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話題#國航一北京飛杭州航班突降千米#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報料「國航浙江公司的航班CA1704 ,空客A321 ,在120秒下降了1000米,有乘務組受傷。」
消息發出後,很多網友對飛行安全表示心驚!「聽著就覺得恐怖」「」坐飛機真的是膽戰心驚」……
飛機平時在怎樣的高度飛行?
哪些情況會調整高度?
120秒下降1000米,是「突降」嗎?
為什麼有人受傷?
如何避免危險?
今天,小編請來中國民航飛行員、波音737機長暮冥戰機和我們聊聊關於飛行高度和飛行安全的這些事兒。
波音737機長 暮冥戰機
01
關於飛行高度
飛行高度是指飛行器在空中至某一基準水平面的垂直距離。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分為起飛、平飛和降落三個階段。
飛機型號不同、飛機裝備不同、飛行航程不同,其起飛時高度的變化、在高空平穩飛行時的高度,以及降落時的高度變化都會有所不同。有的飛機可以飛得很高,而有的只能在低空飛行。
沒有座艙增壓裝置以及小型噴氣飛機,它們在6000米以下的對流層中飛行。
大型和高速噴氣客機,因裝有增壓裝置,而且考慮高空中氣流運動、飛行阻力等情況,它們在7000-13000米的對流層頂部和平流層中飛行。在此高度下,幾乎沒有垂直方向的氣流運動,飛機能夠平穩的飛行。
「通常來說,1小時左右航程的航班,我們最多上到6000-7000米巡航。因為爬升到巡航高度不久,就要準備下降了。如果超過2小時的航程,通常飛行高度在9000米以上。特別是雷雨季節,飛行高度越高,受到雷雨天氣影響的可能性就會減小,有可能不用繞飛就可以從雷雨雲的頂上飛過去。」暮冥戰機介紹。
飛機起飛後,會聽從管制員的指揮爬升高度。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不允許擅自改變飛行高度,如果飛行中遇到長時間顛簸,或者顛簸程度比較厲害,飛行員會主動向管制員申請改變飛行高度,管制員會根據當前的空中交通情況,擇機指揮飛機進行高度變化。也存在:上下高度層都有飛行影響,無法改變飛行高度的情況,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調整飛行高度。「所以,大家有時候會感覺飛機飛行,好像一路都在顛簸,那是因為確實有影響,無法改變飛行高度造成的,還請多多理解!」
「如果飛行高度出現偏差,會和空中其他飛機產生飛生衝突,影響飛行安全。中國民航專門開展了『五防』專項整治活動,其中一條就是防飛錯高度。」暮冥戰機說。
02
120秒下降1000米,是怎樣的情況?
這次事件中,很多媒體報導中使用了「突降」這一詞語,8月9日,深航航班出現座艙高度、座艙壓力警戒信息返航事件中,也有類似「驟降」的說法出現。
120秒下降1000米,對飛機飛行而言,是怎樣的情況?
(薛紅偉/繪)
「新聞中說該航班120秒下降了1000米是『突降』,在我們實際航班飛行中,正常情況下的下降率在300米-600米/分,再大能到近1000米/分鐘的下降率。120秒下降1000米,也就是500米/分的下降率,是在正常值範圍內的。」暮冥戰機表示,「至於旅客所說的失重,突降的感覺,應該是航班遭遇了比較強顛簸時,旅客自身的感受,和實際的飛行數據應該是不吻合的。」
如上文所說,飛行員是不允許擅自改變飛行高度的,即使是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意外破裂脫落的緊急事件中,機長劉傳健也先是先和地面管制人員聯繫:「我現在有點故障,我申請下高度。」
所以,「突降」、「驟降」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03
哪些情況飛機需要調整高度?
