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8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劉潤金 陸幹波 微觀象州
「他這個人好膽大的。2005年6月金龍水庫水位漲水,他和我冒著生命危險遊入激流中,把洩洪道上他人裝置的鐵絲網和堵塞物取走,讓洪水順利引流,避免了堤壩和下遊的幾個村莊被衝毀的局面。當時水很急,我們好幾次差點被洪水衝走。」在象州縣水晶鄉竹山村委和金秀縣交界處的金龍水庫前,外古金村村民梁祥榮向記者述說了當年驚險的場景。
金龍水庫
梁祥榮(左一)講述當年宋吉生(右一)搶險救災的場景
梁祥榮口中的「他」,就是宋吉生,象州縣水晶鄉竹山村村委主任。2002年,宋吉生由一名普通村委幹部當選為鄉人大代表。當代表18年來,他四處走訪選民,認真傾聽百姓的心聲,提交了許多關於民生的好議案和建議,積極為民發聲,替民解憂。
在竹山村委外古金村前的一片田垌上,記者見到了正頂著烈日在查看水渠的宋吉生。聊起這條水渠的修建故事,宋吉生有說不完的話。
宋吉生(右一)
自50年代末起,竹山村委金龍村、外古金、內古金三個自然村的田地全靠從金龍水庫引水灌溉。由於年久失修,水渠逐漸出現塌方和破洞漏水的問題,供水嚴重不足。每到春夏耕種時節,三個村的村民經常為爭搶田水鬧得不可開交,耕作難以正常開展。
「我們每年要田水是非常困難的,經常出現村民打架的現象,差點出人命案。」宋吉生告訴記者。
當時,宋吉生經常為協調村民用水忙得焦頭爛額。他意識到,調解不是辦法,唯有修好水渠,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從2003年起,每到縣裡開「兩會」的時候,他都會提交關於群眾強烈要求修復水渠的議案。在他的努力下,2003年—2014年,水渠得到了部分修復。2019年3月,他再次向縣「兩會」提交修建水渠的建議,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在修建水渠過程中,佔用到部分群眾的土地,他就三番五次上門去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施工方時不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宋吉生就多次和施工方交涉,並把情況反映到上級部門,要求協調解決。2020年7月底,一條長2760米的三面光水渠全面修建好,可灌溉田地1500多畝,受益群眾達1200多人,徹底解決了三個村群眾生產用水難的問題。
「現在搞好這條水渠以後,隨時隨地可以要水進田,也可以抽水來淋果,還比以前提前一個星期的時間插完田。今年就沒有農民爭要水吵架的現象了,修這個水利對我們老百姓是很好的。」外古金村群眾梁祥球笑著說。
作為人大代表就要為民解決難題!這個信念一直貫穿在宋吉生工作中。在上竹山至金龍村的水晶河甘拿嶺段,一條公路臨河而建,山高路窄,有一段大約八十米的危險地段,會車困難,發生過好幾起車輛翻下河裡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看到這個情況,宋吉生坐不住了。2020年7月,他來到河邊拍照通過人大代表環保監督APP上傳,向上級提出增加護欄的建議。
宋吉生在上竹山至金龍村的水晶河甘拿嶺段拍照
「我的建議得到上級重視,上級已經批准8月份要在這裡搞80米長的護欄起來。以後群眾安全出行就有了保障,過這裡就不怕了。」宋吉生特別高興地說。
群眾擔心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宋吉生暫時鬆了一口氣。想到外古金村的洗衣池還沒有裝上擋雨棚,他又開始忙了起來。
像這樣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事例,在他18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數不勝數。2020年開春,由於天旱,宋吉生發現渠水變少,已經57歲的他把繩索綁在腰上,進入水庫水渠口,疏通堵塞住水口的雜物,讓渠水恢復暢通。
金龍水庫水渠入口
為了金龍村、外古金、內古金的基礎設施建設,他多次向上級打報告,四處通過人脈跑項目,爭取資金為村民硬化巷道、修建洗衣池和籃球場、裝路燈。一件件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得到了落實,他為民的初心卻沒有放下。
「作為一個人大代表,又是一個共產黨員,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為民發聲、替民解憂這條人大代表履職路上,我會繼續走下去,讓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宋吉生堅定地說。
記者:劉潤金 陸幹波
▲微電影版徵兵公益宣傳片《逐夢青春》
▲徵兵公益宣傳片《參軍報國 不負韶華》
大家都在看
象州「12345」防溺水熱線開通 預防溺水,人人有責
排版:韋鍅元
編輯:覃嗣貴
原標題:《人大代表宋吉生:替民解憂一直在路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