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啊王維,你這個詩佛,到底是經歷了什麼?讓你心靜如水,讓你在妻子去世後再無女人,最終皈依佛門。#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難道是你在仕途中誤入安祿山手下任過偽職,徹底對官場失去了興趣?
難道是你被刁難,一場黃獅子事件,被貶山東四年多,徹底傷了心?
難道是你對結髮妻子的情未了,妻子一去,你便心沉海底,再對女人無興趣?可為什麼寫過「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的你卻沒給亡妻寫過一首詩?
難道是你真的對世事萬物看透,再無牽掛?可你對老朋友卻掛念得很,為什麼給裴迪就寫了三十首詩?
難道是你參透佛理,對萬物再不起波瀾?可你為什麼詩、書、畫、印、音律俱佳?沒有心靈的共振,哪有靈感的產生?
難道是你真的被迫屈服於玉真公主無力逃脫?只好醉心於山水詩畫,逃避世俗?
總之,自比陶淵明的王維,在自我逃避中走完60年的生命歷程,給後人留下400首詩和畫論而去。
陶淵明有世外桃源,留下《歸園田居》,而王維則有輞川別墅,留下《輞川集》,都成為後人隱世的追求目標。
裴迪在唐朝歷史上,因王維而留名。二人相交一生,早年就是好朋友,晚年一起在終南山居住,裴迪留詩28首均是和贈答、和詠,可見二人關係非同一般,以至更有野史說二人有斷袖之好。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就是王維寫給裴迪三十多首詩其中之一。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轉變得格外鬱鬱蒼蒼秋水日日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裡的炊煙一縷縷飄散。又碰到裴迪這個接輿酒醉,在恰如陶潛的我面前謳狂。
先解釋一下詩名:輞川是王維在終南山的別墅名;裴秀才迪,指裴迪,古代表示尊重,不直呼名,而是將姓和名分開,中間加尊稱,王維一直稱裴迪為秀才,故為裴秀才迪。
這首詩前六句寫輞川之景,寒山、秋水、柴門、暮蟬、渡頭、落日、孤煙,詩中有景有畫有音,一幅寧靜的輞川落日圖。最後兩句則運用典故,將裴迪比作楚國假裝瘋狂不願做官的接輿,把自己比作陶淵明,描寫醉酒的裴迪在自己面前狂歌。
詩中描寫了詩人眼中的美景和相遇好友,使這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生活氣息,也盡顯了二人閒居輞川、身心俱閒、灑脫自由的生活狀態。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這首生動、自然、隨性、灑脫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15位老師共書寫了17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5幅展示如下:
1作者:董平立(河南)
2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3作者:王海彬(四川)
4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5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6作者:萬海濱(湖南)
7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8作者:姚昱平(湖南)
9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0作者:劉嶽生(湖南)
11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2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13作者:昝財川(天津)
14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15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