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記憶,餘韻猶存!把時光留在記憶裡,周末相約郪江古鎮!

2021-03-01 德陽吃喝玩樂購

這個千年古鎮,鮮為人知!在2016中國最美村鎮評選活動中,它擊敗四川所有古鎮,排名全國16位!

天台鼓樓鎮雙龍,三獅抬頭望金鐘。

九龍逆水拜金闕,五廟風鈴唱夜空。 

—— 郪江古鎮

4月8日走進郪江古鎮

郪江古鎮是春秋戰國時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郪王城山環水繞,虎踞龍蟠,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豪傑名流聚會之所。


春秋戰國時期,四川境內僅存三大古國:巴國;蜀國,而郪國,則依據郪江流域山高嶺峻、易守難攻的特點,歷經戰亂,竟於巴、蜀兩國的夾縫之中生存下來。

歷經千年的郪江古鎮山清水秀,古樸典雅。街道大多只有三四米寬,街道兩邊的房屋都是木結構黛瓦平房,屋簷都向街心伸出,用木柱支撐,在門前形成一條遮陽避雨的走廊。

郪江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現存有帝主宮、王爺廟、千佛寺摩崖造像、郪王城、天台書院等珍貴文物遺存,還有明清古街,古戲樓,古驛道。

歲月悠悠,但古鎮仍然把時光留在了記憶裡!

打動人的,是每一個沉澱在我們腦海中的細節.

鎮外橫跨郪江的古石橋九龍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橋以九條高浮雕的龍為墩、20塊相併的長方形平整條石為梁。九條龍形態各異,逆水而臥,造型生動,工藝精湛。

在以郪江場鎮為中心郪江兩岸的河灣山巒間,分布著數以萬計的崖墓,郪江漢崖墓群為全國四大漢崖墓群之一。

距郪江古鎮二公裡的雲臺觀是巴蜀地區的第二大道教勝地,玄天宮、圈拱門、石華表、三皇觀、回龍閣等,綿延兩三裡,氣勢宏偉,無不透露出,古代先人們的高超技能。

郪江古鎮有一大特色,就是遍地都可以看到百年的老榕樹,民間稱作黃桷樹,既能保持水土,又提供陰涼。

在這裡,還能找到很多原滋原味的手工土特產。

每逢趕集或城隍廟會,古鎮上都會人潮擁擠,各種各樣難得一見的民俗風情都能在這裡盡情體驗。

這個周末,德陽人文徒步和你一起走進神秘的郪江古鎮,徒步穿越郪國古道,去探訪這個千年古鎮的風採!

三臺屬於丘陵地貌,海拔在600米左右,徒步隊伍一路穿行在起伏不定的田間,山坡,樹林,果園之中。

竹林中的幽徑,雜草叢生的山路。

這裡除了參觀規模宏大的古道觀外,還可以根據道具擺出很多妙趣橫生的造型來!


再向古鎮進發,郪江兩岸山清水秀,沒有汙染的河流,在岸邊就可以捉到螃蟹!

抵達目的地郪江古鎮後,可以一覽古鎮的全貌,古寺,廟宇,崖墓都值得一看,當然,鎮上也會有很多讓大家覺得稀奇的物件!

郪江的農副產品非常豐富,活動結束後,不要忘了帶點新鮮的蔬菜,瓜果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哦!


4月8日走進郪江古鎮

活動地點:

三臺郪江古鎮

出發時間:4月8日(周六)早8點

集合地點:

泰山路體育場西門集合;

活動費用:

75元/人

費用包含:

往返車費,旅遊保險,礦泉水,領隊費;

電話報名:

158 9289 1053,186 8381 8837

微信報名:

添加微信denispu,即可在線報名及完成支付。

比起其他那些古鎮,郪江古鎮的煙火氣和古樸的建築民風恰到好處,不恃古而驕,亦不俗氣世故。這個周末,讓我們相約這個隱秘世間的千年古鎮!

