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動物白鶴出現在西伯利亞,專家表示必須要抓到它!

2020-12-12 黑洞先驅

在中國文學中,白鶴的意象自古有之,被譽為長壽吉祥、聖潔的象徵,在廣東珠海市一些鄉村中,過年期間更是有耍白鶴的傳統習俗。 白鶴不僅是我國的國家保護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受到廣泛關注的瀕危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白鶴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級別是「極危」。

白鶴屬於候鳥,在夏天它們會飛到寒冷的地方避暑,而到了冬天也會成群結隊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它們遷徙的路線長達數千千米,可謂是耐力驚人。在亞洲,白鶴冬天遷徙時也會從哈薩克斯坦飛過。可是萬萬沒想到,日前就有人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隻白鶴。這大冬天的,白鶴應該早就遷徙到南方去了,怎麼會出現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呢?

首先發現這隻白鶴的是阿列克謝·埃貝爾,他是西伯利亞的一位鳥類學家。在看到白鶴莫名其妙出現在巴爾瑙爾附近時,他先是感到驚訝,棲息在平原沼澤地的鳥類怎麼會出現在西伯利亞這種寒冷的地方呢?隨後,他又開始猜測,或許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過於炎熱,部分白鶴放棄了在哈薩克斯坦度過夏天的選擇,轉而來到了西伯利亞。

雖說西伯利亞是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但在夏天,白鶴也會來到西伯利亞河附近生活,並且以河中魚類為食。所以關於白鶴為什麼會跑到西伯利亞這個問題,也有另一種聲音:這是一個蠢萌白鶴,在飛會熱帶過冬的路上和夥伴走丟了,而且還迷了路,懵懵懂懂就跑到了西伯利亞。這種說法也是挺有趣的,不過不管這種笨笨的白鶴因為什麼原因而到了西伯利亞,我們首先更應該做的就是把它保護起來。

你想想看,西伯利亞的冬天是那麼冷,白鶴又是遷徙的候鳥,在這種地方怎麼能夠過冬呢?於是專家們馬上召集人手,想要把白鶴抓起來,放到動物園裡或者說放到保護區裡,好好照料,讓它不至於在這大冬天的凍壞在西伯利亞。但是在開始動手捕捉後大家發現,雖然這隻白鶴可能有點路痴,但是腦袋可還是聰明著的呢!大家嘗試過很多次,但是沒有一次可以靠近它小於十米。好吧,雖然迷了路,還設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這裡,也有人說了,這可不是什麼自我保護意識,白鶴本身就是十分警惕的一種鳥類,這一點從白鶴捕食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白鶴吃東西的時候就像有教養的斯文小姐,每次採食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而且還是一邊走一邊吃,在吃的同時它們的頭會和嘴巴一起浸入水裡,這也有利於它們隱藏自己。當然,為了防止意外的出現,它們還會時不時抬頭看看四周有沒有危險。

