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志願軍如何創造奇蹟?消滅了美軍裝備的「白虎團」

2020-12-27 騰訊網

《奇襲白虎團》是八大樣板戲之一,後來被拍為電影,很長一段時間,成了激勵國人的典型作品。

1953年的美國、韓國,其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強於我軍和北朝鮮,但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同發起的金城戰役,卻讓美軍支持的李承晚偽軍吃了大敗仗,現在我們重溫1953年的那個奇蹟。

1953年6月8日,韓戰停戰談判在艱難進行,其中最為艱難的就是戰俘問題,幾經周折,終於達成協議,李承晚當局卻出爾反爾,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2.7萬餘名被俘人員,這當然是對達成協議的公然破壞。

《奇襲白虎團》劇照

為了實現最終停戰,也只能以打促和,這就是所謂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早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之說,也有「打蛇打七寸」的經驗,韓軍軍隊的王牌師是首都師,被韓國稱 「韓國第一榮譽師」,首都師第1聯隊又是王牌中的王牌。

這個第1聯隊是個雜牌軍,朝鮮曾做日本殖民地50年,第一聯隊是以前在日軍、偽軍、偽警察中服過役的朝鮮人為骨幹建立的組織,相當於一個團,聯隊這樣的叫法本來屬於日軍軍團的叫法。

因為李承晚親自授予一面繡著白色虎頭的旗子,這支隊伍被我志願軍稱為「白虎團」,該師團自稱「無敵猛虎」。

白虎團旗幟

端掉「白虎團」指揮部,就能打破敵軍的指揮系統和防禦體系。

「白虎團」的作戰坑道、戰壕縱橫交錯,各種明暗火力交織點星羅棋布,其武器裝備全部是美式,還有美軍第 555 榴彈炮兵營和坦克、飛機支援。

我軍已全部換成了蘇式裝備,朝鮮戰場也成了美蘇武器大較量的試驗場。

「白虎團」的組織架構、編制體制也沿襲美式,仿佛武裝到牙齒的大老虎。我軍偏要虎口拔牙,奇襲「白虎團」。

負責虎口拔牙的是我志願軍20兵團68軍203師。兵團司令員楊勇,203師師長楊棟梁。

站前部署

在1951年夏秋防禦戰中,203師曾在二青洞一帶戰鬥過,對地形並不陌生,為了摸透敵情,首先得抓「舌頭」, 203師偵察兵以伏擊手段殲滅了第一聯隊搜索隊,捕獲5名俘虜,從他們嘴裡查明了敵軍兵力部署和攻勢構築情況。

楊棟梁決心派出4路穿插分隊:

第1路是個班級分隊,師部派全師戰績最佳的607團偵察排1班化妝成李承晚的偽軍,直插白虎團指揮部二青洞,以奇襲手段端掉團部。

這是個10人組成的偵查班,楊棟梁讓607團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帶隊,另外又從全師找到兩名朝鮮族戰士當聯絡員,這兩名戰士一個叫韓大年,一個叫金大柱。這12個人歸楊育才指揮,共同組成了一個13人的化妝突襲班,執行端掉白虎團團部的艱巨任務。

是他們奇襲了白虎團

609團副團長趙仁虎率該團二營為第2路,負責堅守陣地,斷敵退路。

師偵查人員和608團偵察排為第3路,沿上甘嶺直插敵後方,斷敵退路。

607團偵察排第2、第3班共22人組成第4路,負責偷襲支援白虎團的美軍第555炮兵營。

楊育才接到這個任務時,離總攻發起的時間只有三天,化裝突襲班要在短短三天時間裡掌握足夠的信息,包括抓俘虜、審問俘虜,還要研究穿插途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該如何應對。

這仿佛是一場角色扮演或Cosplay,身材高大的楊育才穿上美國軍官服,扮演美軍顧問,韓大年是護送顧問的韓軍搜索隊隊長,其他戰士就是搜索隊成員。

奇襲白虎團的戰鬥英雄楊育才

為了給這支喬裝改扮的小分隊創造有利條件,203師專門指定了一個炮兵連負責沿小分隊滲透路線,逐段炮火掩護。

發起總攻的時間,原計劃是在1953年7月13日的21:00。20:50時,前線突然響起了密集的炮聲,敵軍突然向我方陣地開炮,楊棟梁當機立斷,將總攻時間提前5分鐘,20:55分,我軍的炮火怒吼著砸向敵軍陣地。

在炮火的掩護下,14日零時,楊育才率領化裝突襲班深入到了敵人的陣地。4分鐘以後,趙仁虎率領的609團2營也從這裡向敵後穿插,配合化裝突襲班,打掉白虎團團部及附近的炮兵群。

總攻

這支13人的小分隊碰到韓軍巡邏隊時,楊育才上前嘰裡呱啦訓斥一番,韓大年、金大柱接著一通韓語開罵,仿佛傳達著美軍顧問的命令。其實楊育才自己都不知說的是啥「英語」,炮火硝煙之中,那些韓國士兵也根本聽不清。

