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薪50萬!最牛券商股2019業績出爐,投行收入佔比27%,3年分紅45...

2020-12-17 券商中國

最牛「券商股」中信建投證券2019年年報出爐,各業務板塊表現、「99司」員工的薪酬情況均得以一窺真面目。

中信建投證券2019年營收136.93億元,同比增25.54%;歸母淨利潤55.02億元,同比增78.19%。各業務板塊收入佔比較為均衡,其中投行收入佔比27%,財富管理收入佔比30%,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佔比27%。

之所以說中信建投系最牛「券商股」,是因為中信建投股價在2019年表現十分強勢,大漲2.5倍,成為行業唯一漲幅超過100%的券商股(剔除2019年上市的券商股)。27日下午,中信建投證券舉辦了線上業績說明會,對市場關注的問題進行逐一回應,券商中國記者梳理要點如下:

1、投行業務強大,在公司業務板塊中佔比27%,多個核心指標保持在行業前三名。對於備受市場爭議的「價格戰」問題,董事長王常青回應,公司並非靠低價競爭獲得項目,會參考市場平均水平,根據項目特點進行收費。

2、財富管理收入合計40.87億元,同比增12.93%,收入構成上,包括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以及非機構類客戶的兩融利息收入,佔比分別為53%和47%。

3、2019年券商資管業務普遍下滑,但是中信建投證券資管業務淨收入7.93億元,同比增長14.76%,行業排名第11名。

4、公司另類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資2019年虧損,原因主要是由於當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所致。

5、2019年共派發現金紅利17.97億元,近三年累計分紅45.5億元。

6、根據會計公式測算,中信建投證券員工2019年獲得的平均薪酬為49.73萬元,合計工資福利總額為46.79億元。其中,董監高實際獲得的報酬合計約為人民幣1.38億元,11人薪酬(部分稅後)超過500萬。

7、根據再融資新規修改定增方案,享受政策利好,再加上今年7月和9月有大量限售股解僱,可流通股份進一步增加,均有利於定增實施。

8、中信建投證券沒有「去中信化」計劃。

9、四大措施助力公司數位化轉型,分別為:在各部門設立信息化專家崗位,大力發展中臺服務能力,加大信息技術投入,進一步研究探索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

就合併利潤表來看,2019年中信建投證券自營收入44.07億元,同比增加82.33%;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36.85億元,同比增加17.54%;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8.47億元,同比增24.27%;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7.93億元,同比增14.76%;利息淨收入15.59億元,同比減兩成。

1

看點一:投行核心指標均位居行業第2名

中信建投證券以「投行業務強大」著稱業界,按分部來看,投行在各業務板塊中收入佔比27%,較大多券商投行業務佔比不足20%的行業現狀來看,業務結構較為優良。

具體來看,2019 年,中信建投證券完成1515單股票及債券主承銷項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 9797.92億元,均位居行業第2名,且連續7年雙雙保持行業前3名。2019年,公司股權融資主承銷家數位居行業第2名,主承銷金額位居行業第5名;債券主承銷家數和主承銷金額均位居行業第2名,其中公司債的主承銷家數和主承銷金額均位居行業第1名。併購業務方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項目家數位居行業第1名。新三板持續督導創新層掛牌公司數量位居主辦券商第2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資本市場開啟全年深化改革,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順利落地。中信建投證券的科創板業務可謂「獨佔鰲頭」,全年保薦承銷科創板上市企業10家,位居行業第1名。

不過,目前國內頭部券商投行業務的競爭十分白熱化,「價格戰」屢見不鮮,有些項目的承銷保薦費率和經紀業務佣金率差別不大,中信建投證券對投行「價格戰」持何種態度呢?

在27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王常青對此回應道,公司在堅持覆蓋項目成本的前提下,參考市場平均水平,根據項目特點進行收費,會綜合項目成本、項目複雜程度、服務內容、項目規模和市場影響、競爭情況以及其他收益等因素確定最終報價,並非靠低價競爭獲得項目。

2

看點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3%

中信建投證券年報顯示,財富管理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 40.87 億元,同比增長 12.93%,行業排名前十。那麼,中信建投證券的財富管理收入都包括哪些業務板塊,各板塊表現如何呢?

