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 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2020年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一年。今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教育工作組專門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從共識、遵循及任務三個方面對新文科的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隨著新文科建設正式邁入實施階段,藝術門類下的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等五大專業學科的人才培養問題愈發受到業內關注。

  《新文科建設宣言》明確提出,「推動融合發展是新文科建設的必然選擇。進一步打破學課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間 深度融合、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融入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文科教育,實現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設勢在必行。」在前不久召開的 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就當前藝術高校的音樂產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重在融合發展

  如中國音樂家協會高校音樂聯盟秘書長鄒薇所言,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方式,但這對於音樂產業或者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或許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而當新技術和產業浪潮奔騰而至,信息技術在賦能藝術的同時,也對藝術教育及音樂產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在充分利用新科技的同時,對音樂產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更為全面的要求。

  北京迷笛藝術傳播有限公司CEO劉歡在現場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目前國內高校,包括一些音樂高校裡,能夠涉及到如吉他、貝斯鼓、薩克斯、鍵盤、說唱等具體門類的專業教育課程其實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這些專業課程對於當前的師資團隊而言相對新穎,「這樣的話就會制約它(音樂教育)的發展。」結合迷笛音樂節的舉辦經驗,劉歡也談到了當前市場上專業藝術管理人才相對空缺這一現實性問題。

  談及對於新文科建設的理解,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田川流認為,首先,新文科要重在學科融合,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做到音樂學科與相關的同類演藝類學科如戲劇、舞蹈等專業的融合,做到演藝類學科與其他藝術類學科如視覺藝術、影視藝術等專業的融合,也要做到藝術類學科與相關人文學科以及與更廣泛社會學科的相互融合。同時,也應符合當下現代化建設及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在田川流看來,對於音樂產業人才的培養,既要讓他們懂得使用科學技術與靈活把握技術創新,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其將科技思維與傳統藝術思維相互連接的能力。

  與時俱進 豐富完善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要與時俱進,如此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星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教授趙樂談到,教育是面向未來的,面對時代巨變,我們需要首先認識到時代變化,理解這些變化可能給教育行業以及相關行業帶來哪些變化,進而重新調整人才培養的定位,適時轉換教學角色。

  「 結合目前音樂產業的一些現狀,我們迫切需要建設一套音樂產業方面的人才培養體系。」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蒯衛華從招生、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師資力量與學制建設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蒯衛華認為,從招生方面,學生需要在具備音樂的基礎素養之外對行業保持一定的敏銳性,在課程設置方面,則要探索建立一套「音樂+」系統的教學應用課程,與此同時,要探索嘗試通過「網絡+教育」的方式突破國內外及兄弟高校之間教育的屏障,促進跨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此外,還要補齊如人工智慧等專業的師資缺口,在學制建設方面,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嘗試探索本碩7年的人才培養項目,保證學生在系統化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培訓之外,還能充分參與到社會實踐的過程之中。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相關焦點

