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和他的《輞川圖》

2021-02-08 君悅誠園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時期一位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和傑出畫家,有「文章冠世,畫絕千古」的美譽,被稱之為「詩佛」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輞川,在西安市藍田縣城西南,這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是秦嶺北麓一條風光秀麗的川道。川水自堯關口流出後,蜿蜒流入灞河。    古時候,川水流過川內的欹湖,兩岸山間也有幾條小河同時流向欹湖,由高山俯視下去,川流環湊漣漪,好像車輛形狀 (「輞」指的是車輪外周同輻條相連的圓框),因此叫做「輞川」。輞川在歷史上不僅為「秦楚之要衝,三輔之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士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素有「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之譽。「輞川煙雨」為藍田八景之冠。

輞川,在《新唐書·王維傳》中對其有記載:「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裡館、柳浪、茱萸遊、辛夷塢,與裴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可見這裡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

王維在晚年買下了輞川的藍田別墅,他喜愛在山水中愜意生活,常和一幫朋友以詩畫相交,他精心創作了這幅輞川圖,其中包括了二十景點,並為每個景點寫了一首五言絕句相配,共計二十首,其中有不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如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及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等。 詩如畫,畫知人。《輞川圖》、《輞川集》,充分反映了唐朝士大夫階層精神追求與生活。擇一處良田美宅,會幾良師益友,把酒吟詩,是多少精英階層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君悅誠園景觀園林規劃,借鑑王維《輞川圖》意境,精心打造精緻園林景觀,力圖還原輞川十二盛景,打造精英理想國。

免責聲明:

