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阻止就曾預測,抑鬱症將成為2020年第二大疾病負擔。如今,正值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本文選取國內兩款心理行業領先的產品「簡單心理」「壹心理」從用戶場景、產品功能、運營策略等產品角度來體驗分析兩款產品的優劣和特色,探索心理市場和發展方向,並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文章目錄:
1.產品基本信息
1.1競品選擇:
2.市場分析
2.1政策支持
2.2制約發展的挑戰
2.3行業發展機會:
3.用戶分析
3.1用戶分布
3.2用戶地域及行業分布
3.3用戶畫像
4.功能結構分析
4.1功能結構分析
4.2基本功能對比
4.3產品框架分析
4.4核心功能分析
4.5特色功能分析
5.運營策略
6.盈利方式
7.產品的優化建議
8.總結
01 產品基本信息1.1 競品選擇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從 國家戰略高度重視心理學健康。
2016年12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宣部等22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是我國第一個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宏觀政策指導性文件,對於提升全社會對於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具 有重要意義。
2018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委聯合發布 《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2.2 制約發展的挑戰2.2.1 行業認知較國外相對緩慢
可能因為受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影響關於心理健康各方面的宣傳力度不足其對人體的傷害,無法用非常科學而準確的手段進行量化評估2.2.2 相關資質監管體系不完善,亂象叢生
心理測試的科學性遭受質疑心理諮詢師門檻低,拿到相關證件也不一定專業國內心理諮詢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心理諮詢相關服務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與醫院看診的「醫檢分離」不同,心理諮詢的幹預分層模糊不清2.2.3 缺乏變現產品及商業模式
過於依賴人(諮詢師)心理諮詢全職工作人員佔比不足兼職從業人員的1/2心理諮詢及相關幹預是一個持續多次的過程,對於用戶來說成本太高2.3 行業發展機會網民有心理訴求傾訴佔88%,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的患者數量高達數千萬,有超過2億人一生中需要介紹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健康類產品走向電商平臺化、服務科技化的方向。國民認知提高:因為疫情等災難爆發,人們更關注身心健康,心理的網際網路產品會爆發式增長。線上消費養成習慣國家政策層面對行業人才培養的扶持03 用戶分析3.1 用戶分布心理諮詢的用戶集中在年齡20~29歲的用戶,佔88%。且年齡趨勢逐漸年輕化。
3.2 用戶地域及行業分布用戶主要集中在中國一線城市,在校學生、IT行業及文體教育行業佔比較大。
3.3 用戶畫像「簡單心理」
「壹心理」
「簡單心理」
「壹心理」
