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挪威人的大西洋世界

2021-01-17 一隻Donut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歐洲史。900年之後的一個半世紀,是斯堪地那維亞人擴張的高峰期。10世紀初,維京人的定居地已成為其所在國的政治版圖的一部分。統治者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徵收貿易稅,利用新發現的財富獲取當地酋長的支持。在這方面丹麥國王尤其成功,因為他控制著途經日德蘭半島的貿易,以及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海上航線,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航線穿過日德蘭半島和斯科訥之間的海域。10世紀末,「金髮王」哈拉爾德統一了挪威,而在瑞典,強勢王權的出現則更為緩慢。哈拉爾德成功地鞏固了王權,推動了人們在冰島定居。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正在走向中央王權的統治,而冰島依然是一個明顯的例外。

在冰島盛行的是更講求平等主義的「庭」,但這並不意味著法律的缺失,正如挪威國王能夠流放任何人那樣,「庭」同樣擁有這樣的權力。10世紀末,「紅髮」埃裡克·索瓦爾松因謀殺而在挪威被流放,後來又因同一罪行在冰島被流放。一個世紀之前,一名水手被吹離了航道而途經冰島,觀察到了西邊的陸地。由於沒有太多選擇,被流放的埃裡克花費了3年時間,去考察他稱之為「格陵蘭島」的沿岸地區,然後率領被自己說服的數百名冰島人返回。他們分成兩組在格陵蘭島定居下來,埃裡克在格陵蘭島南面開拓出東、西兩塊殖民地,西部殖民地距努克附近的戴維斯海峽約160英裡。

格陵蘭島也成為一個跳板,歐洲人由此首次航行到北美洲,這同樣是一次水手航行到錯誤目的地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的北大西洋上,錯誤航行是時常發生的。在北歐周圍,大多數航行都是沿海岸進行的,但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法羅群島、冰島和格陵蘭島之間的航行則需要經過至少300英裡的公海航道。當時的航海設備十分有限,測深錘是常用的設備。挪威人能夠通過測量太陽的角度來確定緯度,並藉助「日光石」來確定航線。「日光石」的工作原理與日晷相同,中間有一根指針,投影在標有刻度的外圈周圍,通過不同的刻度可以計算出太陽在不同季節的高度。

通常,水手們依靠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包括鳥的遷徙路線、淺灘、潮水、平流霧、海水顏色、冰以及冰川的反射光。在遠距離航行的過程中,他們利用已掌握的緯度航行,先向北或向南到達與目的地緯度相同的地方,然後再朝正東或正西方向航行。儘管中世紀溫暖期的氣候可能比現在更溫和一些,但由於白晝短、多雲、霧天能見度低等因素,斯堪地那維亞水手又沒有可資利用的工具或技術,尤其是在航行到一個新目的地時。從挪威返回冰島後,比亞爾尼·霍爾約夫松得知自己的父親已經在格陵蘭島追隨埃裡克,遂決定到那裡去找他。比亞爾尼向南航行了很遠,到達一處「森林茂密,小山岡遍布」的海濱,這裡與高山聳立、四處荒蕪的格陵蘭島大不相同。

比亞爾尼並沒有上岸,隨後,萊夫·埃裡克松到這裡進行了探險。他先後到達了赫爾呂蘭、馬爾克蘭和文蘭。後來,萊夫的親戚索爾芬·卡爾塞夫尼率領60名男子和包括自己的妻子古德裡德在內的5名婦女在文蘭居住了兩三年,古德裡德的孩子成為第一個在北美洲出生的歐洲人。《埃裡克薩迦》和《格陵蘭薩迦》中一致認為,格陵蘭島民試圖開發這片土地上的資源,包括木材、獸皮、葡萄和胡桃。但是格陵蘭島太過遙遠,島上居民數量很少,因此無法進行完全開發。「薩迦」中的記載基本準確,並被在紐芬蘭島東北的蘭塞奧茲牧草地發現的文物所證實。經過約1年時間,開拓出的居住地只能容納約100人,因此他們沒有必要在一個季節內從格陵蘭島出發進行往返。

似乎直到1030年,蘭塞奧茲牧草地才被人佔據,而在那之後,人們繼續向文蘭航行。11世紀70年代,編年史家不萊梅的亞當描述了一個名為「文蘭」的島嶼。「那裡有許多葡萄樹,結出的野生葡萄可以釀造出優質的葡萄酒。我們不必去看那些讓人難以相信的報告,只通過與丹麥人之間值得信賴的關係,便知道該島上盛產無需播種的農作物。」直到1347年,馬爾克蘭依然向格陵蘭島民提供木材。根據一份冰島文獻的記載,當時「也有一艘來自格陵蘭島的船」,「它比冰島的小船還要小一些,沒有錨,駛入斯特賴姆約杜爾的外圍水域,船上有17人,他們本來想航行到馬爾克蘭,但是被暴風雨吹到了這裡」。

