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長江航運網際網路夥伴大會現場。記者 劉豔 攝
華龍網11月2日16時18分訊(記者 劉豔)1日,2017長江航運網際網路夥伴大會在渝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重慶航交所計劃建設公路、航空、鐵路、水路多式聯運信息服務中心,以提升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能力。
重慶航交所總裁黨志勝介紹,到2016年底,重慶航道通航總裡程達到4451公裡,8000噸級單船和萬噸級船隊可由下遊直達重慶。港口貨物吞吐能力1.94億噸,貨櫃吞吐能力達到410萬標箱,相繼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內河水路、鐵路、公路聯運樞紐港——果園港,以及主城寸灘、萬州江南為代表的一批大型化、專業化、機械化港口群。
如何借力網際網路+,加快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建設?黨志勝說,重慶航交所建立我市首家航運油料電商交易平臺——聚航網上線試運行,為航運企業和燃油銷售企業提供船舶燃油在線交易服務,開啟了長江中上遊船舶加油新模式。目前,共有67家航運企業,29家油企,水上加油站56座完成註冊備案。累計完成燃油交易1547筆,燃油交易量39327噸,燃油交易額1.94億元。
同時,推動成立我國首家內河船東互保組織重慶船東互保協會,重慶航交所率先開展全國內河航運保賠保險及信用保險,增強航運企業抗風險能力,並在江蘇、廣西等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黨志勝告訴記者,下一步,重慶航交所將開展水路貨櫃全程物流跟蹤服務,建設公路、航空、鐵路、水路多式聯運信息服務中心,提升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能力。
目前,重慶航交所已有開展多式聯運信息服務的基礎。「水路外貿進出口貨物佔全市國際物流總量的97%。」黨志勝說,重慶航交所組建了重慶交通電子口岸,為國家七個交通電子口岸分中心之一,也是全國內河唯一的交通電子口岸。
同時,重慶航交所升級完善了水運及物流發展的貨櫃電子數據交換中心,可提供多式聯運信息服務,服務範圍已覆蓋全市11個貨櫃碼頭、團結村鐵路中心站。全市97%的國際物流量通過EDI系統進行數據交換。
此外,重慶航交所與重慶海關和檢驗檢疫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提高了通關效率,並與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上海市電子口岸實現了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