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中國魂,薪火相傳民族夢

2021-02-13 首席商業觀察

日前中國女排公布了2018年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14人的參賽名單,朱婷正式回歸。

香港站中,中國女排將會和阿根廷女排,日本女排,義大利女排交手。總教練郎平繼續啟用多套陣容,秉持女排精神,深入鍛鍊新人,為10月的世錦賽做好充足準備。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郎平

                           

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七戰七勝,站上女子排壇之巔,在此之後,女排精神漸漸地綻放出炫目的光彩,這期間有低谷、有高峰、有淚水,但更多的是感動,而這些感動,來源於萬千國民心中的,中國夢。

而縱觀中國女排歷史,最耀眼的兩顆明星就是郎平與朱婷了——一位是多次將中國女排重新帶上巔峰的「鐵榔頭」,一位是用汗水鑄造出的「最具殺傷力的攻手」,兩位的師徒情深一直都是體育圈的一段佳話:各大比賽期間,朱婷在場上猛攻不斷,連連拿下局點,郎導則帶著對得意弟子的肯定與讚許,在指揮席興奮的揮拳怒吼。這一幕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往往都是奪冠的「前奏」。

在郎平的指導下,朱婷不斷突破自己,得到一個又一個職業巔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際賽事也將橄欖枝拋向了朱婷。近日,《南方人物周刊》就遠赴土耳其拜訪了朱婷。

從採訪中我們意外得知,由於朱婷喜歡麵食,所以民族品牌康師傅特地派出營養師遠渡重洋,在不同階段給出不同運動膳食菜單,並按照朱婷的喜好,增加了食物中麵食的佔比。

郎平也經常在賽前為朱婷親手烹製麵條,對此,她表示,這不只是因為麵食中大量的碳水可以在攝入後可以迅速轉化成糖原儲備,被身體吸收,利於備戰,更是因為「煮麵,是因為吃麵的時候要撈,這個寓意是賽場上把分撈回來。」

對於一項體育運動來說,吸引青少年的加入無疑長期發展的最佳方法,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年青一代的運動興趣?「小小排球訓練營」應運而生,朱婷及幾位女排隊員們為小朋友示範排球動作,帶領小隊員們進行小組對抗賽,讓孩子們充分享受排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比賽結束後,女排姑娘們還和家長孩子們一起下廚,製作了多道營養美味麵食,補充能量。孩子們用專注的神態和認真的動作,讓家長們感慨「原來成長真的是一瞬間的事」。

現場營養專家還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很多運動營養知識,比如對於高強度運動,碳水化合物的及時攝入至關重要,它可以迅速轉化成糖原儲備,被身體吸收。而麵食就是高碳水含量食物的首選。其專業的講解讓孩子和家長們耳目一新。

結語

以情動人,中國女排姑娘們的努力讓我們熱血沸騰,以成績服人,郎平們和朱婷們為我們捧回的一座座金牌,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平日訓練的汗水,在這些的背後,更能看到一個又一個企業的默默付出——無論是派營養專家至土耳其、或者是舉辦訓練營,民族品牌康師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中國女排,支持祖國體育強國夢。

