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資本市場。
其中,作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地區的實力代表,又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截止至10月28日,A股共有225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1279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從區域而言,頭部格局較為穩定。擁有224家上市公司的山東省名列前茅,僅次於北京和多個南部經濟發展較為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等。
上市公司、掛牌企業通常屬於該地區的龍頭企業,而其數量和規模大小又可以反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縱觀山東半島,到底誰是資本「龍頭」?
齊魯財研社第62期
撰文/茗萱
審校/徐佳
上市公司區域頭部格局較為穩定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資本市場的逐步壯大,我國上市公司由最初的幾十家逐步變成了如今的千家盛景,市值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作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對區域而言,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數量多少、質量高低、發展快慢及可持續性,對區域內的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等具有重大而直接的意義和貢獻。
正因如此,上市企業往往成為區域經濟的「晴雨表」,代表各省份發展潛力以及抗風險能力,蘊含著發展後勁。
截止至10月28日,A股共有225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1279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已披露三季報數量的56.82%。根據這些已經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的區域頭部格局較為穩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特別是北京,雖然上市公司數量不是最多,但北京上市公司整體產業結構凸顯高精尖產業集群的特色,擁有28家千億市值的公司,在全國遙遙領先。
擁有224家上市公司的山東省也名列前茅,僅次於北京和多個南部經濟發展較為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等。截止至2020年8月的統計,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山東上市公司包括2100億元的萬華化學、1390億元的山東黃金、1363億元的海爾智家、1350億元的濰柴動力、1332億元的歌爾股份、1240億元的中泰證券和1105億元的青島啤酒。
縱觀全國,多數省份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與該省份的GDP排名在相對區間內有相似之處,上市公司、掛牌企業通常屬於該地區的龍頭企業,其數量和規模大小可以反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而擁有43家上市企業的青島,可以說是山東半島的區域資本領軍城市。
青島資本領軍山東半島
隨著城市競爭力範疇與衡量標準增多,城市資本市場競爭力也成為熱議話題。
近年來,青島資本躍級不斷提速,2019年,青島轄區新增9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青島銀行、蔚藍生物、青島港、青農商行、中創物流、惠城環保、國林環保、日辰股份、海爾生物,數量上可謂是領跑山東半島。
且2019年青島A股上市的28家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026.93億元,相較於2018年同比增長10.1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21.2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2.7%。海爾智家、海信視像、青島啤酒、賽輪輪胎、利群股份分列2019年營業收入前五位,淨利潤增幅較大的則有澳柯瑪、天能重工、軟控股份等等。
進入2020年,酷特智能、森麒麟、威奧股份、高測股份上市,盈康生命遷入青島,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德固特、德才裝飾和徵和工業也已過會,建邦股份掛牌精選層、豐光精密過會精選層。
就在12月2日,青島證監局發布了關於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來電」)輔導備案登記情況的公示。這也意味著,作為上市企業特銳德的控股子公司,特來電已經正式進入了「上市時間」。
在高精尖方面,青島大力培養高企,在「十三五」收官之年達到3829家,較「十二五」末擴充了四倍多,較上一年度增加700多家。同時,青島積極扶持「優等生」優先登陸資本市場。2020年,已經有8家高企上市或過會,還有25家高企已進入受理、問詢及上市輔導階段——這些都將成為青島作為山東資本「龍頭」的儲蓄力量。
此外,外地國資紛紛看中青島上市公司股權這份「香餑餑」,近兩年來東軟載波、天能重工、青島中程、華仁藥業等都紛紛易主國資,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增強了青島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重數量更重質量,揚起資本「龍頭」
但根本而言,上市公司的市值高並不意味著營收高。如特斯拉市值前段時間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但營收並不是很高,三季度營收達到87.71億美元,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為3.31億美元。
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全國一些上市公司眾多的省份,正增長與負增長的上市公司數量相當,甚至個別公司處於被ST的危險境地。
如此種種,背後是區域上市企業重數量更要重質量的根本需要。
青島雖然已經顯現出山東半島資本「龍頭」的態勢,但擁有的市值過千億的上市企業僅有兩家,存在規模不足的問題,不能進一步顯示城市資本競爭力。且在業績方面,雖然多家上市企業逆勢而上,但沒有業績突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存在,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因此,青島需要對標北京、上海等地,注重上市企業的質量,培育有競爭力、有帶領能力的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從而讓要素資源更好地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形成產業集群。
令人欣喜的是,數量驟升的青島上市企業,目前在"質量"上也不斷在提升。如森麒麟作為國內最早投建4.0智能輪胎工廠中國輪胎企業之一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高測股份產品覆蓋全球光伏矽片產能前十名客戶、海泰新光「領跑」微創醫療器械領域等等,都推動青島上市企業結構不斷升級。
此外,大力培育後備企業、優中選優、形成企業發展梯隊也是增加青島區域資本佔有率、把握山東半島「龍頭」優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