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洋,擁抱深藍

2020-12-23 騰訊網

海洋,孕育了這個藍色星球最初的生命,也令人類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21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這也是中國海洋事業歷史上總體發展最好的時期。

1.8萬公里海岸線,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如此密切。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第一次可燃冰試開採成功,「海鬥一號」萬米「首秀」,創新發展的「藍色中國夢」正越來越近……

「流 動 的 國 土」

地球上可燃冰的儲量,可以供人類使用千年,怎樣將這種深藏在海底沉積物當中的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出來,是一個世界難題。

這團紅色的火焰,就是被點燃的可燃冰。

2017年5月,在中國南海,海上鑽井平臺「藍鯨1號」成功完成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創造了可燃冰開採時間和產量兩項世界紀錄。

2020年3月,「藍鯨1號」的姊妹船「藍鯨2號」,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順利開展第二輪可燃冰試採任務,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再一次站到世界舞臺的C位。

這個「海上巨無霸」就是藍鯨2號,有37層樓高,甲板有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是目前世界上作業水深和鑽井深度最大的半潛式鑽井平臺,它高大的身軀足可以抵禦16級海上風暴。

只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裝備,才能創造全球獨一無二的奇蹟。

這就是為「藍鯨姊妹」合攏的固定式起重裝備「泰山吊」,它也是全世界起重能力最大的橋式起重機,坐電梯從底到頂要足足3分鐘。

泰山吊是中國自主製造的超級裝備,高118米,正如它的名字「泰山」一樣,一次可吊起2萬噸的重物。

這座近乎巴黎凱旋門高度和跨度的龍門吊,至今為止已保持長達10年世界吉尼斯紀錄,令歐美發達國家望塵莫及,只有它才能輕鬆吊起「藍鯨姊妹」的上船體。

海上鑽井平臺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和發展方向。

十年前,中國還完全沒有自主製造的能力。我國從「勘探號」系列、海洋石油981,發展到「藍鯨1號」與「藍鯨2號」……

從「一無所有」,到「傲視群雄」!

未來,誰能率先擁有深海重器,誰將贏得屬於未來的先機。

心系海底,夢向深藍

走進深海的蔚藍之境,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下,又蘊含著多少奇妙未知的生物?

深海探測,將一個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材料工藝水平等各方面都推向極致。

身長3.8米,有著大大的眼睛,鮮紅明黃的魚形外殼,這是「海鬥一號」,搭載著全海深電動機械手、高清攝像機……遊弋於藍天碧海間,靈動矯健。

「海鬥一號」布放過程。

5月9日,「海鬥一號」開啟在馬裡亞納海溝的萬米「首秀」,歷經40餘天,「海鬥一號」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

「海鬥一號」的機械手在下潛最深點

布放瀋陽自動化所標誌物。

海底一萬米什麼樣?「海鬥一號」見過:

「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還創造了潛水器領域的多項第一。

「海鬥一號」之外,一個個世界領先水平的深水重器,還在向海底世界挺進:

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創造了世界同類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記錄;

中國深海滑翔機海翼號,完成深海觀測,最大下潛深度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預計今年出發,深海勇士號將探訪「挑戰者深淵」;

……

更深、更廣、更遠,強大的深海探測能力,必將引領中國向海洋強國加快邁進。

精衛填海,百年疏浚夢

港口,是一國對外貿易的窗口,是反映經濟狀況的晴雨表,更是對一國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實力的反映。

目前,中國有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

中國港口的貨櫃

但是你知道嗎,1.8萬公裡的中國海岸線,如此眾多的大港中,真正的天然深水良港數量非常稀少,疏通航道、浚深泊位,中國依靠的是一種獨特的海上利器——自航絞吸挖泥船。

絞吸挖泥船工作時,先利用轉著的絞刀將巖石經機械切割使之鬆動絞松水底的巖石,與水混合成泥漿,經過吸泥真空管吸入泵體,並經過排泥管輸送至排泥區。

2017年11月3日,擁有6600千瓦絞刀功率絞吸船「天鯤號」在江蘇啟東成功下水,成為新晉「亞洲第一」,標誌著我國疏浚裝備製造業邁入世界領先水平。

「天鯤號」全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削巖如泥,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被網友譽為「造島神器」。