沒關係,他們聽韓大年、金大柱的「翻譯」就行,他們哪敢說個不字?懵懵懂懂中一路放行。

摸黑前進中,楊育才不時清點自己的人數,有一次數來數去都是14個人,原來有個被打散的韓國兵以為他們是從前線潰敗下來的韓軍,稀裡糊塗跟在後面,這可是自己送過來的「舌頭」,韓大年、金大柱問清了行動口令後,把這名舌頭嘴裡塞上布條,捆綁四肢扔在路旁。

楊育才的小分隊一路順順利利到達白虎團團部,他把12名戰士分成兩個戰鬥小組,分別突襲敵司令部辦公室和警衛排。霎時,「白虎團」團部裡腔聲、爆炸聲響成一片。李志、包月祿衝進敵團部辦公室,拔掉了「白虎團」的團旗,敵人四散逃逸,奇襲「白虎團」戰鬥勝利結束。

勝利

這個偵察班的勝利,有力地支援了第2路、3路、4路的戰鬥,白虎團被一舉全殲。

美偽軍大為震驚。

至27日,我軍共殲滅敵5萬餘人,勝利的結束了金城戰役,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回到板門店的談判桌上來,雙方談判代表於那天上午10時籤署了停戰協定。

中朝人民經過長期苦戰,終於打贏了這場抗美援朝戰爭。

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決定給楊育才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一級英雄」的光榮稱號。

