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它幹倘賣無》這首歌在上世紀80年代火得一塌糊塗,它是從臺灣傳入華夏大地的,尤其是在潮汕地區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是閩南語,意思是「有空酒瓶子賣嗎?」
今天我們一起回味一下《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電視劇《搭錯車》的劇本來源:
一位跛腳的老人靠收垃圾來維持生活,除了跛腳外,老人還是聾啞人,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他從來不敢奢望自己可以娶妻生子,唯一的願望是不要給親朋好友帶來麻煩。
有一天他正要出門開始收垃圾,聽到旁邊的樹下有嬰兒的哭泣聲,於是他趕忙跑過去一看,是一名被人丟棄的女嬰,他雖然無兒無女,但他的第一想法還是盡力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警察也是幫忙找了很久,但始終是沒能找到,心善的老人不願丟棄女嬰,於是他決定親自撫養。
要知道平時他自己一個人的日子都是過得緊巴巴的,這下多一張嘴肯定是要不得的,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在勸他不要接這個爛攤子,但老人已心意已決,所有人的話都沒聽進去。
為了讓孩子吃飽,老人比以前更勤奮的收垃圾,走街串巷,由於孩子還小,老人白天收垃圾時都是把孩子帶在身邊,用可憐的收入為孩子買廉價的奶粉,就這樣,老人和女孩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女孩在6歲的時候遇到了一條流浪狗,和她一樣,也是被別人所丟棄,善良的小女孩於是收留了這條流浪狗,取名旺財,平時一家三口生活在堆積如山的酒瓶子裡,這時候女孩也長大了,平時在老人收垃圾時,她會大聲地喊: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有空酒瓶子賣嗎)。
日子雖然清貧,但也倒是無病無災,父女二人,加上旺財,平時也過得挺開心的。後來女孩長大了,愛上了一位作詞家,作詞家也是窮的叮噹響,經常過來幫老人收拾酒瓶子,和女孩逗旺財玩,女孩也絲毫不介意他的背景,只喜歡他的文採和他這個人。
後來,女孩在作詞家的影響下,對音樂很是喜愛,而且大家驚奇的發現,女孩在音樂方面的天賦簡直是無與倫比,但越是這樣,老人就越痛苦,因為老人哪有多餘的錢為孩子買樂器、上藝術學校,但善良的老人不願孩子的天賦白白浪費掉,就到處借錢、求人。
終究是好人有好報,一位老師知道了此事後,竭力幫助女孩上了當地算是很好的藝術學校,由於學校離家比較遠,女孩便開始了住校生涯,老人從此又是一個人了,但他內心充滿了希望,他認為女孩有很好的前途,於是他比平時更賣力地收垃圾,經常凌晨天沒亮就起床開始工作了,只為女孩在學校可以有一個比較體面的生活。
由於老人沒日沒夜的辛勤工作,加之年齡都快70了,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經常出現頭暈的症狀,但老人為了讓女孩可以安心的學習,這些事他都是一直瞞著的。
女孩也是爭氣,經過專業的學習,女孩的唱功也是被充分挖掘,後來在資本的運作下一炮而紅,女孩出名了。
房子、車子、票子,應有盡有,為了省幾塊錢而步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接下來就是接應不暇的演唱會和天天過上流貴族的日子,然而她卻把老家還在撿垃圾的養父忘得一乾二淨,為了在演藝圈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女孩連很愛自己的男朋友也甩了。
老人很理解女兒是為了事業在外面奔波,所以也是儘量不打擾女孩,但老人實在是很想女孩,有一天實在是沒忍住便讓女孩的前男友帶自己去看女兒一面,結果沒想到女兒的經紀人為了不讓大家知道女星有一位撿垃圾的父親,連門都沒讓她進,這一切女孩是知道的,但她為了事業和前途也就默認了。
沒見到女兒的老人心情很是失落,回家的路上神情恍惚,差點被飛奔而來的摩託車撞到,關鍵時刻是旺財撲過來救了老人,但旺財卻被撞死了。
長年累月的辛苦加之如今的心情低落,老人回家後心臟病急劇惡化被送進醫院,得知消息的女孩腦海裡一幕幕閃現出來,老人養大自己是如何的艱辛自己心裡是最清楚的,她再也沒辦法欺騙自己了,於是飛奔醫院,然而此時老人已經奄奄一息了,見到女孩最後一面後,他便離開了人世。
女孩想起老人生前的一幕幕,多年來的往事一一再現,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嚎啕大哭但已為時已晚,老人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了。
無法原諒自己的女孩把對老人的愧疚和想念全都寫進了歌裡:《酒幹倘賣無》,她再也不隱瞞自己的出身了,她用這首歌告訴世人自己有一位聾啞父親,靠收垃圾養大了自己,但子欲養而親不待,女孩掙再多的錢老人也花不了了。
這就是歌曲《酒幹倘賣無》的故事原型,人生旅程中總會搭錯車,也終會在失去中後悔,請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