「簡單心理」整體功能較少,在頁面布局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功能重複出現。頁面頂部是搜索和消息功能。在頁面中間分布著5個icon,分別為課程、測評、心理諮詢、熱線、問答。底部tab為首頁、諮詢、課程、我的,APP主打的是課程和心理諮詢,所以這兩個模塊也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壹心理」頁面頂部也有搜索和消息,不同的是「壹心理」將「FM」電臺也放在右上角較為顯眼的位置,這樣用戶就可以快速進行語音播放,在瀏覽界面的時候有聲音播放陪伴,設計的很巧妙。在搜索的下方推薦、動態可任意切換,『壹心理』希望搭建一個心理社區,所以很注意UGC內容的輸出和展示,在首頁把動態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頁面中間的5個icon也很有特點,展示的內容體現兩點,一是每日福利體現了對積分體系的搭建;二是其他4個功能都是客單價較低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降低體驗APP的門檻。與「簡單心理」一樣,「壹心理」主要的變現功能也是諮詢和課程,並且「壹心理」更注重社區,所以在底部tab欄,「壹心理」將問答、學院、諮詢放在了單獨的模塊。
4.4 核心功能分析4.4.1 課程
「簡單心理」
「壹心理」
線上課程是兩款APP主要的變現模式,也是APP的核心功能,兩家公司也把課程放在了一級頁面。首先從課程種類上來說,「壹心理」比「簡單心理」更具優勢,聽書、冥想模塊是「簡單心理」不具備的,這一點由於公司發展階段不同的原因我們不做過多說明。
在列表頁面,兩個產品的頁面布局大不相同,「簡單心理」的篩選條件繁多,包括按課程標籤、按課程等級、按課程形式進行篩選,這樣的篩選條件會給用戶很大的壓力,視覺上也會顯得特別擁擠。而且將對諮詢師的培訓課程和對C端用戶基礎學習的課程放在一起,用戶在篩選上容易混淆。「壹心理」相對來說頁面清晰簡潔,篩選條件清晰,並且將「學做諮詢」放在單獨的模塊,這樣不同場景下的用戶使用起來會方便很多。但「壹心理」在課程頁面層級上相對來說比「簡單心理」要深,且對於課程的播放方式沒有清晰的標識顯示,對於有針對性播放方式需求的用戶增加了選擇難度。
在課程詳情頁上兩款產品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在支付策略上,「簡單心理」增加了團購方式,「壹心理」增加了贈送的方式。這兩種方式體現了兩款產品的定位,「簡單心理」側重於諮詢師培訓,目標用戶的購買慾更強,在這種場景下團購的方式會更有效的增加課程的訂單量。而「壹心理」側重於吸引C端用戶,當用戶發現優質課程更容易進行分享,贈送有利於用戶間的自傳播,增加獲客。
在課程播放頁「壹心理」要領先一些,兩款產品都支持語音、視頻播放,在滿足基本播放需求的基礎上「壹心理」更多了定時,倍速功能。但是「簡單心理」在這個最關鍵的頁面沒有分享功能,這一點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此頁面是用戶最容易產生分享到頁面,「簡單心理」的分享iocn設計的位置比較隨意,單單這個頁面沒有,還是應該在迭代的時候考慮加上的。
小結:「壹心理」在課程的搜索,篩選上做的更好,在自傳播上也有獨到之處。「簡單心理」在頁面布局及篩選條件上再簡化一些,對分享的節點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優化。
4.4.2心理諮詢
「簡單心理」
「壹心理」
諮詢功能兩款產品都放在了單獨的模塊,「簡單心理」更是在首頁和底部tab兩個明顯的位置設置了入口。但是因為此項服務客單價較高,服務門檻也很高,其實並不是很好轉化。兩款產品在這一點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簡單心理」在諮詢頁面首頁用很大的篇幅去介紹「諮詢指南」「助手推薦」「諮詢師質量」等內容試圖去降低用戶門檻。「壹心理」在首頁採用feed流,顯示各種主題來吸引目標用戶,更為重要的是,壹心理開發了兩個輕諮詢項目「諮詢預溝通」、「即時傾訴」用來降低用戶的消費門檻、以更小的成本與諮詢師產生互動。
