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備年貨,清掃房間、添置新衣......春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濃厚,你家開始準備年貨了嗎?
還沒有準備的小夥伴不要慌,小編帶您種草!
臘肉作為中國民間的傳統美食,既是過年相互饋贈的佳品,也是充滿家庭味道的年貨。寒冬臘月裡,一家人圍坐在爐前,吃臘肉,放爆竹,辭舊迎新,是最具年味的畫面。別看臘肉只有小小一塊,卻是不少人的心頭美食,孔子都愛吃它!
中國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好吃的那叫一個多,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臘肉香腸也不例外,最具盛名的有廣式臘肉、湖南湘西臘肉、四川臘肉。
作為盛產花椒的蜀地,四川臘肉與其他地方臘肉最大的區別在於,香料的味道更豐富,之後又在湖南、湘西等地的煙燻法工藝之上,加入了更好的燻烤材料,使四川臘肉的製作技藝和口感都達到了巔峰。這樣做出的臘肉,肥瘦適宜、回味悠長,比普通臘肉更香、更鮮。
選用鮮豬肉,切成30釐米長、5釐米寬的肉條,然後用竹籤在肉上扎滿小眼,以利入味;將鍋置火上,把鹽炒熱,然後倒出與五香粉拌勻,晾涼後加入料酒、白糖拌勻,均勻地擦在肉及肉皮上。
然後皮朝下,肉朝上,碼放在缸內,最上一層要皮朝上,肉朝下碼放。醃7天左右,中間翻缸一次,以利入味及排出腥味;醃好的肉取出,用溫水清洗乾淨,然後用麻繩穿上,掛於通風處晾乾水分。
香腸好吃與否調味是最關鍵的一步,薑末、白酒、花椒粉、八角粉、胡椒粉、二荊條辣椒麵、鹽、味精、雞精、白糖依自家傳統口味的輕重調節。將調料和豬肉充分攪拌、揉均;
製作香腸首先要選著好的山豬肉,把豬肉去皮、分塊。再將大塊的肉切成小塊,以方便切片為宜。然後開始稱重處理好的豬肉,稱重的主要目的是按比例配料,特別是鹽的量,必須按精確的重量配比。
最後準備好的腸衣,灌香腸。灌裝的過程,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往往這個是雙人合作完成,其中一人用工具撐開腸衣口,再用手一點一點地把醃製的肉料往腸衣塞。另一個就協助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灌一小段後,用手從上往下抹捏一段,以消除肉料的間隙。
最後紮成30-40釐米的小段。一是方便晾曬,二是以後吃起來可以一段一段的從扎住的地方剪開。最後就是懸掛風乾或者燻制。
燻制的木材各有不同,有選擇清香的柏樹枝,也有選擇各種花生殼、柚子皮等,煙火輕透,經月不熄,不時往火塘裡丟些樹蔸、樹樁、雜枝、果葉,連煙氣都帶了香味。
叮咚~美食已介紹完畢,你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