通過連接到船體的「臍帶」,天鯤號可以把攪碎的巖石泥沙輸送到最遠15千米以外的指定地點,每小時可把6000立方米的固體疏浚物送達指定地點。

「天鯤號」的姊妹船「天鯨號」每小時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填滿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半米深的坑。

每天,疏浚船清理出的泥沙,排出的淤泥經過沉澱,地基處理等工序,將填築成全新的陸地。

這種大型疏浚裝備,十年前中國還必須依賴進口,現在中國不僅能夠自主設計製造,而且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大規模吹填造陸工程的國家之一。

天津港,全球最大的人工深水港,60多年的連續浚挖,新造陸地超過100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曼哈頓。

從「篳路藍縷」到「大器初成」!

「精衛填海」是古老的傳說,但現在我們實現了。

磅礴生發的海上建設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的「藍色糧倉」,怎樣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同樣值得深思!

風能是在可知範圍內對全球環境影響最小的綠色能源,因此對於風能的有效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海上巨型風力發電機的安裝也就尤為重要。

但是,巨型風力發電機動輒上百米的長度,如何把它安裝到海上則成為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

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要說的「龍源振華叄號」:

龍源振華叄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製造、集大型設備吊裝、打樁、安裝於一體的海上風電施工平臺。其起吊能力及起升高度均居世界同類平臺之首,是全球最大自升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從淺海走向近海提供了關鍵利器。

「龍源振華叄號」船長100.8米,型寬43.2米,型深8.4米,樁腿長85米,是當今海上風電領域當之無愧的「海上巨無霸」。

從海上風場到海水淡化,從海洋牧場到海上油氣田,國之重器助力下,海洋正為中國經濟提供澎湃動力!

楊帆碧海,挺進深藍

放眼世界,海洋強國無一不是海運強國。

海運主要靠船舶。

我們都知道,地球兩極的天氣都是十分惡劣的,但再惡劣的天氣,也擋不住人類探索自然的腳步。

「雪龍2」號和「雪龍」號於2019年10月先後出發駛向南極。4月23日,經歷六個多月、7萬餘海裡的斬浪破冰,我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各項預定任務,最後一批隊員乘坐「雙龍」凱旋迴歸。

紅船身,白船頂,「雪龍2」號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它的排水量可達到13999噸,有2萬海裡的續航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全球起重能力最強的海上大力士——「振華30」輪自航式全迴轉起重船,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貨船,完備的海洋運輸艦隊……

2019年12月2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付海軍,和遼寧艦一同使共和國正式步入了雙航母時代!讓我們心裡更有譜,也讓和平更靠譜!

中國,這艘巨輪劈波斬浪,在這顆蔚藍星球上,正畫出壯美的航跡。

參考資料:

《填補空白,「海鬥一號」深潛萬米》,光明日報

《猶如科幻片,剛獲國家科技獎的「造島神器」有多牛?》,中國日報微信公眾號

《起重能力達2000噸風電施工平臺下水》,新華社

《走近「月亮使者」:世界第四大潮汐電站,還能圍墾種糧》,第一財經

《國慶群眾遊行觀科技:鑄大國重器圓強國夢想》,中國新聞網

《中國進入雙航母時代》,中華網新聞

《開啟「雙龍探極」時代》,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小學生走進博物館,探索神秘海洋世界
    探索神秘海洋世界,開啟創造思維密匙。12月13日,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2020級11班的同學們走進山東省博物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來到「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展廳,置身神秘有趣的深藍世界,透過小小的貝殼窺探自然、開拓視野、啟迪智慧,開啟了一場關於億萬年前的海洋精靈與人類文明衍進的探尋之旅。據悉,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3000餘件珍貴的貝類標本及貝文化相關文物,是山東博物館有史以來展出標本數量最多的自然類展覽。
  • 逐夢深藍 強我國防 中國海洋大學2020屆國防生畢業出徵儀式舉行
    逐夢深藍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原選培辦主任、北部戰區海軍某綜合保障基地副政委馬繼軍,原選培辦主任、北部戰區海軍保障部直工處處長郭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中國海洋大學選培辦主任曲鳳桐,黨委常委、校長助理吳強明出席儀式。
  • 【讀書】寂靜的海洋
    對於很多人而言,海洋是浩瀚、富饒、無邊無際的,然而,西爾維婭·A·厄爾(Sylvia A. Earle)卻帶領讀者看到了一個正在走向沉寂的海洋世界。西爾維婭·A.厄爾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首席科學家、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GS)駐會探險家、深海探索基金會創建人、谷歌地球海洋諮詢委員會主席、海洋生物學家、環保主義者。
  • 走進深藍|《牢記囑託 鑄就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7月11日21:10...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依託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這裡是中國首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透明海洋、藍色開發、海底發現等多個涉海科研項目收穫累累碩果;分類管理、專家評議、動態調整,開放與共享成為這裡閃亮的名片。
  • 山東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領跑全國
    這就是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養殖水體體積約5萬立方米,相當於40個標準遊泳池,妥妥的海上「巨無霸」。「確切地說,應該叫做『新深藍1號』。」7月27日,為記者展示最新回傳圖片的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澤明解釋道,「去年再次下海的『深藍1號』,在前年的基礎上作了很大改進。
  • 「世界海洋日」從電影記錄中了解海洋,保護海洋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海洋的電影,一起來在電影裡面欣賞一下海洋的美麗壯觀跟浩瀚恐怖,從現在開始改善環境哦~~《海豚灣》在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裡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
  • 大連魯能美麗匯商業綜合體設計:像海洋沙灘與貝殼般自然擁抱
    項目整體街區設計以時下最流行的自然原生為商業綜合體設計理念,將眾多主題模塊合理組織並與自然充分融合,像海洋沙灘與貝殼般自然擁抱!接下來,商業綜合體設計公司天霸設計將帶您一起感受創意設計的魅力。大連魯能美麗匯商業綜合體緊鄰十裡黃金海岸,以街區及MALL的組合形式,為城市打造具有多元服務的創新式沉浸式商業。
  • 擁抱天空海洋!《密特拉之星》國服蘋果預定現已開啟!
    踏上命定旅途!《密特拉之星》與你相約《密特拉之星》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天空為海洋所覆蓋的奇妙世界中。自幼喪母,父親失蹤的主人公,與妹妹相依為命,卻在一次出海打魚時,因為意外巧遇神秘的龍的胚胎,從而獲得了特殊的能力。而此時,他又邂逅了亞人族公主瑪提爾德。背負詛咒的她,因為母親的早逝而神傷不已。他們將組成冒險小隊,前往探索世界的真相。而在此過程中,他們也將邂逅新的夥伴,解鎖新的力量。
  • 深海探測: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水深超過2000米的深海,佔據地球表面的3/5,無論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宿,還是氣候長期變化的源頭,都要追溯到海水深層。不僅如此,海底是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大陸地殼平均35公裡厚,大洋地殼則為7公裡。揭示板塊運動的規律、窺探地球內部的真相,也要到深海底部進行探索。