白鶴這麼機警的鳥類都會迷路,那其他小鳥就更不用說了,比如說在古代小說中我們會看到送錯信的信鴿,還有曾經在遼寧迷路的網紅鳥——火烈鳥,所以大家就不要嘲笑這隻白鶴啦!況且就是人也有路痴的時候呢,對不對。關於小鳥迷路這件事情,你有沒有什麼新奇的事件呢,如果想到了,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全球極危、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現身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梁子湖監測到24隻白鶴。省觀鳥協會專家趕赴梁子湖進行確認。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在鄂州梁子湖首次發現白鶴。白鶴是全球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級。
  • 南美農戶抓「盜雞賊」,意外捕到瀕危動物,專家:你差點兒沒命
    可令他感到吃驚的是,盜雞賊沒抓到,不料夾到了一種奇怪生物,這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找到了當地的動物專家,專家看了後也瞠目結舌。這隻奇怪究竟是何方神聖呢?一切的一切,還要從當地的生態環境說起。
  • 只為「省鳥」白鶴春去秋又回
    」,讓我們到鄱陽湖區實地看看。或許是江西省舉辦首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向西伯利亞鶴髮出了誠懇邀約,或許是5年來丫丫「留住白鶴行動」的精誠所至,1400多隻白鶴與往年同期飛抵丫丫家的藕塘裡。12月7日,俄羅斯聯邦薩哈共和國代表團駐中國全權代表斯捷潘·安德列耶夫在藕塘邊的隱蔽棚,一會兒舉著望遠鏡,一會兒拿著攝像機,靜悄悄地面對著白鶴群足足兩個小時,久久不肯離去,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同丫丫交流道:「我的家鄉西伯利亞要看白鶴,至少是一公裡甚至幾公裡遠,往往只能看到零星幾隻或一隻,且只見隱隱約約的白鶴。
  • 西伯利亞來的「小客人」 讓安徽村民專家們操碎心
    而白鶴寶寶也因有一身橘紅色的羽毛,又落單了,被大家叫做「單丹」。十多天過去了,霍山山區氣溫越來越低,「單丹」卻沒有趕路的意思。就連前幾天附近來了一支8隻白鶴組成的隊伍,「單丹」也不為所動,任由其飛走。這讓大家不禁有些著急。旌陽表示,這是因大別山區冬天冷的時間長,大家怕小白鶴熬不過寒冬。對此,霍山縣單龍寺鎮黨委書記汪明勇介紹,因為擔心強行捕捉救助會傷害它,所以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大象新聞·新聞事業部記者 王藝楓 通訊員 武蓓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你們來看看,這是只什麼鳥,老不走,要不要救助?」接到電話後,張紅兵立刻聯繫了附近的鳥友到現場拍了照片。高清圖片裡,這隻看起來不起眼的大黃鳥有一雙「大長腿」,姿態優雅,氣質非凡。群裡一研究,又請教了專家,大家發現,這應該是一隻珍稀的白鶴幼鳥!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首次落戶邵陽這個公園!
    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白鶴通體雪白,優雅的身影與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美麗的風光相映成趣近年來,湖南綏寧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緊抓不怠。
  • 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
    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神秘的大海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對於不熟悉的生物,人們常常給它賦予了一層非常神秘的面紗,一位漁民聲稱抓到「美人魚」,村民紛紛圍觀,專家揭開真面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大地故事 | 白鶴亮翅
    友人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工作,她告訴我,白鶴沒受疫情影響,養得都好好的。現在陸續離開鄱陽湖北遷,回西伯利亞繁殖後代去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群鶴展翅、翱翔藍天的風景,它們排成「一」字或者「人」字隊形,振羽北飛。5個月前的入冬時分,它們也是這麼飛來的。每年草木黃落、蘆絮漫天之時,白鶴就從西伯利亞啟程,遠涉5300多公裡進入鄱陽湖,與70萬羽越冬候鳥共享鄱陽湖的美麗和豐饒。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本報訊 (鄭報全媒體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武蓓 趙宗英 文/圖)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 白鶴亮翅!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而在同一區域同時觀測到5種鳥類極危物種,極為罕見。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表示,這說明膠州灣的生態保護非常好,適合各種鳥類棲息生活。
  • 幾星期前撿只「小土狗」,專家卻說:這不是狗!是瀕危的稀有動物
