智商的高低,寶寶大部分是遺傳父母的,智商是從寶寶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如果想提高的話,就只有孩子的情商了。因此,對於寶寶智商的培養,有的家長就有些許的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