女排精神中國魂,薪火相傳民族夢,讓我們,共同展望。

聚焦 新經濟 新零售 新品牌 新消費 新服務

剖析企業案例 報導熱門人物 解讀熱點事件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 —— 民族之魂
    當主裁吹響最後一聲哨聲,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奪得2019年世界盃冠軍,看著轉播,喜極而泣!中國女排朱婷獲得最有價值運動員在祖國70華誕之際,中國女排為祖國獻上最大的禮物,中國女排,舉國同慶,中國女排,民族之魂,女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 《奪冠》時代雖然改變了,女排精神卻永遠薪火相傳
    《奪冠》講述了從80年代到今日,中國女排之間起起伏伏的歲月,完美的詮釋了女排精神。薪火永相傳。精神,一向都是寄托在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推陳出新,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改。80年代的女排精神,它是一種對於國家和集體的奉獻精神。那個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尚未真正在世界上打出自己的名聲。女排,一向是不被外國人所看得起的項目。
  • 中國精神-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是中華民族堅挺的強國之魂。"中國精神"在迎接挑戰中彰顯、升華和創新,學會堅強、自信、友愛、奉獻。2020年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高度自覺性和服從性已足以令世人震撼,這種高度自覺的背後所體現的正是中國五千年來能夠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中國精神」。
  • 中國精神—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是中華民族堅挺的強國之魂。"中國精神"在迎接挑戰中彰顯、升華和創新,學會堅強、自信、友愛、奉獻。2020年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高度自覺性和服從性已足以令世人震撼,這種高度自覺的背後所體現的正是中國五千年來能夠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中國精神」。
  •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讓「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彩假期 | 讓「拓荒人精神,薪火相傳」——古鎮小學少先隊員獻禮...
    多彩假期 | 讓「拓荒人精神,薪火相傳」——古鎮小學少先隊員獻禮袁隆平爺爺90歲生日 2020-08-2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溫中國女排燃情歲月,傳承中國精神
    9月25日電影《奪冠》上映,電影《奪冠》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詮釋了幾代中國女排人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看過的網友高度評價這部影片:激動、感動、超燃,女排精神,也是一種民族氣節!一時間,全國各行各業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發揚女排精神的熱潮,「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
  • 又見女排魂!女排精神注入新時代內容
    又見女排魂!女排精神注入新時代內容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中,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與兩屆奧運會冠軍巴西隊苦戰 5 局,以 3:2 險勝東道主,挺進半決賽。這場盪氣迴腸的逆戰之戰,讓萬裡之外的中國觀眾不能不動容,她們每每在關鍵時刻的吶喊,臨危之時的爆發,時時喚起多少國人內心熟悉感覺:女排精神,女排魂。
  • 「鐵山精神」薪火相傳的時代意義
    「鐵山精神」薪火相傳的時代意義——寫在酒鋼建廠61周年之際
  • 熱點話題女排精神,作文訓練,真題+指導+範文
    我輩青年當自強,在生活的康莊大道上找尋中華魂的蹤跡。揚女排之威,傳遞時代之美;振中華之魂,不負壯忘凌雲!【點評】本文寫的是一篇徵稿文,論點清晰,結構層次分明,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路來謀篇布局,邏輯嚴謹。先深入闡釋了女排精神的內涵,接著又闡釋時代為何需要女排精神,最後談中國青年怎樣發揚女排精神。
  • 葉問師傅陳華順的故鄉,永春武術之魂薪火相傳
    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悠悠田園村落,是永春拳之鄉。 這裡是一代永春拳大師、葉問師傅陳華順的故鄉。青山一處,是大師的長眠之地。 譚煥標的女婿和孫子均是永春拳傳承人,村裡打造東馬寧小學永春拳文化培訓基地,永春武術之魂薪火相傳。 尚武崇德,修身養性,團結互助,是永春拳的文化精髓。永春拳第四代傳人譚煥標說:「我13歲開始學永春,60幾年未斷過練習,記得師傅教我,做人最重要的是正直。」
  • 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五行》之三「薪火相傳」在京成功上演!
    2021年1月8日晚7點30分,由梶本(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五行》系列音樂會之三《薪火相傳》中國竹笛樂團原創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精彩上演。▲本場音樂會由著名笛簫演奏家、作曲家、博士生導師張維良教授擔任藝術總監。
  • 武漢大學教授談問津書院:三大精神薪火相傳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程亞惠):武漢新洲問津書院,中國唯一以「孔子以子路問津」典故命名的書院。11月30日「文脈頌中華 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記者團探訪了這座書院,聽專家講述書院的古今以及它為當今世人帶來的思考感悟。問津書院。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
    京劇譚門薪火相傳七代而不絕,精神永在!1905年,譚鑫培還主演了中國第一部電影京劇《定軍山》。譚鑫培的第5個兒子譚小培,除了繼承譚派,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兒子譚富英培養成為譚派乃至京劇界響噹噹的人物,就連毛主席都很迷譚富英的戲。譚富英正是譚元壽的父親。
  • 「十三五」,中國為什麼能丨薪火相傳,人民力量鑄時代榮光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群眾以「闖」的精神、「幹」的勁頭,不斷開拓進取,接連創造幸福美好生活,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事實證明,在黨的領導下,凝聚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依靠基層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是我國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底氣。
  • 名宿孫晉芳:中國女排的魂是集體主義,這種精神不會消失
    今年已經64歲的孫晉芳仍舊留著那頭幹練的短髮,和許多老友的重逢更令她回憶起了不少過往時光,「不管外部發生什麼變化,女排的精神我覺得是不會消失的。」而且巧合的是,在當天,在《中國女排》電影中飾演了孫晉芳一角的女排前國手陳展也有來到會場,這還是她第一次擁有了直接和「偶像」面對面談話交流的機會。
  • 中朝友誼休戚與共、歷久彌堅、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多年來,我們中國與朝鮮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不僅繼承自中朝共同的深厚歷史情誼,更是根植於中朝兩國追求中國夢與朝鮮夢理想的現實。世人皆知,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是朝鮮的可靠後方,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是朝鮮的堅強後盾,朝鮮是我們中國在東北亞的大門口,中朝兩國是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 奪冠,民族氣節和中國精神
    當女排姑娘們那如雷貫耳的名字出現在屏幕上時,光陰仿佛倒轉,青春仿佛重現,她們那拼搏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讓我看到了肩負著改革開放使命的一代人為了中國走向世界所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很遺憾我沒有在第一時間觀看到第三屆世界盃的比賽,很幸運《奪冠》為我補上了這一課。
  • 影評 |《奪冠》——從未遠離的女排精神
    ,運用創新性的現實主義表達方式,將女排精神再度呈現到觀眾面前。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雖然面臨技術和條件落後的不利局面,卻依然在日本隊主場打敗對方,問鼎冠軍寶座,為國家贏得榮譽。這場勝利用傲人的成績鑄就了民族自信,鼓舞了全國人民,也極大地振奮了國民精神,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