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名相,為何會被小小的宦官趙高害死

2020-12-12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李斯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得力助手,也是秦朝最著名的宰相,但最後卻被小小的宦官趙高害死,那麼名相李斯是如何幫助秦朝完成統一的,又為何鬥不過宦官趙高,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西行入秦

李斯

李斯早年在楚國上蔡做小吏,負責保管文書。有一天,他看到廁鼠在吃髒東西,長得瘦弱且畏畏縮縮,見人就跑;但倉鼠卻衣食無憂,長得肥肥胖胖,見人也不怕,於是感到人就和老鼠一樣,有沒有出息,全看自己所處的環境。不久李斯拜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學成後他見秦國強大,六國弱小,於是前往秦國,準備輔佐秦王一統天下。當時秦王嬴政剛剛即位,大權掌握在權傾朝野的宰相呂不韋手中,李斯於是投靠呂不韋,在其門下效力。

二,助秦統一

呂不韋

呂不韋見李斯很有才能, 就讓他擔任郎官,使李斯得以接近秦國的決策核心。李斯趁機向秦王政進言,提出統一天下的建議。秦王政聽了很高興,於是任命李斯為長史,派遣使者攜帶大量金銀財寶前往六國,用重金收買六國的高官權貴,不能收賣的就派刺客暗殺或者散播謠言以離間六國的君臣關係。李斯的計策使得秦國成功將六國的合縱瓦解,使秦國得以將六國各個擊破,為秦滅六國打下了良好基礎。

秦始皇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韓國間諜鄭國疲秦的計謀被秦國發覺,秦王政下令驅趕六國人士。李斯見自己要被驅逐,立即向秦王政上疏,稱秦國就是因為吸收六國的人才得以強大,若驅逐六國人才,將使秦國損失巨大。秦王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不再驅逐六國人士,升他為廷尉。李斯的建議使秦國得以繼續吸納六國人才,加速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進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在李斯的輔佐下,消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

三,大秦名相

秦滅六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多數大臣上書,希望推行分封制,讓宗室鎮守各地。李斯上書反對,認為周朝實行分封制,結果越往後諸侯間的血緣關係越疏遠,相互之間自相殘殺,使得天下大亂,不如實行郡縣制,用重金賞賜宗室功臣,可以使天下長治久安。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任命他為宰相,廢除分封制,將郡縣制推行到秦朝各地。自此郡縣製取代分封製成為中華帝國行政區劃的主流,為中華帝國的長期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秦朝

秦始皇下令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命李斯等人統一文字寫法,推行小篆,有利於鞏固中華帝國的統一。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儒生淳于越等人再次向秦始皇進言,要求實行分封制。秦始皇詢問李斯的建議,他趁機打壓儒生,建議秦始皇焚燒諸子百家書籍,嚴刑峻法打壓反對派。秦始皇於是焚書坑儒,嚴刑峻法以鞏固統治。焚書坑儒對中華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破壞,嚴刑峻法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四,遇害身亡

趙高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臨終傳位長子扶蘇。宦官趙高與扶蘇弟胡亥親近,便圖謀立胡亥為帝。趙高趁機拉攏李斯,稱扶蘇與蒙恬親近,若扶蘇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那他不但丞相之位不保,甚至可能會丟掉全家性命。李斯被趙高說動,於是二人合謀害死扶蘇、蒙恬,擁立胡亥為帝。胡亥即位後,聽信趙高之言,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將所有政務交給趙高處理,使得趙高趁機掌握了秦朝大權。

趙高嚴刑峻法,排除異己,雖然鞏固了自身的地位,卻使得秦朝大亂,陳勝吳廣趁機反秦。李斯見天下大亂,多次向胡亥進言,但胡亥不但不聽李斯的進言,反而多次斥責李斯。趙高又趁機挑撥胡亥與李斯的關係,使得胡亥對李斯更加反感。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趙高在胡亥面前誣陷李斯謀反,胡亥於是命趙高調查此事。趙高派人將李斯逮捕,將他屈打成招。胡亥誤認為李斯真的謀反,將他處死。

總的來說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為秦朝的統一立下了巨大功勞。但晚年貪戀權位,聽信趙高之言,立胡亥為帝。胡亥年幼,十分信任趙高,使得趙高趁機掌控秦朝大權,除掉了李斯。

