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福利:本文作者張陸洋教授已確認於2019年7月21日在雙創「金課」研討會(在青海大學舉辦)做分享。歡迎高校老師來大美青海參與研討、清涼一夏!
詳情戳下方連結
邀請函 | 雙創「金課」研討會
復旦大學中國風險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張陸洋
一、何謂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VC)至今仍沒有統一定義,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天使投資是市場價值的個人投資行為;專家認為天使投資是創業早期的投資行為;政府認為天使投資是政府必須介入的糾正市場失靈的投資行為;此外還有其他不同的理解。
通過本課題研究,站在社會經濟發展系統的角度,我們認為天使投資是創業投資體系中最早的環節,即早期創業期的投資,其投資額度在5萬至200萬美元之間,一般是50萬美元左右,投資期一般為2到3年。而對於生物醫藥的天使投資,其額度可以放大到500萬美元,投資期為5年左右。
企業創業的早期過程,面臨的不確定性最高,為此在該階段創業的企業死亡率高達90%,因而稱之為「死亡之谷」。由於過高的死亡率,導致大量社會資本不會介入該時期的投資,成為投資的「市場失靈」的時期。
早期創業過程,又可以細分為「構思階段」、「開發階段」、「進入市場初創階段」等三個階段。作為早期創業行為,對於它們的投資不僅是項目本身的直接價值,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創新創業的溢出效益,主要表現在:一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具有經濟效應的貢獻;二是搭建了創新創業技術經濟過程的薄弱環節橋梁;三是創造了創新創業的財富效應;四是創造了新興現代科技產業及其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五是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增量。
基於天使投資金融風險特性和經濟效應及價值,政府應給予重視並提供資金、政策、環境等方面的支持,有效推動其成長和壯大。
二、美國天使投資發展的經驗實證
由於實證的需要,我們特地對美國天使投資發展情況進行了實證性的研究,在此論述該國的模式和經驗,以供借鑑。
1、美國天使投資實證情況
我們專門前往美國考察半個月,從美國的天使投資情況看,有個人、協會、俱樂部、網絡模式,更有政府模式,特別是政府小企業管理局和科學基金會模式,值得很好總結和借鑑。
在矽谷,JOHN AMOS作為一個天使投資人,四年前還是一個生物醫藥公司的CEO,他將該公司銷售額做到了30億美元,按照公司期權的規定,行權之後他有了一筆足夠的資金,於是他辭掉了公司CEO,開始做天使投資。三年來,他每年投資2個天使項目,每個項目不超過50萬美元,領域就是在生物醫藥方面,投資對象都是他非常熟悉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審慎調查,決策很快。不過他手裡有大量的餘額資金,對於好的項目,後續還要追加甚至1000萬以上的資金。他做天使投資的目標,就是在矽谷能夠夢想投資到google的項目。
史丹福大學技術轉移中心DAVID AI主管介紹,他們的責任就是將大學的科技成果通過專利化、授權的方式轉移到社會上,大約幾十個天使投資人(或基金),與他們技術轉移中心保持長期聯繫,尋找早期項目。
哈佛大學JOSH LERNER教授則基於政府在促進天使投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總結了世界各國情況。他認為政府以財政資金引導以及以稅收優惠吸引,是天使投資發展的關鍵。他特別以以色列的成功經驗為案例,政府要將早期VC/GDP的比重納入到經濟發展競爭力的考核中來,而不是去建那麼多的孵化器。他以洛杉磯和波士頓的兩個天使投資俱樂部的內部資料所做的研究指出,天使投資俱樂部在投資決策上是非常快捷的,往往以聯合方式投資,而且能夠被選中的投資項目的概率為千分之三左右。
耶魯大學ANDREW METRICK教授以2000年以來美國經濟政策為對象,指出美國政府在風險投資上的政策失誤,就是沒有能夠將社會資金引導到VC上,否則美國不至於發生波及全世界的次貸危機。歐巴馬總統在天使投資的經濟政策存在同樣的問題。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前法律顧問Christopher L.Davis博士從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實施的SBIC計劃成功的經驗,在於採用長期債權的模式。
泛美銀行多邊基金作為對於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主要支持他們創建創業早期的投資基金,重點是對於當地經濟創新的促進以及就業等社會性,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考評機制。風險控制的關鍵是對不合格者保留無條件辭退的權利。
美國科學基金會的技術轉移部按照國家的法律,以國家給予的基礎科學研究費的2.8%作為技術轉移的投資,目前有6個領域技術轉移項目組,約40人專事這項工作。他們將基礎科學轉移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年轉移項目數為基礎研究項目的15%。次貸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增加了3.5億美元的轉移資金。
文章轉載自:中國證券報 2015-06-09
延伸閱讀
中國的天使投資人怎麼看項目?靖亞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沛傾情分享:創始人需要具備的素質。
微信搜索創值播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創值播,點擊全部視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