在諮詢師主頁,兩款產品向用戶展示的內容側重點也稍有不同,「簡單心理」所有的篇幅重點在於介紹諮詢師的個人簡介。「壹心理」則將展示的重心放在用戶評價和諮詢師近期問答內容上。個人觀點認為,展示評論和諮詢師互動內容更容容易與用戶形成共鳴。而過多的諮詢師個人介紹可能過於專業,用戶沒有很好的感知諮詢師的適合程度。從這一點上來說「壹心理」對於C端用戶的研究更深入,更細膩。
整個服務付款前的流程,兩款APP大致相同,但一些細節的流程上還是有一些差別:
「簡單心理」在時間確認環節,全部需要用戶來選擇時間,較為精確,省去諮詢師二次溝通的精力,用戶也可以明確的看到諮詢時間,不會產生異議。而「壹心理」諮詢師在時間選擇上可以限定時間也可以文字說明,這樣當用戶選擇並付款時會不確定諮詢的時間,諮詢師就需要和用戶二次確認,對用戶或諮詢師來說都會有心理壓力。
在其他一些細節上,兩款產品各有千秋,「簡單心理」在選擇時間上比較靈活,在用戶指定的諮詢師沒有用戶希望諮詢的時間時,用戶可以通過系統申請和諮詢師溝通確認諮詢時間。在流程上「壹心理」相對較短且較靈活,用戶可自由選擇在付款前後填寫資料;選擇的諮詢方式多樣,且諮詢方式諮詢師是否開通顯示較為清晰。
小結:
「壹心理」在降低用戶消費門檻,在整個用戶消費流程上對用戶的研究在產品上體現要比「簡單心理」要好。
4.4.3 問答
「簡單心理」
「壹心理」
線上心理諮詢,現階段屬於知識付費方式的一種,業務由輕到重分為:問答、語音、視頻、一對一、線下講座等多種方式。問答是線上獲客較快,消費較低的一種模式,可以幫助用戶解決簡單的問題。兩款產品都規劃了問答的功能,但對此功能的定位不同,「簡單心理」相對「壹心理」在此功能上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簡單心理」對此功能的邏輯很簡單,用戶提問-諮詢師回答。這邊不做過多說明了。
「壹心理」在問答這個功能中,增加了社交屬性,建立了各種標籤下的社群,社群內用戶容易留存,並且此功能連結APP內部的諮詢師,在轉化變現時自然過渡。而對於UGC內容的數量和質量控制方面,「壹心理」也有相應的功能,通過「懸賞」增加內容輸出的動力;通過對「優質內容」的定義和排名,對內容質量進行管理。
在「提問」頁面「簡單心理」較為簡練,用戶可以在一個頁面完成提問內容。「壹心理」則分為四步來完成提問,並且中也有頁面跳轉,跟人認為可以考慮下簡化提問流程,在最短的流程中完成提問環節,畢竟問答需要的簡單便捷。
4.5 特色功能分析4.5.1 熱線(簡單心理)
「熱線」是針對這次疫情,簡單心理上線的一個功能,可以在線和醫護、心理諮詢師志願者在線免費溝通,「簡單心理」也是做了大力宣傳,通過抓住當下熱點,在疫情期間為大家疏導心理狀況,是對企業非常好的宣傳。
4.5.2 積分(壹心理)
「壹心理」建立了積分商城,通過每日任務促進用戶在平臺的活躍,產生內容,從而獲取積分,對平臺線上的課程、會員進行免減。
4.5.3 FM(壹心理)
心理電臺在「壹心理」產品上佔據很重要的位置,在首頁右上角也有出現,該功能目的在於利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和喜馬拉雅上的郭德綱相聲一樣神奇。
05 運營策略5.1 簡單心理以諮詢師培訓課程為核心,打磨線上課程品質,重新定義心理諮詢行業的諮詢流程和諮詢師的入門標準,形成行業標準。以活動輔助,對當下熱點(例如今年的疫情)造勢,提高心理建設的必要性,打造品牌影響力。最後注重C端用戶的培養,對入駐諮詢師品質、服務嚴格把控,減少用戶的流失。
5.2 壹心理在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輸出高品質內容輔助以活動幫助平臺拉新;設置豐富的積分體系和會員策略、輸出高質量的UGC、PUGC內容,包括評論、問答、學院內高質量的書籍和語音,幫助平臺活躍和留存、並不斷完善用戶使用場景,佔據用戶碎片化時間;在諮詢服務上做好諮詢流程的優化和後期服務的跟蹤,因為心理諮詢是需要多次與諮詢師互動的,在諮詢環節內平臺應做好用戶與諮詢師的對接和互動;最後針對諮詢師培訓要不斷打磨課程,提高課程質量、突出課程亮點。