  • 探索海洋奧秘保護海洋生物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獨特魅力,從小樹立愛護海洋動物的正確觀念,增強海洋環保意識,近日,亳州晚報社小記者活動中心、新世界購物中心、亳州海洋世界經過精心策劃組織,舉辦了以「探索海洋奧秘保護海洋生物」為主題的校外研學活動。
  • 南海之眼——探索神秘海洋藍洞
    「三沙永樂龍洞」(SanshaYongleBlueHole),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此前世界上已探明海洋藍洞深度排名為:巴哈馬長島迪恩斯藍洞(202米)、埃及哈達布藍洞(130米)、宏都拉斯貝里斯大藍洞(123米)、馬爾他戈佐藍洞(60米),西沙永樂藍洞深度大幅刷新世界海洋藍洞新紀錄。
  • 可持續發展 | 深藍項目一直在行動,這次先把塑料針對一下!①
    深藍項目飽含著對海洋保護事業的熱愛和思考項目以維護人類共同的海洋權益為目標,以水上運動為紐帶,推動實施以環境減塑、消費節制、循環經濟為核心的海洋保護策略,並通過國際合作,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海洋主題的實現與提升。
  • 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開卷知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伴隨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深入認識深海的時代正在來臨。500年前達·文西設計潛水服、150年前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裡》,當時的科學幻想如今正在成為現實。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
  • 新聞 | 陳鷹教授與浙大海洋學院本科生共話海洋與人生
    11月24日上午,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陳鷹教授專程來到紫金港校區,與海洋學院2018、2019級同學共話「海洋與人生」。他勉勵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浙大海洋人,要學習前輩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以獻身海洋事業為榮,將個人未來的發展書寫在祖國繁榮發展富強的歷史畫卷中。「什麼是海洋?」這是陳鷹教授首先想告訴同學們的。
  • 世界海洋日:這片深藍,我們來守護
    中國網6月8日訊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圍繞著「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這一主題,中國海洋文化新媒體聯盟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共同發聲,用行動致力於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一起守護這片藍色海洋!
  • 三亞深藍深情潛水俱樂部
    三亞深藍深情潛水俱樂部,由在三亞從事多年潛水工作的資深潛水教練,組織成立於2004年5月1日。「三亞深藍深情潛水俱樂部」成立以來,本著普及我國水肺潛水運動的宗旨,以最優惠的價格使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潛水這項運動中來。
  • 中國首批女潛航學員張奕:與祖國一起走向「深藍」
    中國首批女潛航學員張奕:與祖國一起走向「深藍」 張奕說,她從學生向潛航員的身份轉變後,將陪著祖國一起「走向深藍」。  「我叫張奕,神採奕奕的奕。」本次潛航員學員選拔錄用的6名人選中最大的28歲、最小的23歲,而張奕恰巧取了個平均數——25歲。「每一位船海類高校的學生都把自己定義為『海洋人』,『蛟龍號』每一次遠行、每一次下潛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出於專業敏感,張奕能有機會接觸到中國海洋事業最先進的裝備「蛟龍」一直是她的夢想。
  • 深圳推出「世界海洋日」文化大餐
    6月8日,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特區報和深圳廣電集團協辦的「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動,將獻上豐富生動的海洋文化大餐,助力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中就包括深圳特區報讀特APP及深圳廣電《第一現場》直播「雪龍2」號船長趙炎平專訪等精彩節目。
  • 可持續發展 | 深藍項目一直在行動,這次先把塑料針對一下!②
    此次上海站,騎浪還與「深藍」項目合作,雙方以減少塑料、愛護海洋環境為主題進行了環保宣傳推廣活動。深藍矽膠水瓶以高顏值、高CP值在現場成為了眾多家庭和路人觀眾的焦點。,對於這次的深藍矽膠水瓶,他們除了讚不絕口,還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這個矽膠水瓶我挺喜歡的,把空氣排出之後,它能壓縮得非常小;我們在運動啊、出差啊、上班的時候都可以用,至少能減少一次性的塑料使用吧。
  • 【即將截團】樂高探索+海洋探索,寒假最後一波福利票,雙館僅售155元~
    全家嗨玩首選【限時特惠】您要的全家一站式超值體驗來啦樂高/海洋探索中心 雙館家庭票僅售489元 包含雙館聯票3張樂高探索中心任務包1個 海洋探索中心任務包SEALIFE海洋探索中心是默林集團旗下一個非常成功的家庭娛樂景點項目,從蘇格蘭開始,海洋探索中心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集團,目前在全球共有超過50家,橫跨歐洲、美國和亞洲。瀋陽SEALIFE將是東北首家海洋探索中心,旨在打造成為瀋陽最具吸引力、以動物保護為本的水族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