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拉菲的1982在國內太過於印象深刻,現在提起波爾多最貴的葡萄酒,還是會有不少人會聯想到拉菲。可事實上,波爾多葡萄酒界的至尊之位,屬於「酒王之王」的柏圖斯。
提起柏圖斯,其高昂的價格會讓很多人產生「我喝的不是酒,是傑克船長冒死找到的長生不老泉泉水」的錯覺,可你知道嗎?柏圖斯真正成為頂級名莊,也不過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一舉超過拉菲、瑪歌這樣根基深厚的葡萄酒大佬,成為如今讓人痴讓人狂讓人想喝到咔咔撓大白牆的傳奇酒呢?
圖片來源:http://www.bordeauxinvestmentwines.co.uk/
細想如今世界上的頂級名莊,哪一個不是起初平平無奇?想要生來便大名鼎鼎?不存在的,而且柏圖斯的成名之路就更不同尋常,堪稱「屌絲」逆襲的終極版。
18世紀50年代中期——這是最早對柏圖斯酒莊有記載的時間,這在波美侯已經算是先行者之一,可要跟左岸的名莊相比,柏圖斯也只能算是剛出道的「小弟」了,因為同期的左岸名莊們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百年老店」。而且當時的波美侯產區實在是沒什麼名氣,除了法國人知道(大多數也僅限於有所耳聞的程度)外,還真沒有人關注這個產區。至於柏圖斯,那就更不用提了,那些英國紳士和歐洲貴族們寧願在左岸隨便一家酒莊購買,也不會考慮這個「毛頭小子」。所以身處波爾多左岸的光輝之下,柏圖斯的處境就是一個詞:無名小卒。
這種境地一直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直到19世紀中期才稍有改善,當時的柏圖斯已經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酒莊,在波美侯可以位列第三。但這並沒有讓酒莊在波爾多激起多大的浪花,人們對它的認可只是從「不考慮」轉為了「考慮」而已,柏圖斯只是午餐配酒的一個選擇,至於更為正式的晚宴,他們會毫不猶豫且略加鄙夷的say no。可見,如今高高在上的柏圖斯也有被瞧不上的時候。
就像孫悟空找到了稱手的兵器定海神針,成為所向披靡的齊天大聖一樣,柏圖斯也終於找到了讓自己變得偉大的關鍵因素——最適合其風土的葡萄品種。而這一切竟然跟令人風喪膽的根瘤蚜病害有關。
圖片來源:Bing.com
19世紀中期,挺過了白粉病和霜黴病摧殘的歐洲葡萄園,最終卻敗給了根瘤蚜,病害所到之處,進行的都是「屠殺」級的打擊。在和病害進行了幾十年的鬥智鬥勇之後,人們終於找到防治的方法,各葡萄園開始重新種植嫁接在美洲葡萄砧木上的歐洲葡萄,柏圖斯酒莊也不例外。
但讓人驚奇的是,它徹底放棄了之前種植的赤霞珠和品麗珠等品質,而選擇補種梅洛。要知道,一直以來備受追捧的波爾多名莊大多是用赤霞珠釀造的,當時沒啥名氣的柏圖斯,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你以為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一定是某位專業人士專門根據柏圖斯的風土做出的建議的話,我只能說是你想太多,當初柏圖斯選擇改種梅洛的緣由至今都無人知曉,何人何時做的決定也並沒有記載,總之,這一切就像是個謎。如此神秘又完美的決定,我想應該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梅洛在柏圖斯的葡萄園中如魚得水,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潛力。從那時候開始,柏圖斯的葡萄酒驚豔了當初並不看好它的眾人。19世紀末,柏圖斯成為了波美侯產區的頭牌。
圖片來源:http://www.finewinemerchant.com
成為波美侯排名第一的酒莊自然令人欣喜,可柏圖斯的野心可不僅僅局限在波美侯。在眾多貴人的幫助下,柏圖斯最終成為了世界級的傳奇酒莊。
我們首先要講的這個貴人是柏圖斯的前東家Edmond Loubat。Loubat夫人出生於一個富有且背景雄厚的大家族,其弟是利布爾訥行政區的市長,她自己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右岸擁有一家頂級的酒店。在她收購柏圖斯之前,家族名下已經擁有兩座酒莊,因此Loubat夫人深諳酒莊管理的套路。加之她與生俱來的名流身份和積累深厚的人際關係,柏圖斯在她的管理下實現了逆襲的大反轉。
自1925年開始,Loubat夫人便是柏圖斯酒莊的股東,直到1945年才正式成為柏圖斯唯一的所有者。在這期間,她一直都是柏圖斯這顆明日之星的「經紀人」,在柏圖斯品牌的建立和推廣上親力親為。
Loubat夫人比大多數人更了解柏圖斯的潛力,她知道這裡絕佳的風土會成就一個無法想像的柏圖斯,所以她率先提高了酒莊的售價,然後利用廣泛的交際圈,將其介紹給自己的富商朋友們,讓柏圖斯逐漸變成了當時名流眼中的「網紅」酒。隨後,Loubat夫人又瞄準了當時高端葡萄酒消費的風向標——英國貴族們,她借著1947年英國的伊莉莎白公主訂婚的契機,把柏圖斯的佳釀送到了訂婚宴的酒桌上,結果順利打開英國市場,飲用柏圖斯又變成英國上流社會的時尚。同年,伊莉莎白公主舉辦盛大的婚禮,Loubat夫人也是被邀請的貴賓之一,極具商業頭腦的Loubat夫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帶著柏圖斯再次現身倫敦,從此倫敦一流餐廳的酒單上,一直為柏圖斯留有一席之地。
