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大貨車應是老司機了,為什麼還有司機在下坡時不掛低檔用發動機制動,而用剎車減速?
實際上開大貨車的也不全是老司機吧,不也有新手嗎?老司機是怎麼變成老司機的,不也是從新手過來的嘛。另外說到大貨車在下坡時候的剎車問題,的確是個關係到生命安全的問題,有太多血淋淋的教訓了。因為大貨車的剎車,在長下坡的時候頻繁剎車熱衰減非常嚴重,極易造成剎車距離延長甚至剎車失靈。
2018年11月3日晚,G75蘭海高速公路蘭州南收費站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輛重型半掛載重牽引車因剎車失靈,在距離蘭州南收費站50米處與多車相撞,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傷,31車受損。肇事司機李某在被公安機關控制後交待,事故發生時因連續下坡、剎車失靈導致車輛失控。起因就是剎車熱衰減。
我們平常開的私家車採用的液壓剎車,而大貨車往往採用氣壓剎車。這種剎車是由空氣壓縮機、儲氣筒、剎車總泵、剎車蹄和剎車鼓組成等等零部件組成的,相比於油剎優勢就是制動力更強,更穩定,但是由於我國的大貨車經常超載,因為對於剎車的負擔非常大,而且鼓剎本身的熱衰減也要比碟剎更大,那麼,開大貨車應該怎麼剎車呢?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如果你是需要緊急的制動力,比如說前方有車輛和行人,那麼還是一腳踩下剎車就可以,不需要逐級減擋,因為降擋的減速度,沒有剎車來的大,所以降擋帶來的減速效果就微乎其微了,因此遇到緊急情況,踩剎車就可以了。
第二種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長下坡的情況,很多地區都有長達數十公裡的長下坡,因此還會專門設立避險車道,比如下面這個寫著27公裡長下坡,已死亡100人的警告,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一直帶著剎車,還是頻繁地點剎,都會造成剎車的熱衰減,嚴重的時候剎車會失靈,非常危險。
被稱為「死亡高速」的雲磨高速的沅江段。這條「死亡高速」的起點是大風埡口,終點是紅光農場,全長共27公裡。這27公裡全是連續下坡,中間的海拔差高達1010米,有的地方坡度非常大,這段路段十年毀車超千輛,百人在這喪命,堪稱「死亡公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經驗的老司機一般都會採取掛低擋位行駛的方法,把擋位掛到3擋或者2擋,利用發動機的反拖使車速降下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儘可能少地踩剎車,同時將車速控制在一個合理可控的區間內,
另外要說一句,雖然可以通過灑水來使剎車降溫,但是這個方法在寒冷的季節是嚴禁使用的,因為水流到地面會結冰導致車輛失控,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
因此,如果是開大貨車的,如果遇到長下坡一定要注意,儘量使用擋位去控制車速,而如果是家用車駕駛者,一定要注意在長下坡的路段與大貨車保持距離,因為有時候不是它們不想停下來,是真的剎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