相關焦點

  • 郪江古鎮城隍廟會 | 柴瑋攝影作品選登
    郪江古鎮,位於綿陽市三臺縣城南47公裡處,南臨郪江,東濱錦江,建於兩江匯合處,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郪王國的都城。
  • 千年古鎮·葛城|安州有個「葛城記憶展覽館」
    雄安新區安新縣的安州鎮,古稱葛城、濡陽,發源於戰國時期,是一座「千年古鎮」。
  • 窩冬在周莊:年關喧鬧的記憶 時光中恆定
    窩冬在周莊:年關喧鬧的記憶 時光中恆定" alt="窩冬在周莊:年關喧鬧的記憶 時光中恆定"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0px; width: auto !
  • 青石板上的古鎮記憶
    9月26日,蘭州黃河越野徒步英雄會暨「喀囉川」黃河文化藝術周在河口古鎮濃情舉辦,參賽運動員和慕名而來的市民觀賞著古鎮精粹、水鳥嬉戲等人文自然元素融合交匯上演的「大投影」,為鄉村遊塗上了濃墨一筆。
  • 【靈璧記憶】千年古街▬▬▬隍廟街
    【靈璧記憶】千年古街▬▬▬隍廟街文/呂允峰靈城鎮是一座千年古鎮,隋初屬彭城郡;後改屬下邳郡。隋朝設立(公元 605 年)名靈壁鎮。店鋪裡、地攤上還有農具鐵器,杈耙掃帚揚場鍁。另有南北貨物交流。這樣鋪面在舊社會稱白
  • 四川郪江古鎮,一處鮮為人知的地方,擁有數量龐大的古墓
    這些年來,隨著古建築走進觀眾們的視野當中,古鎮也成為了吸引人們到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大概是因為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居民們沒有見過古樸的小鎮吧!所以他們對這些古鎮、古村的關注度比較高。尤其是對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來說,他們有一些童年、青年時期就生活在古鎮上,到了老的時候,就想要落葉歸根,他們在平時提到古鎮文化也是比較激動的。
  • 探尋伍佑古韻,重拾鹽城記憶
    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授牌,鹽城著力打造國際旅遊城市之際,日前,鹽城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探尋老城文化,注新鹽城文旅」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一行踏上「古鎮伍佑之旅」,進一步了解古鎮特色,探索鹽城歷史文化記憶。伍佑古鎮位於鹽城市鹽南新高區,是鹽城市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千年古鎮。
  • 鍋貼:舊時光裡的市民記憶
    你記憶中的老西安是什麼樣的?對於大部分七、八十年代的人而言,鍋貼豆漿就是記憶中老西安的味道。西安市井眾生吃貨圖(局部)  來源海榮鍋貼「記得小時候,大家排隊等著鍋貼。鍋貼一出來,有拿著碗裝鍋貼的,還有拿著麻紙一裹。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鍋貼,再喝上一碗豆漿,簡直太幸福了。」
  • 懷舊之旅:文化傳承 尋找南山記憶——南山 · 時光記憶展
    歲月已逝、光輝猶存,邀您共同走入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南山,追溯流動的時光,感受變化的南山,尋找獨屬於您的南山記憶,一同講述不忘初心的故事。懷舊之旅,父輩奮鬥青春的探索之旅2020年深圳南山時光記憶展本次南山時光記憶展,不僅僅是深圳改革開放40年間波瀾壯闊奮鬥史,記錄著深圳從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更是一場極為難得的父輩奮鬥青春的探索之旅
  •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吳水景謹以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作為本文的開頭: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奎峰山下有條街道,自西向東一直延伸到五裡橋頭,這就是水頭小鎮老街,總長約400米,兩邊店面有250間左右。古鎮歷史悠久,單從五裡橋建造時算起,就有800多年的歷史了。1927年,陳國輝主持拆遷擴建街道,至今保留當時的風貌。