挪威人的格陵蘭島似乎已經消失,或者在1410年之後被拋棄。當時,一名冰島船員在格陵蘭島上的東部殖民地停留了4年,後來返回家鄉。之後有關格陵蘭島的另一份文獻中有一個關於1497年約翰·卡伯特的航行的注釋,其中並沒有提到格陵蘭島民有歐洲人的血統。儘管如此,英格蘭的鱈魚漁民和商人(尤其是來自布里斯托的商人)在15世紀就已經以原先的常規航線為基礎,開始向冰島航行。在卡伯特之後,有人曾到達格陵蘭島,很可能也到達了紐芬蘭島沿岸。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各位看官大大,都看到這了,麻煩給小編點個大大的讚唄!!您的關注和點讚,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嗯~,360度各種姿勢來求贊求關注!! 動動您發財滴小手,舉手之勞感謝各位看官們!! 祝各位看官們生意發發發,學業事業成成成,身體康康康!!! 感謝大家的支持!!小編在這裡感謝各位看官們了! 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看官們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雷同純屬巧合,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挪威——大西洋三文魚清澈純淨的產地
    你們知道挪威三文魚是怎麼生長的嗎? 雖然挪威三文魚是一種海魚,但是它的「魚生」實際開始於陸地上的培養基。挪威三文魚養殖的專業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根據魚的特點,有效的控制其繁殖期,如此一來能夠有效的延長其生產季。在淡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孵化前,會在恆溫狀態下保存80天。
  • 挪威主要出口海產品之大西洋鮭魚、鱒魚及鯖魚
    養殖:挪威的大西洋鮭魚(及鱒魚)養殖自從70年代取得技術突破後發展迅速。作為沿海貿易和出口產業,鮭魚養殖對於挪威人的定居地點和國家經濟均產生了巨大影響。近年來。鮭魚養殖業的出口幾乎佔挪威海產品出口總額的40%。銷售和食用方式:大西洋鮭魚的銷售形式包括冰鮮、冷凍、魚柳、燻制或醃製、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6.88元人民幣(9挪威克朗/0.89歐元)左右,回顧過往,智利三文魚的價格也一直比挪威三文魚便宜,去年的平均價差為3-4元人民幣(4-5挪威克朗/0.38-0.47歐元)。
  • CADAS觀察:跨大西洋航線的發展變化
    而低成本航空中挪威航空是主要競爭者,挪威航空在跨大西洋低成本航線中佔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其次是WOW航空、西捷航空和歐洲之翼,分別佔據1.6%、0.6%、0.3%的市場份額。新進入市場的西甲航空(PrimeraAir)在今年夏季開始跨大西洋定期航班的運行,預計佔據0.4%的市場份額。FrenchBee、JET2也將在今年陸續開始跨大西洋航線的運營。
  • 大西洋史學研究新趨勢
    作為當代西方史學的重要分支,大西洋史學主張把大西洋內部及其周邊的島嶼、國家和區域等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在大西洋史學家看來,傳統的以國家為中心的歷史敘事有著明顯的局限性,且難以解釋跨國界或跨大西洋層面的各類歷史現象。因而部分歷史學家提出,應從大西洋視角來研究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和歐洲在各領域的互動,以彌補過往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 3分鐘讀懂挪威史,一直跟著丹麥、瑞典「過日子」,1905年才獨立
    所以聊挪威史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沒有明確的國家概念,但初步的國家地理方位形成,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歸納為海盜期;第二階段時間最長,就是與丹麥一起過日子的時間段,可以歸納為丹麥挪威期;第三階段是因為瑞典強大起來,慢慢蓋過了丹麥在北歐的絕對霸主地位,挪威作為"戰利品"在兩家之間數次易手,我們可以歸納為瑞典挪威期;最後一個階段才是今天挪威這個國家的正式形成
  • 「挪威的世界文化」挪威四座「最佳海濱城市」
    卑爾根 在挪威,海濱城市卑爾根是一座大城市,但她依然因其小鎮魅力和風情而為人們所知。融入卑爾根人的生活,在著名的布呂根碼頭走一走,欣賞美麗的風光。在這,海邊新鮮的空氣中還混著從岸上頂級餐廳中飄出的陣陣當地美食的香味。但是卑爾根不只有美食和大海。
  • 歐洲著名的一座雨城,每年都有300天在下雨,卻有挪威最美的風景
    這個世界很大,每一個地方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氣候環境也會有所不同。關於下雨,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有人喜歡下雨時溼潤的空氣,這讓人很舒服,討厭下雨的大多是經常出門的,因為下雨會延誤很多的事情。在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常年不下雨,也有一些地方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今天要講的這座城市就是著名的雨城。一起來看看吧。
  • 歐洲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挪威和瑞典,哪個國家更富裕?
    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歐洲三面臨海,海岸線十分曲折漫長,歐洲是一個多半島、島嶼、海峽和海灣的大洲。特別是歐洲西部地區,幾乎就沒有一個區域位於內陸地區。歐洲的主要半島有四個,其中有三個位於歐洲南部,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有一個位於歐洲北部,那就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臨挪威海,南臨北海,東臨波羅的海,呈東北西南走向,半島東北部與歐洲大陸相連,整個半島長度超過1800千米,總面積約為75萬平方千米。
