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佚名 《詩經·秦風·無衣》
今年年初,在我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句話感動了大家,也能彰顯出其他國家向我們伸出援手的情誼,想與我們共同走過難關的美好期望,更顯現出「遠親不如近鄰」的意義。在國與國交往之時,相鄰的國家往往都會互相幫助,共同發展。
日本在年初的時候,為我們伸出了援手,希望與我們共度難關,而中國人也對於這種幫助也感到非常溫暖,即便日本曾經在我國犯下滔天罪行,但在和平的年代當中,日本能夠與我國和平友好的發展,難能可貴。
在武漢疫情肆虐時,日本、韓國等眾多國家就紛紛為我們捐來了物資,而日本在每一個捐助箱上都寫出8個大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為何在武漢的捐贈物資上寫下這些?到底有何意義?
通過史料得知,這句話主要起源於「東徵傳」。東徵傳主要是為了紀念鑑真東渡事件。鑑真是我國的一位得道高僧,據悉,鑑真高僧曾經5次東渡,即便路途遙遠,非常辛苦,在那個物質落後的年代當中,鑑真高僧依舊能忍受顛簸的路途,堅持著東渡。
鑑真東渡過程中,一路波折遇到了很多艱難險阻,甚至是眼睛失明,失去愛徒,但是鑑真依舊有著不服輸的韌勁,憑藉毅力,最終抵達了日本,向日本傳授了前衛的思想,更為日本佛教弟子帶來了希望。
至此,日本佛教弟子將鑑真供奉起來,認為他勇敢正直,促進了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發展。當年,日本非常落後,人民愚昧無知,是鑑真高僧為他們帶去了先進的中原文明。如今,在武漢發生疫情的時候,日本的物質跨越了山川,來鼎力相助。他們的知恩圖報,也顯現出日本的民族氣節,代表了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除了這一層意義之外,日本也想為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捐贈物資上這8個大字,無異於表現出日本無私的大愛。眾所周知,日本在近代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的罪行罄竹難書,即便過去多年,中國人也不能忘記這些做法,致使日本形象在國際上很差。
此外,日本不想承認這段事實,甚至在教科書中抹去這段侵華戰爭。這一次,日本也想通過此次捐贈物資,來為自己樹立好的形象。加之中國正在飛速的發展,日本也很想要和中國重修友誼,獻上殷勤。在當時,很多日本民眾都來到街頭,宣傳他們的政策,想要以此來接近中國。
最後,這八個字也彰顯出日本對漢文化的尊重。日本和中國相鄰這首詩,日本曾向中國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知識以及飲食、文化、服飾文明等。日本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中華文化,而一個民族想要長久發展,更離不開其文化軟實力。日本一直都很崇尚中國的源遠流長,這8個字也能表達出他們對漢文化的尊重,日本希望在兩國交往過程中,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文化知識,並且與中國人民共同度過這場疫情。
不過,大家對日本此次捐助也眾說紛紜。大部分人對此非常感動,認為他們在武漢最稀缺物資的時候,捐助了口罩,充滿了愛心;也有人認為,日本與我國隔閡太深,用他們的物品需慎重。但是無論怎樣,這8個大字,都能傳遞出一種友好的信號。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孔子《易經》
無論對國家還是個人,合作都非常重要。個人的力量很渺小,與他人合作,能彰顯出無窮的力量;一個國家有困難的時候,其他國家伸出援手,也能展現出團結的偉大之處。「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能表達出日本對於中國的敬重以及想幫助中國的決絕決心,這背後也有很多深意,需要我們細細揣摩。
日本確實在近代傷害了中國,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但時間總在前行,如若一直回顧過去,怎能抬頭看到美好的明天?我們確實應該銘記住這段血與淚的教訓,但在新世紀也應放下仇恨。如今,和平是世界的大趨勢,團結才是發展的王道。
參考資料:
佚名 《詩經·秦風·無衣》
孔子《易經》