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紙軍書東來,少年鮮衣怒馬,一路北上,連綿群山將盡,化作蒼茫黃土。
三年後,故鄉只留冬夏,不知客從何處來,卻早已都是,故鄉的過客,遠方的歸人。
又逢一年北國之冬,站在這熟悉而陌生的門前,回想起過往,感觸萬千。這道門,不好進。有人以筆為戈,孤燈作伴,百餘份答卷裡都在敘寫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有人孤注一擲,涅槃鍛造,無數個日夜都在期待著把紅肩章變成一條槓。一路披荊斬棘,才站在這道門前。這道門,更不好出。這不是任人自由享樂的「象牙塔」,在這裡你只有「統一定製」的軍隊生活,雖然枯燥單一但也充實忙碌。一開始你很想走出這道門,到後來你忙到沒有時間出去。
走在梧桐道,從葉子的空隙間投射出的光斑晃晃悠悠在鋪滿柏油的路上搖擺,搖蕩進彼此的眼眸深處。忽而初秋,入學時的青澀模樣也晃晃悠悠浮現而來,有人曾說,這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自然而然的與外界形成了一道保護膜。三年前,初來乍到,嚴酷而漫長的強化訓練就給了所有人「下馬威」,訓練場、宿舍、食堂是60多個日夜三點循環的唯一場所,手機上交,從此每周也只有兩小時與家人和朋友耳語溫存。從前你是誰,擁有怎樣榮耀的光環,在這裡被統統打碎,因為一切要從頭再來。慢慢的,你會發現,你以前所建立的朋友圈已然離你遠去,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家人,沒有那麼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詩和遠方;舊時好友發來假期旅遊的美照與美食,你只能苦笑著伴著哨音飛速地下樓集合。終於盼著盼著,你歸心似箭的回到故鄉,身體卻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調回生物鐘,你發現嘈雜而繁亂的街市與自己習慣的環境格格不入,同學聚會時所談及的話題你無法插入其中款款而談,不過,當父母向他人一臉驕傲地介紹著:「我孩子讀軍校,是名軍人呢!」從那時起,你內心的榮譽感開始漸漸發酵。
隨著日子的推移,成長總是在不經意間默默給你打下了註腳,你身上的肌肉體脂率會證明你的歷練,你變得黝黑而健康的膚色會證明你的滄桑,你身上一個個老繭也陪伴著你的驕傲,你身上的一道道傷痕訴說你的拼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你慢慢貪戀上了和戰友共同經歷的光輝歲月:訓練場上你們揮汗如雨,或是咬牙堅持,亦或是打氣加油;夜訓拉練的日子,你不會忘記時間緊、困難大的重重任務,卻總有那抹彼此予以的溫柔溫暖了整個寒冬;數次安保中你們一同並肩作戰 ,認真嚴苛的執行每一個分配的任務……當然,你也慢慢收穫著:在禮堂的舞臺上鏗鏘的聲色;在綠茵場中帥氣的臨門一腳;熬著通宵完成的黑板報……也許當時的你忙得抱怨連連,也許你在寒風中站著夜哨想家想父母,你會走過很多難熬的時刻,但是這一切都熠熠閃著光,照亮你的青春。
再次南下,已是第三個年頭,不再有當時歸來的悸動,卻是懷念與釋然。詩經語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我腹我。欲報之德。」在這裡,歲月的成長中,你早已學會了報喜不報憂,你學會了該成長為不讓他們擔心的樣子。「媽,我一切都好,放心吧」「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讓爸別老抽菸了」……其實,與他們的相處只停留在短暫的電話線與經常「打折扣」的假期中,父母一天天陪伴你長大,卻在成長的路上與你一步步漸行漸遠。這一切,只因你是軍人。門外有家,進門是國,當你決定踏入軍營的那一刻起,卻早已都是,故鄉的過客,遠方的歸人。
在這場「兵荒馬亂」的青春中,誰都不能做好萬全的準備去迎接與等待它。一年後,誰去了廣東吃早茶,誰到了重慶吃火鍋,誰留在東北燉小雞,誰回到福建煮魚丸;多少人羨慕青稞酒,多少人想吃大盤雞;誰動了我的蘭州拉麵,誰吃了他的過橋米線;誰去了誰的家鄉,誰又去了誰的遠方?那些將要去的地方,都是你未曾謀面的故鄉。遠方,讓你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的故鄉;故鄉,讓你收藏榮耀戲謔人生的遠方。
我仍然貪戀故鄉的冽冽暖陽,卻也嚮往遠方的暴雨初歇;我仍然被溫暖於小家的舐犢情深,但更被感動於家國的大愛無疆。轉身即是遠方,前路亦是故鄉。輕聲問起,客往何處去?
主 編:李曉潔 責任編輯:劉 通
學生編輯:顧鴻鵬 陳小迪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