在27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中信建投證券總經理李格平對此回復到,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分部板塊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一般企業及個人客戶買賣股票、基金、債券及期貨,以及向其提供融資融券等服務取得的收入。

2019年度該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共計人民幣40.87億元,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業務淨收入(主要為非機構類客戶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人民幣21.60億元,佔比53%;其他收入(主要為非機構類客戶兩融利息淨收入)人民幣19.27億,佔比47%。

證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21.08億元,同比增長34.7%,市場佔比排名行業第10名;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淨收入3.76億元,稍有下滑;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淨收入1.44億元,同比微增,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9名。

此外,兩融利息收入19.55億元,同比下滑29%,這項業務收入排名行業第十。

據年報,2020 年,中信建投證券將繼續聚焦代理買賣收入和地區份額的提升,圍繞客戶在交易和投資兩方面的核心痛點,強化科技賦能,優化服務體系,提升運營效率,防範經營風險,繼續打造大投顧品牌,助推經紀業務加速向財富管理轉型。國際業務方面,中信建投國際將重點依託公司在內地的客戶基礎,通過國際化產品和服務,滿足國內高淨值客戶海外投資理財的需求。

3

看點三:資管業務收入逆市增長

券商資管正在艱難去通道,2019年行業資管業務收入普遍下滑,但是中信建投證券資管業務淨收入7.93億元,同比增長14.76%,行業排名第11名。

據年報,在全市場受託資產管理規模下滑超過 10%的不利環境中,中信建投證券主動調整業務結構,提高主動管理業務比例,加大「淨值型」產品的開發力度,全年新增主動管理規模人民幣 368 億元;權益類產品嚴格控制倉位和個股風險,加權平均收益率超過行業同類產品平均水平。

截至 2019 年末,公司資產管理規模位居行業第6名,主動管理規模位居行業第6名。2019 年,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位居行業第11名。截至 2019 年末,中信建投基金參與排名的14隻產品中8隻排名進入市場前 1/2;中信建投資本項目退出平均投資收益率達 107%。

4

看點四:另類子公司2019年虧損

2019年,科創板順利推出,中信建投投資作為公司旗下另類投資子公司,有序推進了科創板IPO項目跟投工作,完成了9個科創板 IPO 項目的戰略配售跟投。

2019年,中信建投投資實現營業收入合計人民幣-607.35 萬元,稅前利潤人民幣 -3089.20 萬元,淨利潤人民幣-1915.97 萬元(淨利潤大於稅前利潤,主要是由於本期所得稅費用 為負數所致)。

為何會虧損呢?王常青表示,投資公司是公司另類投資平臺,成立時間較短,2019年出現虧損主要是由於當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所致。

5

看點五:近三年累計分紅45.5億元

據中信建投證券2019年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採用現金分紅方式,以2019年12月31日的股本總數7,646,385,238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2.35元(含稅),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人民幣17.97億元(含稅),佔2019年度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35.03%,剩餘未分配利潤結轉以後年度分配。中信建投證券近三年累計分紅45.5億元。

6

看點六:2019年員工平均薪酬約50萬

根據「本期工資福利總額=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公式來算,2019年,中信建投證券員工獲得的工資福利總額為46.79億元。

至2019年年末,中信建投證券共有員工9409人,粗略計算,中信建投證券員工2019年獲得的平均薪酬為49.73萬元,較2018年平均薪酬40.81萬元,高出將近9萬元。

不過,由於證券行業內總體收入水平受績效影響偏高,不同業務條線、不同職責層級員工的績效水平差別迥異,再加上遞延支付的行業特點,員工薪酬很可能出現「被平均」的情況。

再來看高管薪酬,2019年中信建投證券董監高合計從公司獲取的稅前報酬總額為6170.37萬元,整體來看,相較多家頭部券商的高管的「天價薪酬」而言,中信建投高管的薪酬普遍較為「平民化」。就年報披露數據,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為執委會委員劉乃生,他2019年獲取的稅前報酬為411.42萬元;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主任王常青稅前報酬351.27萬元。