    因為這位女士養了幾周的 「小土狗」根本不是狗,而是100%純種的澳洲野犬,它是瀕危動物,甚至在全世界都稀有到不能再稀有了。不過,它雖被叫成「野犬」,但卻不是咱們平時常見的狗!從尾巴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尾巴跟狼一樣都是扁平的,平時不回捲起,總是會習慣性地向下耷拉著。所以,別看它小時候看著呆萌無比、十分無害,但長大了,卻會是相當兇殘的掠食者,因為光它的食譜上就出現了177中動物作為常規食物。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
  • 保護澳瀕危動物 澳大利亞政府擬殺200萬流浪貓
    中新網2月21日電據澳洲網報導,全澳目前流浪貓的數量達到600萬隻,並且它們每年會殺死上千隻包括124種物種的澳大利亞本地動物。為了保護將近滅絕的珍稀動物,澳大利亞政府近日計劃至2020年,殺死200萬隻流浪貓。
  • 抓青蛙、捕畫眉、賣鸚鵡……統統判刑!廣西接連宣判多起捕獵野生動物案
    7月21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4名男子因抓青蛙,被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6個月;7月上旬,巴馬瑤族自治縣一男子因非法狩獵畫眉鳥領刑……連日來,廣西接連宣判多起關於捕獵野生動物的案子。一些常見的野生動物,很有可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買賣、狩獵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環江四男子抓青蛙獲刑青蛙不能亂抓,這是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事,然而總有一些人以身試法。今年3月24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4名男子到該縣思恩鎮某村屯農田抓「野蛙」,後經附近村民舉報,4人於當晚11時許被民警當場抓獲。
  • 海洋動物「戀」上青島,膠州灣紅島附近海域現神秘動物 專家懷疑是...
    「我們當時怕它受傷了,所以就把船開得離它近一些,想仔細看看,結果發現它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一點也不怕我們,我們就放心了,而且大家都很感興趣,也不急著釣魚了,就一直跟著它,沒想到它一直跟著我們這艘船遊來遊去的,和我們進行『互動』,還自己在海裡抓魚吃,真的特別可愛。 」據寧先生回憶,在發現小傢伙的過程中,幾次看到它在海中覓食,抓了一些梭魚、鱸魚放到嘴裡。
  • 諸暨大叔挖到的「山鰻」竟是瀕危保護動物
    提示信息諸暨竟然有這麼神奇的動物!大家快來看看。像蛇又不是蛇!像蜥蜴又沒有腳!像鰻魚但卻長在土裡!▼▼▼昨天,愛粉周女士報料說,她的公公在山上挖到了 一種稀有的保護動物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大叔上山挖筍,挖到一條小「蛇」周女士告訴小編,她的公公叫傅成苗,東白湖鎮裡四村王坑自然村村民,今年62歲。12月28日下午3點多,傅師傅背著鋤頭上山挖筍。一鋤頭下去,把土翻出來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個「蛇頭」!傅師傅驚了一下,立刻又補了一鋤頭下去,然後從土裡翻出來一條大約30釐米、成年男子大拇指粗細的「小蛇」。
  • 澳大利亞為保護瀕危珍稀動物,擬殺200萬隻流浪貓
    據澳洲網報導,全澳目前流浪貓的數量達到600萬隻,並且它們每年會殺死上千隻包括124種物種的澳大利亞本地動物。為了保護將近滅絕的珍稀動物,澳大利亞政府近日計劃至2020年,殺死200萬隻流浪貓。瀕危物種專員安德魯(Gregory Andrews)表示,「流浪貓是澳大利亞本土動物的最大威脅,30種滅絕哺乳動物中,20種是由流浪貓造成的,殺死流浪貓不是因為我們恨貓,而是為了保護瀕危動物。」
  • 《藕遇白鶴》,江西「省鳥」之歌發布!
    白鶴來了!近來,在江西省會南昌市高新區鄱陽湖畔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大片藕田裡,閃動著兩千多隻白鶴優雅曼妙的英姿,數量為歷年之最。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是全球觀賞白鶴最近的地方,也是保護較好的地方之一。2018年7月,這裡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授予「中華白鶴保護地」。  白鶴,寓意延年益壽、吉祥如意,是江西生態環境優良的代名詞。2019年10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白鶴也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全球僅有4000隻左右,有鳥類「活化石」之譽。每年11月,98%以上的白鶴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抵鄱陽湖越冬,並在此棲息近半年時間。
  • 諸暨大叔挖筍,挖到一條「怪物」!不是蛇!竟然是瀕危動物!
    諸暨竟然有這麼神奇的動物!大家快來看看。像蛇又不是蛇!像蜥蜴又沒有腳!像鰻魚但卻長在土裡!▼▼▼昨天,愛粉周女士報料說,她的公公在山上挖到了一種稀有的保護動物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大叔上山挖筍,挖到一條小「蛇」周女士告訴小編,她的公公叫傅成苗,東白湖鎮裡四村王坑自然村村民,今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