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啦!喜歡吃香腸和臘肉的朋友,麻辣香腸、風乾臘肉在家做起來!
本來臘肉和香腸等醃製品對我們身體並不是很好,但傳統的習俗每年過年都或多或少要做一點。
在以前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裡保存條件差,過年時才殺一頭豬的情況下,要把肉保存一年,家家戶戶過年醃臘肉也就成了一種過年習慣。現在過年,我們重慶老家大部分人還是有醃臘肉和灌香腸的習慣,醃完後用柏樹枝燻黃,再掛在通風的地方。過年家裡廚房掛得滿滿的,年味氣氛才濃,心裡也踏實,特別是家裡老人,最注重年貨的準備。
醃臘肉和灌香腸首先要考慮的是天氣,一般氣溫在10度左右就可以開始做起來了,每年立冬後,小雪前後最適合開始醃臘肉。
臘肉南北差異,可能醃臘肉的方法也不相同,我們家以前做得最多的就是風乾臘肉,因家裡不喜歡吃煙燻的,醃好直接掛屋梁上風乾。臘肉也不能醃得太鹹,也不能醃得太淡,否則都會影響口感。特別是豬腳等帶骨頭的肉,醃得不好就容易臭,還不能入味。
香腸也同樣的南北方灌法也不相同,廣東人喜歡吃甜味的香腸,而我們四川重慶人過年灌得最多的就是麻辣香腸。灌香腸也是要技術的,首先是調料配比掌握好,其次是肥瘦肉搭配好,再就是灌的方法技巧,最後是風乾。每一個步驟都要把握好,不然做出的香腸太鹹,切不成片,口感不好。
還有兩個月要過年啦,是時候醃臘肉和灌香腸了,喜歡吃香腸和臘肉的朋友,麻辣香腸、風乾臘肉準備起來吧。
下面把前兩年我做的香腸和風乾臘肉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一、麻辣香腸的做法
在老家做香腸很容易,外面專門加工香腸的地方很多,只管把肉稱過去,過幾天就輕鬆拿回烤好的香腸。如果家裡自己手工灌就要麻煩一點了。
麻辣香腸味道也分為辣味、中味辣、微辣三種,我灌的是中味的,可以根據自已的需要,增減少辣椒和花椒的量,其中鹽不能太少,不然影響保質期。具體的配方比例,下面供參考。
1、選肉:做香腸的肉一般選3分肥7分瘦的前夾心肉,也可以用前夾心肉再配小部分後腿肉,這樣做出的香腸又嫩還好切成片,肉太瘦會太幹,口感不好。
2、把大塊肉清洗乾淨,用紗布或者毛巾或者吸水紙把表面的水分吸乾。也可以晾乾表面水分再切。
3、最好肥肉和瘦肉分開切,瘦肉切成厚度1cm,寬3cm,長10cm左右的小長條。根據以往的經驗,最好把肥肉切細,灌時再肥瘦搭配均勻。
4、備調料(我灌的10斤肉):辣椒粉30~50克、花椒30~50克、胡椒粉4~5克、味精5克、白糖50克、鹽90~100克、白酒70~100克、姜粉5克。
辣椒一般用二荊條,如果用朝天椒或者小米椒會有點幹辣幹辣的,口感不好,還不容易上色。花椒粉用四川花椒炒香後再打成粉,外面買的成品花椒粉太細了,做香腸的花椒粉不要太細。當然麻辣味香腸主要是麻和辣,如果要吃得辣的話,可適當增加花椒和辣椒的量。不過按我這個配方的話,就已經很辣了。去年我用的50克辣椒,特別的辣。鹽之前我10斤肉100克鹽,有點鹹,建議鹽在90克左右。
5、先放鹽和高度白酒,然後揉搓入味。白酒主要作用是去腥和殺菌。
6、放入其他剩下的所有調料。兩隻手上下翻和勻。注意記得戴個一次性手套,不然太辣的話,會傷手的。