  • 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聽聽他們怎麼說
    在前不久召開的 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就當前藝術高校的音樂產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交流。重在融合發展如中國音樂家協會高校音樂聯盟秘書長鄒薇所言,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方式,但這對於音樂產業或者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或許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 高校電競人才培養如何發力
    張文魁攝  作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體育運動,電競產業未來人才缺口巨大,國內已有近200所高校開設電競專業課程。在遼瀋地區,瀋陽城市學院是遼寧省第一所開設電競專業課的高校,在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培養電競人才的趨勢下,該校通過建立電競運營實驗室,舉辦校內、校際比賽,讓學生以賽代練,通過實戰鍛鍊解說和賽事執行等方面能力,專項培養非職業電競選手等服務型人才。
  • 藝術教育界共議新時代新文科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
    藝術教育界共議新時代新文科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 2020-12-09 20:41:03 馮世光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馬海燕)「目前提出新文科建設可以讓每個高校在比較躁動的狀態下去思考各自的定位,倒逼著學校和老師們去思索各自的特徵和長處,是一個好事情。」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季鐵認為,融合創新對高校來說,根本上還在於人才的培養。
  • 聯動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長三角聯盟」在上海成立
    12月12日,上海音樂學院牽頭聯手長三角區域內包括專業音樂院校、綜合性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家協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等在內的16家單位,在上海發起成立「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共同籤署《上海宣言》。
  • 百度飛槳打造AI人才培養搖籃 持續推動高校人才聯合培養
    產教融合已成為目前高校AI人才培養的新趨勢,除了為高校提供實踐平臺、課程與師資等外,企業還能做什麼?王蘊紅另闢蹊徑,給出了非常動人的答案: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人才對工作的最深層次的熱愛。「要讓他們在企業提供的開源開放平臺上展示、成長,見證成功,也經歷挫折。讓熱愛的火焰越燒越旺!」
  • 明日之星DJ選拔賽:論業界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傳媒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高校培養了大批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導致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如何讓學生適應人工智慧時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使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更科學、更規範、更符合時代發展潮流是我們目前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 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在上音成立
    組建聯盟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區域發展的務實舉措和具體行動,將有力發展長三角音樂文化、藝術創作、藝術展演、文化傳承和音樂產業,也有利於推動長三角演藝市場一體化與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培育建設,帶動高水平的產業和教育發展,對於傳播中國音樂文化、提升長三角音樂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上音是我國最早創辦的音樂高等學府,學科齊全、師資雄厚、人才專業水平高,在國際上也有很強的影響力。
  • 從臺灣音樂產業看政府資助藝術
    製冷觀察 | 從臺灣音樂產業看政府資助藝術編者薦言:政府該不該資助藝術?政府如何資助藝術?本文從臺灣音樂產業的過去與當下入手,簡析政府資助藝術的功能性和可行性,或許可以作為我們反思政府文化政策的一扇窗口。本期製冷劑的專欄作者——我們的朋友餃子面,坐標臺灣,獨立音樂愛好者。
  • 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在滬成立
    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構架與機制引領下,上海音樂學院牽頭聯手長三角區域內包括專業音樂院校、綜合性大學音樂學院以及音樂家協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等在內的16家單位,於今天在上海發起成立「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
  • 高師音樂專業多元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2021年我國將聚焦「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為此國內各大高校開始針對各自的專業學科問題提出教學改革措施與教育教學規劃。在新形勢背景下,高師音樂專業如何保持自身的專業特性,探索多元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是廣大音樂從教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 為什麼要在9歲前學音樂?聽聽從教42年的專家怎麼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條件的提升,有遠見的父母都不約而同的送孩子學藝術。「如何判斷有沒有天賦」、「上興趣班到底有什麼作用?」以及「什麼年齡段是孩子學習藝術黃金期」,這些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幾個話題。
  • 新時代下AI如何賦能人才培養?聽聽學界和業界大佬們怎麼說
    1.人才培養方案知識體系更新置於腦後,人才培養的知識體系仍然固於傳統的學科和專業40年高速增長給了我們很好的製造業基礎,但是傳統的學科和專業如何融入新技術進行改造升級,尤其把人工智慧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信技術,用傳統製造業如何深度融合,培養未來發展的人才,在這方面我們除了系統性地思考和布局,這幾年我們發展速度很快,比如今年教育部公布了2019
  • 緊缺的精算人才如何培養
    然而,在中國,被稱為「金領中的金領」的精算師奇缺,開了精算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不過14所。      12月19日,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主辦精算專業標準化建設研討會,20所高校齊聚長沙,尋找高校精算教育的「詩和遠方」。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第十七次全體會議召開 會後,參會人員 紛紛圍繞加強科技創新 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建設
  • 華為鯤鵬人才培養高校行將走進廈門各高校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昨日,「華為鯤鵬人才培養高校行」系列活動在華僑大學拉開帷幕。接下來,活動將陸續走進我市高校,向學子深入介紹鯤鵬生態體系,解讀鯤鵬產業發展趨勢,為鯤鵬計算產業人才培養夯實基礎。此次活動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軟國際信息技術(廈門)有限公司協辦。
  • 熠熠泥人再生輝丨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結項
    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旨在將「泥人張彩塑」傳統藝術精髓引入美院雕塑專業教學,通過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工藝美術大師與美術院校資深雕塑、理論教師的強強聯合進行教學,即傳承了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也使國塑藝術後繼有人,並能不斷發揚光大。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於2019年6月至8月於天津美術學院成功舉辦。
  • 加碼高校AI人才培養,已成為主流趨勢
    打開APP 加碼高校AI人才培養,已成為主流趨勢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2-25 12:51:51 而加快專業AI人才培養,也已經成為智能化浪潮席捲下一朵引人注目的「小浪花」。 近兩年,全國城市的AI開發者活躍度持續增高。從地區來看,2019年,佛山、東莞、重慶增速較快。從高校AI人才培養來看,覆蓋AI學科明顯增加,非計算機專業高校教師佔比從2019年的35%增長到2020年的45%,這也表明越來越多的專業領域開始擁抱AI。
  • 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短缺 通過高校培養、產教融合、靶場演習...
    據悉,此次活動以電子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為主場,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公益直播,為高校網絡安全人才提供實踐平臺和技術賦能。  專家指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正加速推進。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創新發展和新基建產業的加速布局,多元化、多樣性、高質量的網絡安全人才需求急劇上升,實戰型、實用型人才尤為緊缺。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孔令強)昨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成都正式成立。據悉,藝術聯盟是為推動成渝地區的藝術教育、藝術創作和藝術產業發展而成立的合作性聯盟,成員高校有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68所藝術類院校或院系。
  •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三)
    收  藏 、投  稿     請加微信聯繫小庸:23169257本圖文由該基金項目組供稿延伸閱覽:《「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一)《「泥人張」彩塑走進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學員推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