不過,除了崗位、績效獎金之外,中信建投證券根據《忠誠獎管理辦法》,還在2019年度發放了以往年度董監高忠誠獎稅後金額,主要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王常青將獲取兩年合計360萬元的忠誠獎,劉乃生將獲取421.5萬元的忠誠獎。

加上忠誠獎之後,中信建投證券全體董監高實際獲得的報酬合計約為人民幣1.38億元。綜合來看,中信建投證券雖然沒有上千萬年薪的董監高,但是2019年度獲得薪酬(部分為稅後)超過500萬元的董監高至少有11名,其中執委會委員、投行委主任劉乃生,執委會委員、機構委主任、投行委聯席主任黃凌獲得報酬超過800萬,董事長王常青、董秘王廣學薪酬超700萬。

7

看點七:定增方案修改後,能否順利實施

3月26日,中信建投政策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19年年報、201年利潤分配方案等在內的29項議案,其中也包括《關於調整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的議案》。

和預期一致,中信建投證券對照再融資新規調整了本次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定價原則及限售期等內容。相比於2019年1月公布的定增預案,本次修訂發行對象由不超過10名增至不超過35名,持股5%以下的發行對象的限售期由12個月縮短至6個月,發行價格定價基準由九折調整為八折。

3月13日晚間,中信建投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12.77億新股獲得證監會批准。130億元定增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公告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將於2020年4月9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對定增事項進行審議,相關議案若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決議有效期自2020年4月9日起延長12個月,即延長至2021年4月8日。

市場最為關心的是,中信建投A股股價高企,定增是否能順利發行?在業績發布會上,李格平對此回應道,影響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因素較多,就公司基本面而言,公司股價較高,一是受益於行業整體表現;二是公司可自由流通股本較小,中信證券與世紀金源在2019年6月20日解禁後,A股可流通股份僅佔A股總股本的13.5%左右,因此股價容易出現較大波動;三是公司投行業務、固定收益業務等核心業務位居行業前列,可能投資者對此關注度較高。

今年7月和9月,公司將有兩個限售股股東先後解禁,可流通股份數量將進一步增加,並進而影響到A股股價。另外,本次定增新政實施後,詢價下限由之前的不低於90%下調為不低於80%,發行對象由不超過10家調整為不超過35家,均有利於非公開發行。

8

看點八:中信建投證券無「去中信化」計劃

中信建投證券最初成立時中信證券曾是大股東,近年來股份陸續轉讓,至今年減持期滿,中信證券共持有中信建投證券約5%的股份。雖然中信證券表示暫時沒有減持中信建投證券股權的打算,但是市場的擔憂仍在。

近期,中信建投證券大股東為北京國資,北京金控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5%,中信系持股比例非常小。且中信建投證券最近一次對「中信」商標使用的有效期已由此前的三年變為兩年。那麼,中信建投證券有「去中信化」的計劃嗎?

王常青表示,沒有。中信建投證券源自中信集團和中信證券,2010年11月中信證券轉讓大部分股份後,至今仍為中信建投證券5%以上股東;中信股份更是通過全資公司鏡湖控股出資3億美元成為2016年H股IPO時最大基石投資者,至今仍是公司H股單一最大股東。

9

看點九:中信建投證券落實數位化轉型戰略

在中信建投核心競爭力建設中,提到金融科技助力數位化轉型。那麼這個轉型策略如何部署呢?

王常青表示,公司數位化轉型秉承三大原則,一是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科技手段深入分析並滿足客戶的需求,不斷提升客戶體驗,實現客戶導流,成為公司更多業務的流量入口;二是科技賦能與業務深入融合,與運營充分協同,專注於為客戶提供適當且風險可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堅持以安全運營為基礎,做到「核心要穩、場景要活」。

具體措施方面,一是在各部門設立信息化專家崗位,系統梳理業務流程並明確信息系統開發需求,積極在員工中推廣信息系統的使用,推動所在部門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業務目標。二是大力發展中臺服務能力,打造一體化的專業客戶服務技術運營體系。三是公司要繼續加大信息技術投入,隨著投行業務、機構業務和自營業務的收入比重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投入要從主要集中於零售客戶向公司客戶和機構客戶進行傾斜。公司要建立定期回顧和評估系統運行效果的機制,以持續改進的方式不斷優化系統。四是公司將進一步研究探索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升級公司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架構和技術能力儲備。

