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一減 生活方式是關鍵
「最近來看肥胖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不少患者宅家期間胖了 5-6公斤,大多數都是疫情期間宅家吃喝無節制,而缺少運動導致。這類患者很容易出現各種與肥胖相關的疾病。」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谷雪梅醫生很有感觸地對記者說起來。
「一名26歲的男性因疫情期間宅家,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遊戲及經常吃夜宵,胖了10餘公斤,其間還發作了痛風,來就診時,脖子上的皮膚明顯發黑,是典型的黑棘皮症狀表現,提示存在嚴重的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徵。由於這位男士除了肥胖,同時還存在高血壓、高尿酸、高血脂、打鼾等異常,所以被收住入院。」谷雪梅醫生檢查排除導致其肥胖的其他原因後,給予飲食、運動指導,輔助以藥物治療。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宅家都會胖。趁疫情宅家自主支配時間充裕,也有很多人的體型變得更加健壯。「一名年輕女患者,是辦公室久坐一族,平時吃外賣為主,工作2年體重明顯上升,月經也變得不規則。疫情爆發前來看肥胖門診,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指導,輔助以藥物治療,在院4天時間就已經減重2公斤。」谷雪梅醫生說。在疫情期間,由於不方便來醫院,這位女士在家堅持跳繩等運動,並按照營養師指導健康飲食,堅持用藥。
在最近的一次隨訪中發現,她體重下降約13公斤,胰島素抵抗明顯改善,肝功能正常,血糖也完全正常。最令她高興的是,脖子周圍的黒棘皮徵已經明顯消退。
同樣是年輕人,宅家期間,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多吃,少動,晝夜顛倒,體重持續上升,導致肥胖以及各種肥胖帶來的不良後果,對健康造成深深的傷害;而另一位宅家期間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生活作息規律,良好的體重管理,達到各種代謝紊亂症狀明顯好轉等效果。
肥胖是病 造成後果很嚴重 肥胖是健康大敵,目前判定是否肥胖目前有多種方法。我國成人的肥胖標準根據體質指數(BMI)判定,BMI=體重/(身高×身高),正常範圍為18.5-23.9。然而有些人體重不重,卻腆著一個「大肚子」,這種叫腹型肥胖。我國定義腹型肥胖的標準是:男性腰圍大於90釐米,女性腰圍大於85釐米,腰臀比(腰圍/臀圍)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腹型肥胖又稱中心型肥胖,主要是指內臟脂肪明顯增多,這種類型的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的風險最相關。
肥胖的發生跟很多因素相關。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都可能造成肥胖。然而最多見的還是飲食結構不合理、運動過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同時在評估肥胖的原因時,一定要先排除引起肥胖的各種病理因素,比如有下丘腦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等。
有一些藥物也會導致肥胖,比如長期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抑鬱藥物等。伴有月經不規則的女性,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症候群伴隨的肥胖。甚至還有一些人可能是由於胰島細胞瘤誘發低血糖,反覆進食導致的胰島病源性肥胖。這種由各種病理因素導致的繼發性肥胖在去除疾病的病因後,體重可以明顯改善。
因此,胖友們在體重管理之前,到正規的醫院進行一次詳細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肥胖是病,得治!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把肥胖列為一種疾病。2000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承認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俗話說,「一胖毀所有」。
在醫生眼裡,肥胖可以帶來很多嚴重的不良後果。肥胖不但增加了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的發病風險,還會導致糖尿病、脂肪肝、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有越來越多的報導還發現,肥胖還會增加很多腫瘤,比如乳腺癌、腸癌、卵巢癌等的發病率。
針對男性肥胖患者,會引起性功能障礙、影響精子質量。針對女性,肥胖還易伴隨多囊卵巢症候群,排卵障礙,月經不調,影響生育。兒童肥胖,還會產生性早熟等生長發育問題,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減重5% 代謝指標明顯改善 既然肥胖是一種病,那我們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控制體重呢?
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只要減重5%,就能明顯改善代謝指標。谷雪梅醫生介紹,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肥胖,要控制體重,就必須管住嘴、邁開腿,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持之以恆。管住嘴,並不是指什麼都不吃,餓到眼冒金星,而是要做到食物多樣化,減少簡單碳水化合物(比如精米、精面、含糖飲料等)及深加工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果,保證優質蛋白(如魚、蛋、奶、堅果等)攝入;減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咽,不吃夜宵;多喝水,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戒菸戒酒。
有很多文獻以及科普提及的輕斷食模式也對體重控制及改善代謝異常有幫助,但是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邁開腿即適當增加運動,一般來說,每周至少150分鐘、3次以上運動,同時有氧與無氧運動結合。因疫情或者其他原因在家或辦公室,也可進行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比如跳繩、原地跑、跟著運動軟體做一組燃脂運動等,或者做伏地挺身、平板支撐、深蹲等力量訓練。
最好是選擇一種合適自己或者自己喜歡的運動,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在運動的同時也愉悅了心情。另外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堅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心態,對控制體重也至關重要。 如果是體重嚴重超標,或者已經合併多種代謝異常疾病的胖友們,最好去正規醫院的肥胖門診,針對病情進行合適的藥物治療。
例如多囊卵巢症候群經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高雄激素,相應的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緩解病情,使體重控制事半功倍。近些年開展越來越成熟的減重代謝手術,也可以有效控制體重,改善各種代謝障礙,但前提是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