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學中,白鶴的意象自古有之,被譽為長壽吉祥、聖潔的象徵,在廣東珠海市一些鄉村中,過年期間更是有耍白鶴的傳統習俗。 白鶴不僅是我國的國家保護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受到廣泛關注的瀕危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白鶴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級別是「極危」。
白鶴屬於候鳥,在夏天它們會飛到寒冷的地方避暑,而到了冬天也會成群結隊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遷徙的路線長達數千千米,可謂是耐力驚人。在亞洲,白鶴冬天遷徙時也會從哈薩克斯坦飛過。可是萬萬沒想到,日前就有人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隻白鶴。這大冬天的,白鶴應該早就遷徙到南方去了,怎麼會出現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呢?
首先發現這隻白鶴的是阿列克謝·埃貝爾,他是西伯利亞的一位鳥類學家。在看到白鶴莫名其妙出現在巴爾瑙爾附近時,他先是感到驚訝,棲息在平原沼澤地的鳥類怎麼會出現在西伯利亞這種寒冷的地方呢?隨後,他又開始猜測,或許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過於炎熱,部分白鶴放棄了在哈薩克斯坦度過夏天的選擇,轉而來到了西伯利亞。
雖說西伯利亞是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但在夏天,白鶴也會來到西伯利亞河附近生活,並且以河中魚類為食。所以關於白鶴為什麼會跑到西伯利亞這個問題,也有另一種聲音:這是一個蠢萌白鶴,在飛會熱帶過冬的路上和夥伴走丟了,而且還迷了路,懵懵懂懂就跑到了西伯利亞。這種說法也是挺有趣的,不過不管這種笨笨的白鶴因為什麼原因而到了西伯利亞,我們首先更應該做的就是把它保護起來。
你想想看,西伯利亞的冬天是那麼冷,白鶴又是遷徙的候鳥,在這種地方怎麼能夠過冬呢?於是專家們馬上召集人手,想要把白鶴抓起來,放到動物園裡或者說放到保護區裡,好好照料,讓它不至於在這大冬天的凍壞在西伯利亞。但是在開始動手捕捉後大家發現,雖然這隻白鶴可能有點路痴,但是腦袋可還是聰明著的呢!大家嘗試過很多次,但是沒有一次可以靠近它小於十米。好吧,雖然迷了路,還設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這裡,也有人說了,這可不是什麼自我保護意識,白鶴本身就是十分警惕的一種鳥類,這一點從白鶴捕食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白鶴吃東西的時候就像有教養的斯文小姐,每次採食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而且還是一邊走一邊吃,在吃的同時它們的頭會和嘴巴一起浸入水裡,這也有利於它們隱藏自己。當然,為了防止意外的出現,它們還會時不時抬頭看看四周有沒有危險。
白鶴這麼機警的鳥類都會迷路,那其他小鳥就更不用說了,比如說在古代小說中我們會看到送錯信的信鴿,還有曾經在遼寧迷路的網紅鳥——火烈鳥,所以大家就不要嘲笑這隻白鶴啦!況且就是人也有路痴的時候呢,對不對。關於小鳥迷路這件事情,你有沒有什麼新奇的事件呢,如果想到了,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