7、腸衣可網上買的,還送灌香腸的工具。網上買的都是用鹽醃的袋裝腸衣,打開後用清水清洗三四次,再用清水泡1小時以上,最後一根根地把裡面灌滿水清洗,檢查有不有破的和漏氣的。
8、把腸套在灌香腸的工具棒上,把末端打個結。然後用筷子把肉按三分肥七分瘦肉這個標準放肉筒裡,基本上是放一塊肥的,再放兩塊瘦肉。
注意邊灌的邊擠,把肉灌緊。
灌好後,分成小節捏擠緊,再系上棉線。
把有氣的地方紮上小孔排氣。
9、注意最關鍵的最後一步來了,把所有灌好的香腸,最後都拿到開水盆中打個滾兒,把表面清洗一下,不要時間太長,放入水中馬上提起來,然後再掛起來。用開水洗一下的目的,去掉表面的腥味,另外容易幹,做好的香腸表面就不發粘。
10、掛通風處,不要在大太陽底下爆曬,防止出油。
我放在油汀旁用最低的檔烤了一晚上,表面水汽都幹了,然後再掛陽臺上。
為了防止香腸之間粘在一起的地方不容易幹,可以用牙籤撐開。
香腸掛幹後,可以抽真空放冰箱保存。另外香腸一定要掛幹,這樣容易切成薄片,還有香腸不煮,蒸著吃,放涼後再切,這樣也容易切成片,蒸的香腸口感更好。
二、風乾臘肉的做法
以前我們家做臘肉不用柏樹枝燻就直接掛在灶臺上方,燻得蠟黃蠟黃的,煮好切成片,什麼調料都不放,就特別好吃。用柏樹枝燻過的臘肉是特別香,不過煙燻的臘肉,肉皮特別硬,口感上要差一些。在城市的話,煙燻不現實,做風乾臘肉最適合城市人。
下面把我去年做的風乾臘肉方法分享給大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1、臘肉炒著吃,最好吃的是五花臘肉。把肉切成小條,這樣容易晾曬乾,更方便做菜。準備好高度白酒,一方面殺菌,另外去腥,醃出的肉還更香。
2、倒白酒,把肉表面都抹上白酒。
3、鍋中放鹽適量,加入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豆蔻、陳皮等炒香放涼後再抹在肉麵上。其實鹽也可以不炒,直接抹上,再抹上花椒粉和胡椒粉。炒一下醃出來的肉更香。以前家裡媽媽醃臘肉其他什麼都不放,就只放鹽和白酒,做出來照樣的好吃。
4、炒熱的鹽放涼後抹在肉的表面上。注意有骨頭的地方要多抹一些,特別是骨頭夾縫部位。也不要抹太多的鹽,存放時間不長的話,可以少抹鹽。如果存的時間長就要多抹點,然後醃的時間也要長一些。
5、碼好放大盆中,我另外放了幾片薑片。以前家裡醃得多,媽媽直接放在瓦缸中或者放籮筐中醃,下面放個盆子接鹽水,籮筐中醃出來的肉顏色亮一些。風乾臘肉加蓋醃4~6天就可以,2天後翻個面再醃,以前家裡量多,一般醃7天左右。如有骨頭的肉或者豬腳豬頭等,醃的時間要長一些。
6、醃好後,如果想顏色好看,可以用開水把表面洗一下,再掛起來。
為了好看,掛臘肉時把肉皮一面刮一刮,捋直。掛在通風處10~15天就可以吃了。注意不要將臘肉掛在陽光下暴曬,否則會出很多的油,臘肉的口感和品質也會差一些,還要避免大風直吹臘肉,不然臘肉太幹太硬。
臘肉一般在常溫下保存,清明節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臘肉容易變味,可切成小塊抽成真空放冰箱冷凍起來。要吃的時候就拿一塊,這樣放個一年也不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