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0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登頂珠峰的生死考驗(節選)
作者:石 磊
我呼吸過海拔8848米的稀薄空氣,也感受過零下四十幾度的低溫。最近的時候,死亡就在我的眼前。我走過的許多道路,路標是前人的屍體。我或許也曾在地鐵站、商場綜合體和你擦肩而過,但你一定沒有發現,那個步履匆匆的糙漢,換上登山服後,經歷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叫石磊,是一名登山運動員。
▲2017年5月22日,石磊成為首位登頂珠峰的山西人
登珠穆朗瑪峰這件事,我已經想了五六年。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最高峰,但因為成熟的商業化開發,卻是相對難度最低、條件最好的。但別小看珠峰。這些年,登頂珠峰被有些人異化成了「金錢的遊戲」,他們甚至傳說,夠有錢,就能被嚮導們抬上山。
我想告訴你的真實情況是,從大本營到珠峰頂,布滿了前人屍體樹立的「路標」。
2015年4月,我第二次來到珠峰大本營。在後來的新聞裡,我知道,那天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導致珠峰雪崩,雪崩持續了一分多鐘。
我趴在雪地裡不敢動,怕雪崩捲土重來。過了很久,外面開始有一些聲響,我在嘴裡含了一口唾沫,吐出來,唾沫沿著身體右側往下滑,那一側是地面的方向。於是我左手刨了兩下,沒埋多深,輕輕鬆鬆就起身了。如果人間有地獄,我是在這一天目睹和體會。
齊齊整整的帳篷都被吹得東倒西歪,營地被夷為平地。祈福的經幡很多已經被颳倒在地上,染上傷者的血跡。雪白的大地上,潑灑著五顏六色的帳篷殘骸、橫七豎八的登山服,還有從登山服裡滲出的一片片殷紅色。
人類確實從來沒有征服過高山,只是高山接納了我們。名利、榮辱、財富……在生死面前,太不值一提了。
所以,當有人問我,還登嗎?
登。不需要選擇。
▲在大本營廚房為隊友做一頓正宗山西刀削麵
於是2017年,我又回到了珠穆朗瑪。
凌晨2:30,我們從珠峰大本營出發。就著遠處時斷時續的雪崩聲,扒拉了早飯。
整整4天多,我聽著冰爪在雪地上行走的聲音,和我腦海裡的聲音。一路行進到海拔7950米的4號營地,準備在晚上7點開始衝珠穆朗瑪峰峰頂。我們一路向前,午夜時分,杳無人煙的路上偶遇一位同仁,定睛一看,卻是屍體,俗稱「路標」,橫臥在雪地裡,再往上攀爬,又一具。
遠處還有兩盞燈光,也不知是人是鬼。走近才看清,是兩個人,氧氣面罩也沒了,在這裡凍著坐了一晚上。抱歉我們無法停留救援。在8500米以上的空氣稀薄地帶,自己能活著來回尚且命懸一線,沒幾個人有把握救人。
▲石磊在珠峰大本營參加煨桑儀式
衝頂前,需要換氧氣瓶,嚮導手生弄壞了面罩,於是我只能換一個老款面罩上山。我走得越久,越感覺到呼吸沉重,把氧氣開到最大,還是不行。
我讓嚮導幫我看看,他也是第一次登珠峰,左瞧右瞧也沒瞧出個啥。我們繼續往前走,窒息的感覺籠罩了我。難道我要再一次面對死亡陰影?
我忽然靈光一現,用手一摸氧氣面罩,果然,上面掛著厚厚的冰。我摳了好一陣,終於把冰摳下來,萬幸呼吸立刻順暢了,有驚無險。
2017年5月22日,我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
作者⭐️ 石磊
1980年出生於臨汾市堯都區,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地理學專業和戶外運動交叉學科,中國第一個戶外運動專業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先後登頂哈巴雪山、慕士塔格峰、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非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等。2017年5月22日凌晨3時20分,石磊衝頂成功,站在了世界之巔,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山西人。
• 本期文章素材來源於石磊登頂珠峰自述(節選)
• 本期背景音樂素材來源於趙增熹《The Call》
• 音效素材來自站長素材(chinaz.com)
• 本期朗讀原聲由閆珺錄製
• 本期音頻剪輯 焦晉偉
一個徵集
您喜歡錄音嗎?您想和我們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嗎?
錄製您自己的聲音,也許下一期節目裡就能聽得到!
錄製要求:
1、本期徵集和下期節目主題相關的錄音文件,即和山西有關的素材內容。
2、音頻格式為mp3,音頻可為無特殊音效的幹聲,也可自己加墊樂。
3、音頻時長不超過25秒。
您可以將自己錄製好的音頻發送至郵箱
sxrbxmtb@163.com
我們將擇優發布。期待您的分享!
原標題:《《山西話》丨石磊:登頂珠峰的生死考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