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上映後,獲得了外界的巨大關注,當大家都在評論鞏俐把郎平演得太像時,實際上這個片子卻忽略了一位「中國女排五連冠」時代絕對幕後功臣,那就是魏紀中。
電影一開始,陳忠和在中國女排領隊張一沛的介紹下,拉開了女排五連冠壯懷激烈的歲月大幕。魏紀中曾寫過一本書《我看中國體育》,原《青年體育報》總編輯畢熙東為該書作序,其中提到:「1981年,魏紀中任中國女排領隊,和袁偉民搭檔。」難道楊一沛的角色原型是魏紀中?實際上,魏老在自傳《我的體育生涯》中明確提到,他在1981年中國女排世界盃代表團中擔任了秘書長職務,主要是做好幕後工作。
中國女排五連冠時代在影片中僅有一場81世界盃與日本的決賽有詳細介紹,隨後的82世錦賽等等全部沒提,很多人總以為當時中國女排能夠拿到五連冠僅僅是因為自身實力很強,但榮譽的背後除了袁偉民的技術指揮得當外,更離不開中國女排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功臣。
比如82世錦賽上,中國女排在小組賽輸給美國,並帶著負分進入複賽,一旦其他幾支強隊聯手打默契球,很容易就會做掉中國女排。魏紀中憑藉與時任世界排聯主席黎伯的私交,讓主辦方保證中國隊的比賽不會被安排至前面(儘管東道主有這樣的權利),為中國女排爭取到了最佳的賽程。除此之外,魏老當時還與裁判們搞好了關係,贏得了裁判的好感,最終中國女排沒有受到場外因素的幹擾,在秘魯的魔鬼主場中,頑強拿下與東道主的決賽,取得來之不易的「二連冠」。
魏紀中的功勞主要在於他在國際組織中的特殊人脈,在女排五冠王時期,因為缺少魏紀中等人的幫助,中國男排則遭遇著巨大挫折,這也在魏老自傳中有所提及。魏紀中的角色缺失,使得《奪冠》無法還原女排五冠王時期真實的場景,因為在國際賽場上想贏的話除了必須具備強硬的技術功底外,更需要有強硬的話語權,試看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中國短道速滑隊頻頻遭遇的不公判罰,就知道體育界人脈和影響力的重要性了。
由於魏紀中在年輕時經常做幕後工作,因此並不被外界所熟知,在他步入晚年後,隨著社交媒體的逐漸起來,魏老卻因為屢屢點評中國體育從而引發巨大爭議。再加上各種活動給他加上的「中國奧運體育產業之父」的頭銜,以至於很多年輕網友覺得此人很官僚。
《奪冠》中還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郎平在裡約奧運會前,因為對中國女排的改革意見太大,她遭遇了眾多專家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其中就有一位被明確備註為「體育產業專家」的神秘老者角色對她提出了質疑,難道這位就是在影射魏紀中的形象嗎?
儘管電影裡遺忘了以魏紀中為代表的諸多女排幕後功臣,但是如今84歲的他卻絲毫不在乎,魏老在自傳中說過,早在女排五冠王時期「慶功會是沒我的份兒的。」不過,令人感嘆的是,老當益壯的魏老仍在《奪冠》上映後,發文提醒了一件事「國內體育部門在國際體育組織中應該有相應的話語權」。能有如此胸懷,魏紀中的確有令人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