  • 三代人時光記憶裡的檢察拼圖
    我們翻開記憶中的老照片,一張張鮮活的面孔,都在訴說著一段檢察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三代檢察人,聆聽他們四十年的檢察記憶,拼湊那張時光記憶裡的檢察拼圖。80年代從前的我們辦公地點兼辦案區域,艱苦的條件沒有難倒老一輩的檢察人。從前的我們只有兩個輪子、一張紙、一支筆,就能撐起心中小小的檢察夢想。
  • 時光定格的瞬間,是記憶裡最美好的模樣
    《被偷走的那些年》|文:逗子君 「記憶裡最美的年華,最簡單的我們」 /01/教室的大喇叭裡響起教導主任響亮的嗓音。 我們穿好嶄新的校服,紛紛從教學樓下來,到操場集合。班主任站在學生隊伍的最前面,男女生按照大小個的順序站成兩排,前後左右熱絡地忙著熟悉新同學。「請大家安靜,高一新生開學典禮現在開始,下面我們有請校領導上臺講話。」從此,我便成了高一十班的一名學生,高中生活由此啟程。
  • 淼城記憶|菜仔街,三水人的青春記憶
    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三水的「學生哥」便會相約到這裡逛街。這條百米不到的老街,成了不少人的青春回憶。門庭若市的高光時刻「菜仔街」是三水本地人對這條街的專屬稱呼。對應地圖上的定位,它其實是中山東路的一小部分。菜仔街臨近北江大堤,依水而生,因水而興。
  • 「優質精選」的英文個籤:記憶中的美好,留在記憶裡就好
    5.There is always a sad dream,in the dream, he loves me very much 總是做一個很悲傷的夢,在夢裡他很愛我。
  • 懷舊水頭古鎮老街記憶
    水頭古鎮老街記憶吳水景謹以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作為本文的開頭: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奎峰山下有條街道,自西向東一直延伸到五裡橋頭,這就是水頭小鎮老街,總長約400米,兩邊店面有250間左右。古鎮歷史悠久,單從五裡橋建造時算起,就有800多年的歷史了。1927年,陳國輝主持拆遷擴建街道,至今保留當時的風貌。
  • 千年古鎮•悠悠陶山
    二千年古鎮有佳音,便作新詩獨喜吟。正值陽春風物好,不將今日負初心。 祝賀陶山入選千年古鎮周光瑞 一千年古鎮選陶山,省內奪冠非等閒。喜報飛傳村落裡,煙花竄上彩雲間。福泉弘景西天樂,聖地人民熱淚潸。賀陶山獲譽千年古鎮曾定煜 煌煌文脈蔚陶山,古鎮千年豈等閒。碧澗橋邊留勝跡,白雲嶺上逸仙顏。
  • 浙江安昌古鎮,濃厚的江南年味是你童年時代的記憶
    南方的朋友相信以前的小家鄉小鎮特別有江南魚米的家鄉的感覺, 在安昌古鎮,也可以度過熱鬧的一年, 吃美味的臘肉,吃甜餅,吃鹹鹹粽子,體驗樸素的過年生活,是很好的選擇, 也許可以在這裡找到你童年過年的回憶, 在安昌古鎮,當然除了吃,河岸兩側的建築風格、小橋、古樹特別有江南風味, 大家可以學習當地人做的臘肉,經過多年後回到自己家, 臘肉乾可以長時間保管。
  • 新市古鎮,夢裡的江南老家
    在江南眾多水鄉中,我又偏愛一座叫新市的千年古鎮,因為這是伴隨我成長的夢裡老家。京杭大運河沿杭州北上,在杭嘉湖平原的中心地段拐了一個彎,一條與大運河相通的市河環鎮而流,1500餘米市河河段上保存有古老的明清河埠頭和駁岸,花樣繁多的拴纜石,堪稱江南一絕。
  • 留在小學裡的記憶——生爐子
    來源:李東平忻州記憶留在小學裡的記憶——生爐子李東平在匡村念小學的那個時候,冬天格外的冷再到后街上叫了一同值日的同學,他抱了一塊炭,因為學校裡只有在入冬前我們打的煤糕子,還有秋天裡幫小隊剝玉米後拉回的一垛玉米棒子,沒有引火柴,再說煤糕也很難起火。這樣在頭天裡,我們就商量好了,我帶上引火的柴,他抱上塊大炭,準備好生爐子的東西。從家裡到學校約摸有20來分。穿過前、后街上,但覺得好長,尤其是在這月黑風高的黎明,又冷又怕。
  • 八零年代的記憶-我們的童年時光
    80年代出生的人,最大的年齡已經到了40,最小的也已30出頭,那段時光大家是否還記得,特別是我們的童年時光?(懷念童年時光,不會因為生活條件的好壞而有所改變,懷念的是我們的童年,我們的童真,我們的無憂無慮,我們逝去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