楊棟梁沒想到的是,他沒有因為擅自將開炮時間提前5分鐘受處罰,戰後不久他被提升為副軍長兼軍參謀長。

相關焦點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為了嚴厲懲罰李承晚集團破壞朝鮮停戰的行徑,1953年7月13—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的兵力、1000餘門火炮,對金城以南25公裡寬的弧形戰線實施猛烈進攻。這場戰役共打垮李承晚軍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向前推進了9.5公裡,拉直了戰線,擴大陣地面積近170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 僅14分鐘,志願軍端掉白虎團老窩,戰士將團旗綁在腰上
    1953年7月,李承晚集團破壞和平停戰協定,志願軍仔細研究部署後,發起金城戰役。 志願軍首選目標,就是消滅這個「白虎團」。對於如何消滅對手,志願軍20兵團68軍203師師長楊棟梁提出,要採用偽裝策略。首先要挑一個班的士兵,化妝成為對手的士兵。在大部隊突破高地之前,先行跟進。
  • 奇襲白虎團!我12名志願軍偵察兵,1小時殲敵223人,竟無一人傷亡
    我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給各位讀者簡單概述了「金城戰役」的過程,這是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最後一仗,打得可謂是激動人心,驚天地泣鬼神! 我們在文末還留下了一個『彩蛋』:在這場戰役中,有12名志願軍偵察兵,他們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殲滅敵軍223人,而他們卻無一人傷亡,創造了特種作戰史上的奇蹟。
  • 金城戰役:志願軍1100門火炮齊射,美軍司令:讓志願軍教訓韓國人
    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為背景,講述的是在1953年金城戰役前夕,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冒死修橋,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其實《金剛川》背後真實的金城戰役,比電影更加驚心動魄,也更慘烈。1953年6月中旬,韓戰已經進行了三年之久。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軍博中展覽的韓軍白虎團團旗(右)和美軍555榴彈炮營營旗(左) 1953年7月13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金城戰役,這也是韓戰最後一個戰役。其中消滅白虎團團部,繳獲白虎團團旗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了。其他的文章說到這個故事,往往只會提到楊育才指揮的化裝奇襲班。本文在這裡要補充幾句,在消滅白虎團團部的過程中,除了化裝奇襲班,2營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在二青洞附近,化裝奇襲班與4連和5連打垮了正向第一線增援的南朝鮮軍機甲團第2營。在二青洞,4連配合化裝奇襲班首先消滅了白虎團團部的警衛部隊,接下來化裝奇襲班才得以消滅白虎團指揮部,繳獲了團旗。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5萬多敵軍被殲,志願軍奇襲白虎團
    熱映電影《金剛川》說的是抗美援朝戰爭末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早日趕到金城戰役前線,在物資極為匱乏,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搶修架設在朝鮮金剛川上的一座橋,以血肉之軀保證大部隊順利通行的故事。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打到了第三個年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疲態盡顯,已經無心戀戰,於是交戰各方準備開始和平談判。在此期間,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於1953年2月22日提出,希望交換傷病的戰俘。
  • 志願軍12勇士奇襲白虎團團部,敵人王牌團軍官幾乎被全殲
    1953年6月15日,朝鮮停戰談判終於達成了全部協議,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於15日19時發布命令:「從6月16日起,各部隊一律停止主動向敵人攻擊,但對敵人向我發動的任何進攻,則應堅決地予以打擊。」然而南朝鮮李承晚卻公開拒絕停戰條款,並且叫囂「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必要時單獨作戰」!
  • 金城戰役:志願軍兵力火炮數倍於敵,12人敢端敵團部
    金城戰役是1953年5月以來展開的夏季反擊作戰的一部分,也是我志願軍主動進行的最後一場戰役。 為什麼要打金城戰役呢? 其實當時各方都已經開始進行談判了,美國也基本接受了中朝方面的停戰方案。
  • 美軍:打不過的敵人就是朋友,願和志願軍永不在戰場上相見
    這句話在美軍和志願軍的身上得到了充分驗證。1953年7月27日晚21點,距離正式停戰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雙方的炮火都突然怒吼起來,美軍不願意將多餘的炮彈再運回去,直接傾瀉到志願軍的陣地上,志願軍當仁不讓的予以反擊,雙方都出了現一些傷亡。志願軍的喀秋莎火箭炮當22點到來時,所有的炮聲都戛然而止,陣地上安靜得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 說歷史:志願軍10位著名的戰鬥英雄
    楊根思,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中共黨員,1922年出生,1944年入伍,江蘇泰興人,生前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五十八師一七二團三連連長。小高嶺戰鬥中,他率部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最後只剩他一人時,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 老兵風採——王程遠:創作《奇襲》、《奇襲白虎團》第一人
    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發動了韓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有人說,「美帝國主義想以朝鮮為踏板,竄入中國」,聽到這些話之後,王程遠心裡非常著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如果那樣,我們解放的祖國又會受第二次踐踏、蹂躪。王程遠果斷決定和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一樣,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行列。
  • 還原真實的《金剛川》,1953年,金城戰役
    其實這本是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在當時志願軍計劃的夏季反擊戰役,因朝鮮停戰協定即將籤字,到1953年6月15日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南朝鮮的李承晚卻突然跳了出來,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迫扣留中朝戰俘2.7萬餘人,並公開表示要將他們強行變到南朝鮮軍隊中去。
  • 96歲老兵首度曬出珍貴老照片:「奇襲白虎團的,就是我們團」
    張克讓,一名96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如今,他的視力微弱,已看不到自己年輕時帥氣的英姿,可關於照片和「奇襲白虎團」的記憶,卻深深烙在了老人的腦海裡,成為老人一生的驕傲。1953年「奇襲白虎團」勝利後,張克讓手持白虎團團旗留下了這張照片。
  • 打蛇打七寸,志願軍榴彈炮打坦克,專轟坦剋薄弱處
    參戰的部分反坦克炮,也只趕上了第五次戰役的尾巴,但還是迅速創造了戰果。 1951年5月25日,反坦克殲擊炮兵第404團第65軍,在東豆川、抱川地區作戰,擊毀美軍坦克6輛、擊傷坦克4輛;第五次戰役第三階段第15軍共擊毀美軍坦克14輛,其中戰防炮擊毀10輛。 蘇制戰防炮優異的性能,很快獲得了志願軍的認可,越來越多投入到戰場中。
  • 都說志願軍入朝時和美軍裝備差距大,究竟大到什麼程度
    我們知道,在韓戰時期,美軍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而在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時,卻依舊還是一支「小米加步槍」的非現代武裝力量,在武器裝備方面和對手存在明顯的差距。正是由於這樣的差距,才導致志願軍很難成建制地大量消滅美軍。那麼,雙方的武器差距究竟有多大?
  • 兼論志願軍的「六個最」
    志願軍指戰員利用夜暗向敵防禦縱深穿插。1953年7月13日晚,金城戰役打響。其中,志願軍連級部隊最高曾打出50:1的超高交換比,創造這個記錄的,是志願軍第63軍188師563團3營8連。在1951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鐵原阻擊戰中,該連奉命防守高臺山主峰255.1高地的前沿陣地。連長郭恩志強調每個人不僅要為自己挖貓耳洞,還要儘可能多修幾個射擊掩體。
  • 韓戰美軍統帥:韓軍隊把中國志願軍看成天兵天將
    整個韓戰分為五個階段,讓李奇微表示中國人民志願軍是韓國人眼中「天兵天將」的橫城反擊戰就發生在第四階段中。韓戰1951年1月25日,美軍統帥李奇微指揮「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開始以漢城為主要進攻方向的大規模反攻。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決定展開戰略,將一部分兵力放在「聯合國軍」進攻的途中進行阻攔,牽制「聯合國軍」的進攻。
  • 用自己都聽不懂的「英語」唬住敵哨兵,偵察英雄楊育才奇襲白虎團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說起抗美援朝,很多人就會想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奇襲白虎團》的故事,取材於朝鮮戰場上的真實事跡。
  • 沒有制空權的志願軍是如何對付美軍空襲的?
    作者:霄羽 1951年8月,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為打破談判僵局,命令遠東空軍立即發動大規模空中攻勢,目的是切斷中朝軍隊後方交通線,阻礙前後方的聯繫。這次空中攻勢被稱為「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
  • 抗美援朝陝西元素:2隻蒼蠅救志願軍師長,13勇士奇襲白虎團
    2006年5月30日,彭富禮與世長辭,享年83歲。 彭富禮 二、「金湯橋連」爆破英雄揚威金城反擊戰 李全順在參加志願軍之前,已經是東野著名的「爆破英雄」。 1949年1月14日,天津戰役,45軍135師404團3營7連作為尖刀連,從歡慶坨西插金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