本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其內容經常發生更新,並不構成要約。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本公司對宣傳資料享有修改的權利,敬請留意最新資料。本宣傳資料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其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文化】王維和他的輞川別業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 王維的生死之交!王維寫他的詩很多,他從王維輞川別業回家作此詩
    輞川圖 局部02、他的詩多是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輞川圖》清 沈源、曹夔音▲在王維與裴迪唱和的詩中,多稱迪為「秀才」。他何嘗不想致身青雲,但又潔身自好,不妄與燕雀同群,這或許是他仕途失志、只得歸隱的一個主要原因吧。在隱居中,他逐漸接受佛教思想,從中獲得精神安慰。裴迪今存詩二十八首,都是同王維的贈答、同詠之作及輞川20景他也全寫了。
  • 輞川別業與王維
    輞川別業就是這樣一個莊園別墅,位於今陝西藍田縣南,原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莊園別墅,王維購買後,就天然山水地貌地形和植被做了重建和園林處理。王維住進別業後,經常乘興出遊,餘時則彈琴、賦詩、學佛、繪畫,曾邀詩人裴迪一同遊玩,賦詩唱和。
  • 高師讀史【50】|歷代大師筆下的王維《輞川圖》(值得收藏!)
    唐 王維 輞川圖 絹木設色 日本聖福寺 輞川,是達官貴人、文士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素有「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之譽。安史之亂,被安祿山所捕,拘禁於菩提寺中,他偽裝病疾。安史亂平,以接受偽職而論罪,因為曾作詩寄慨,而受到降官的處分。唐開元二十九年,王維在買下宋之問的別墅之後到天寶十四年,前後有十四年之多的時間就半官半隱在這個輞川。對於中國文化來說,幸運的並不是他縱情山水,免禍全身,重要的是,藍田的山水成就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學境界,從此積累了中國人審美的創造和經驗。
  • 王維輞川別業 最美鄉村民宿!
    他巧妙的利用輞川山谷、崗嶺、流溪、湖泊、山石、林木等天然景物,築建亭臺水榭,樓閣奇石。讓山水美景進入家中,將家安頓在山水樹林中。建造裝修王維修建輞川別業,與他的思想和文化修為密切相關。它也是輞川別業的在地文化和核心吸引力。民宿主人的文化和故事是民宿的靈魂,輞川別業的靈魂就是王維。王維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能寫詩,會書法,懂音律,擅繪畫,通佛理,還會刻印等等。當時與他交流的有著名詩人、畫家,有得道高僧,官場名流,也有遷謫騷人、野老村夫,這與他的人格魅力及才華橫溢密不可分。
  • 王維的隱秘角落:輞川究竟是什麼?
    北宋 傳郭忠恕 臨王維輞川圖之臨湖亭、柳浪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舊時河水連著欹湖,湖岸邊就是詩人的宅院。王維在那裡建了一間水亭,四周種滿芙蓉。元 唐棣 摩詰詩意圖7年後,他的官已做得不小,然而老長官 (張九齡、崔希逸) 和好友 (孟浩然) 的接連去世都使他心生去意。他隱居終南山下,寫下了那句著名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此地最相思,王維生命中的輞川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攜白鹿倚明月 (blwy863) 山西的王維,以博學多才、精通詩歌書畫、通曉音律名動長安。他的一生,卻和長安城南的輞川,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王維來說,與僧人談道論經,是他的精神寄託。
  • 王維筆下的輞川,竟如此不堪
    知道了王維,也就知道了輞川。知道了春的輞川「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知道了夏的輞川「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知道了秋的輞川「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知道了冬的輞川「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黃昏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入夜,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輞川的山光水影花明柳綠,仿佛都是江南的景色,以至於知道輞川竟近在西安附近的終南山下時,實在令我大感意外。後來,每當讀著寫著王維的詩章時,就想著一定要去看看輞川,卻又聽說屬於王維的那個輞川已風光不再,念頭便又擱置下了。這一擱就是幾十年。
  • 輞川別墅裡,如畫詩句中,看王維如何找到他的「瓦爾登湖」
    一千二百多年以前,著名田園詩人王維,也是如此。最可貴的是,他完美地實現了這個夢!他的「瓦爾登湖」,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叫做輞川別墅。輞川別墅如今風貌綿延十公裡的輞川別墅,在剛剛到王維手裡時,可沒有多少詩情畫意。最開初,王維想為母親找一處寧靜的禮佛之地,也為安放自己的歸隱之心,便斥巨資買下了這處莊園。
  • 走進藍田系列篇「25」大唐王維,輞川別墅
    他就隱居在藍田的輞川。古人這樣描述輞川:「谷口乃驪山和藍田山相接處,山峽險隘,鑿石為途約三裡許,商嶺水自藍橋伏流至此,有千聖洞、錫水洞諸水會焉。如車輞環輳,自南而北。周轉廿裡過此,則豁然開朗,林水相望。其水又西北注入灞河,謂之輞川」。輞川自嶢山口到飛雲山下的鹿苑寺15公裡,沿途山水相依,懸崖峭壁又山迴路轉,風光格外明媚。
  • 積雨輞川莊作·王維
    作品鑑賞《積雨輞川莊作》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被選入清代蘅塘退士孫洙編的《唐詩三百首》。輞川莊,在今陝西藍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
  • 「陝西文物探探探」:實地探訪王維輞川隱居及詩歌發生地
    在藍田輞川他居住在哪裡?他和裴迪的《輞川集》裡寫的20處「遊止」會是什麼地方?「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到底是怎麼回事?10月21日,「陝西文物探探探」奔赴藍田輞川,實地探尋王維隱居地,尋找唐詩發生的地方。在藍田王維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西北大學古代文學教研室講師陶成濤的帶領下,近150萬網友通過視頻直播觀看了這次實地探訪。
  • 解讀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老朋友喝醉了,也是這樣灑脫
    王維啊王維,你這個詩佛,到底是經歷了什麼?讓你心靜如水,讓你在妻子去世後再無女人,最終皈依佛門。總之,自比陶淵明的王維,在自我逃避中走完60年的生命歷程,給後人留下400首詩和畫論而去。陶淵明有世外桃源,留下《歸園田居》,而王維則有輞川別墅,留下《輞川集》,都成為後人隱世的追求目標。裴迪在唐朝歷史上,因王維而留名。
  • 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憑什麼會被稱為全唐七律的壓卷之作
    詩仙李白是天才,詩聖杜甫是地才,他們的成就都是無法複製和超越的。在詩仙詩聖之後,還有一個詩佛,王維被稱為人才。王維是人才,是「人」可以達到的極致。有才,有德,有品位,更主要的是懂生活。王維有一首《積雨輞川莊作》被稱為全唐七律的壓卷之作,憑什麼?王維的這首,形式、格律固然有一套,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傳遞的思想和內涵。如果換個作者,肯定就不會有這樣的影響了。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四十歲以後,他基本侍奉母親以半官半隱的狀態在輞川度過。王維母親去世後,葬在東面山坡,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維逝世後,又葬在母親墓南面的小溝旁。王維當年住所叫「文杏館」,今已不存,唯有門前空地上,他親手栽植的一棵銀杏樹,依然枝葉茂盛,就像他在詩中讚美過的那樣:「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 詩中有畫更有情,一字一句解讀王維代表作《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後人評價他寫的詩精妙絕倫,詩中有畫。顧名思義,王維在詩中常常描寫山水田園之美,讀他的詩,眼前似乎能夠浮現出畫面,聞到清新的空氣,聽到鳥兒的鳴叫聲和瀑布流水的潺潺聲。在王維的詩中,有一首《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帶給世人特別美好的感受。
  • 謁王維墓,誰人不想居輞川?
    他說了幾個地點,說到王維墓的時候,我心裡一動,說:「就去這。」王維在我心目中,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個清冷的形象,比起李白的狂放與杜甫的悲愴,他並未給青少年時代的我留下太大影響。可人到中年,突然大愛王維,再回頭念那些句子——「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天寒遠山靜,日暮長河急」,登時腦海裡自動生成畫面,心裡浮躁全無。
  • 每日一詩|《積雨輞川莊作》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被選入清代蘅塘退士孫洙編的《唐詩三百首》。  首聯寫田家生活,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正是連雨時節,天陰地溼,空氣潮潤,靜謐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來,山下農家正燒火做飯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飯菜準備好,便提攜著送往東菑——東面田頭,男人們一清早就去那裡勞作了。
  • 另一個輞川別業——嵩山別業:真正的隱士園林
    唐代田園詩的發展,受文人園林的影響,而當時除了最著名的王維的輞川別業外,還有一處非常典型的莊園別墅——嵩山別業。嵩山別業的主人盧鴻一是真正的隱士,和王維同一時代,他一生不做官,卻頗有名氣。他歸隱嵩山後,刻意經營莊園別墅,像王維一樣,盧鴻一既是詩人,也是造詣頗高的山水畫家,並且對園林藝術和風景審美,也有獨到的見解。他選擇嵩山別業內及其附近比較有特色的景觀10處:草堂、倒景臺、樾館、枕煙庭、雲錦淙、期仙磴、滌煩磯、冪翠庭、洞元室、金碧潭,各賦詩一首,並按序遍成卷——《嵩山十志十首》。
  • 山居秋暝,王維為什麼不想離開他的輞川山谷?
    王維在長安郊外輞川這個山谷裡面,有小別墅、小莊園,他的朋友也會在附近搭一些房子。他們在這裡安居、坐禪、養生、喝茶,過一過親近自然的生活。今天這幅「山居秋暝圖」,都包含了哪些風景呢?第一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山」,是王維常用的詞彙。「空」表示非常安靜,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