相關焦點

  • 千古名相李斯,為什麼敗給了小人趙高
    一代名相李斯被趙高陷害入獄1:因為他對權勢的貪婪,導致他被趙高利用。輔佐秦始皇成就霸業的李斯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病逝於沙丘平臺,宦官中車府令趙高,出於自己的私心,想篡改秦始皇遺囑,改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承皇位,但他一個人是辦不到的,丞相李斯位高權重
  • 歷史上的李斯是怎樣一個人?功在千秋,但統一天下與他沒多少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後世許多人都稱李斯輔佐秦始皇一統天下,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客觀。當時李斯的職務是廷尉,也就是秦朝最高司法機構的長官。從職能上來看,他顯然不可能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發揮特別重要的作用。所以說李斯輔佐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說法更多是出於腦補,沒有什麼事實依據。當然,李斯對秦朝乃至對後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他的貢獻主要是在政策制度建設方面,而並非統一天下之功。
  • 大秦名相李斯,聰明一世,為何會身陷囹圄,敗於趙高?
    提起秦朝,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呂不韋的足智多謀,但其實還有一個人,同樣有著很高的作為,他就是李斯。李斯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傳奇了,身為外國之人,能夠在他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實屬不易。可是,在世人眼中,對李斯的成就並沒有記住多少,反倒是記住了他敗於趙高之手。直至今日還是會有人感嘆此事。或許曾經在歷史課本上的焚書坑儒中有李斯的身影,充滿負面評價,但終究是片面的,李斯實際上是歷史的推動者之一。
  • 《大秦賦》中精明無比的李斯,為何會死在一個宦官之手?
    張魯一的嬴政,段奕宏的呂不韋都沒有讓網友滿意,成了網友的主要吐槽對象,隨著劇情的發展,李斯也加入了被吐槽的行列,首先劇中的李斯出場有點早,如果這一階段的李斯便成為了秦始皇的心腹,那很難理解為什麼後面秦始皇下「逐客令」時要攆走他呢?再有這一版的李斯似乎每天都把自己有才華掛在嘴邊,生怕別人不知道,很難想像曾國潘口中「智力橫絕一世」的人會表現得這樣膚淺。
  • 秦始皇的兩大寵臣,李斯和趙高,哪個更強?《史記》早有答案
    前言:李斯縱橫秦國政壇多年,權傾朝野。六國在他籌謀下都被秦國統一了,怎麼會被趙高在短暫的一年內用個絆子就給摔倒了呢。趙高和李斯都算得上利己主義者。但李斯的才能和地位怎麼看也不是趙高能比得了的,怎麼會數次敗在趙高之手?
  • 李斯精明一世,為何在人生末期選擇勾結趙高,以致秦國走向敗亡
    李斯被譽為千古一相,輔佐秦始皇一統了天下,他極力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至此開啟了華夏兩千餘年的中央集權制,他提出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馳道、車同軌的建議均被秦始皇採納,他還編制小篆,從此華夏大地雖然方言眾多,但文字永遠只有一種,他的成就足以令他名垂千古,但在晚年卻做了一件遺臭萬年的事情
  • 李斯作為朝廷的一把手,為何鬥不過沒有實權的宦官趙高?
    李斯悲慘的下場是拜他的政治「合伙人」——趙高所賜。李斯和趙高,一個是富有智慧手握政治實權的朝廷「一把手」,一個是只會溜須拍馬的宦官,誰都沒想到,朝廷的丞相居然被一個「指鹿為馬」的宦官壓得死死地。李斯為什麼始終鬥不過趙高呢?我們來品讀一下這段歷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趙高知道,自己獨攬朝政的機會來了。
  • 李斯是怎麼死的?李斯為什麼得不到秦二世的寵信
    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被趙高陷害,腰斬於鹹陽。李斯小吏出身,師從荀子,後入秦為官。這是他一生輝煌的開始,輔佐秦王嬴政滅六國,推動秦朝廢分封設郡縣,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使封建專制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
  • 王翦和李斯對秦朝有大功,為何王翦得以善終,李斯卻是慘死結局?
    李斯在秦王嬴政親政後得到秦王重用,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李斯輔佐秦王政,為秦滅六國出謀劃策,積極推行統一戰略,制定統一六國方針,最終秦國逐一消滅戰國後期的各大諸侯國,完成秦統一大業。在秦統一六國時,李斯所著《諫逐客書》,並力諫秦王嬴政客不可逐,為秦國保留了大量外來人才,士人,為秦滅六國大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秦統一六國後,李斯也從廷尉一職被秦始皇提拔為丞相,之後多次隨秦始皇巡遊天下。
  • 秦始皇做夢也不會想到,最後背叛的人中還有李斯,這導致秦朝滅亡
    在說起歷史上著名丞相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起蕭何,諸葛亮這樣的千古名相。可有一個人,他的作為不比這些人要差,甚至還要更加出色,可惜他的知名度實在有些低,名聲也不怎麼好,此人就是李斯。嚴格意義上來說,李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丞相,從他開始,大一統王朝的丞相位置才漸漸固定下來。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僅幫助始皇帝穩定統治,剪除了呂不韋等人的勢力,隨後更是為皇帝出謀劃策,協助秦一統天下。在統一之後,李斯更是開始協助秦始皇改革,這對後世的封建制度都有極大的影響。