相關焦點

  • 年薪200萬投行MD被群嘲,投行收入究竟有多高?
    都說這是投行男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可又何嘗不是200萬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如果非要說宋東湖是個投行男,那渾身上下、從內到外,大概只有所謂的「年薪200萬」勉強符合投行男的特點。金融圈薪資水平高,投行尤勝。近日,券商半年報陸續出爐,哪家員工最「多金」?200萬年薪MD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
    12月份:22家上市券商淨利環比翻倍2019年12月,上證綜指突破3000點大關,月內上漲7.42%,共收穫17根陽線、6根陰線。月內A股成交量突破萬億股,成交金額11.24萬億元,環比11月份增幅逾3成,同比增幅超一倍。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我們依舊通過上市公司年薪數據,看看金融從業者的薪資究竟有多高,內部差異又有多大。1平均年薪566萬,保險高管薪資領跑A股既然要吃檸檬,就從最酸的開始,我們先來看高管的年薪。DT君統計了在A股及港股上市總共233家內地金融公司的2019年報,找出了金融領域各個細分行業高管的平均薪資(此處薪資不包括分紅等額外收入,可能會比高管實際收入要低,後同)。僅從薪資來看,多元化保險的高管以566萬的高薪遙遙領先,比第二名的消費信貸整整高出了210萬。
  • 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
    各項業務表現來看,40家券商經紀業務今年前三季增速均值高達45.77%,上市券商投行業務平均收入超10億元;資管業務分化明顯,超7成券商未達到平均水平;自營業務增速方面,中信建投是40家上市券商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速翻倍券商,同比增速為104.06%。
  • 券商行業專題報告:再論投行資本化,頭部券商新盛宴
    我們統計發現,2019年科創板上市券商跟投浮盈達71.27億元,平均一個投行IPO項 目創造浮盈0.95億元,遠高於承銷保薦業務收入;其中中信瀾起科技跟投及直投貢 獻40.62億元。2020年1-6月科創板跟投浮盈達91.16億元,平均一個投行IPO項目創 造浮盈0.72億元,其中中信的瀾起科技跟投及直投浮盈為18.82億元。
  • 投行豐收年「打工人」薪酬水漲船高?中信、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開啟...
    這張來源為阿爾法諮詢的市場調研圖片顯示,中信建投近期漲薪、申萬宏源固定薪水漲30%,中信證券全面漲薪,而海通證券的投行部門加薪最多,應屆生月固薪酬2.8萬至3.6萬,國泰君安的投行股明確漲薪30%,中金公司的GI部門則會漲到跟SE部門一樣。界面新聞就此消息向多家券商進行求證。
  • 券商陣營變陣,「三中一華」地位加強 外資全面布局券商股
    49家上市券商的三季報已披露完全,其經營情況也隨即「出爐」,整體來看,上市券商整體業績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同時較去年同期的增速有所下滑。以「三中一華」營收佔比情況為例,據記者測算,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905.56億元,其中「三中一華」實現營業收入989.90億元,佔比25.35%,相比去年同期23.22%的佔比上升2.13個百分點。 若將券商營業收入分為經紀、投行、資管和自營四大業務來看,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 最新出爐!百大券商2019年度經營業績全排名揭曉(公司財報版)
    來源:東方財富網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32家,其中包含證券分公司及投行、資管子公司,通過對這些公司2019年財務報告的合併整理,匯總出百大券商規模及經營業績排名,供讀者與業內人士參考。同比變化中,絕大多數券商2019年總資產同比上升,102家中,同比錄得正增長的有83家,佔比高達81%;僅有19家總資產同比下滑。其中,世紀證券總資產飆升115.73%,是唯一一家總資產翻倍的券商,另有紅塔證券、國都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財富證券、東亞前海證券等5家證券增幅在50%以上。
  • 國泰君安2019年職工人均薪酬福利50萬 董秘年薪496萬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國泰君安2019年職工人均薪酬福利50萬 董秘年薪496萬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6日訊(記者 韓藝嘉 華青劍)3月24日晚間,國泰君安(601211.SH) 披露了2019年業績。
  • 券商「炒股」成績曝光!9家自營收入增長超50%,來看重倉股名單
    自營業績出現分化自2017年開始,證券投資業務連續三年成為行業收入佔比最大的業務,是多家券商最大的收益增長點。在券商營收結構逐漸優化的當下,投資交易業務成為檢驗券商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根據合併利潤表計算,太平洋上半年實現了0.96億元的自營收入,同比下滑90%,為目前自營收入下滑最嚴重的券商。該券商在業務描述中表示,公司投資業務上半年實現整體營收3388.3萬元,實現營業利潤-2692.68萬元。其中,權益類投資業務收入為-2.41億元,虧損2.42億元;固收投資業務實現營業利潤2.15億元。