正常調整
1、管理員指令要求改變飛行高度。這種情況主要是和其他飛機有衝突或者間隔調整。管制員會根據飛行航路的限制需求,要求飛行員改變高度。
2、飛行員主動申請改變飛行高度。因為顛簸、雷雨天氣等環境因素影響,飛行員申請改變高度繞飛。有時因為機上旅客出現突發狀況,也會申請改變高度。「在一次飛行中,機上一名眼病患者突然眼睛疼痛加重,我立即向管理部門申請降低飛行高度,以減少大氣壓力對其高眼壓的影響,旅客眼部的疼痛得以緩解減」。暮冥戰機介紹。
緊急調整
一種就是出現增壓問題,比如飛機在很高的高度飛行,機艙增壓失效,或者遇到爆破性失壓(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意外破裂脫落緊急事件就是這種情況),那麼高空低氣壓環境會嚴重威脅機上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就會請求緊急下降,得到許可之後,飛行員會用可以接受的最大下降率飛行,以求儘快到達較低的安全高度。
另一種是遇到飛行衝突,飛機TCAS(空中防撞系統)提示飛行員上升或者下降規避衝突航空器,這種情況下的飛機飛行狀態會根據TCAS系統的提示進行飛行,短時間內的飛行狀態改變會比較大,如果是下降的話,可能會短時讓旅客體會到「失重」的感覺。這種情況,不需要管理員的同意,可以立即進行高度的改變。飛行員在避讓的同時需要通知管制員:正在執行TCAS避讓,管制員就會指揮周圍有可能引起進一步衝突的飛行器改變飛行高度或者航向,避免更多飛行衝突。
04
為什麼有乘務員受傷?
據浙江之聲報導,飛行在飛行過程中遇到了晴空顛簸,兩名在執行客艙安全檢查任務的乘務員軟組織挫傷,無旅客受傷。
什麼是晴空顛簸?
飛機是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在氣流平穩的情況下,飛機能保持自身的速度、高度和航向,旅客幾乎感覺不到飛機在運動。但是,如果飛機飛進了擾動氣流中,那麼擾動氣流就會使飛機的飛行狀態發生改變。這種擾動氣流導致的飛機飛行狀態的改變就是旅客在飛機上感覺到的顛簸。
在晴空萬裡的天空中,偶爾也像平靜的海面下有暗流一樣,出現很強大的氣流,使飛機發生強烈顛簸,這就是晴空顛簸。
當飛機遇到晴空顛簸時,機組一般會採取改變飛行高度的措施脫離顛簸區。
05
怎麼避免顛簸中受傷?
「近來,由於系統性雷雨天氣比較強,在飛行過程中,雷雨周圍的氣流普遍都不穩定,且在飛機改變高度的過程中會穿越不同高度層,不同高度層的氣流穩定情況不一樣,那麼遭遇顛簸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在上升下降過程中,能保證自身安全最主要的設備就是安全帶,」暮冥戰機說。
(薛紅偉/繪)
為了避免意外受傷,建議旅客在飛行全程系好安全帶,尤其在飛機滑行、起飛、降落及空中顛簸階段一定要系好安全帶,按照機組人員提示採取安全保護措施。
如果座位上的旅客如果沒有辦法系好安全帶,則要儘快用力抓住前方椅背或者座椅扶手固定好自己,待顛簸稍微減輕之後儘快將安全帶系好。
在過道上走動的旅客應該立即找身旁的空座位坐好,並系好安全帶;如果周圍沒有空座位,建議立即蹲下,用力抓住兩邊座位上任何可以抓住的物件固定自己,也可以直接坐在旁邊旅客的身上,大呼 「抱緊我」,並盡力用手抓住椅背等東西固定自己,防止自己受傷。
在洗手間裡的旅客要儘快用力抓住如洗手盆邊緣、把手等物體。
從飛行員到乘務員,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
就是為了能保證大家的安全,
這也是我們這些人為什麼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
這是《中國機長》中的經典臺詞,
也是每一個民航人的心聲。
飛行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
旅客需要做的,
就是聽從機組人員的安排和指揮,
享受一段放心舒適的旅程……
記者|張 薇
編輯|張 薇
審核|曾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