  • 趙高是不是宦官?他是如何被秦始皇重用的?
    從這裡來看,趙高不可能是宦官,因為他是有女兒的。更重要的是,司馬遷也沒有說過趙高是宦官,甚至東漢之前的所有史書,都是沒有說趙高是宦官的。那麼,為何有些書籍和電視劇把趙高給寫成宦官呢?這還要從《史記》的記錄上來說,《史記-李斯列傳》記載說趙高是「宦人」有「宦籍」,很多人在這裡看到的消息,就誤以為趙高就是宦官。事實上這裡的宦人指的就是任職於宮內的人,大致相當於帝王的近侍一類的官職。宦籍就是用來登記出入於宮門者的登記冊。
  • 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他不但因鞍前馬後地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而倍受器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操持國事,不僅為始皇帝出謀劃策,還一手構建了大秦帝國初創之時的一系列頂層設計。
  • 趙高為何要「指鹿為馬」?
    公元前208年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丞相。次年他又逼迫秦二世自戕,另立子嬰為秦王;反被子嬰設計殺掉,誅滅三族。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始皇、尤其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暴虐施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秦的滅亡。(宦官是中國古代專職服侍帝王及其家族的官員。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官宦則全為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人擔任。)
  • 李斯聽取趙高建議,結局慘被腰斬並夷三族,他究竟錯在何處?
    因此李斯把他當成跳板,急忙去討好嬴政的信賴,一邊輔助嬴政給出謀劃策,一邊跟嬴政講用什麼手段才能擊潰呂不韋。就這樣呂不韋因為一次意外,導致被毒酒害死,而這個時候的李斯已經非常出色,最後在秦朝剛創建時,李斯才被冊封為當朝宰相。
  • 秦始皇去世後,趙高篡奪大權,他最終是什麼下場?
    時隔10年,秦國陸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6個國家,統一了天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封建王朝。但是對秦朝來說,最終的存在時間只有10多年。對於秦朝的滅亡,趙高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秦始皇嬴政突然去世後,趙高篡奪了秦朝的大權。他依靠秦二世胡亥的偏袒,擾亂國政,陷害忠良,加速了秦國的滅亡。那麼問題來了。趙高最終會怎麼樣。
  • 李斯這麼個絕頂聰明、厲害無比的角色,為何輸給宦官出身的趙高?
    與其說李斯是輸給了趙高,還不如說是是輸給了自己,當初在沙丘他決定和趙高、胡亥同流合汙的時候,就因為想到自己最後的結局,聰敏反被聰明誤就是對李斯最好的標註,就算成為大秦帝國的宰相,他還是難以擺脫作為楚國小吏時,自己「倉鼠之悟」的束縛。
  • 電視劇大秦賦李斯結局是什麼 李斯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據悉,《大秦賦》的大結局中,是講到了呂不韋被貶,秦始皇嬴政拿回了所有的政權,真正的開始執掌天下,而那個時候李斯還沒死。李斯是後來被胡亥給賜死的,因為趙高想要當丞相,所以要除掉擋在自己前面的李斯,趙高妖媚惑主,胡亥完全被他欺騙。
  • 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談秦說漢(348)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李斯與小人趙高為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殺公子扶蘇及其兄弟姊妹而被嬴姓宗親所恨;殺蒙氏兄弟而得罪了所有朝廷大臣;到頭來李斯也得罪了小人趙高,被其陷害處以腰斬。可謂是人死了還被人唾棄,可悲! 李斯原本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向天下名儒荀卿學習帝王之術,畢業後來到秦國謀職。
  • 李斯被腰斬,滿朝文武大臣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
    秦始皇死後,趙高用「三勸」法將李斯說動,合謀篡改了秦始皇遺詔。 秦二世胡亥上位後,秦朝已經成了趙高的天下,趙高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非常卑鄙,心狠手辣,秦始皇在世時,他就已經有了叛亂之心,只是趙高藏的比較深。
  • 李斯兩次「直言進諫」結果大不同,一次飛黃騰達,一次身首異處!
    秦國最終在秦王嬴政的統領下,蕩平四海一統天下,而除了武將的功勞之外,眾多文臣也有著非常大的貢獻,李斯可以說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後秦始皇時代,李斯卻慘遭腰斬的命運,作為昔日秦國丞相,為何卻無人替其求情呢?後來,秦王政以勢不可擋的力量統一六國,李斯也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丞相,並多次隨秦始皇巡遊天下。但看似風光的他骨子裡仍然十分軟弱,因為出身貧寒的他一步一步爬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屬實不易,趙高正是看穿了他貪戀榮華富貴的特點,威逼利誘讓協助他篡改秦始皇遺詔,扶植秦二世胡亥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