  • 2019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 中信4指標再領跑
    >原標題: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就單家券商情況看,2019年度中信證券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兩項指標上雙雙領跑,全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268.67億元、122.29億元,也是業內唯一淨利潤超百億元券商;收入排名靠前的還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強者恆強」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
  • 中信證券業績夠好嗎?投行業務領先、交易佣金利薄
    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收入431.4億元,同比增長15.9%;歸母淨利潤122.3億元,同比增長30.23%,對應EPS為1.01元/股;歸母淨資產1616.3億元。其2019年度分配預案擬10派5元(含稅),為近三年分紅最高。
  • 業績水漲船高!下半年 頭部券商將「分食」146億元新增收入
    券商股中報業績普遍好轉,但頭部券商業績成長更佳。同時,相比一季度末,截至二季度末,中信建投(601066)、中信證券(600030)、華泰證券(601688)和國泰君安(601211)等頭部券商的機構持股比例呈現升高趨勢。  近期市場的主角之一「券商股」,總是領先行情發揮領漲領跌的作用。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具體來看,有10家券商淨利潤超過30億元,合計淨利潤為415.49億元,佔行業淨利潤的比例為49.97%;去年同期,排名前10券商淨利潤合計為316.3億元,佔行業比例為47.45%。也就是說,頭部券商的集聚效應在增強,馬太效應加劇。而從同比增幅來看,頭部10家券商的淨利潤同比平均增速為31.36%,高於行業平均增幅。
  • ...券商前三季度大賺1327億元,承銷保薦業務收入同比增超70%,自營...
    同時,2020年前三季度券商的淨利潤已超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和(1230.95億元)。數據來源:證券業協會製圖:周尚伃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券商第一大收入來源的證券自營業務,今年前三季度繼續蟬聯,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實現收入1013.63億元,收入佔比為29.61%。
  • 銀河證券自營收入下滑八成 老牌大券商今非昔比
    3月28日,中國銀河(601881)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這也是在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等上千億券商市值的大券商發布年報後,又一個年報出爐的老牌大券商,可是比起其他同體量券商,中國銀河的業績情況就顯得平淡了許多。
  • 券業喜迎紅四月:46家券商業績環比增五成 中信「登頂」興業成...
    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46家券商4月月報出爐,業績集體大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46家券商4月總營收合計336.18億元,環比增長52.73%,實現淨利累計145.53億元,環比增長55.05%。
  • 又見兩起券商大股東減持!利好利空交織 3000點之下的券商股有沒有...
    利好利空交織 3000點之下的券商股有沒有投資價值?】又見券商重要股東減持!華鑫股份6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上海國盛集團資產有限公司計劃自減持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1761萬股,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66%。
  • 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
    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這16項掛鈎分類評價,來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摘要 【分類評級放榜在即!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7月10日深夜,中證協公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證券行業38項經營指標進行排名。
  • 布局券商必看!上市券商核心財務數據大排行
    淨利潤TOP10:■ 淨利潤是券商為股東創造的當期回報,是衡量券商盈利規模的最直觀指標。申萬宏源證券2019年實現淨利潤57億元,淨利潤連續三年排名行業第七。■ 2019年淨利潤TOP10券商的淨利潤近兩年、近五年複合增速均值為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