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6月底的一天,我到溫州老公身邊呆了兩天,平時為了孩子兩地分居。
突然夜裡發燒,那兩天都在診所掛鹽水,我媽媽就催著我回去,孩子期末考試要盯著。
回家就連續高燒40度不退,當地醫生說沒辦法治療,只能又坐車到溫州住院。
那次病來勢洶洶,差點沒命。歸根到底是抵抗力下降,我覺得為了孩子,我太累了。
在我的親媽眼裡,我反正沒有孩子重要,平時把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孫子,其他人全部要吃剩菜。
1.沒有原則的隔代親,孩子越來越嬌生慣養。
隔代親並沒有讓孩子親近她,相反孩子最會對奶奶發脾氣,動不動就指揮奶奶幹這幹那的。
而且孩子很不獨立,7歲了,穿個鞋還要幫,等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沒有原則,沒有分寸感的隔代親,後患無窮。
鄰居家的小李,小時候奶奶特別寵,媽媽要是罵一句,打一下,奶奶就鬧死鬧活的。
有求必應,寵得沒有邊界的後果,小李從不曾長大,30歲還依賴父母,結婚生子後,孩子從來不管,孩子生病發燒,他沒當回事,繼續玩遊戲。想買什麼都伸手跟父母要。結婚後,父母還要養他一家三口。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父母的事。
最近還拿了父母辛苦存的十幾萬買了車,原本父母想再存點買了房的。
顯然隔代親讓孩子偏離了正常成長的軌道。
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人之常情,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隔代教育的愛必須有分寸感、有邊界感、有原則性,不能因為老人的愛沒有「斷奶」而蒙蔽了雙眼,最終變成了孩子的禍害。
老人疼愛孫子,人之常情,但不能越界。很多老人年輕時候沒有寵過自己的孩子,老了卻把孫子寵上天。
不顧自己年紀大,體力不好,孫子說上那哪就上哪。
2.時代變了,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改變。教育方式法簡單粗暴。
只知道靠嚴厲批評,認為自己是權威,孩子就得無條件服從。
我家孩子對奶奶的教育就很不服氣。他用智慧型手機比奶奶厲害,也會用電腦,奶奶根本沒有他學習東西快。奶奶的權威在他這裡無效。
時代的浪潮席捲而來,不要說老人跟不上時代,年輕一代不學習,同樣跟不上時代,會被時代拋棄。
直播帶貨、拍攝短視頻就是新技能,現在各平臺都在大力推廣。學習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有很多老人通過學習,用短視頻記錄生活成為網紅。
有一個退休的短視頻拍攝者,有了10萬粉絲,不糾纏管孫子的瑣事,拍短視頻,記錄生活的美好,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樂趣。
當然,造成隔代親的責任不完全在老人,很多時候都是孩子父母不作為才有了這種問題。
3.父母承擔教育的責任,不讓老人主導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善而堅定,有原則、有分寸地教育好孩子。
歸根到底,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不能缺席的人。
遇事有規則,按照原則辦事,與孩子好好溝通,激發孩子的潛能和積極性。
孩子成長中遇到問題很正常,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通過學習,掌握科學育兒知識,育兒先育己。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孩子就會追光而來!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而不是強制灌輸知識。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點一滴地影響,長年累月的潛移默化!
@紫看人生,願天下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愛,願天下父母都能友善而堅定地愛孩子!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隔代親,孩子的教育是否遇到問題,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