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老朋友喝醉了,也是這樣灑脫

2020-12-08 郝人讀詩詞

王維啊王維,你這個詩佛,到底是經歷了什麼?讓你心靜如水,讓你在妻子去世後再無女人,最終皈依佛門。#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難道是你在仕途中誤入安祿山手下任過偽職,徹底對官場失去了興趣?

難道是你被刁難,一場黃獅子事件,被貶山東四年多,徹底傷了心?

難道是你對結髮妻子的情未了,妻子一去,你便心沉海底,再對女人無興趣?可為什麼寫過「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的你卻沒給亡妻寫過一首詩?

難道是你真的對世事萬物看透,再無牽掛?可你對老朋友卻掛念得很,為什麼給裴迪就寫了三十首詩?

難道是你參透佛理,對萬物再不起波瀾?可你為什麼詩、書、畫、印、音律俱佳?沒有心靈的共振,哪有靈感的產生?

難道是你真的被迫屈服於玉真公主無力逃脫?只好醉心於山水詩畫,逃避世俗?

總之,自比陶淵明的王維,在自我逃避中走完60年的生命歷程,給後人留下400首詩和畫論而去。

陶淵明有世外桃源,留下《歸園田居》,而王維則有輞川別墅,留下《輞川集》,都成為後人隱世的追求目標。

裴迪在唐朝歷史上,因王維而留名。二人相交一生,早年就是好朋友,晚年一起在終南山居住,裴迪留詩28首均是和贈答、和詠,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以至更有野史說二人有斷袖之好。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就是王維寫給裴迪三十多首詩其中之一。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蟬。渡頭落日,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山轉變得格外鬱鬱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裡的炊煙縷縷飄散。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狂。

先解釋一下詩名:輞川是王維在終南山的別墅名;裴秀才迪,指裴迪,古代表示尊重,不直呼名,而是將姓和名分開,中間加尊稱,王維一直稱裴迪為秀才,故為裴秀才迪。

這首詩前六句寫輞川之景,寒山、秋水、柴門、暮蟬、渡頭、落日、孤煙,詩中有景有畫有音,一幅寧靜的輞川落日圖。最後兩句則運用典故,將裴迪比作楚國假裝瘋狂不願做官的接輿,把自己比作陶淵明,描寫醉酒的裴迪在自己面前狂歌。

詩中描寫了詩人眼中的美景和相遇好友,使這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生活氣息,也盡顯了二人閒居輞川、身心俱閒、灑脫自由的生活狀態。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這首生動、自然、隨性、灑脫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15位老師共書寫了17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5幅展示如下:

1作者:董平立(河南)

2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3作者:王海彬(四川)

4作者: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5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6作者:萬海濱(湖南)

7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8作者:姚昱平(湖南)

9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0作者:劉嶽生(湖南)

11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2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13作者:昝財川(天津)

14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15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中有畫更有情,一字一句解讀王維代表作《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後人評價他寫的詩精妙絕倫,詩中有畫。顧名思義,王維在詩中常常描寫山水田園之美,讀他的詩,眼前似乎能夠浮現出畫面,聞到清新的空氣,聽到鳥兒的鳴叫聲和瀑布流水的潺潺聲。在王維的詩中,有一首《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帶給世人特別美好的感受。
  • 【一周一詩】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四十多歲的時候,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開始了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 王維最灑脫愜意的唐詩,前6句一句一景,後2句以陶淵明自比
    眾所周知,《輞川集》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收錄了二十首王維的輞川山水詩。其中最著名的詩篇自然是《鹿柴》和《竹裡館》這兩首絕句了。而我們今天要讀的這首唐詩,也是王維在輞川隱居時所作。王維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的前6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絕妙丹青,字裡行間,無不透出「詩中有畫」的絕妙神韻。
  • 王維的生死之交!王維寫他的詩很多,他從王維輞川別業回家作此詩
    他跟王維是老鄉,都是河東的望族,王維是河東王氏家族,裴迪是河東裴氏家族。他雖然不出名,但是也是盛唐的田園詩派之一,這估計也是互相影響或者志同道合吧?:01、這首號稱「詩中有畫」的詩篇就是閒居輞川時王維答贈裴迪的。
  • 【古文探奇】山中與裴迪秀才書-王維
    品 READ 讀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 作者簡介 王維除詩外,又工畫、懂音樂、信佛教,晚年居住於輞川別墅中。輞川在陝西藍田縣輞谷川口,兩山夾水,川水由此北流入灞水。山路很險狹,過了谷口便豁然開朗,四顧峰巒掩映。
  • 王維 | 臨風聽暮蟬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唐代: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裴迪是王維好友,兩人都隱居在終南山,常常在輞川「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這首詩就是王維寫給裴迪的酬贈詩。
  • 王維是怎樣做到「詩中有畫」的
    而王維的詩又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故能快速get到五律的精髓。今天重讀了王維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對「詩中有畫」有了更深的認識。輞川閒居贈秀才迪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輞川: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後歸王維。王維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經常在一起。所謂「詩中有畫」,就是按詩句的描繪就能夠想像出一幅幅畫面來,即有畫面感。
  • 此地最相思,王維生命中的輞川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攜白鹿倚明月 (blwy863) 山西的王維,以博學多才、精通詩歌書畫、通曉音律名動長安。他的一生,卻和長安城南的輞川,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王維來說,與僧人談道論經,是他的精神寄託。
  • 唐代著名詩人裴迪與王維:忘年交,攜手本同心,相思深不深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裴迪是同王維來往最多的盛唐山水田園詩人。他開元末在張九齡荊州幕府(孟浩然有《從張丞相遊紀南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詩,可證),後到長安,曾隱於終南,《唐詩紀事》卷一六云:「迪初與王維、興宗俱居終南。」
  • 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評傳
    並在那個文人風流的時代,王維幾乎是唯一一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人,「喪妻不娶,孤居三十年」。他把他的心放浪在自然裡。對人間有謹慎的踟躕。安史之亂因「扈從不及,為賊所得」,被授予偽職。「賊平」,清算時,以「陷賊」期間做過一首「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為「肅宗嘉之」。加上胞弟的「降職贖兄罪」,才得以全身而退。
  • 五言絕句王維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開元十九年,王維及第狀元歷官右拾遺,監察督史等,其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 明日立秋,在王維眼中,原來秋天是如此的詩意和美好
    唐代大詩人王維是寫景的高手,他能用最簡單的語言寫出最美的意境,這首《山中》便是如此。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詩中描寫了在一個深秋時節的山中景致。真正被滋潤的是王維的內心,置身在山林中,沒有一絲雜塵,沒有塵世喧囂,只剩下清新而自然的空間讓人去感悟,這是何等的境界。王維還寫過一首關於秋天的詩,名為《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 醉夢|​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輞川: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後歸王維。王維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
  • 唐代王維《臨湖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悅讀丨王維作品賞讀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 唐代王維《終南山》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至公元744年(天寶三年)之間,王維曾隱居於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這首詩大概是詩人隱居終南期間的作品
  • 王維最經典的十首五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 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
  • 十首王維最經典的五言律詩,寫出了絕美的詩意生活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1、《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王維寫給一同在輞川隱居的好友裴迪的詩,詩的主題在一個「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