  • 歐洲著名的百年「雨城」,曾是挪威的首都,一年幾乎300天都有雨
    歐洲著名的百年「雨城」,曾是挪威的首都,一年幾乎300天都有雨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環境也不一樣,每年的氣候也都是多變的。有不少人都特別討厭雨天,因為雨天陰沉沉的,會讓人感覺心情不好。其實在世界上有一座城市被稱作雨城,屬於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名字叫做卑爾根。這裡也曾經是挪威的首都,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因為坐落在西海岸陡峭的峽線上,所以在這裡有很多的山巒,還有峽灣。當大西洋的暖流流過這裡的時候,就會出現陰雨天氣,這是一座一年當中都不能夠見到幾個晴天的城市,幾乎300多天都是雨天。也正是因為常年雨水,讓這裡也變得更加有魅力了。
  • 挪威魔王: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的2083歐洲宣言
    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1979年出生於奧斯陸,身高1米83,挪威人,2011年7月22日發生的2011年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之行兇者。該恐怖襲擊包括引爆了一顆位於挪威奧斯陸市中心首相辦公室附近的汽車炸彈,造成8人死亡,30人受傷。
  • 挪威人:因為有錢,所以逆天。挪威有哪些逆天的工程?
    這不是挪威人第一次搞事情。早在2014年,挪威人就想在「北極之門」特羅姆瑟建一座海上酒店。酒店的外形像是一片漂浮在海上的雪花,風騷至極。 為了讓遍布峽灣的西海岸通上公路,挪威人把路修得十分之逆天。 位於挪威西海岸克裡斯蒂安松的大西洋之路,展現了挪威人逆天的修路熱情。這條公路寬6.5米,最大縱坡度8%,設置8座橋梁、4個休息站,是公認的「全球最美公路」之一。
  • 挪威食品安全局稱虹鱒也能生吃,但前提是「海水養殖」
    大西洋鮭的原始棲息地為大西洋北部,每年會洄遊到歐洲沿岸的河流裡產卵,洄遊時會奮力躍上瀑布,因此用「Salmon」稱呼這類魚。20世紀初期,大西洋鮭成為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海水漁業的支柱海產,最初登陸中國市場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鮭。因此,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認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魚一般指挪威三文魚,即大西洋鮭。
  • 挪威作為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加入歐盟呢?
    說起挪威,有些人可能是因為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而知道其名字,不過大部分人知道挪威,可能與挪威有著極高的人均GDP有關,這個北歐的發達國家在2014年人均GDP高達10萬美元,排在世界的前三名,現實中很多人都認為挪威是歐盟中的一分子,但實際上挪威並不是歐盟的一員,為什麼作為歐洲發達國家的挪威不加入歐盟呢?
  • 挪威慢直播11周年:世界太快,挪威人告訴你如何慢下來
    2014年《200分鐘講透200年挪威史》2015年《24小時加長版歷史公開課》2015年《200分鐘講透二戰史》......想像一下,我們天天直播賣貨,挪威人直播50位學者24小時講課、70萬學生實時收看,還熬了一整個通宵,這民族也太愛學習了。
  • 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是哪個,是你想不到的丹麥
    說到歐洲領土最大的國家那肯定是俄羅斯,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問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是哪個呢?是烏克蘭?還是法國?其實都不是,而是——丹麥。為什麼說丹麥是歐洲領土第二大的國家呢?和大西洋,西部與加拿大隔海峽相望,北部瀕臨北冰洋,南部瀕臨大西洋,東部通過
  • 世界有多快,挪威人就有多慢
    11年,挪威人都直播了什麼?繼2009年火車直播首秀一炮打響後,2011年,電視臺把鏡頭裝在「挪威名片」海達路德郵輪的船頭,進行了長達135小時、整整6天6夜的旅行全過程直播——事實證明,挪威人太愛這種超長慢直播了!
  • 風靡歐洲的英國炸魚薯條到底炸的什麼魚?
    這道小吃早已風靡歐洲乃至全世界,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炸魚薯條裡的魚到底是什麼魚呢?[1]炸魚薯條在歐洲的風靡與歐洲的漁業發展關係密切。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把五大洋分成了不同的捕撈區域[2]。其中歐洲的漁業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海域。數據實在太多了...我們實在整不過來...考慮到數據的容量和分析便捷性,我們選取了其中的27號區域,即大西洋東北部一探究竟。
  • 從冰島到挪威:世界盡頭的建築
    北歐五國中的冰島與挪威,一個在大西洋與北冰洋交匯之處,一個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盡端;冬季造訪這兩個國家,會是怎樣一幅高冷景象?
  • 挪威 - 歐洲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
    幾個世紀後,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擊敗,丹麥支持拿破崙,瑞典則站在反法同盟一邊,法國梟雄倒臺後,丹麥獨木難支,被歐洲列強施壓,被迫將挪威割讓給瑞典,奉瑞典王為國王,以換取對西波美拉尼亞地區的控制權。又是百年後的1905年,經過挪威人的不懈努力和抗爭,挪威和瑞典終於分道揚鑣,和平分手,至此,挪威實現真正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