06 盈利方式6.1 簡單心理(1)廣告收益
平臺banner廣告位
(2)課程、培訓收益
諮詢師培訓課程及線上心理課程
(3)心理服務
C端用戶在平臺向入駐的諮詢師付費諮詢
(4)測評收益
6.2 壹心理(1)廣告收益
平臺banner廣告位
(2)課程及培訓
包括課程、培訓、聽書、冥想等心理知識付費項目
(3)心理服務收益
包括問答打賞、向諮詢師付費諮詢等
(4)測評收益
(5)會員收益
包括冥想星球會員、讀書會會員、測評會員
6.3 小結心理諮詢是兩款產品主要的盈利方式,除此之外「簡單心理」的收益重心還放在了對諮詢師的培訓上,其餘部分的重點在線上課程;「壹心理」在知識付費和會員上的收益佔比較大,且根據平臺內容的多樣性,聽書、線上課都產生了不錯的收益;在會員上也分為三個部分的VIP:冥想星球會員、讀書會會員、測評會員,也佔據了很大的分量。
07 產品的優化建議7.1 簡單心理(1)平臺上一些功能名詞需要重新定義,例如首頁「課程」和底部tab「課程」一個是諮詢師培訓課程;一個是全部課程。容易讓用戶產生歧義。
(2)測評的標價應該設置更多的免費項目,作為平臺引流工具,都以付費為主,門檻有些高了。
(3)「分享」功能設置在關鍵頁面,用戶產生分享動機無非兩種,一是利益驅使、而是自我實現,一些頁面的分享功能可以去除。
(4)優化UI,減少功能的重複,簡化步驟,例如課程、諮詢的入口重複出現。
(5)重新梳理「課程」頁面的交互和篩選條件,篩選條件較多,應該簡化。
(6)「諮詢」頁面的頁面布局需要調整,大量篇幅介紹如何諮詢,這一部分可以通過平臺助手描述,也可以定義何時彈出幫助提示,幫助用戶。
(7)「問答」、「文章」模塊要明確目標設置此功能的目標,我是PM的話會連結平臺諮詢師,通過文章、問答為諮詢師諮詢服務進行引流,在諮詢前讓用戶和諮詢師產生互動。
(8)心理諮詢項目本身的收費、心理門檻較高,我是PM的話會在功能上想辦法降低用戶的心理門檻,例如提前讓用戶與諮詢師溝通;諮詢師的服務評價、案例吸引等等。
7.2 壹心理(1)首頁優化推薦算法,提升推薦精確度。
(2)搜索功能增加歷史搜索,因為心理領域較為垂直,用戶產生的心理問題是比較單一的,搜索的詞彙也會較固定,不要讓用戶反覆輸入搜索內容。
(3)「測評」時體驗不夠好,當返回上一題是容易退出測評,導致又要重新開始測評。
(4)首頁上拉頁面時「FM」的iocn會消失,個人認為應該繼續保留在頁面右上角,聲音的播放更容易使用戶留下來。
(5)「問答」頁面頂部的icon布局應做一些調整,5個icon的重要程度不一樣,不應放在同一等級上,並且一些功能(例如搜索)可以簡化,不用跳轉新頁面。「成為館主」功能名稱也有歧義,其實是管列表。「自在問」的提問流程也可以簡化,不用分為四個步驟去讓用戶輸入,儘量可以在一個頁面讓用戶完成提問。
(6)課程列表中應標清課程的類型(視頻、語音)。
(7)豐富積分商城內產品種類,可以增加一些實物商品。商品兌換類型也可以有多種方式,現金、積分或現金+積分的方式。
08 總結「簡單心理」和「壹心理」都是國內優秀的心理諮詢行業平臺,「壹心理」把用戶永遠放在第一位,在產品的體現上就很明顯,產品的用戶場景多樣,功能細膩,對C端用戶很友好,而「簡單心理」在諮詢師的入駐標準和服務質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些業內人士稱簡單心理的諮詢師列表就是國內頂尖諮詢師的排行榜。所以兩款產品各有千秋。在中國心理行業市場還未成熟的當下其實是有很多發展的空間的,平臺可以制定標準的諮詢流程、設定標準的諮詢師準入門檻、可以投入精力在專業的心理學研究上,增加自身的商業壁壘,而不是單單依靠入駐的諮詢師等等,隨著市場的發展會迸發出更多的方法和策略,心理行業發展到何處,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由 @Bruno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