印有Loubat夫人名字的酒標
圖片來源:Bing
柏圖斯的另一位貴人名叫Jean-Pierre Moueix,這位白手起家的法國酒商在1943年的時候便和Loubat夫人確立了合作關係。他們兩人對柏圖斯的定位一拍即合,認為它值得更高的價位,所以當時就有了柏圖斯的價格不會低於白馬酒莊的說法。等到1947年的時候,Moueix家族成為柏圖斯唯一的銷售商,並在Loubat夫人去世後接過了發展柏圖斯的接力棒,事實也證明,Moueix家族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完美的接力賽,並且還會繼續下去。
說起柏圖斯的名人粉絲,不少人都知道有美國總統甘迺迪,實際上,在1945年的時候Jean-Pierre Moueix就將柏圖斯銷往美國,成為紐約權威法國餐廳的配餐酒,不過當時大多數的美國人都對柏圖斯聞所未聞。直到1960年,Jean-Pierre Moueix也借鑑了Loubat夫人的社交手段,讓當時正在競選總統的甘迺迪和他喜愛法國葡萄酒的妻子傑奎琳一品佳釀,結果夫妻倆立刻被柏圖斯折服,成為酒莊的忠實粉絲。一夜之間,美國的社交名流們都在談論柏圖斯,如果誰說自己不知道這個葡萄酒明星,可會被當做「鄉巴佬」。
圖片來源:Bing.com
經過Loubat夫人和Moueix家族的努力,20世紀80年代的柏圖斯已經是堪比左岸一級莊的名莊,名聲享譽國際,就連葡萄酒大佬都已經遮擋不住柏圖斯的鋒芒。
學霸考滿分是因為他都會做,而學神考滿分是因為試卷只有滿分,柏圖斯就是葡萄酒界的「學神」,真正屬於它的表演還在後面呢!
世界上最權威的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也可以算得上是柏圖斯的貴人。當初尚未成名的帕克在波爾多品鑑了眾多名莊的1982年份,柏圖斯便是被帕克極為推崇的酒莊之一。隨著帕克名氣越來越大,他所熱愛的柏圖斯更加受到眾多葡萄酒收藏家和富豪的青睞。
與此同時,波美侯產區也開始引人矚目,裡鵬、花堡這些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開始聲名鵲起的名莊,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裡具有非凡的潛力。波美侯的地位一下被拉到波亞克、瑪歌般的高度,甚至還有人因為它複雜又獨特的風土而將其和勃艮第特級園做類比。俗話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波美侯產區成為愛酒人士為之瘋狂的天堂,那作為這裡師祖級酒莊的柏圖斯,自然也成了酒友們夢寐以求的傳奇酒,其價格年年看漲,順利成為了波爾多葡萄酒中的王者。
在2014年,酒莊還改變了已經延續一個多世紀的銷售方法,由原來的自家公司Ets.Moueix嚴格分配售賣,變為由中間商獨家銷售。而這樣的改變不僅沒有讓葡萄酒的銷路受到影響,反而是更加的供不應求,價格也更貴。
圖片來源:https://www.bkwine.com
以上講到的,大多是柏圖斯在商業方面的成功,但歸根結底,其能獲得如今的地位離不開它令人驚嘆的葡萄酒品質,而酒莊在這方面付出的努力已經超出了常人對優秀的認知範圍。
不要覺得,跟拉圖、拉菲這樣葡萄園動輒幾十、上百公頃的酒莊相比,柏圖斯只有11.5公頃的「彈丸之地」管理起來就會輕鬆很多。實際上,柏圖斯的管理只會更加嚴苛。在有機種植法流行之前,酒莊就用它來管理葡萄園了,例如葡萄園每年都會進行3~4次的雜草耕鋤,這樣不僅可以調節土壤中的水分,耕除時直接混入土中還可以作為肥料。每年光這項工作就夠讓人費神費力的了,如果碰上什麼極端天氣,那工作量可不只是翻倍那麼簡單。在雨季,酒莊會藉助直升飛機的風力,生生將葡萄園吹乾,面對1992年的特大暴雨,酒莊還將葡萄園中鋪上塑料布來保持土壤的乾燥。如果實在是「天不盡人意」,葡萄不符合品質要求時,酒莊寧願放棄這一年份,也不會退而求其次的釀造副牌酒。就像1956年份,酒莊就沒有作品出產,當時他們還調侃自己「吃掉了今年的收成」。
圖片來源:https://www.robertharding.com
在一些酒莊因為面積、時間等原因必須採用機器採摘的時候,柏圖斯小而精的優勢便顯現出來。酒莊有著固定的180人組成的採收團隊,他們會在採收季節從各個部門集合,然後在三個下午的時間內將葡萄純手工採收完畢,既避免了晨霧對葡萄風味的稀釋,又保證了葡萄擁有最佳的成熟度。在釀造中,柏圖斯也是不惜血本。柏圖斯葡萄酒先在價格不菲的法國新橡木桶中陳釀,然後每三個月就換到不同時間、不同材質的橡木桶裡,讓酒液在保持優雅平衡的同時,萃取最複雜的香氣。
Cellar Chateau Petrus 2009/9/14
圖片來源:Bing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都只是冰山一角,酒莊的認真和細緻遠不止這些,畢竟,這可是釀出了世界最貴梅洛葡萄酒的酒莊啊!看完柏圖斯酒莊的傳奇故事,我盯著編輯部酒櫃裡的這瓶柏圖斯,思考一個深刻的問題:開?還是不開?
當然是開了。😊
文 |孜銅
© 酒斛網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